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

合集下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26•【字号】杭政办函[2014]90号•【施行日期】2014.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14〕9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6月26日杭州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为深入践行“杭改十条”,加快建设“美丽杭州”和“东方品质之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发改环资〔2012〕76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浙江省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3〕146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政策推动和考核倒逼为手段,按照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规范化(以下简称“七化”)的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全市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把园区改造成为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和“美丽杭州”建设的先导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和有序推进相结合。

各园区应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按照各自基础条件和辐射带动作用,确定改造工作的时间节点,分批次、分重点有序推进。

2.坚持循环化改造与提升园区竞争力相结合。

将循环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全市园区建设与发展各项工作,形成与环境容量相适应、与比较优势相契合、与集约集聚要求相符合的发展模式,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1. 引言本文档为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旨在全面评估项目在施工、运营阶段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报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特点和工程所在地环境条件编制。

2. 项目概述2.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地点:XX市XX区项目类型:工业、住宅、商业综合开发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

2.2 项目组成(1)施工期:土地平整、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材料运输等;(2)运营期: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商业活动、交通出行等。

2.3 项目投资与进度项目总投资:XX亿元;项目施工期:X年;项目运营期:X年。

3. 环境状况分析3.1 工程所在地环境状况工程所在地位于XX市XX区,地处平原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区域内地质稳定,水系发达,生态环境良好。

3.2 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包括:(1)自然保护区:距离项目地XX公里;(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距离项目地XX公里;(3)居民区:距离项目地XX公里。

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 施工期环境影响1. 噪声污染: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2. 扬尘污染:土地平整、建筑施工等环节可能产生扬尘,影响空气质量。

3. 水污染: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泥浆、废水等污染源,影响周边水体。

4. 生态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破坏植被、占用土地等,影响生态环境。

4.2 运营期环境影响1. 废气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气、异味等污染,影响周边空气质量。

2. 废水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污水等污染,影响周边水体。

3. 固废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固体废弃物,影响周边环境。

4. 噪声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5. 环境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 噪声防治: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意见模板(生态类)

××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意见模板(生态类)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技术评审意见(注:生态类建设项目)××年×月×日,受××单位委托,××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市主持召开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评审会。

会议特邀了×名专家负责技术评审(名单附后),参加会议的还有××省环保厅、××市环保局、××县环保局、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共×人出席会议。

评审会前,与会专家和代表现场踏勘了项目工程现场(现有工程、拟建工程、主要敏感目标、主要依托工程及设施),会上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对项目建设、报告书内容的介绍,经过认真讨论,形成专家技术评审意见如下:一、项目概况(一)拟建项目概况建设单位概况,建设性质,拟建工程(主体工程、公辅工程、环保工程)组成与规模,主要施工方案与运营(调度)方案及其工作制度。

施工期、运营期、退役期划分以及各阶段工程接替使用情况、弃置情况。

土地占用情况及占地性质,总投资与环保投资等。

项目建设进度,依托工程与设施情况。

专家认为:拟建项目工程组成是否全面,生产工艺及施工、运营方案等是否清楚,依托工程与设施是否可行。

但还需在以下方面进行补充完善:(二)现有工程概况现有工程环保制度执行情况,建设与生产情况,主要产污环节、污染治理及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存在的环保问题及整改要求,提出的“以新带老”方案及建议。

专家认为:现有工程介绍是否清楚全面,对有关环保问题梳理是否清楚,所提整改及“以新带老”措施是否可行。

但还需在以下方面进行补充完善:二、产业政策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政策、行业准入条件、结构调整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准入政策、环境管理要求的相符性。

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

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

精品文档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Zhejiang Huanke Environment Consultancy Co., Ltd.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一五年八月目录1 前言....................................................... - 1 -2 项目概况................................................... - 2 -3 项目允许接纳废物类别分析................................... - 5 -3.1 本项目处理处置设施特点 ................................ - 5 -3.2 本项目允许接纳废物类别分析 ............................ - 5 -3.3 建议 ................................................. - 10 -1 前言为解决杭州西部富阳、桐庐、建徳、淳安二县二市日益增长的危险废物的最终安全处置问题,杭州杭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拟在建德市梅城镇秋家坞地块建设“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用于对二县二市内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工程本期建设内容包括:一座年处理规模9000t/a(日处理30t/d,年运行时数7200h)的危险废物焚烧装置;一座库容为10万立方米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填埋场,填埋处置危险废物8000t/a(日处理32t/d,年运行天数250d),使用年限13年。

杭州杭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德市环境保护局于2014年10月以“关于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建环许批[2014]A017号)对该项目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浙江省PPP首批推荐项目名单

浙江省PPP首批推荐项目名单

浙江省PPP首批推荐项目名单:
杭州市轨道交通5号、6号线一期工程538.95亿元建德市垃圾填埋场梅城处理中心项目1.68亿元
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一期)项目2.38亿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1.80亿元
建德市中医院改扩建项目2.80亿元
富阳市杭州—富阳城际铁路项目70.95亿元
温州市温州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工程5.03亿元海宁市杭州—海宁城际铁路项目138.14亿元
绍兴市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200亿元
嵊州市嵊新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工程1.67亿元
江山市江山市第二福利院项目1.50亿元
江山市第二污水厂项目0.82亿元
常山县常山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工程0.57亿元
台州市金台铁路项目150亿元
台州市椒江污水处理二期扩建工程项目4.53亿元
温岭市台州第一技师学院项目4.55亿元
温岭市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项目2.88亿元
玉环县玉坎河水系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60亿元
丽水市丽水机场及空港园区项目36.65亿元
松阳县全民健身中心项目4.60亿元
合计1176.10亿元。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责任表编制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院长:章晨(高工)环评中心主任:陈德全(高工) 签字:项目负责人:陈长春(教授级高工,环评岗证字第A20030050号)参加人员:协作单位: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目录1 总则 (1)1.1项目背景 (1)1.2环境影响评价 (1)1.3环境影响评价依据 (2)1.3.1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2)1.3.2项目文件 (3)1.4评价内容及重点 (3)1.4.1评价内容 (3)1.4.2评价重点 (4)1.5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及环境保护目标 (4)1.5.1评价范围 (4)1.5.2评价标准 (5)1.5.3评价等级 (7)1.5.4评价时段 (8)1.5.5环境保护目标 (8)1.6评价原则和方法 (8)1.7评价工作组织简介 (9)1.7.1项目组织结构 (9)1.7.2主编单位简介 (9)2 项目概况 (11)2.1项目由来 (11)2.2第一垃圾填埋场现状及回顾调查 (11)2.2.1工程概况 (11)2.2.2主要污染控制措施及环境影响回顾调查 (13)2.3第二垃圾填埋场工程概况 (23)2.3.1杭州市填埋垃圾量及垃圾组成预测 (23)2.3.2建设规模与投资 (25)2.3.3工程内容 (25)2.3.4公用工程 (26)2.3.5填埋工艺 (27)2.3.6主要构筑物设计 (29)2.3.7防渗设计 (31)2.3.8拆迁安置 (34)2.4填埋工程污染源分析 (39)2.4.1垃圾渗滤液 (39)2.4.2废气 (44)2.4.3废气排放源强 (44)2.4.3噪声 (45)2.4.4生态影响因素 (45)3 项目影响区域环境概况 (47)3.1自然环境概况 (47)3.1.1地理位置 (47)3.1.2地质地貌 (47)3.1.3水文地质 (51)3.1.4气候气象 (54)3.1.5地表水文 (55)3.2社会环境概况 (56)3.2.1城市性质 (56)3.2.2城市总体规划介绍 (56)3.2.3经济社会发展 (56)3.2.4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现状及规划 (57)3.2.5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及规划 (58)3.2.6城市污水系统现状及规划 (59)3.2.7周边区域概况及敏感点分布 (59)3.3环境质量现状概况 (60)3.3.1地表水 (60)3.3.2地下水 (62)3.3.3环境空气 (65)3.4生态环境概况 (72)3.4.1场区生态环境现状 (72)3.4.2取土场生态环境现状 (72)4 营运期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74)4.1地表水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74)4.1.1对沿山河的环境影响分析 (74)4.1.2对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影响 (74)4.1.3渗滤液污染减缓措施 (74)4.1.4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减缓措施 (82)4.1.5污水处理站污泥污染减缓措施 (82)4.2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3)4.2.1主要影响因素 (83)4.2.2减缓措施 (84)4.3填埋废气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85)4.3.1预测模式 (85)4.3.2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86)4.3.3扩散参数 (92)4.3.4预测结果 (92)4.3.5卫生防护距离 (93)4.3.6减缓措施 (97)4.4噪声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98)4.4.1背景噪声 (98)4.4.2影响预测及减缓措施 (98)4.5生态影响及减缓措施 (99)4.5.1填埋气体的生态影响 (99)4.5.2扬尘和作业噪声的生态影响 (99)4.5.3渗滤液的生态影响 (99)4.5.4土源区的生态影响 (100)4.5.5填埋区对生态综合影响 (101)5 施工期、终场期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03)5.1移民安置的环境影响 (103)5.1.1移民安置机构 (103)5.1.2移民安置计划 (103)5.1.3移民安置计划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05)5.2施工对环境空气影响 (106)5.2.1施工对环境空气影响因素 (106)5.2.2减缓措施 (106)5.3施工噪声污染及减缓措施 (107)5.3.1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107)5.3.2施工噪声污染减缓措施 (108)5.4施工生态影响及减缓措施 (108)5.4.1施工期生态影响 (108)5.4.2减缓措施 (109)5.5封场后的环境影响 (110)5.5.1封场后主要污染因素及减缓措施 (110)5.5.2第二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措施 (111)6 潜在的项目风险及防护措施 (112)6.1洪水、未处理污水溢出的环境风险 (112)6.2第一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分析 (112)6.3第二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112)6.4垃圾堆体沉降或滑动的风险分析 (113)6.5填埋废气的风险分析 (114)7 替代方案 (116)7.1防渗措施比较 (116)7.2处置方式比较 (117)7.2.1焚烧技术应用现状 (117)7.2.2填埋与焚烧处置的比较 (118)8 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分析 (120)8.1杭州市环境保护目标 (120)8.2项目实施环境与社会效益 (121)8.3经济效益 (123)8.3.1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 (123)8.3.2垃圾处理成本 (124)8.3.3垃圾收费现状及收费计划 (125)8.3.4财务效益分析 (126)8.3.5经济效益分析结论 (126)8.4环保措施及费用分析 (127)8.4.1环保措施及其费用分析 (127)8.4.2环保措施环境效益分析 (127)8.5保障项目发挥效益的措施 (129)9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 (132)9.1环境管理机构 (132)9.1.1项目准备和施工期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 (132)9.1.2项目运行期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 (132)9.2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33)9.3环境监测计划 (134)9.3.1必要的环境监测 (134)9.3.2监测仪器、设备 (135)9.4人力建设与培训计划 (136)9.4.1总体要求 (136)9.4.2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36)10 公众参与 (138)10.1参与目的 (138)10.2参与方式与组织情况 (138)10.2.1参与方式 (138)10.2.2组织情况 (138)10.3调查意见分析 (139)10.3.1第一次公众调查意见分析 (139)10.3.2第二次公众调查意见分析 (143)10.4公众参与结论 (145)10.4.1第一次调查结论 (145)10.4.2第二次调查结论 (146)11 总量控制分析 (148)11.1总量控制政策与要求 (148)11.2总量控制方案与目标建议值 (148)12 结论与建议 (150)12.1总体评价结论 (150)12.1.1第一垃圾填埋场回顾性评价结论 (150)12.1.2第二垃圾填埋场总体评价结论 (151)12.2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结论 (153)12.3主要建议 (154)附件1 国家计委计投资[2002]138号《国家计委关于浙江省利用世行贷款城建环保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附件2 浙环开建[1999]150号《关于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审查意见的函》附图1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效果图附图2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地理位置图附图3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区域地质构造图附图4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断层分布图附图5 地表水监测点位置图附图6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监测布点图附图7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取土场位置图附图8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总平面布置图1 总则1.1项目背景杭州市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翼,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主要中心城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也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杭州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

杭州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

杭州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
佚名
【期刊名称】《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年(卷),期】2009(30)6
【摘要】杭州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示范工程工业危险废物焚烧处理57t/d,医疗废物焚烧处理24t/d,综合利用3.2万t/a,总投资1.52亿元。

【总页数】1页(PI0005-I0005)
【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置;示范工程;杭州市;工业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医疗废物;综合利用;总投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S157
【相关文献】
1.A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安全填埋场清污分流改造工程实例 [J], 陈清;翟志勇
2.广州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地基处理设计 [J], 郭维华;陈位洪
3.化工园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工程设计 [J], 肖诚斌;王文峰;王磊;李菲;高健;张晓明;陈涛
4.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暂存车间废气治理工程实例研究 [J], 王清芬;赵陆萍;王文春
5.江西省危险废物和九江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度江西省优秀工程咨询一等奖、2005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申请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申请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申请书尊敬的评价机构:我方将要进行某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特此向贵机构提交申请。

详细内容如下:一、项目概况我方计划在某地区建设一个新的工业区,该工业区将包括生产车间、仓储设施、辅助设备等,并计划在该工业区附近建设一座新的居民区。

该项目地处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对于当地区域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该项目涉及到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污染、噪音等因素,因此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做好环境管理工作。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1.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土地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大气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噪声、固废排放等方面的影响。

2. 制定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以减轻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依据评估结果,我方将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设计。

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1. 收集项目相关信息:我方将详细收集项目的基本信息、规划方案、设计方案、建设图纸等,并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评估环境影响:我方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运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并编制详细的评估报告。

3. 提出环境管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我方将提出合理可行的环境管理措施,包括预防措施、治理措施、监测措施等,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设计。

4.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我方将根据评估结果和相关法规要求,编制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提交给贵机构进行审查。

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时间根据我方初步计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预计需要约两个月的时间。

具体时间安排将根据实际工作进展和贵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

五、合作方式和报酬我方愿意按照贵机构要求的合作方式和相关标准执行,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报酬。

六、联系方式如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补充材料,请随时联系我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Zhejia ng Hua nke En vir onment Con sulta ncy Co., Ltd.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O—五年八月1欢迎下载目录1 前言 ............................. - 1 -2 项目概况 ........................... - 2 -3 项目允许接纳废物类别分析 .................... - 5 -3.1 本项目处理处置设施特点.................. - 5 -3.2 本项目允许接纳废物类别分析................ - 5 -3.3 建议.......................... - 10 -/ 、八1 前言为解决杭州西部富阳、桐庐、建徳、淳安二县二市日益增长的危险废物的最终安全处置问题,杭州杭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拟在建德市梅城镇秋家坞地块建设“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用于对二县二市内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工程本期建设内容包括:一座年处理规模9000t/a (日处理30t/d ,年运行时数7200h)的危险废物焚烧装置;一座库容为10万立方米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填埋场,填埋处置危险废物8000t/a (日处理32t/d,年运行天数250d),使用年限13年。

杭州杭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德市环境保护局于2014 年10 月以“关于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建环许批[2014]A017 号)对该项目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项目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

该项目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针对当时两县两市范围内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现状调查的情况给出了现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及废物代码清单。

由于该清单仅针对当时的危废产生现状的调查结果,并未涵盖该项目一期工程中拟建处置设施所能够接纳的所有废物类别。

而环评报告对于该项目的废物接受要求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该项目填埋场及配套设施的实际处置条件以及该类项目通行的评价准则,采用排除法给出了不允许进场处置的废物类别负面清单。

应杭州杭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的要求,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本补充报告,根据该项目拟建焚烧设施、填埋场及配套设施处置条件的适应性,并结合专家意见,对允许进场危险废物种类进一步加以明确。

2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

(2)建设单位:杭州杭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建设地点:建德市梅城镇秋家坞地块。

(5)建设规模:一座年处理规模9000t/a (日处理30t/d,年运行时数7200h)的危险废物焚烧装置;一座库容为10万立方米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填埋场,填埋处置危险废物8000t/a (日处理32t/d,年运行天数250d),使用年限13年。

(6)项目投资:23891.17万元。

(7)用地:本项目总用地面积11公顷。

(8)劳动定员:76人。

杭州市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采取一次征地、分步实施的建设方案。

项目远期规划扩建一条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线;扩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总库容增至35万m;新增一条医疗废物焚烧处理线;新增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

本次环评针对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内容进行评价,远期工程不在本评价范围内。

项目基本构成详见表2-1。

表2-1 项目基本构成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针对当时两县两市范围内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现状调查的情况给出了现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及废物代码清单,详见表2-2。

表2-2 原环评中设定的拟接收的危险废物种类3 项目允许接纳废物类别分析3.1 本项目处理处置设施特点本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的主体设施包含一套危废焚烧装置和一座危废安全填埋场。

根据对本项目主体处置工艺、预处理工艺及设施的分析可知,本项目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特点如下:焚烧设施采用回转窑焚烧炉,焚烧炉内温度应达到1100C以上,烟气停留时间应在2.0 秒以上,燃烧效率大于99.9%,焚毁去除率大于99.99%,焚烧残渣的热灼减率小于5%配套SNCR炉内脱硝+半干式反应塔+消石灰干粉喷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处理设施。

填埋场为采用双层复合防渗系统的安全填埋场,可填埋绝大多数固体类、半固体类废物。

填埋场配套的预处理工艺为固化稳定化工艺,可对部分性质不稳定的废物进行预处理。

处置中心一期工程配套建设危废暂存库。

暂存库内含堆放区及物化区。

暂存库的堆放区的容量按120天的焚烧处理规模设计。

暂存间面积为1600m i (50mt32m), 其中贮存区面积为1120吊(35m K32m),物化区面积为480 vm (15m K32m)。

暂存库东侧预留二期暂存库。

一期工程未配套设计甲类暂存库。

项目远期规划扩建一条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线;扩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总库容增至35万m;新增一条医疗废物焚烧处理线;新增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

但由于已通过审批的环评报告仅针对一期工程,远期规划建设内容并不包含在环评评价范围内,故适用于远期规划建设处置设施的危险废物类别暂不能纳入本项目处置范围。

如医疗废物、含废酸、废碱等需要采用物理法或化学法预处理的废物、需回收综合利用的废物等在办理相应的法定程序前,暂不可进场处置。

3.2 本项目允许接纳废物类别分析根据本项目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上述特点,本项目的接纳范围应首先排除以下种类的废物。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HW0医疗废物的处置另有一套相应的处置规范和标准,本项目拟建焚烧设施不完全适应医疗废物的处置。

故本项目不能接纳医疗废物。

(2)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含易爆和放射性的废物不可进行焚烧处置。

(3)由于本项目设计焚烧炉温为N100C,设计焚毁去除率为9.99%,故根据相关标准,不可焚烧如多氯联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设计炉温需达到1200C以上,设计焚毁去除率需达到99.9999%以上)。

(4)本项目填埋场防渗层采用的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故不能接纳与其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

(5)本项目预处理车间所建设的物化处理工段,仅适用于废物最终处置前的预处理,其处理规模和工艺并不适用于HW34 HW35等含酸碱的废物的最终处置。

(6)填埋场不适宜填埋处置含有毒性较高、化学性质稳定、并能长期存在于环境中的危险废物,如HW07 HW16 HW43 HW44等。

(7)本项目一期工程环评中并未包含危废综合利用内容,故暂不可进行以综合利用为目的的处理处置,如废溶剂的回收等。

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禁止进场的危险废物类别如下:a、H W01医疗废物b、H W07热处理含氰废物c、H W16感光材料废物d、H W34废酸e、H W35废碱f、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HW43含多氯联苯并呋喃类废物、HW44含多氯联苯并二噁英废物以及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部分HW 41废卤化有机溶剂和HW45含有机卤化物废物g、易爆废物h、含放射性废物i、与衬层(HDPE膜)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

原则上,除去上述不能接纳的危险废物外,《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其余类别的危险废物均可进场处置(部分需要经预处理后填埋)。

具体类别参见表 3.2-1~ 表 3.2-2 。

需要说明的是,若列入表中允许处置类别的废物中含有符合前述禁止进场处置废物特性的物质(如易爆性、放射性、与衬层不相容性等),也不可进场处置。

此外,表 3.2-1~表3.2-2 中所列类别仅与本项目拟建设施的处置能力相匹配。

若未来建设单位通过技改等手段新增其他处置设施(或能力),也可根据实际具备的处置能力,申请将与新增处置能力相匹配的废物类别纳入经营许可范围表3.2-1 可接纳进场填埋处置的危险废物类别表3.2-2 可接纳进场焚烧处置的危险废物类别允许进场处置的废物中,还应注意以下内容:1由于本项目一期工程并未配套设计甲类暂存库,故无贮存甲类废物的条件,只有开炉期间当天能焚烧处理的甲类废物才有条件规范处置,停炉检修时无法满足贮存要求。

所以,在甲类暂存库建成前,HW41 HW42HW45!甲类的废物不能贮存。

2、HW3;只有低浓度的能满足焚烧处置条件,因此需要在量上有控制,否则会对焚烧系统产生影响,如糊袋、烧袋、堵塞等。

3、HW1有机树脂类废物中有机硅行业浆渣具有一定反应性、腐蚀性和爆炸性,不宜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置,建议不纳入本项目处置范围。

可通过综合利用等其他处置方式处置。

4、HW3无机氟化物、HW33C机氰化物根据《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2014)的处置方式适用要求,不适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置,建议不纳入本项目处置范围。

5、HWO农药废物和HW3有机磷化合物废物中含有黄磷的废物若采用焚烧方式处置,易导致布袋除尘器布袋穿透。

因此,建议含黄磷废物不采用焚烧方式处置。

6、HW09由/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一般不采用焚烧方式处置,建议不纳入本项目处置范围7、HWO医药废物中除271-001-02、275-001-02、276-003-02 外一般不采用填埋方式,主要采用焚烧等其他方式处置,建议在接收分类时加以控制。

8、HW0农药废物中除263-007-04、263-008-04、263-010-04、263-011-04 外不适宜采用填埋方式处置。

9、HW12染料、涂料废物等一般不采用填埋方式,主要采用焚烧等其他方式处置,建议在接收分类时加以控制。

10、H W17表面处理废物中的各种槽液不适宜采用填埋方式处置,另有部分废物不适宜采用焚烧方式处置,建议在接收是加以控制。

11、H W4洪他废物中900-044-49、900-045-49、900-041-49 (铁质包装桶)和900-047-49 等危险废物不宜采用焚烧方式处置。

12、允许进场填埋的危险废物中,应按以下原则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预处理:(1)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①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1)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浓度超过G B5085 . 3中的标准值并低于表3.2-3 中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②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

(2)必须预处理后入场填埋的废物①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2)测得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 3.2-3中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的废物;②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7.0和>12.0的废物;③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④含水率高于80%的废物;⑤可溶性工业盐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