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各区县人口与GDP
重庆21个主城区是哪些区

重庆21个主城区是哪些区
1、主城都市区范围包括21个区:原主城9区即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为中心城区,渝西地区12个区即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为主城新区。
2、另外这一范围还包含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三个功能区。
主城都市区面积、常住人口、经济总量分别达到2.87万平方公里、2027万人和1.8万亿元。
3、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4、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
重庆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5、重庆火锅也是远近闻名,有机会可以去体验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重庆区县多少个

重庆区县多少个一、重庆简介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
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
常住人口3212.4万人、城镇化率70.32%。
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
重庆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长江横贯全境,流程691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
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壮丽景观。
重庆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
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
南宋淳熙16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升恭州为重庆府。
1891年,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
1929年,正式建市。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负责领导国统区、港澳及海外地区的党组织和统一战线工作,形成的“红岩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民盟、民建、九三学社和民革前身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均在重庆成立。
二、地理环境1、地势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
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北部靠大巴山和东南部连武陵山两座大山脉。
2、气候重庆市年平均气温16~18℃,长江河谷的巴南、綦江、云阳等地达18.5℃以上,东南部的黔江、酉阳等地14~16℃,东北部海拔较高的城口仅13.7℃,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6~29℃,最冷月平均气温4~8℃,采用候温法可以明显地划分四季。
重庆市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
《重庆各区县2010年前三季度GDP排名》

20 大足县
100.6671
16.50%
5781.0723
21 南川区
97.013
16.80%
22 开县
96.133
16.30%
23 垫江县
85.8456
15.3%
24 梁平县
81.1718
15.30%
25 潼南县
79.7467
13.2%6
26 忠县
70.308
15.70%
27 黔江区
65.8421
17.10%
原万县市:
7 江北区
295.8658
17.40%
8 南岸区
251.9799
15.40%
810.9543
9 江津区
221.1201
18.40%
10 永川区
219.1061
19.80%
原涪陵市:
11 巴南区
217.4204
15.40%
12 合川区
177.8889
16.80%
619.6411
13 长寿区
19.60%
28 奉节县
61.9081
13.60%
29 云阳县
60.617
17.20%
30 丰都县
59.5202
17.80%
31 秀山县
57.5974
16.20%
32 武隆县
50.8548
18.30%
33 石柱县
46.6716
17.30%
34 彭水县
43.1304
12.40%
35 酉阳县
40.9858
156.4732
19.80%
14 北碚区
156.477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在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时,并不能仅仅简单比较一两项指标数据,特别是现在社会经济各行业错综交汇,更应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综合考察,从而描述社会经济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政策制定依据。
我对重庆市40个区市县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各区县市的数据(见附页),并按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各区市县的地位和发展状况。
在分析过程中,我选取了能足够反映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9 项主要指标(万元) :x1: GDP x2:工业总产值 x3:农业总产值x4:水陆货运总量(万吨) x5:邮电通讯总量 x6:固定资产投资x7:预算内财政收入 x8: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x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数据分析:sig值为0,选择a=0.05,由于sig值小于a,则认为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
同时,KMO检验值为0.766,根据KMO度量标准可以得出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合适;0.8表示合适;0.7表示一般;0.6表示个因子的特征根很高,对解释变量原有的贡献最大,第三个以后的因子特征根3个因子是合适的。
80%甚至90%以上,说明提取的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采用主成分法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
由于初始的因子载荷矩阵系数不是太明显,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1 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表所示:邮电通讯总量=0.975F1+0F2+0F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02F1+0.336F2+0F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0.828F1+0.311F2+0F3地方财政预算内收=0.815F1+0.451F2+0.119F3GDP=0.707F1+0.608F2+0.273F3固定资产投资=0.660F1+0.651F2+0.165F3水陆货物周转量=0.631F1+0.525F2+0F3工业总产值=0.123F1+0.967F2-0.103F3农业总产值=0F1+0F2+0.993F3由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除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外,在其它变量上都有较大的载荷,主要表现为除工农业外的各经济指标的综合影响,可将其定义为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因子;第二公因子在工业总产值上有很大载荷,体现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定义为工业发展影响因子;同理,第三公因子在农业总产值上有很大载荷,定义为农业发展影响因子。
重庆人均GDP以及各县人口

(注:A类单店销量6万;B类单店销量4万;C类单店销量2万;请在该类别下填数字)
网点联系电 话
备注
心提升优化雅尔乐品牌在您代理区域 点规划出来,然后与现状对比,依据 ,未建立的按既定目标布点。请您统 回本公司。
现有网 点数 A
பைடு நூலகம்
终端类型 BC
2011 市场容 计划网 计划实现 销量 量 点数 日期
网点地址
为了实现把雅尔乐做强做大,以抢占市场份额与服务客户为事业的共同目标。我们决心提升优化雅尔乐品牌在 的终端网点的布局,实现终端网点高覆盖、零空白,请您把您代理的区域应可开发的网点规划出来,然后与现状 2015年战略的网点目标与销售目标,有规划地进行布点与提升。已建立的进行优化提升,未建立的按既定目标布 计各区域已建网点经营情况,包括数量、实际销量与终端类型等。填写完本表请尽早传回本公司。
尊敬的代理商朋友:
人均 GDP
9.4 6.1 5.4 4.3 5.8 4.9 3.4 1.7 3.6 4.3 3.4 3.2 4.2 2.3 2.9 2.6 2.2 3.0 2.7 1.7 1.9 2.7 2.1 2.5 2.8 1.7 1.4 1.3 1.7 2.2 1.6 1.4 1.1 1.3 1.1 1.0
市级 区/县级 人口
重庆市 渝中区 63.9 大渡口区 31.6 江北区 77.7 沙坪坝区 104.4 九龙坡区 111.6 南岸区 79.0 北碚区 72.1 綦江区 107.6 双桥区 11.3 渝北区 138.6 巴南区 93.5 万州区 157.2 涪陵区 108.4 黔江区 44.6 长寿区 78.3 江津区 124.9 合川区 131.3 永川区 104.4 南川区 53.8 綦江县 107.6 潼南县 64.3 铜梁县 60.1 大足县 73.0 荣昌县 66.7 璧山县 59.6 梁平县 68.4 城口县 19.0 丰都县 64.0 垫江县 70.1 武隆县 34.9 忠县 74.8 开县 116.1 云阳县 91.1 奉节县 81.9 巫山县 49.0 巫溪县 41.0
1 2005 2006年重庆各区县GDP及增长速度

2005\2006年重庆各区县GDP及增长速度2006年各区县GDP 区县GDP 增长速度1 九龙坡3152317 16.62 渝中区2432268 10.03 沙坪坝1930456 16.54 渝北区1831073 25.05 涪陵区1538664 13.46 万州区1522924 14.07 江北区1514183 13.18 江津区1489424 12.49 合川区1421633 12.810 南岸区1298000 13.211 永川区1261944 13.112 巴南区1163232 16.013 长寿区1000518 13.014 北碚区917982 13.115 綦江县873146 10.816 大渡口772504 11.017 璧山县758016 14.518 开县751278 12.519 大足县732597 12.220 铜梁县714418 11.521 南川区695206 12.322 荣昌县661039 13.123 潼南县635565 7.024 垫江县541234 12.025 梁平县523987 11.826 奉节县508594 12.527 忠县500380 13.028 云阳县466774 10.429 丰都县399474 12.130 黔江区399147 9.131 武隆县335495 12.232 彭水县304714 7.233 秀山县296370 11.334 石柱县290168 12.835 巫山县226569 12.036 酉阳县222057 8.937 万盛区210739 9.038 巫溪县159505 9.239 城口县111007 12.740 双桥区100466 15.0---------------------------------------------------------2005年重庆市分区县GDP排名新鲜出笼区县名称GDP(亿元)重庆市各区县GDP综合排名排名区县GDP 增长速度1 九龙坡2704107 15.82 渝中区2409925 11.23 沙坪坝1631785 16.14 渝北区1455259 165 江北区1359745 13.96 涪陵区1350810 13.77 万州区1334488 13.28 江津市1332929 13.69 合川市1304562 13.110 南岸区1140206 13.611 永川市1131301 13.512 巴南区1008796 14.913 长寿区870234 14.814 綦江县811653 13.115 北碚区801461 11.716 铜梁县723812 13.717 开县704895 13.718 大渡口702456 13.719 大足县678642 12.520 璧山县661048 13.821 潼南县608160 13.222 荣昌县584194 13.123 南川市565066 13.624 垫江县509224 1325 梁平县488178 12.526 奉节县453360 12.327 忠县438710 13.328 云阳县432925 12.529 丰都县368177 13.530 黔江区365432 9.731 武隆县298796 13.732 彭水县290701 13.233 秀山县274143 8.334 石柱县252227 13.535 酉阳县201219 8.236 巫山县204918 12.537 万盛区190639 10.538 巫溪县147340 11.439 城口县101141 12.740 双桥区90449 10.4。
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重庆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38(重庆市统计局 2001年4月2日发布)根据国务院决定,在2000年11月1日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在市委、市府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加,在全市人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过20多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圆满完成普查登记任务。
经过事后质量抽查,证明普查登记的质量符合要求。
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市的总人口为3090.45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同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人口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203.83万人,增长7.06%,平均每年增加19.7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6%。
二、人口出生和死亡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期间,全市出生人口为29.98万人,死亡人口为21.01万人,出生率为9.70‰,死亡率为6.80‰,自然增长率为2.90‰。
三、人口分布全市的人口分布如下:万州区 164.73万人涪陵区 113.40万人渝中区 66.52万人大渡口区 24.68万人江北区 61.02万人沙坪坝区 78.82万人九龙坡区 87.83万人南岸区 59.29万人北碚区 64.54万人万盛区 26.57万人双桥区 4.23万人渝北区 84.39万人巴南区 88.67万人黔江区 44.25万人长寿县 87.42万人綦江县 96.34万人潼南县 85.94万人铜梁县 79.39万人大足县 90.52万人荣昌县 65.95万人壁山县 60.73万人梁平县 85.03万人城口县 22.58万人丰都县 77.38万人垫江县 86.22万人武隆县 39.78万人忠县 95.35万人开县 140.81万人云阳县 121.98万人奉节县 87.17万人巫山县 57.23万人巫溪县 48.38万人石柱县 48.47万人秀山县 50.77万人酉阳县 59.38万人彭水县 58.58万人江津市 132.35万人合川市 142.01万人永川市 98.47万人南川市 63.29万人四、家庭户人口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共有家庭户928.98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984.27万人,占总人口的96.56%,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1人,比1990年的3.56人下降了0.35人。
重庆各区县2010年常住人口 地区别 常住人口 比重

重庆各区县2010年常住人口地区别常住人口比重重庆市合计 2884.62 100.00一小时经济圈 1764.49 61.17渝中区 63.01 2.18大渡口区 30.10 1.04江北区 73.80 2.56沙坪坝区 100.00 3.47九龙坡区 108.44 3.76南岸区 75.96 2.63北碚区 68.04 2.36渝北区 134.54 4.66巴南区 91.87 3.19万盛区 25.58 0.89双桥区 5.01 0.17涪陵区 106.67 3.70长寿区 77.00 2.67江津区 123.31 4.28合川区 129.30 4.48永川区 102.47 3.55南川区 53.43 1.85綦江县 80.10 2.78潼南县 64.00 2.22铜梁县 60.01 2.08地区别常住人口比重大足县 67.12 2.33荣昌县 66.13 2.29璧山县 58.60 2.03渝东北翼 836.54 29.00万州区 156.31 5.42梁平县 68.75 2.38城口县 19.30 0.67丰都县 64.92 2.25垫江县 70.45 2.44忠县 75.14 2.61开县 116.03 4.02云阳县 91.29 3.16奉节县 83.43 2.89巫山县 49.51 1.72巫溪县 41.41 1.44渝东南翼 283.59 9.83黔江区 44.50 1.54武隆县 35.10 1.22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1.51 1.44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0.16 1.74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7.81 2.00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54.51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