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
• ④易燃性 含闪点低于60 ℃的液体,经摩擦或吸湿和自发 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固体,着火时燃烧剧烈而持续,以致 在管理期间会引起危险。
• ⑤反应性 在通常状态下不稳定、极易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遇火或水反应猛烈,在受到摩擦、撞击或加热后可能发 生爆炸,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性质。我国在《工业固体 废物有害特性试验与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了各种反应性 的测试方法,但制定鉴别的定量标准,通常只能根据相应 的测试方法予以定性或半定量的说明,再根据废物所处的 具体条件由有关部门判定。
三、一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 1. 相关概念
•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 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及《固 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 (2)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I类场 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 法》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 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9范 围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称作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放第I类一 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场为第一类场,简称I类场。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3)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3.2 相关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200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4-2001)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3.1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资源综合利用名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1、固体废弃物概述
1.2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又分:i类、ii类
i类:按相关标准作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
物的浓度均为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且ph值在6~9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ii类:按相关标准作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多种 污染物的浓度均为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 浓度,或者ph值在6~9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
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 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一些含有较高放射 性物质的废耐火砖、废渣被用作建 筑材料,使居住者受到额外的附加 辐射照射。 (4)有毒有害物的扩散和迁移 固体 废弃物中有毒有害物在大气、水体 (地面水和地下水)中的扩散迁移是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部 分。
(3)放射性危害
7.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 施
A.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第七讲
固体废弃物 环境影响评价
1. 固体废弃物概念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
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 泥状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地堆置除有损环境美观
外还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周围 大气;废物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 毒有害物质随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 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的渗透、破坏 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 和生活垃圾又是病原菌的孳生地。所以固 体废弃物是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B.分类处置
C.
固体废弃物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1)对于有毒有害废物应尽量
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方法转 化为无害后再处置;
(2)对于无法无害化的有毒有
害废物必须放在具有长期稳定 性的容器和设施内,处置系统 应能防止雨水淋溶和地下水浸 泡,在任何时候有害有毒物的 迁移不致污染水体水质。
(3)对于放射性废物,必须事先进
A.
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 异味、恶臭
B.
矸石山、垃圾、煤尘
6. 固体废弃物其他污染 (1)恶臭与致病源 固体废弃物 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和致病废 弃物是苍蝇、蚊虫孳生、引病 细菌繁衍、鼠类肆虐的场所, 是流行病的重要发生源,垃圾 发出的恶臭令人生厌。
(2)景观影响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分为好养堆肥和厌氧堆肥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技术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技术
进行组分分析, 符合国家标 准才能用 于农田
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置技术
定义: 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置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 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 热解而被破坏
自然资源
加工
流通 消费
排放
固体废物的定义: 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者
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 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 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但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排入 大气的废弃污染防治则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波有效面积,使其排 洪和灌溉能力有所降低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淋溶、自身 分解,将会产生渗滤液,对地表径流、地下水造成污染
废物堆放时其中的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有害固体废 物经过风化、雨雪淋洗、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 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的性 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置技术
1 粒状污染物 废物中的不可燃物质,在焚烧过程中成为炉渣
排出,部分随废气排出炉外成为飞灰 部分无机盐类在高温下氧化而排出,在炉外凝
结成粒状物 未燃烧完全而产生的碳颗粒与煤烟
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置技术
2 酸性气体 焚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主要包括:SO2、HCL、HF
等,这些污染物都是直接由废物中的S、CL、F等元 素经过焚烧反应而形成的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固体废物是指产生于生活、农业、工业、医疗等活动中的不能直接利用或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
固体废物的长期堆积和不当处理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评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土壤污染: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等,这些物质一旦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造成破坏,同时还会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剧毒影响。
2. 水体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可能进入水体,污染水源和水生态系统。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造成直接的毒性作用,并在食物链中逐渐累积,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3. 大气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等可燃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甲醛等。
这些气体会导致大气中的可见污染和臭氧层破坏,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生态系统破坏:固体废物的堆积和排放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野生动物可能误食固体废物造成中毒,废弃物堆积可能改变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影响溪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
此外,固体废物的丢弃可能导致生境的破碎和破坏,进一步威胁生物多样性。
为了评估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需要进行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与固体废物相关的数据,包括排放量、成分、处理方式等。
根据数据分析固体废物的特性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2. 环境风险评估:根据固体废物的特性和处理方式,评估可能对土壤、水体、大气和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风险。
通过量化分析,评估这些风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 环境效应评估:评估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包括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程度、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来减少或避免负面影响。
4. 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根据评估结果,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详细描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建议和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固体废物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建筑垃圾等,它们的不合理处理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对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
主体部分:1.水资源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在不当处理和填埋过程中可能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使水资源受到污染。
例如,废电池中的铅和汞,废油中的有机溶剂,废药品中的药物残留等,都可能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健康威胁。
2.空气污染:固体废物的焚烧和堆填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积累,形成雾霾和酸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带来严重危害。
此外,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等有毒物质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土壤质量恶化:固体废物的不当处理和填埋过程中,含有有机物和化学物质的废弃物可能渗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恶化。
这些化学物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营养成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部分有毒化学物质会进一步渗入植物内部,影响食物链的稳定性和人类的健康。
4.生物多样性损失:固体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废物的填埋和不当处理会破坏本地生境,造成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
其次,一些有毒废弃物的排放会直接对生物体造成毒害,导致一些物种的死亡或迁移。
这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整个生物圈的平衡构成威胁。
结论:固体废物的不当处理和填埋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从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土壤质量恶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方面来看,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是全面而复杂的。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和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以减少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固体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概述
一般工业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I类: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实验而获得的浸出 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实验而获得的浸出 GB5086 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 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 放标准》 GB8978-1996)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放标准》(GB8978-1996)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 值在6 值在6~9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II类 浸出液中至少有一种污染物或者pH值在上述标 II类:浸出液中至少有一种污染物或者pH值在上述标 pH 准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准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第一节 概述
固体废物的特点 数量巨大、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危害具有潜在性、 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通常是处理过程的终态, 通常是处理过程的终态,却是环境污染的源头
第一节 概述
固体废物的危害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对水环境的影响 对土壤的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八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8.1 概述 8.2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一节 概述
固体废物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产 品废料、报废产品、丧失实际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 品废料、报废产品、 失利用价值但所有人抛弃的固态、半固态、 失利用价值但所有人抛弃的固态、半固态、液态或 固态 者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 者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 以及法律 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第一节 概述
固体废物的分类 大体上可以分为工业固体废物、 大体上可以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 活垃圾。 活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按照其特性可以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 物和危险废物两种。 物和危险废物两种。 危险废物两种
固废环境影响评价

三、固体废物的释放及迁移
1、污染物的释放方式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对水环境的影响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四、固废环评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环评类型与内容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 生、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类是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弃物环境 影响评价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固体废物的来源 、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 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 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 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及法律、行政法规 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来自人类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过程和 生活过程等。
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根据处理处置的工艺特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执行相应的污染控制标准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如一般工业废物贮存、处置场;危险废物贮存 场所;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厂、危险废物 填埋场、危险废物焚烧厂等等。在这些工程项目污染 物控制标准中,对厂(场)址选择,污染控制项目,污 染物排放限制等等都有相应的规定,是环境影响评价 必须严格予以执行的。
2、固体废物的分类 、 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 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按废物来源又可分为: 城市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农业固体废物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固体废物具有下述特点: (1)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固体废物具有 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在错误时间放在 错误地点的资源。 (2)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 的“源头”。 (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2、固体废物环评的特点 由于对固体废物污染实行的由产生、收集、贮存、 运输、预处理直至处置全过程控制,因此在环评中必 须包括所建项目涉及的各个过程。 对于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将可能涉及到 收集、运输过程,为了保证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 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收、贮、运体系。 因此在环评中这个体系是与处理、处置设施构成了一 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在收、贮、运体系中必然涉及运输设备、运 输方式、运输距离、运输路径等,运输可能对路线周 围环境敏感目标造成影响,还要进行运输风险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排入大气的废气污染物则除外。
固体废物的分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冶炼工业固体废物;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轻工业固体废物;其他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来自于农业生产、禽畜饲养、农副产品加工所产生的废物,如农作物秸秆、农用薄膜。
禽畜排泄物等。
–生活垃圾: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建设生活垃圾、农村生活垃圾按其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一般废物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以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已成为有些国家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我国的部分企业,采用焚烧法处理塑料排除的Cl2、HCl和大量粉尘,也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至于一些工业和民用锅炉,由于收尘效率不高造成的大气污染更是屡见不鲜。
(2)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受到直接污染,严重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并影响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泊有效面积,使其排洪和灌溉能力有所降低。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过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对附近地区的地表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废物堆放,其中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
土壤是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场所。
这些微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大自然的物质循环中,担负着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重要任务。
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渗入土壤,能杀害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的性质和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分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土壤的污染也可导致有毒物质在植物中的富集,并进入食物链。
管理原则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应当从生产、收集、运输、贮存、再循环利用,到最终处置(即从摇篮到坟墓)实现废物的全过程控制,从而达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
在生活垃圾方面:如: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日用品、食品容器的回收再利用,净菜进城等等。
在工业生产方面:培养每个生产和管理人员在各自岗位上树立最小量化意识,建立最小量化制度和操作规范,改进生产工艺或设计,选择适当原料,制定科学的运行操作程序,提高回收利用率,使生产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固体废物。
管理制度废物交换制度–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废物可能是另一行业或企业的原料,通过信息系统对废物进行交换,这种废物交换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废物综合利用,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实行废物资源合理配置的系统工程。
废物审核制度废物审核制度是对废物从产生、处理到处置实行全过程监督的有效手段。
它的主要内容有:废物合理产生的估量、废物流向和分配及监测记录、废物处理和转化、废物的排放和废物总量衡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评估。
废物审核的结果可以及时判断工艺的合理性,发现操作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或非法排放,有助于改善工艺、改进操作,实现废物最小量化。
申报登记制度为了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掌握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情况,进而有效地防治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实施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转移报告单制度危险废物转移,必须填写报告单。
在转移过程中,报告单始终跟随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危险废物的运输安全,以及防止危险废物的非法转移和非法处置,保证危险废物的安全监控,防治危险废物的流失和污染事故的发生。
排污收费制度与废水、废气排污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企、事业单位对其产生的不能利用或者暂时不能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或者处置设施、场所”,这样,任何单位都被禁止向环境排放固体废物。
而固体废物排污费的交纳,则是针对那些在按照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
许可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填埋处置技术特点填埋处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多个方面,通常主要考虑–占用土地–植被破坏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填埋场释放物包括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填埋技术的发展–最初的简单堆填–卫生填埋:具有防渗系统、集排水系统、导气系统和覆盖系统。
填埋场设计和施工的要求–最有效地控制和利用释放气体;–最有效地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有效地收集渗滤液并加以处理,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数的污染。
危险废物的含义是: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办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例1】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氯化物废水,流量2.83m3/s,含盐量1300mg/L。
该河流平均流速0.46m/s ,平均河宽13.7m ,平均水深0.61m ,上游来水含氯化物100mg/L ,该厂废水如果排入河中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标?(设地方标准为200mg/L )。
【例2】 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 =0.15m3/s ,苯酚浓度为30μg /L ,河流流量Q =5.5m3/s ,流速u =0.3m /s ,苯酚背景浓度为 0.5 μg /L ,苯酚的降解(衰减)系数K =0.2d-1,纵向弥散系数Ex =10m2/s 。
求排放点下游10km 处的苯酚浓度。
计算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初始浓度:(1)考虑纵向弥散条件下的下游10km 处的浓度:(2)忽略纵向弥散时的下游10km 处的浓度:【例】某河流预测河段平均宽度B =50.0米,平均水深H =1.2米,河底坡度j=0.90/100,平均流速u=0.1m/S ,排放口到岸边距离a =0米,混合过程段长度是多少米?【】某河段流量Q=216×104m3d-1,流速v =46km/d ,水温T =13.6度,k1=0.94d-1, k2=1.82d-1, k3=-0.17d-1, 河段始端排放Q1=10×104m3d-1, BOD5为500mg/L ,溶解氧为0,上游河水BOD5为0,溶解氧为8.95mg/L 。
求该河段x=6km 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
00.1530 5.50.5 1.28/5.50.15g L ρμ⨯+⨯==+()240.2/86400100.3100001.28exp 11 1.19/2100.3g L ρμ⎡⎤⎛⨯⎢⎥ =⋅+= ⨯⎢⎥⎝⎣⎦0.2100001.28 1.19/0.386400g L ρμ⨯⎛⎫=⋅-= ⎪⨯⎝⎭【】有一条比较浅而窄的河流,有一段长1km 的河段,稳定排放含酚废水Q h =1.0m3/s ,含酚浓度为C h= 200mg /L ,上游河水流量为Qp=9m3/s ,河水含酚浓度为C p=1mg/L ,河流的平均流速为V =40km/d ,酚的衰减速率系数k =2(1/d),求河段出口处的河水含酚浓度为多少mg/L?【】向一条河流稳定排放污水,污水排放量Q p =0.2m3/s ,BOD5 浓度为30mg /L ,河流流量Q h =5.8m3/s ,河水平均流速v =0.3m/s ,BOD5 的本底浓度为0.5mg/L ,BOD5 降解的速率常数k 1=0.2d -1,纵向弥散系数D =10m2/s 假定下游无支流汇入,也无其他排污口,试求排放口下游5km 处的BOD5浓度?L /mg 88.19)40/1*2exp(*9.20)u /Kx exp(*C C :河段出口处段出口处含L /mg 9.20)19/()200*11*9()Q Q /Q *C Q *C (C 浓度为:河段起始断面河水含酚x 0p h h P P 0=-=-==++=++=()【例】某厂烟囱有效源高50m,SO2排放量120kg/h,排口风速4.0m/s,求SO2最大落地浓度(P1=40)若使最大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效源高应为多少?解1:Q=33333.3mg/sCmax=2Q/eπuHe2P1=2×33333.3/2.718×3.14×4×2500×40=0.02mg/m3解2:Cmax=2Q/eπuHe2P1e πuHe2P1 =2Q/CmaxHe2=2Q/Cmax×e πuP1He2 =2×33333.3/0.01×2.718×3.14×4×40He2=4880.42He=70m熏烟扩散公式求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
△T=190烟气热释放率Q h。
(注意,摄氏度换成K)Q h = 0.35 Pa Q v △T/ Ts=0.35×1000×20×190/(200+273)=28123≥2100kJ/s选择烟气抬升公式。
△H=0.332×28123/5×1002/5×1/U计算乡村不稳定条件下烟囱几何高度100米处的风速。
U= U10×(100/10)0.07=2.35查城市远郊区的各个参数。
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105 m烟囱的有效源高He = H+△H = 100+105 = 205m【2】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大气稳定度为强不稳定类,10m高度处风速1.5m/s。
烟囱抬升高度为50m 情况下,SO2最大落地浓度(P1=1.0)?解题思路:(1、明确地表状况(城市);2、明确污染源的稳定度(强不稳定条件下)、3、选择最大落地浓度公式:Cm(Xm)=2Q/eπuHe2P1、4、计算未知数据:Q、U、He)【】某工厂烟囱高45m,内径1.0m,烟温100℃,烟速5.0m/s,耗煤量180kg/h,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10米)2.0m/s,中性条件下,距源450m 轴线上SO2小时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