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天津海力达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6万吨丙烯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天津海力达化工有限公司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1建设项目情况简述天津海力达化工有限公司由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和天津大沽化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拟投资357951万元(含外汇8796万美元),在临港经济区渤海化工园内建设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
该项目投产后将为天津渤化集团提供原料丙烯腈,在完善化工产业链的同时,减少原料丙烯腈储运风险,为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已列入《天津市第六批20项重大工业项目实施计划》。
1.1项目概况建设单位:天津海力达化工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地点: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渤海化工园1.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本项目丙烯腈装置生产规模为26万t/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装置装置公称规模为9万t/a(实际生产规模为8.6万t/a)。
本项目主产品为丙烯腈、MMA,副产品为乙腈。
产品方案、产品规格和标准详见下表。
表 1 拟建项目产品方案1主产品丙烯腈26 ≥99.5%wt2 MMA 8.6 >99.5%wt3 副产品乙腈0.78 ≥99.9%wt1.3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生产线1套,包括丙烯腈单元和乙腈单元;新建9万吨/年MMA装置生产线1套,包括ACH单元、MMA 单元和SAR单元。
同时厂区还建有中央控制室、检维修车间、循环水站、脱盐水站及冷凝液回收站、35/10kV降压站、办公楼、污水预处理设施等公用工程设施等,项目给排水、供电、天然气由临港经济区统一提供。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6.99万m 2,预计2013年10月竣工投产。
1.4 厂址概况本项目拟建设在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渤海化工园内,本项目建设场地北侧为临港经济区规划的A10道,再往北是港区规划的铁路及港区管理综合服务区、码头;场地南侧是在建的大沽化EPS 项目;东侧为大沽化罐区;西侧隔渤海12路为LG 项目用地。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引言本报告书旨在对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得到充分考虑,并提供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规划概况2.1 总体规划目标本总体规划旨在促进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2.2 规划范围本总体规划覆盖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部区域,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
3. 环境评价3.1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本报告采用系统分析和定量评估方法,针对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3.2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根据评估结果显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水资源、土壤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4. 环境保护措施4.1 水资源保护措施为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规划实施过程中将采取节水措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4.2 土壤保护措施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对土壤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土壤污染源的排放。
4.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保护生态环境,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推动生态修复和保护区建设,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5. 结论和建议5.1 结论本报告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认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5.2 建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监督,确保规划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参考资料-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上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概要内容。
具体细节请参阅全文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南电力设计院

五、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
1.产业政策相符性 本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投运,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 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鼓励类的“500 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城乡电 网改造及建设”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规划相符性 本工程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设计时已充分听取当地及沿线政府、规划等部门的意 见,避开了居民密集区等环境保护目标,并取得了相关部门同意线路路径的原则性意
六、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
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湖南省电网规划。经过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在 采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其对环境的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对环境保护目 标的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的。
七、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湖南省电力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 428 号 邮编:410007
四、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1)选择四分裂导线,对导线及其它金具的加工工艺提出要求,防止尖端放电和
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湖南民丰~鹤岭Ⅰ回 500kV 送电线路迁改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起电晕,以降低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 (2)各类交叉跨越时,导线弧垂及风偏选取按《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规范》(GB 50545-2010)执行。 (3)线路边相导线 5m 外常年人员活动的房屋不满足场强要求(离地面高度 1.5m 处工频电场强度大于 4kV/m)的予以拆迁。 2.生态环境 (1)线路因地制宜地选择基础,最大限度地适应地形变化的需要,保持原有的自 然地形,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及水土流失;为减少工程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业主委托 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相关防治措施一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 (2)优化线路路径,尽量避开民房等环境保护目标,减少拆迁民宅的数量,对拆 迁民房按国家规定予以安置。 (3)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环境敏感区。 3.工程占地 尽量减少占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的第十六条规定:经国务院批 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占用单位应当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 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 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 的耕地。 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农田 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中山田心森林公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中山市田心森林公园环境影响汇报书简本1.1项目概况田心森林公园位于中山市五桂山桂南片区旳森林生态屏障区气氛内旳中山市林场田心工区所属地区。
公园规划为“中部植物科普游赏区、东部登山健身区、西部生态保育区及公园管理区”四大构成部分。
其中“中部植物科普游赏区”为公园旳关键景区,重要开发为“桃花源景区、百花园景区、樱花园景区、休闲游赏区、湿生植物区、香花静养园区”六个主题景点。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28.9hm2。
其中中部植物科普游赏区用地为87.0 hm2,东部登山健身区用地65.0 hm2,西部生态保育区用地68.6 hm2,公园管理区占地面积为8.3 hm2。
项目重要建设内容分为“中部植物科普游赏区建设、东部登山健身区建设、西部生态保育区建设、公园管理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绿化与森林景观改造和导游标识与讲解系统建设”七大部分。
项目旳占地不波及房屋拆迁,不存在搬迁安顿问题。
本公园规划方案总投资5290.4万元,建设和管理资金由地方财政支出。
森林公园建设资金纳入同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经费列入同级政府旳财政预算。
1.2项目建设旳合理、合法性1.2.1工程合法性分析(1)与《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旳符合性分析本项目规划阶段曾将田心水库及周围设计为亲水型游览项目,规划设有部分景点及道路。
环评单位接手本项目环评工作后,对田心水库旳功能及保护区范围进行了查勘与核算,认为原设计文献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占用了饮用水地表水一级保护区旳陆域范围,不符合《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旳有关规定。
环评单位在与建设方及设计单位进行了多次有效沟通后,建设方委托设计单位对项目旳规划设计进行了修改。
经修改后旳设计方案中,田心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已经没有任何新、扩建项目。
此外,项目施工期及运行期会产生一定量旳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由于污水产生量较小,环评措施中提议将生活污水搜集由槽罐车运至污水厂处理,并不设置排污口;生活垃圾则设置垃圾桶统一搜集,定期清运。
浠水核电厂环评报告简本

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湖北核电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项目名称: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束国刚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904 号目录第一章概述1.1 核电厂概况1.2 建设目的1.3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据1.4 评价标准第二章厂址与环境2.1 厂址地理位置2.2 人口分布2.3 土地利用及资源概况2.4 气象2.5 水文2.6 地质地震2.7 环境质量现状第三章电厂3.1 厂区规划及平面布置3.2 反应堆和蒸汽-电力转换系统3.3 电厂用水和散热系统3.4 输电系统3.5 专设安全设施3.6 放射性废物系统和源项3.7 化学物质排放3.8 生活废物3.9 放射性物质运输第四章电厂施工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电厂运行的环境影响5.1 散热系统和其它非放射性因素的环境影响5.2 正常运行的辐射影响第六章电厂事故的影响6.1 最大可信事故辐射影响6.2 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6.3 其它事故6.4 制定和实施应急计划的可行性第七章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7.1 运行前的环境监测7.2 运行期间的环境监测7.3 运行期间流出物监测第八章厂址筛选第九章电厂建设和运行的效益分析第十章公众参与第十一章结论第一章概述1.1核电厂概况浠水核电厂规划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一次规划,分批建设”的模式,一期工程(一、二号机组)建设两台AP1000核电机组。
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初步拟定于2013年5月31日一号机组主体工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单台机组建设周期为56个月,两台机组间隔8个月,第1台机组商运时间为2018年1月,第2台为2018年9月。
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投资方,并委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前期工作及设计工作。
某公司医药研发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某公司医药研发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某公司医药研发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某公司医药研发制造项目,主要包括医药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等环节,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减少环境损害和合理利用资源,我公司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1. 自然环境影响(1)水资源影响:建设过程中将会产生一定的废水,但废水通过处理设施后可达标排放,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本项目将采用现代环保技术,厂区内采用封闭式生产,废气经过烟气处理设备后达标排放,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3)土地资源影响:本项目建设面积为1000亩,但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占用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
2. 社会环境影响(1)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将会对周边村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但通过加强沟通和协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人力资源影响:本项目将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优化职业技能,并提供相关培训,旨在提升当地的人力资源水平,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3)公共服务设施影响:为了确保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运行,将增加一些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消防站、医院、供应商、储备燃料站等,这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便利的生活条件。
3. 生态环境影响(1)生物多样性影响:本项目对当地植物和动物的影响较小,生物多样性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2)自然景观影响:本项目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环保意识也将被增强,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
三、环境管理措施为了保护环境,降低项目的环境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环境管理措施:1. 加强环境监管2. 建设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3. 建设废气处理设备,确保废气达标排放4. 采用智能化组织,压缩车辆行驶里程和减少空气污染5. 精心规划绿化带和景观园区,保障环境生态平衡6. 提供环保培训,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7. 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做好环境应急处理工作总之,我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切实保障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安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宁夏枣泉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pdf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宁东能源化 工基地管理委员会环境保护局、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灵武 市环境保护局以及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第2页
宁夏枣泉电厂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 总则
2.1 项目基本组成
第3页
宁夏枣泉电厂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2 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
宁夏枣泉电厂位于灵州综合工业园 A 区,西邻矿区铁路及黎羊公路,南靠甜五路。 电厂所在区域因宁东煤化工快速发展,现场地已基本整平,厂区周围 1.5km 范围内均无 永久居民居住。根据本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当地环境特征,确定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厂 址西侧约 1km 的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厂址东侧约 3.5km 的磁窑堡等 人口密集区及液氨运输道路沿线的居民点。
厂址区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东至马圈梁,西至叉子湾梁,北至刘家寨 子,南至余圈,长约 6.0km,宽约 5.0km,面积约 30.0 km2。
2.3.3 声环境
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厂址区域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周围 200m,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 1m,道路噪声评价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100m。
2.3 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2.3.1 环境空气
本工程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导则估算模式 SCREEN3 计算,并考虑到厂 址周围敏感点的分布情况,评价范围适当扩大,以厂址为中心,向东南西北方向各 10km 的方形区域,面积 400km2。
2.3.2 水环境
本工程厂区废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因此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等级为三级,仅作简要分析。
新月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附件一:《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月发展有限企业仓储物流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汇报书简本》: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工程概况拟建项目位于位于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北侧规划地块,目前用地现实状况均为水域(海水),地块北侧隔海与东头山岛相望。
项目地块面积为526亩,地块东侧为华南联合企业原油仓储项目用地,地块西侧为新月企业石化仓储物流地块。
新域仓储物流项目旳库容规模重要受限于本项目旳地块大小和形状,根据有关总平面布置原则和工程技术规范对本油库库区进行布置后,本油库旳建设规模为油品库容54万m3。
其中包括:汽油库容共28万m3,重要储存90号汽油、93号汽油和97号汽油。
建有10000m3内浮顶罐24个,5000m3内浮顶罐8个。
柴油库容共26万m3,重要储存0号柴油。
建有20230m3内浮顶罐8个,10000m3内浮顶罐10个。
本项目经营旳汽油品种重要有90#、93#、97#三种,柴油旳品种重要为0#柴油。
库区内储存汽油旳储罐共有32台,其中10000m3油罐24台, 5000m3油罐8台。
储存柴油旳储罐为18台,其中,20000m3油罐8台,10000m3油罐10台。
根据油品旳特性,本项目旳汽油、柴油均选用内浮顶盖旳地上式储罐。
总平面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储油区、汽车装车区、辅助生产区和生产管理区。
(2)工程分析根据工程旳施工方案,涉海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影响重要来自于吹填工程。
本项目填海工程采用两艘900m3/h旳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吹填,疏浚泥吹到后方围堰区,正常吹填尾水溢流悬浮泥沙浓度为100mg/L,溢流流量为7200m3/h,溢流源强为0.20kg/s。
持续源。
由于在填海工地施工旳人员重要是施工机械旳工作人员,估计填海工程施工工地平均每天旳施工人数为38人,按照用水定额150L/( d·人)计,排放系数按0.9计,则污水产生量为3000L/d(3t/d)。
污水中CODcr以400mg/L、BOD5以200 mg/L、SS以130mg/L计,每天CODcr排放2.28kg、BOD5排放1.14kg、SS 排放0.74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09年05月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为促进广州市在全面谋划各行业发展的同时,注重规划好环保部门严格管理的污染环节,将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又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张广宁市长在市环保局《关于尽快编制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及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问题的请示》和市发改委《关于编制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及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工作计划的请示》上作出批示。
其中,将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2个行业专项规划及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列入编制内容。
同时,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粤环[2005]43 号)也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列入“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方案。
据此,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广州市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专项规划》,以加快推进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如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批。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报告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文)指出,“必须依照国家规定对各类开发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各级环保部门负责召集有关部门专家和代表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意见,作为审批规划的重要依据”。
2006年,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2006年)》(环办〔2006〕109号文)再次强调要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必须认真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一步明确了需开展规划环评的规划、规划环评重点关注的内容、规划环评的审查程序、规划环评收费标准等。
按以上规定,《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专项规划》在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批之前,必须编制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为此,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于2008年11月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进行《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成立了课题组并遵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在仔细阅读、研究了规划相关文件、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按照相关环保要求,编制了《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现提交报告书简本给各位专家、有关单位,请您提出对《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宝贵建议。
1.2 评价目的(1)基于区域的环境容量,论证规划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污染物集中治理的规模、工艺、布局的合理性。
(2)对规划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环境可行、技术可靠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对策及措施。
(3)对规划固废处置基地事故风险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4)根据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向规划单位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调整优化规划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建议,以达到广州市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的,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并重发展。
1.3 评价内容和重点1、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产业政策协调性分析。
2、环境敏感区域(点)调查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4、资源承载力及环境容量分析5、环境影响减缓措施6、公众参与1.4 评价范围和时段1、评价范围《广州市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专项规划》涉及的一般工业固体包括广州市所有企事业单位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划地域范围包括广州市十个行政区、两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
本次评价中重点评价区域以规划发展区域为核心、并适当扩大到周边区域5~10km范围。
各评价要素的评价范围见表1-1。
表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评价时段《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专项规划》规划数据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时限为2006~2010年。
相应地,本次规划环评预测和评价的时段为2006年~2010年。
1.5 评价技术路线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评价技术路线,具体详见图1-1。
图1-1 评价技术路线示意图第二章规划概述2.1 规划范围规划地域范围包括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十区和从化、增城两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
该专项规划涉及的一般工业固体包括广州市所有企事业单位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2 规划时限该专项规划数据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时限为2006~2010年。
2.3 规划理念和原则(1)全过程管理理念(2)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3)“谁污染,谁治理”原则(4)循环经济(5)分类管理,突出重点(6)可操作性原则2.4 规划目标到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监控管理的信息化目标,纳入监管企业的覆盖率达到80%;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得到全面贯彻,从源头减少作最终弃置的废物量;通过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利用行业,拓展一般工业固废的资源化途径,使得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7%;采纳先进技术和措施以处理需要最终弃置的废物,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和安全处置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广州市各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和安全处置系统达到与其现代化城市要求相一致的水平。
2.5 规划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布局(1)设施整改、整合或取消建议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有较稳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来源,也已经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处置设施不够先进、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不能稳定达标的处置设施进行整改;区域雷同设施分布不均的处置设施进行整合。
对规模不大,难以有较稳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来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显著,处置设施不够先进、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不能达标、不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不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要求的设施加以取消。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系统调整建议该专项对原《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5~2015》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系统进行调整,分成水泥建材处置系统、汽车拆解系统、采石场处置三部分进行论述。
①水泥建材综合处置系统——利用区域性的大、中型转窑水泥厂、轻质墙体材料厂等企业消纳利用冶炼废渣、粉煤灰和炉渣、一般污水污泥。
形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系统的主体。
在环保部门协调、指引下统筹进行相关工作。
②汽车拆解处置系统——利用区域性大型黑色金属冶炼企业-广州钢铁厂,组建区域集中的定点汽车拆解处置系统。
形成区域集中性、规范化、市场化运作的废旧汽车定点拆解处置中心。
在政府环保部门协调、指引下统筹进行相关工作。
远期考虑在南沙区等汽车行业集中的区域增加定点汽车拆解处置系统。
③采石场处置系统——利用广州市众多的废弃采石场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对“广州市固体废物处理中心项目定点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并进行试点建设。
通过环境监测、环境验收等手段,确认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后,逐步推广。
(3)处置企业布局方案专项规划对原《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5~2015》提出以市场运作为主导,通过制定相关标准规范,选取具有一定实力与资质的企业承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的任务,没有提出调整建议。
采石场水泥建材处置系统汽车拆解番禺绿由图2-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系统分布图第三章规划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3.1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筛选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流程环境保护指标体系具体详见表3-1。
表3-1 环境保护指标体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体增长率:进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的企业一般工业固废废物产生总量的年增长率。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服务覆盖率:规划建设的区域性集中处置设施对已申报登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覆盖百分率。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企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后,通过企业内部或企业间对废物进行资源性利用处理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量占一般工业固废物产生总量的百分率。
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007年广州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属于二级水平,但是SO2和NO2在广州市11个监测点中均有个别监测点的环境空气质量超过了二级标准,其中SO2在万顷沙中学监测点超标,NO2在市监测中心站超标,而PM10在广州市11个监测点全部达标。
雄狮采石场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SO2、NO2、TSP、PM10四项监测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总体而言,雄狮采石场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3.3 水环境质量现状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区域附近的河流珠江西航道、沙湾水道、东江北干流、流溪河(从化段)的水质情况属于轻度污染,有少数水质指标未能达到相应功能区的标准,具体为:珠江西航道水质类别为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粪大肠菌群,全河段为有机物轻度污染。
沙湾水道水质类别为Ⅳ类,受粪大肠菌群轻度污染,全河段粪大肠菌群超过功能用水要求。
东江北干流水质为Ⅲ类,除溶解氧和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符合Ⅲ类标准外,其余各项水质指标平均浓度符合Ⅱ类标准,全河段水质良好。
流溪河(从化段)水质为Ⅲ类,除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符合Ⅲ类标准外,其余各项水质指标平均浓度符合Ⅱ类标准,全河段水质良好。
3.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007年广州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2dB(A),属轻度污染。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范围46~70 dB(A)。
城区约一半面积声环境质量达到1类区,约一半人口生活在1类区,城区约90%面积声环境质量达到1类区和2类区,约90%人口生活在1类区和2类区。
典型水泥企业(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越堡水泥有限公司)噪声现状监测表明,各企业厂界、皮带廊沿线以及矿山边界所有测点的声级值均符合评价标准2类区的限值要求,水泥企业周边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雄狮采石场包括场址中部、进场道路、进场道路入口和场址西面树林,所有监测点符合2类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