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

合集下载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鼓号队乐谱参考(- )鼓号队的组成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

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

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

(二)鼓号队的器材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1.20 mX 0.90 m )杆长2.1 m。

大型的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1.8 mX 1.2 m),杆长2.6 m2、指挥棒,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规格:①长90c 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②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的指挥棒;③长14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

3、队号,主要是青年号。

号配号旗(35cmx 25cn)。

4、队鼓,有大号鼓,小号鼓之分。

一支鼓号队通常配备同一颜色的大鼓和小鼓。

5、队镲,有大镲和小镲之分。

大镲直径28cm——32cm,小镲直径15cm——20cm。

二、鼓号队的训练(-)旗手的训练1、持旗:立正,右手虎口握杆,旗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并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2、扛旗(持旗转扛旗分解动作):①右手顺旗杆上滑至腰间并把旗杆提到体前腰上部;②左手经体前在右手下方20cm处握杆;③左手把杆提起放在右肩上,右手同时顺杆下滑至杆末端2 0 cm处,虎口握杆。

少先队鼓号队小鼓手击奏及动作训练规范

少先队鼓号队小鼓手击奏及动作训练规范

定改进计划。
团队交流
02
组织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讨提高团队配合和表演
水平的方法。
教练点评
03
教练对小鼓手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专业建议和意见,
帮助小鼓手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THANKS
力度与速度控制
力度
根据乐曲要求,控制击奏力度,做到轻重有致,层次分明。
速度
保持稳定的速度,与乐曲节奏相协调,避免出现快慢不均的现 象。
节奏感培养
01
听节奏
多听节奏感强的音乐,提高音乐 感受力和节奏感。
02
数拍子
在击奏过程中,心中默数拍子, 确保击奏与乐曲节奏同步。
03
合奏练习
参与集体合奏练习,与队友保持 协调一致的击奏节奏。
表演性动作设计
01
舞台表现力
学习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自己, 增强自信心。
02
表情与肢体动作
训练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 作,提升表演感染力。
03
与观众互动
学会与观众进行互动,营造热 烈氛围。
04
服装与道具搭配
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道具,提升 整体表演效果。
05
训练方法与技巧
循序渐进原则
03
从基础动作开始
先学习基本的手型和击鼓点,逐渐过渡到 复杂的节奏和动作组合。
02
小鼓手基本素质要求
音乐节奏感
能够准确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保持稳定的击奏节拍。
对音乐中的强弱拍有敏锐的感知,能够在击奏中体现出 来。
能够跟随音乐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击奏方式和力度。
手臂和手腕灵活性
01
手臂和手腕要地控制 鼓槌的上下运动。
03
手臂要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能够支持较长时间的击奏。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少先队鼓号队是少先队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训练鼓号队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纪律性和自信心。

目前对少先队鼓号队训练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探讨。

有必要对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并提升训练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训练方式、分析训练内容、评估训练效果、研究训练持续性以及提出训练改进策略,为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够优化训练方法,总结成果,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少先队鼓号队训练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深入分析训练方式、内容、效果和持续性,为提高少先队鼓号队员的表现水平提供有效的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对少先队鼓号队训练方式的探究,找出最适合队员成长和发展的训练方法;二是通过分析训练内容,揭示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为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三是评估训练效果,客观地反映训练的成果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提供反馈;四是研究训练的持续性,探讨长期训练对队员的影响和成长;五是提出训练改进策略,为队伍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不断优化训练方法,总结成果,展望未来,为少先队鼓号队员的成长和队伍的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少先队鼓号队是少先队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少先队员进行鼓号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纪律性、团结性和表现力。

目前对于少先队鼓号队训练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缺乏系统性和深度性的探讨。

对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可以为少先队组织提供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内容,帮助指导少先队员的鼓号表演。

通过研究训练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调整训练方向,提高训练效果。

研究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还可以为少先队员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

鼓号队训练计划(精选7篇)

鼓号队训练计划(精选7篇)

鼓号队训练计划(精选7篇)鼓号队训练方案篇1少年鼓号队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培育少先队员的群体意识,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

鼓号队的精彩表演,能体现少先队独有的特色,能扩大少先队的声势。

参与鼓号队的队员,展现出他们的朝气勃勃、乐观、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少年鼓号队能推动少先队组织的基础建设,提高少先队礼仪活动的整体水平,将成为少先队开展活动、实施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组织纪律训练的有效载体。

一、鼓号队简介:校鼓号队是从四到五班级的队员中选择出来的,个个精神抖擞,仪态端正。

目前,有指挥1人,大鼓手4人,大钗手4人,小鼓手16人,号手30人。

二、演奏曲目要求1、定时训练。

训练的内容有:发声呼吸的练习、音符的讲解、节奏的讲解、队列队形的训练、演奏表情的练习等。

训练时,必需留意训练内容的联系,不能盲目的去练习,要留意各种乐器的谐调发音。

每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练习。

不过要留意号手每次训练不能超过半小时,以爱护同学的嗓子。

2、讲悟结合。

指导老师讲解乐理要通俗易懂,符合学校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谱子和鼓点节奏学问必需创设情景,使同学进入详细的音乐情景,通过一些音乐表演和音乐嬉戏来猎取学问。

如我讲解1拍、2拍、半拍鼓点时,分别叫同学仿照大象步行,咚、咚(),狮子吼叫,吼(×-),小鸟的叫声,叽叽,叽叽(),再让同学用乐器敲打出节奏,从而使同学轻松地把握了这三种鼓点地演奏。

3、示范规范。

要求演奏的各种乐器,指导老师必需都能娴熟,这样才能给同学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

假如老师不会演奏,特地讲理论的东西,同学还是得不到要领的。

作为一名鼓号队指导老师,学好学问的同时更应当注意实践。

指导老师最好在指导之前,把曲谱多练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4、组织有续。

训练鼓号队时,鼓镲和号应当经过“分”“合”的训练过程。

“分”,把鼓镲和号分开来练习,避开相互的干扰而影响训练,但指导老师要留意有续组织进行;分别训练好了号和鼓镲,又要把鼓镲和号合起来练习,做到各种乐器演奏的和谐统一。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少先队鼓号队是少先队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鼓号队可以培养少先队员的纪律性、团结精神和表演能力。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对少先队鼓号队训练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存在着训练内容不够丰富多样、训练方法不够科学有效以及训练效果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

开展对少先队鼓号队训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少先队鼓号队训练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当前训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探讨不同的训练方法,可以为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训练的效果和水平。

全面评估训练的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训练方向,确保训练取得良好的成效。

总结训练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不断改进训练的质量,提高少先队鼓号队的表现水平。

通过对少先队鼓号队训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少先队鼓号队在少先队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为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方法和效果,分析其在培养少先队员纪律性、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训练内容的详细分析和方法的探讨,旨在为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改进建议。

通过对训练效果的评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为未来少先队鼓号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将通过对少先队鼓号队的实际训练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提升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水平和队员的整体素质提供有益的帮助,进而推动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1.3 研究意义少先队鼓号队是少先队员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鼓号队训练,不仅可以培养队员们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和纪律性,还可以锻炼他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对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少先队员个人的成长,参与鼓号队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一、引言少先队鼓号队是少先队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鼓号队的训练,可以培养少先队员的纪律性、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为了帮助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鼓号队训练工作,提高鼓号队的表演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的标准格式。

二、队名及队徽1. 队名:少先队鼓号队队名应简洁明了,具有鲜明的少先队特色,能够体现队伍的宗旨和目标。

2. 队徽:少先队鼓号队标志队徽是队伍的象征,应包含队名、队徽图案和队旗颜色等元素,以便区分和识别。

三、队服及装备1. 队服:蓝色制服队服应符合少先队的形象要求,采用蓝色制服,能够展现队伍的整体形象。

2. 队帽:蓝色制帽队帽应与队服相匹配,采用蓝色制帽,以增强队伍的统一性和整齐度。

3. 鼓及号角:标准型号鼓及号角应选用标准型号,具备良好的音质和音量,以确保训练和表演的效果。

四、训练内容1. 鼓号基本动作包括击鼓、敲鼓、滚鼓、敲号等基本动作,要求队员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击打技巧,保持整齐划一的节奏。

2. 鼓号编队队形包括直线队形、曲线队形、方阵队形等,要求队员在训练中掌握队形变换的要领,保持队伍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3. 鼓号表演节目包括队列行进、鼓号合奏等节目,要求队员在表演中展现团队精神和个人才艺,提高队伍的表演水平。

五、训练方法1. 分组训练根据队员的技能水平和特长,将队员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集体训练定期组织全队集体训练,通过统一的训练计划和指导,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表演水平。

3. 个人训练鼓号队员应积极进行个人训练,熟练掌握基本动作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六、训练计划1. 周期性训练制定周期性训练计划,包括每周、每月的训练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队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和巩固。

2. 阶段性训练根据队伍的实际情况和表演需求,制定阶段性训练计划,逐步提高队员的技能水平和表演能力。

3. 考核评估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对队员的训练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研究一、少先队鼓号队的基本要求少先队鼓号队是一支由学生组成的团体表演队伍,旨在展现学生的文艺才华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因此,对于少先队鼓号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首先,少先队鼓号队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音乐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表演任务。

其次,少先队鼓号队员要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技能,才能够保证整个团队的协调性和表现出色。

最后,少先队鼓号队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一)身体素质训练少先队鼓号队员的表演需要不断地运动,因此身体素质是少先队鼓号队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玩转身体,做个强壮的队友”是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理念。

具体训练内容和方法有:1.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包括跑步、徒手操、器械操等,能够提高队员的爆发力和耐力,使少先队鼓号队员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节奏和完成难度较大的动作。

2.柔韧性训练柔韧性是少先队鼓号队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柔软的身体可以帮助队员完成更多的表演动作。

柔韧性训练通常包括拍打、伸展、扭转等一系列动作。

3.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提高少先队鼓号队员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通常包括独脚站、平衡木、板砖等训练方法。

(二)音乐技能训练少先队鼓号队员的表演需要与音乐紧密结合,因此音乐技能训练同样非常重要。

具体训练内容和方法有:节奏训练是少先队鼓号队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能够帮助队员更好地掌握表演所需的节奏感。

运用各种乐器或身体打击器材,让队员通过模仿、练习来掌握节奏。

音调训练包括声音的高低、音色的轻重、音高的变化等等。

通过多次练习,让队员熟悉并掌握音调的变化。

和声训练是少先队鼓号队员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能够增强队员在表演中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通过多次练习,让队员能够准确缅的完成表演任务。

除了身体素质和音乐技能的训练,少先队鼓号队员还需要掌握其他表演技能,使队员在表演中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具体训练内容和方法有:1.面部表情训练面部表情是表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

少先队鼓号队旗手动作训练规范

少先队鼓号队旗手动作训练规范
⑶ 立定持杆(持)
回复持旗动作(旗杆紧贴肩窝)。
动 作



复 原



持旗——撑旗——持旗
持旗——扛旗——持旗 第 二 组:
1、持旗转扛旗
右手上滑(滑) 右提左握(提) 右扛下握(扛)
⑴右手上滑(滑)
⑵ 右提左握(提)
⑶ 右扛下握(扛)
右手放松,沿杆上滑,滑至腰部平高时握杆。
注 意:
四、执旗动作训练
PART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1、持旗动作
1、持旗动作.
把旗杆垂直放在身体右侧, 右手伸直,虎口握杆, 手指向下,拇指贴大腿。 旗杆末端紧贴右脚外侧小趾。 旗杆紧贴肩窝。
2、扛旗动作
2、扛旗动作
⑴ 把旗杆放在右肩上,右手伸直, 用虎口握旗杆末端约20㎝的位置。
⑵ 左手在胸前平放并握杆。
⑶ 右拳在右肩前下方与腰部平高。
20cm
3、撑旗动作
3、撑旗动作
右手伸直,前斜举握旗杆中部。 右拳在右肩前上方与眼部平高。 左手握旗杆末端约20㎝位置在腰间平放。
执旗动作的转换
01
第 一 组:
02
持旗—撑旗—持旗
03
持旗—扛旗—持旗
04
第 二 组:
05
第 三 组:
旗手训练规范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CONTENTS
目录
课 目
执 旗
识谱训练
执旗动作训练
节奏训练
执旗动作的转换
、节 奏 符 号
表 示 意 思
、节 奏 读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鼓号队乐谱参考(-)鼓号队的组成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

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

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

(二)鼓号队的器材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1.20m X 0.90 m)杆长2.1m。

大型的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1.8mX1.m2 ),杆长2.6m。

2、指挥棒,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规格:①长90cm 12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②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的指挥棒;③长140cm, 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

3、队号,主要是青年号。

号配号旗(35cm X 25cm)。

4、队鼓,有大号鼓,小号鼓之分。

一支鼓号队通常配备同一颜色的大鼓和小鼓。

5、队镲,有大镲和小镲之分。

大镲直径28cm ----- 32cm小镲直径15cm ------- 20cm。

二、鼓号队的训练(-)旗手的训练1、持旗:立正,右手虎口握杆,旗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并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2、扛旗(持旗转扛旗分解动作):①右手顺旗杆上滑至腰间并把旗杆提到体前腰上部;② 左手经体前在右手下方20cm 处握杆; ③左手把杆提起放在右肩上,右手同时顺杆下滑至杆末端2 0 cm处,虎口握杆。

扛旗的姿势:身体成立正姿势,右手伸直紧帖旗杆,左手握杆手背向上,左臂在胸前与身体平行,旗杆与身体成45度,杆端至地面的延伸点与足尖的距离1米扛旗转持旗(分解动作):①双手握杆,使杆在右侧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

②左手向下压杆,右手稍松,保持旗杆垂直向下。

使旗杆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③左手离杆,成立正姿势。

3、撑旗①持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右手顺杆向上滑至腰间;第二步,右手握杆上提,左手同时握杆末端2 0 cm处;第三步,右手伸直,斜向前上方,手背向右上,拳头与眼平行;左手握杆放至腰间,左臂与身体平行,并紧贴;旗杆与身体上部成斜45 度,旗杆末端在身体右后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把杆移至右前侧,使杆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

第二步:右手握杆下压,左手同时放松,使杆垂直下滑,紧贴身体右侧。

第三步,左手离杆,成立正持旗姿势。

②扛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左手握杆不动,右手上滑至左手下握杆;第二步,右手握杆不动,左手下握杆末端20cm 处;第三步,右手握杆向前推出,左手同时握杆后摆贴腰,置杆身体右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握杆执旗移至肩上,成扛旗姿势;第二步,右手握杆,左手上滑至右手下握杆;第三步,右手下握杆末端20cm 处4,注意:执旗姿势要正确;动作要连贯有力,干脆利落,撑旗时旗杆向前推出,应从右方微绕至前方,力度要适中,避免队旗缠在杆上。

(二)护旗手的队礼训练1.立正,身体挺立,两眼平视前方,双手五指并拢紧贴身体两侧。

2.右手经体前上举到头顶部,成规范的队礼姿势。

要求:①五指并拢斜后向上;②掌心方向向左成45度;③右拇指第二关节与头顶部距离8----10cm(约一拳距离);④上、下臂夹角为100 度;⑤ 手肘与右眼角平高。

(三)指挥员的训练1 .指挥语言① 指挥员静止站立姿势(简称" 收棒"动作)a稍息(背向分号队)b右手自然下垂,虎口握棒球部上端,棒杆紧贴身体右侧。

②指挥员准备指挥姿势(简称"开棒"动作)a立正b左手正叉腰,右手同时提棒,球底紧靠腰右前部,两肘关节外张,棒杆与身体成30 度夹角。

③"全体队员听口令"指令动作要领右手握棒用力上举至头顶前上方,拳心向后,棒球底部距额顶前上方约20cm,静止3秒钟。

④"立正"指令动作要领右手握棒缓慢向右下方画弧,当球部与眼睛平齐时加速用力收拢成开棒姿势。

⑤"准备好"指令动作要领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半步,同时右手握捧斜前上举,左手斜上举示意演奏的乐曲,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离地。

⑥"预备"指令动作要领完成"准备好"动作后,将捧收至额前20cm 处,拳心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左手叉腰。

⑦"起"指令动作要领完成"预备"动作后,右手持棒用力垂直下压,拳至腰间,再上举额前。

⑧"三声大鼓"指令动作要领完成"起"动作后,紧接着把棒向下--- 向上一-一-再向下-一--再向上,反复4 次(前三个动作带动大鼓击奏三声,最后一个动作为休止一拍)。

⑨"停奏"指令动作要领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第二拍时,指挥棒沿45 度角斜上举,棒与手臂成直线(时值一拍);b 右手提腕,棒与地面垂直(一拍);c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二拍)d回复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e 指挥棒垂直下压至腰部(一拍)。

⑩"起号"指令动作要领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右手持棒在头顶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绕两圈,每圈时值二拍,共四拍(起号动作预令);b 棒垂直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一);c 指挥棒沿45 度斜上举,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二);d 指挥棒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三);e 用力向前画弧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号手吸气,准备吹奏)。

(11)"转谱提示"指令动作要领a 从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左手成45 度。

斜上举,同时用手指表示即将转奏的乐曲;b完成该段乐曲后,左手回复叉腰动作。

(12)"停止前进"指令动作要领指挥棒举至头顶横放,左手迅速握棒前端,捧与身体垂直(时值一拍),反复两次。

(13)"紧急停止"指令动作要领指挥棒成45度斜上举(一拍),左摆成45 度(一拍),回摆中央下压(一拍)。

2.指挥基本手法下压(强拍):把指挥棒垂直从上向下压至腰间,符号表示为J ;上举(弱拍,:把指挥棒从腰间垂直向上举,符号表示为f ;横摆(次强拍):持棒向右用力挥出约40cm,符号表-示为宀。

绕圈:持棒与地面垂直,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符号表示为3,指挥规律① 乐谱中每-小节的第一拍是强拍,用"下压"动作指挥;②乐谱中"弱拍"(即xxx 乂休止拍"(或最后一拍)用"上举"动作指挥③ 其余节拍。

用"横摆"动作指挥。

(四)号手吹奏训练法1.姿势:号手吹奏时用立姿,身躯端正而不紧张,右手握号身三分之一处,号体平正,号圈向下。

①站立姿势:右手伸直持站立;喇叭口向腰部对准髋音,号嘴向外;号身与身体正前方成45 度角。

②立定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第一步:右手持号平举至身体右侧,迅速向正前方推出,右手平伸,号嘴向上,号圈向内,号身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同时左手正叉腰。

第二步:右手弯曲,手肘向右,小臂与地面成45 度,号嘴对准嘴唇中央,号圈向下,喇叭口稍上翘。

第三步:号与上身同时向右转动45 度。

收号三步法:第一步:回复起号分解动作一;第二步:向右平摆45 度;第三步:恢复持号姿势。

开步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只能是在立定的情况下用)第一步:按立定式起号第一步进行,同时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出半步,重心落在右脚,左脚跟离地,左腿绷直,身体保持稳定;第二步、第三步与立定式第二、三步相同。

收号三步法:第一步、第二步与立定式收号动作第一、二步相同。

第三步:回复立定持号姿势。

注意:右手持号完成动作过程,要注意转动手腕关节;起号时,号身稍上翘,勿下垂。

2.口形① 双唇成微笑形;② 牙齿在口腔内上下对齐;③ 两嘴角轻向外拉并紧闭,唇中留一小缝;④号嘴轻放唇中间,上唇约占2/3, 下唇约占l/3。

注意:两唇勿向前厥;上唇勿盖下唇,下唇勿包上唇;下巴应平,两腮勿涨鼓;两嘴角用力一致,勿向一侧强拉;号嘴勿重力压唇。

3.气息初学时应先进行徒手练习:端正站立,两手叉腰。

①运气练习a 练习中长跑,然后作扩胸运动;b 嘴角微张,合齿(上对齐)练习深呼吸②吹气练习:按吹奏口形将气缓慢匀速吹出,成一丝气流。

注意:吸气时,勿凹腹、勿耸肩;吸气时,如灌水入壶,先由底部(腹)逐渐上满(胸);吸气宜快宜满;吹气宜缓宜匀,气流控制柔中带刚可让队员,把手掌放在嘴前,感受吹出的气为一丝气流;吹气如倒水,先上(胸)后下(腹),故胸复位在先,腹复位在后。

4.吹奏练习① 吹长音要吸气认真,吸得满,吹气时不要浪费气流,让每一分气流都用在声音上,长音要吹得直,不要颤抖,保持全身稳定。

吹长音要有音头,即用舌头将气流送进号嘴内,第一个音发出吐,然后平稳将气流吹出,使声音保持稳定,到了结尾勿突然收气。

② 吹断音断音是指音与音之间断开的,而听起来又象是连接的,似断非断,似连非连。

吹断音时嘴形不变,气息保持匀速外送,舌尖有节奏地拍打内唇。

③吹转音转音是指低、高音的互相转换。

要领是在吹好断音的基础上,把两嘴角稍收紧。

手加点力,便可吹出高音;反之,则可吹出低音。

④吹高音在吹好3 音的基础上,嘴角向外拉紧,手稍用力后压,收扰下嘴唇,使气流既强烈又急促地灌进号嘴。

这样,高音5 便吹出。

⑤练习吹号曲a 熟记各号曲,熟悉吹奏时的吸气符号(v)。

b 分段练习; 将各号曲分成若干段落,练习吹奏,如出旗号曲分成两段练习,欢迎曲可分四段练习。

c 整曲练习:按各号曲的要求练习。

(五)鼓手的训练1大鼓手的训练①站姿a立正: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身体与鼓保持平稳。

c 鼓身紧贴腹部;d 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e 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

②握槌a 右手握槌柄末端;b 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

③预备击奏姿势a 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 度;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