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08章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屏障要求
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 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5cm/s,且厚度不
小于2m
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0.75m,且其被压 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的天然粘土防渗衬
层,或具有同等以上个税效力的其他材料防渗衬层
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屏障要求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再利用
工 业
废 渣
用 途
高炉渣、粉煤灰、煤渣、煤矸石、钢渣、电石渣、 ①制造水泥原料或混凝土材料 尾矿粉、赤泥、钢渣、镍渣、铅渣、硫铁矿渣、 ②制造墙体材料 铬渣、废石膏、水泥、窑灰等 ③道路材料、制造地基垫层填料 高炉渣(气冷渣、粒化渣、膨胀矿渣、膨珠)、 粉煤灰(陶料)、煤矸石(膨胀煤矸石)、煤渣、 作为混凝土骨料和轻质骨料 赤泥(陶粒)、钢渣和镍渣(烧胀钢渣和镍渣等) 高炉渣、钢渣、镍渣、铬渣、粉煤灰、煤矸石等 高炉渣(渣棉、水渣)、粉煤灰、煤渣等 制造热铸制品 制造保温材料
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 填埋处置技术特点 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 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屏障要求 渗滤液产生量及控制要求 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
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
⑴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①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
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
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
当地的城市规划 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 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供水位之上, 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 护区之外
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所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其中固体废弃物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
传统上,固体废弃物主要被视为一种污染物,需要被控制或处理掉。
然而,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和环境影响评价,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一种可再利用的物质或能源形式,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的目的。
资源化利用的形式主要包括:1.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由天然有机物资,如植物/动物繁殖场的粪便、餐厨垃圾、割草垃圾等作为原料,能转换为热能或电能等供给人们的取暖、热水等用途。
例如,餐厨垃圾中的淘米水和豆浆渣能够作为有机肥料直接利用,但是通过厌氧发酵也可转换为沼气,从而解决能源需求。
2.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指能够再生利用的物品,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这些可回收物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回收利用废纸可以减少伐木量,同时回收塑料袋可以减少石油的使用量。
3.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利用高温将固体废弃物燃尽或者氧化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处理方法。
这种处理方法兼有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和能源利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4.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利用,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将废弃物转化为肥料。
该方法中可以兼有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和对于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的物质减少的作用。
5.再造能力的产品再造能力的产品指通过废弃物进行加工制造出来的产品,如木制家具、可投循环所有的塑料制品等等。
这种方式兼有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和使用资源的作用,同样还能够新增就业岗位。
二、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都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须的。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背景环境背景包括了财产周围的区域所存在的自然环境和其他的社会和经济条件。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
• ④易燃性 含闪点低于60 ℃的液体,经摩擦或吸湿和自发 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固体,着火时燃烧剧烈而持续,以致 在管理期间会引起危险。
• ⑤反应性 在通常状态下不稳定、极易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遇火或水反应猛烈,在受到摩擦、撞击或加热后可能发 生爆炸,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性质。我国在《工业固体 废物有害特性试验与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了各种反应性 的测试方法,但制定鉴别的定量标准,通常只能根据相应 的测试方法予以定性或半定量的说明,再根据废物所处的 具体条件由有关部门判定。
三、一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 1. 相关概念
•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 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及《固 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 (2)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I类场 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 法》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 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9范 围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称作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放第I类一 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场为第一类场,简称I类场。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一些含有较高放射 性物质的废耐火砖、废渣被用作建 筑材料,使居住者受到额外的附加 辐射照射。 (4)有毒有害物的扩散和迁移 固体 废弃物中有毒有害物在大气、水体 (地面水和地下水)中的扩散迁移是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部 分。
(3)放射性危害
7.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 施
A.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化
第七讲
固体废弃物 环境影响评价
1. 固体废弃物概念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
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 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 泥状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地堆置除有损环境美观
外还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周围 大气;废物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 毒有害物质随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 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的渗透、破坏 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 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 和生活垃圾又是病原菌的孳生地。所以固 体废弃物是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B.分类处置
C.
固体废弃物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1)对于有毒有害废物应尽量
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方法转 化为无害后再处置;
(2)对于无法无害化的有毒有
害废物必须放在具有长期稳定 性的容器和设施内,处置系统 应能防止雨水淋溶和地下水浸 泡,在任何时候有害有毒物的 迁移不致污染水体水质。
(3)对于放射性废物,必须事先进
A.
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 异味、恶臭
B.
矸石山、垃圾、煤尘
6. 固体废弃物其他污染 (1)恶臭与致病源 固体废弃物 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和致病废 弃物是苍蝇、蚊虫孳生、引病 细菌繁衍、鼠类肆虐的场所, 是流行病的重要发生源,垃圾 发出的恶臭令人生厌。
(2)景观影响
环评 8.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GB/T15555.1~15555.11)规定 的浸出或萃取方法得到的浸出液 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 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 鉴别》(GB 5085.3-2007)中表 1所列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
出毒性的危险废物。
易燃性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5.4 -2007),符合下列任何条 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易
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
质。”第八十九条规定:“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
适用本法;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防治适
用有关法律,不适用本法。”
2.
固体废物的来源
固体废物来自人类活动的许多环节,主要包
括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的一些环节。
8 . 1 概述
8.1.1.3 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按其来源,可分为 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按其特性,可分为危险 废物和一般废物。 1 工业固体废物 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 冶金工业、能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矿业、轻工业和其他工业的 固体废物。 2 农业固体废物 农业固体废物来自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农副 产 品加工所产生的废物,如农作物秸杆、农用薄膜、畜禽排泄物等。 3 生活垃圾 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 产 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 括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村生活垃圾。 4 危险废物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中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 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 废物。
8 . 2 一般工程项目的固体废物 环境影响评价
危险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危险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危险固体废弃物指的是对人类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化工废料、医疗废物、电子垃圾、放射性废物等。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危险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影响预测和评价、影响度量和影响控制等方面。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应明确危险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包括对空气、水、土壤和生物环境的影响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危险固体废弃物,应针对其化学特性和物理特征,确定其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类型和程度。
其次,预测和评价危险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实地调查、实验研究、模拟分析等,进行多元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建立危险固体废弃物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综合考虑废弃物的特性、环境容量、敏感性和适应性等因素,判断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的潜在威胁。
第三,影响度量是危险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
这一阶段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各种因素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
具体来说,可采用生态风险指数、环境指标综合评价、物质流分析等方法,计算出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
最后,影响控制是危险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的终极目标。
在评价结果明确后,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危险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进一步的威胁。
这包括采取防污治理措施、资源化利用、安全处置和监测等环节的监控和管理。
综上所述,危险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多学科、多方法的参与协作。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够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固体废物是指产生于生活、农业、工业、医疗等活动中的不能直接利用或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
固体废物的长期堆积和不当处理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评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土壤污染: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等,这些物质一旦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造成破坏,同时还会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剧毒影响。
2. 水体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可能进入水体,污染水源和水生态系统。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造成直接的毒性作用,并在食物链中逐渐累积,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3. 大气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等可燃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甲醛等。
这些气体会导致大气中的可见污染和臭氧层破坏,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生态系统破坏:固体废物的堆积和排放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野生动物可能误食固体废物造成中毒,废弃物堆积可能改变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影响溪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
此外,固体废物的丢弃可能导致生境的破碎和破坏,进一步威胁生物多样性。
为了评估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需要进行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与固体废物相关的数据,包括排放量、成分、处理方式等。
根据数据分析固体废物的特性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2. 环境风险评估:根据固体废物的特性和处理方式,评估可能对土壤、水体、大气和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风险。
通过量化分析,评估这些风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 环境效应评估:评估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包括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程度、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等。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来减少或避免负面影响。
4. 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根据评估结果,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详细描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建议和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固体废物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建筑垃圾等,它们的不合理处理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对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
主体部分:1.水资源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在不当处理和填埋过程中可能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使水资源受到污染。
例如,废电池中的铅和汞,废油中的有机溶剂,废药品中的药物残留等,都可能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健康威胁。
2.空气污染:固体废物的焚烧和堆填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积累,形成雾霾和酸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带来严重危害。
此外,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等有毒物质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土壤质量恶化:固体废物的不当处理和填埋过程中,含有有机物和化学物质的废弃物可能渗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恶化。
这些化学物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营养成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部分有毒化学物质会进一步渗入植物内部,影响食物链的稳定性和人类的健康。
4.生物多样性损失:固体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废物的填埋和不当处理会破坏本地生境,造成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
其次,一些有毒废弃物的排放会直接对生物体造成毒害,导致一些物种的死亡或迁移。
这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整个生物圈的平衡构成威胁。
结论:固体废物的不当处理和填埋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从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土壤质量恶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方面来看,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是全面而复杂的。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和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以减少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固体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3.2 相关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200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4-2001)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3.1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资源综合利用名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1、固体废弃物概述
1.2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又分:i类、ii类
i类:按相关标准作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
物的浓度均为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且ph值在6~9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ii类:按相关标准作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多种 污染物的浓度均为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 浓度,或者ph值在6~9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
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 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例题
下列属于固体废物的是:
A、丧失原有利用价值的固态物品 B、丢弃的未开封的易拉罐 C、被弃置不用的水泥 D、置于容器中的气体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 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我国危险废物共分47类,600多种。
1、固体废弃物概述
1.3 固体废弃物的特点 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处理过程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
对水环境的影响
迁移、转化;占用水面;浸渍、渗滤、地表径流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影响微生物、真菌,破坏物质循环;改变土壤性质和结构; 占地;动植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固ຫໍສະໝຸດ 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内容提要
1. 固体废弃物概述 2.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标准 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与内容 5. 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处理处置常用技术方法 6.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
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 物。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 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内容提要
1. 固体废弃物概述 2.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标准 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与内容 5. 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处理处置常用技术方法 6.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2、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2、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飘尘、粉尘;有害气体;恶臭
3.1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含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 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 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 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1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 活动。
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 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 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 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 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内容提要
1. 固体废弃物概述 2.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标准 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与内容 5. 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处理处置常用技术方法 6.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1、固体废弃物概述
1.1 固体废弃物定义
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 的活动。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3.1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固废分类收集、贮存危险废物的有关规定 (1)第五十八条 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 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 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3.2 相关标准
(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熟悉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熟悉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了解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及渗滤液排放控制
项目。
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
3.2 相关标准
(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所 不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物的处置场所。
1、固体废弃物概述
1.2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按废物来源分为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固体 废物。
城市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城建渣土、粪便等 工业固体废物:冶金、能源、化工、矿业、轻工、其他等 农业固体废物:秸秆、废农膜、禽畜粪便
按污染特性分为一般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 一般固体废弃物分为: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