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二章 运动与营养
合集下载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

02
运动营养对慢性疾 病预防的作用
合理的运动和营养能够降低慢性 疾病的风险,提高身体抵抗力。
03
针对不同慢性疾病 的运动营养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应制 定个性化的运动和营养方案。
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06
专业运动员的营养实践
运动员饮食计划
根据运动项目和训练计划,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满足运动员 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05 运动营养与健康
运动与体重管理
01
体重管理的重要性
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整体健康和长期预防慢性疾病至关重要。
02
运动对体重管理的影响
运动能够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燃烧,有助于减轻体重和保持健康的
体重。
03
合理饮食与体重管理
饮食和运动相结合是实现有效体重管理的关键,应合理安排膳食,控制
总热量摄入。
低强度运动
脂肪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运动后能量补充的重要性
恢复肌肉糖原
运动后补充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恢 复肌肉糖原水平,促进肌肉恢复
。
修复和生长
运动后补充蛋白质有助于肌肉修 复和生长,促进身体恢复。
维持免疫力
合理补充营养可以维持免疫系统 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运动过程中的水分补充
03
运动时水分的流失与补充
02
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胃和心脏造成负担。
运动后
03
及时补水,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运动饮料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合适的运动饮料
根据运动强度和时间选择含电解质、糖分和咖啡因的运动饮 料。
运动饮料的使用方法
适量饮用,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咖啡因带来的不良影响。
水分补充的注意事项
最新体育保健学第二章第二节ppt教学讲义PPT课件

(2)减弱噪声 绿色植物对声波有减弱吸收的作用。30
米宽的绿化带降低噪声6-8分贝。 (3)调节气候
绿化能改善局部气候,调节大气温度湿 度,缓和太阳辐射热。
(4)美化环境 形成树荫、繁花似锦的美丽外形和色彩,
以生气勃勃的景象美化校园。
(5)有益身心健康
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缺乏自然美 和宁静感,生活节奏很快,亦容易让人产 生压抑感、疲劳感。城市绿地、花草树木 交错分布,鲜花与绿荫使人心旷神怡,有 助于消除人们在精神上的压抑感,使紧张 的神经系统得到松弛,有益于愉悦身心, 缓解紧张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一、选择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
次会议于---通过( )。
A.1998年4月
B.1999年5月
例: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 冲洗、园林和农场的灌溉、道路保洁、 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的补充用水 等。
三、 土壤卫生防护
三个“防止”
• 防止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转而成为传播疾 病的媒介;
• 防止各种有机或无机的化学毒物污染土壤 ,恶化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土壤净化能力;
• 防止有害物质在土壤聚集,从而影响植物 的正常生长,或残留毒物直接或间接影响 人体健康。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止大气污 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
• 工业区和住宅区分开,位置布置在住宅区全年; 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 加强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
(2)、工艺和防护措施
工艺改革是防止或消除大气污染的根 本措施。
•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耗;
• 改进燃烧过程,以减少烟尘产量;
运动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任何运动的开始、加速时,都需要糖代谢提 供能量。 利用的糖储备:肌糖原、血糖和肝糖原。 运动时糖代谢供能:首先动用的是ATP-CP (时间只有几秒钟)--肌糖原,随着运动的继 续,肌糖原减少,肌肉开始摄取血糖,随着血 糖利用的增加,肝糖原开始释放入血,补充及 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保持机体运动能力。
21
1、肌糖原
肌糖原占人体糖储备量的70%。人在休息时基 本不利用肌糖原,只有在运动时,肌糖原才开始 动用提供能量。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肌糖原动用速率相应增大。 在大强度运动时最初肌糖原利用速度最快,但随 着时间的持续肌糖原消耗减少。 2、血糖和肝糖原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单靠肌糖原供能是不够的, 肌肉必须利用肌外燃料--血糖---肝糖原----血浆里 的游离的脂肪酸。
11
第三节糖与运动
糖:碳水化合物,是维持人体活动 的三大供能物质之一。广义包含食物 中的湖精、淀粉,而不仅是水果糖和 砂糖。
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12
一、糖的分类
糖是有机化合物,可由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而合成。
1、简单糖:单糖 (葡萄糖和果糖) 双糖( 蔗糖、麦芽糖、半乳
糖等) 2、复杂糖:低聚糖—由2—10个葡萄糖分
25
一、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
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2型糖一、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
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 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 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 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 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21
1、肌糖原
肌糖原占人体糖储备量的70%。人在休息时基 本不利用肌糖原,只有在运动时,肌糖原才开始 动用提供能量。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肌糖原动用速率相应增大。 在大强度运动时最初肌糖原利用速度最快,但随 着时间的持续肌糖原消耗减少。 2、血糖和肝糖原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单靠肌糖原供能是不够的, 肌肉必须利用肌外燃料--血糖---肝糖原----血浆里 的游离的脂肪酸。
11
第三节糖与运动
糖:碳水化合物,是维持人体活动 的三大供能物质之一。广义包含食物 中的湖精、淀粉,而不仅是水果糖和 砂糖。
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12
一、糖的分类
糖是有机化合物,可由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而合成。
1、简单糖:单糖 (葡萄糖和果糖) 双糖( 蔗糖、麦芽糖、半乳
糖等) 2、复杂糖:低聚糖—由2—10个葡萄糖分
25
一、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
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2型糖一、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
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 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 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 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 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

原则
在运动后,为了帮助身体恢复和补充能量,应该及时进行营 养补充。
建议
在运动后30分钟内,应该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 鸡蛋、牛奶、鱼肉等,同时补充一些易于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如面包、米饭等。
特殊人群的运动营养补充
儿童和青少年
在运动前后,应该注意控制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
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高强度间歇训练过程中,身体会大量出汗,容易丢失电解质。建议在饮食中适当添加钠、 钾、镁等电解质,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控制脂肪摄入
高强度间歇训练后,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修复肌肉和补充糖原。建议控制脂肪摄入,尤 其是饱和脂肪的摄入,以维持身体的
蛋白粉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增强免疫力
有氧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免疫力 会受到挑战,建议摄取富含维生 素C、E和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 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
菜等。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营养补充策略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肌肉纤维的刺激较大,建议在训练后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
补充电解质
提高运动表现
合理的营养摄入能够提高 运动表现,如增强耐力、 力量和速度。
体育运动与营养的相互关系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体育运动和营养是相互补充的,合理 的营养摄入能够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 ,而运动也能够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利 用。
合理的体育运动和营养摄入能够相互 促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表现 。
相互影响
体育运动和营养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 关系,运动能够改变身体对营养的需 求和利用,而营养的摄入也会影响运 动的表现和效果。
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提高运动耐力
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耐力,延长运动时间。
在运动后,为了帮助身体恢复和补充能量,应该及时进行营 养补充。
建议
在运动后30分钟内,应该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 鸡蛋、牛奶、鱼肉等,同时补充一些易于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如面包、米饭等。
特殊人群的运动营养补充
儿童和青少年
在运动前后,应该注意控制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
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高强度间歇训练过程中,身体会大量出汗,容易丢失电解质。建议在饮食中适当添加钠、 钾、镁等电解质,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控制脂肪摄入
高强度间歇训练后,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修复肌肉和补充糖原。建议控制脂肪摄入,尤 其是饱和脂肪的摄入,以维持身体的
蛋白粉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增强免疫力
有氧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免疫力 会受到挑战,建议摄取富含维生 素C、E和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 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
菜等。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营养补充策略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肌肉纤维的刺激较大,建议在训练后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
补充电解质
提高运动表现
合理的营养摄入能够提高 运动表现,如增强耐力、 力量和速度。
体育运动与营养的相互关系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体育运动和营养是相互补充的,合理 的营养摄入能够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 ,而运动也能够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利 用。
合理的体育运动和营养摄入能够相互 促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表现 。
相互影响
体育运动和营养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 关系,运动能够改变身体对营养的需 求和利用,而营养的摄入也会影响运 动的表现和效果。
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提高运动耐力
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耐力,延长运动时间。
体育保健学 PPT课件

二、健康的分类
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 康 个体健康和人群健康 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二节 现代体育的健康观
一、自然科学的体育健康观 1、运动促进机体健康 2、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3、运动带来积极的生活方式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健康关 1、体育要面向全人类发展的根本需要 2、促进人类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的
解人体结构与机能之间,有机体局部与整体之间是统
一的,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 响的关系。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影响结构。体育锻 炼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的。
2、正确树立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统一的观点,运用
相关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不断改善运动环境,适应
外界环境变化,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促 进身体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4、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实践中注意不断总 结经 验,为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科学水平,为增强学生 体质和增迸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第三节 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一、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二、适量运动对人体心理功能的影响 三、过度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四、运动缺乏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1、运动缺乏的概念 2、运动缺乏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
第二章 运动与环境 第一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类生存环境的概念:是指有外环境 和内环境组成。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本课所讲的环境是指外环境的自然环 境。
3、运动损伤:
阐明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运动损伤的急救、 病理与处理;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原因、症状、 治疗及预防。 4、运动按摩:
体育保健学2014(第三讲运动与营养)ppt课件

营养
1.什么是营养? 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维持
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2.什么是营养学?
营养学是研究合理利用食物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 健康、提高机能、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科学。 3.什么是营养素?
食物中对机体有生理功能的成分称为营养素;营养素 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健康的作用。人体营 养素有醣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 大类。前三者的功能是供给热能,后三者的功能在调节 正常的生理机能。
• 糖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 养物质,人体组织中的糖含量约占人体干 重的2%。但人体所需要的能量60%左右 由膳食中的糖供给,研究表明:肌糖元对 于维持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运动项目 有重要关系。同时也强调了膳食营养对建 立适宜的体内能量储备的重要作用。
糖的生理功能
• 供给热能
糖是热能最重要和最经济的来源。1g糖在体内产生16.74kJ的热能。糖作为供能物质有着许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蛋白质是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侵袭的一种必要
物质。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伤寒、白喉、百日咳、麻疹的抗体形成,都与丙 种球蛋白有关,高蛋白膳食可以增强肝脏对侵入机体的某些毒素的抵抗力。
供给热能
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功能并非供给热能,但是由于旧的或已经破损
的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将不断分解放出热能,每克蛋白质可产生16.74kJ热量。
缔组中含有糖蛋白,而糖是糖蛋白、粘糖蛋白和糖脂不可缺少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及核蛋白的重要成分。所以
糖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参与许多生命过程。
• 保护肝脏
糖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保持蛋白质在肝脏内的储备;糖可增加肝糖元的储备,维持和
加强肝脏的功能;葡萄糖醛酸直接参与肝脏的解毒功能。
1.什么是营养? 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维持
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2.什么是营养学?
营养学是研究合理利用食物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 健康、提高机能、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科学。 3.什么是营养素?
食物中对机体有生理功能的成分称为营养素;营养素 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健康的作用。人体营 养素有醣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 大类。前三者的功能是供给热能,后三者的功能在调节 正常的生理机能。
• 糖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 养物质,人体组织中的糖含量约占人体干 重的2%。但人体所需要的能量60%左右 由膳食中的糖供给,研究表明:肌糖元对 于维持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运动项目 有重要关系。同时也强调了膳食营养对建 立适宜的体内能量储备的重要作用。
糖的生理功能
• 供给热能
糖是热能最重要和最经济的来源。1g糖在体内产生16.74kJ的热能。糖作为供能物质有着许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蛋白质是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侵袭的一种必要
物质。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伤寒、白喉、百日咳、麻疹的抗体形成,都与丙 种球蛋白有关,高蛋白膳食可以增强肝脏对侵入机体的某些毒素的抵抗力。
供给热能
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功能并非供给热能,但是由于旧的或已经破损
的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将不断分解放出热能,每克蛋白质可产生16.74kJ热量。
缔组中含有糖蛋白,而糖是糖蛋白、粘糖蛋白和糖脂不可缺少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及核蛋白的重要成分。所以
糖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参与许多生命过程。
• 保护肝脏
糖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保持蛋白质在肝脏内的储备;糖可增加肝糖元的储备,维持和
加强肝脏的功能;葡萄糖醛酸直接参与肝脏的解毒功能。
《体育保健学》课件

心理问题的分类
包括轻度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等。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取得运动成绩和突破自我,增强自信心 和自尊心。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运动提供社交机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与合作。
缓解压力和焦虑
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
提高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
运动疲劳
运动过程中,身体会产生疲劳物质,如乳酸和二氧化碳,这些物质会导 致肌肉疲劳和身体疲劳。了解运动疲劳的原因和机制有助于预防过度疲 劳和运动损伤。
03
运动营养与健康
营养学基础
营养学定义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对人体 作用的科学,包括食物的 消化、吸收、利用和排泄 等过程。
营养素种类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碳 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水和 膳食纤维等。
循序渐进原则
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和损 伤。
体育健身的作用与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
保持长期、规律的锻炼习惯,以获得最佳效果。
全面锻炼原则
注重身体各部位和机能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基础
心理健康的定义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上处于健康、和谐的状态,能够适应 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心理健康的标准
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格完整、自我评价客观、人际关系和 谐等。
营养素功能
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发挥 着不同的作用,如提供能 量、构成细胞组织、维持 生理功能等。
运动营养补充
运动前补充
运动前应适当补充能量,如摄入 复合碳水化合物、低脂蛋白质等
,以维持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运动中补充
运动中应适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 糖分等,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能量水 平。
包括轻度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等。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取得运动成绩和突破自我,增强自信心 和自尊心。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运动提供社交机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与合作。
缓解压力和焦虑
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
提高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
运动疲劳
运动过程中,身体会产生疲劳物质,如乳酸和二氧化碳,这些物质会导 致肌肉疲劳和身体疲劳。了解运动疲劳的原因和机制有助于预防过度疲 劳和运动损伤。
03
运动营养与健康
营养学基础
营养学定义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对人体 作用的科学,包括食物的 消化、吸收、利用和排泄 等过程。
营养素种类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碳 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水和 膳食纤维等。
循序渐进原则
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和损 伤。
体育健身的作用与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
保持长期、规律的锻炼习惯,以获得最佳效果。
全面锻炼原则
注重身体各部位和机能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基础
心理健康的定义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上处于健康、和谐的状态,能够适应 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心理健康的标准
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格完整、自我评价客观、人际关系和 谐等。
营养素功能
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发挥 着不同的作用,如提供能 量、构成细胞组织、维持 生理功能等。
运动营养补充
运动前补充
运动前应适当补充能量,如摄入 复合碳水化合物、低脂蛋白质等
,以维持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运动中补充
运动中应适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 糖分等,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能量水 平。
[课件]体育保健学第二章PPT
![[课件]体育保健学第二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447769c850ad02df80410d.png)
肌肉练习以轻负荷,快频率,中强度为 好。不要强求做非常精细的小动作。 在身体发育的急增期发展肌肉的练习少 做,而身体发育的急增期过后应全面发展力 量。
(三)神经系统: 1、特点: 兴奋高,容易扩散,神经细胞的工作能
力差,容易产生疲劳,但是恢复也快。
11~12岁以前,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 主要依靠直观现象建立条件反射。分化抑制 能力较差,难以掌握复杂精细的动作。
适应能力差。
2、要求: 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律,学会深呼吸,养 成鼻呼吸的习惯;尽量少做带有憋气的力量
练习,耐力练习要安排好间歇时间。
女子体育保健
一、女子发育的一般特点 (一)女子的六期划分: 1、新生儿期 2、幼女期 3、青春期 10~20岁 18~45岁 50岁以上
4、生育期
5、更年期
6、老年期
(二)体格发育的一般特点:
1、9~10岁以前身体功能情况和运动能力与同
龄男孩基本相同
2、9~10岁以后身高、体重一般都超过男孩。
3、12~13岁以后男孩的身高、肌肉、力量、
运动能力又超过女孩
4、比男孩早两年进入青春期,结束也早两年。
5、女子骨盆较宽,皮下脂肪较多,体重占
身高比例较大,形态机指标均落后同龄男子
第二次: 10~12岁开始到14~15岁;到
20岁基本停止。
2、身的比例是二分之一;
初生儿是四分之一;
成人是八分之一。 3、身体的发育生长顺序规律: 第一个生长高峰期生长顺序是头、躯干、下肢; 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生长顺序是下肢、躯干、头。
4、生长发育的五领先:
第二节运动环境卫生
一、运动与环境关系
人体的体温受外部和内部热源的影响。周围的 温度、湿度、气压、气体成分的变化都会使体 内的代谢功能产生变化而影响运动能力,特别 的气温的变化更加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携带者,脂溶性维生
素A、E、K往往与脂肪并存,人体在摄入脂
肪的 同时,便可获得这类维生素。另外,脂
肪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这是
因为:
第一,摄入体内的脂溶性维生素, 只有溶于脂 肪后才能正常运输和代谢; 第二,脂肪酸可刺激胆 汁分泌,胆汁中的胆汁 酸盐能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利用。 4、供给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具有多种功能 (1)促进发育,维持皮肤和毛细血管的健康。缺乏 时会出现发育水平低下、皮肤水肿和湿疹等;
(二)营养功用
1、构成机体组织: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组织的新陈
代谢和损伤的修复也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2、调节生理功能: 蛋白质与体内生理功能有关。 3、供给热能:
人体每天所需要的热量有10%~14%左右来自
蛋白质。
(三)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 在衡量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可按
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消化率、必需氨基
二、脂肪与运动
(一)组成: 脂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脂肪包 括中性脂肪和类脂质,狭义脂肪仅指中性脂 肪。脂肪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中性脂 肪是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构成的酯, 又称甘油三酪。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两类。在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中,有几种是体内
不能合成的,必须由每日食物供给,称为“必
1、消化吸收率:
脂肪的消化率与其溶点有关,含不饱和脂
肪酸的油脂溶点低,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溶点
高。凡溶点高于人体温的就较难乳化和消化吸
收,反之则容易消化吸收。如牛羊脂的溶点都
酸的含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和蛋白质的生物
价四个方面来评定。
1、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把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称为完全蛋
白质,其营养价值较高。含必需氨基酸不全的蛋
白质称不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 2、蛋白质的消化率
指一种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消化率
越高,被机体吸收也越多,营养价值就越高。
3.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相互间的比例 从食物中摄取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相互 比例越接近人体需要模式,愈容易被人体所利用。
4、蛋白质的生物价 蛋白质的生物价指表示食物蛋白质在机 体内真正被利用的程度。它是评定蛋白质营
养价值的主要指标。
当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食物混合
食用时,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相互
配合、补充,改善了氨基酸的比例,从而使
混合蛋白质的生物价提高,这种现象称蛋白 质的互补作用。
面粉、大米所含的赖氨酸低于需要模式,而豆 类含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不足,因此,谷类与豆类 同时食用可以互补,以提高营养价值 。
体育保健学
第二章
概
一、营养的概念:
运动与营养
述
生命的存在,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 及各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进行,都依赖体
内的物资代谢过程,因此必须步断地从外界摄
取一定数量的新物质,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
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营养。
二、营养的意义
营养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
人体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2、提高身体机能、增进健康; 3、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延长寿命; 4、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能力。
需脂肪酸”。含有必需脂肪酸油脂,营养价值
较高。植物油一般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因而
营养价值较高。
(二)营养功能
1、供给热能:
脂肪是发热量最高的热源物质,每克脂 肪在 体内可以产生37.655kj热能,是蛋白质 和糖的两倍多。脂肪和糖供给充足时,可以 避免人在饥饿时蛋白质的消耗。
2、构成身体组织:
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 成分。中性脂肪在体内构成贮存脂肪,大部分 存在于皮下,因脂肪导热性低,能防止热量散 失,可调节体温。 内脏器官的脂肪,对固定器官、避免机械 摩擦、移位和撞击有一定作用。
(2)促进脂肪运输和代谢,对预防 脂肪在体内
堆积和冠心病有积极作用;
(3)与精子形成、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5、增加食物的美味和饱腹感: 过油的饭菜色香味美,能增加食欲;含
脂肪多的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长,饱腹感强。
(三)营养价值评定: 食用脂肪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脂肪消
化率、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及维生素的含量。
(四)蛋白质的供给量与来源
1、蛋白质的供给量 蛋白质在体内贮存量极微,营养充分时约
可贮存少量(约1%)。过多的蛋白质迸人体内
后,经肝脏分解为尿素等排出。 蛋白质的需要量与机体的活动强度、肌肉数
量的多少、年龄及不同的生理状况等条件有关。
2、蛋白质的来源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
肉类、鱼类,其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30%;
一、蛋白质与运动 (一)组成
1、元素:C. H. O. N. S. P等。
2、基本结构:氨基酸。 在核心碳原子上既有羧
基(—COOH),又有氨基
(-NH2),还有一个不同的侧基。氨基酸的这种结
构可以用分子式表示,式中的R代表不同的侧链。
3、种类:有20多种,可分为两大类。 (1)非必需氨基酸:指在体内自身可以合成, 而不需要由体外的食物蛋白质供给。 (2)必需氨基酸:指不能在体内自身合成,必 需由体外的食物蛋白质直接供给。 必需氨基酸有八种:亮、异亮、苯、色、光、 缬、苏、赖。
奶类为.3%~3.8%;
蛋类为11%~14%;
豆类为20%~49.8%;
硬果类为15%~26%;
谷类为6%~10%;
薯类约占2%~3%。
(五)蛋白质与运动能力 蛋白质与人体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如肌 肉收缩、氧的运输与贮存、各种生理机能的调
节等。此外,氨基酸可为运动时肌肉耗能提供
5%~15%的能量。 体育运动使体内蛋白质代谢发生变化,不 同性质运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亦有所差异。
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食品
供应不足,儿童少年的发育受到很大的影
响。到了1970年,日本人的生活水平远远高
于战后供给量。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变,营养
水平的提高,日本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也相
应得到了改善。
第一节
营 养 素
食物中能被在体内消化、具有供给热能、
构成机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 常物质代谢所必需的物质。称为营养素。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几十种,按其化学 组成和生理作用可分为糖、脂肪、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