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考题及答案答案附后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密押试题资料答案附后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2015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密押试题一、2009年3月26日7时40分,某花炮厂一名员工在禁止明火的纸制品车间修理机器,不慎点燃引火线,引起燃烧爆炸事故,8时左右,消防队员赶到现场,但是车间内烟雾较重,加之爆炸品的隐患难以排出,给抢险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救援人员先后找到2名重伤、4名轻伤人员,并送往医院抢救,直到下午4时左右才发现另外4名员工,但均已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其中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与该区域外的村庄、居民建筑、工厂住宅、城镇、运输线路、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称为。
A.内部安全距离 B.外部安全距离C.最小安全距离 D.最大安全距离E.保险安全距离2.这起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分类,应分为。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3.这起事故造成4人当场死亡,2名重伤、4名轻伤。
如果6名受伤者的损失工作日数是1760天,则这起事故造成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天。
A.1760 B.7760 C.24000 D.25760 E.300004.这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是。
A.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B.善后处理费用C.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D.财产损失价值E.工作损失价值5.这起事故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是。
A.善后处理价值 B.停产、减产损失价值C.工作损失价值 D.资源损失价值E.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6.危险品生产过程中, 应当分离。
A.生产区与办公区生活区 B.有火源区与禁火区C.生产车间与仓库中转库或收发室 D.危险工序与普通工序E.有电气设备区与无电气设备区。
安全法律案例分析题答案(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化工公司”)是一家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
2018年6月,化工公司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
经调查,事故原因系该公司生产车间内的一台老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引发爆炸。
二、案例分析1. 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老化:经调查,事故发生设备已使用超过10年,存在严重老化现象。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四)使用年限达到国家规定期限的,应当及时报废或者改造。
(2)安全管理不到位:化工公司未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3)人员培训不足: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对设备故障处理能力不足,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扩大。
2. 法律责任认定(1)化工公司: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三)未按照规定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的。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事故责任人: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事故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五)未按照规定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的。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以及参考答案

事故案例分析1 xxx汽车零部件加⼯企业,有⼀冲压车间,安装了⼏种不同型号的冲压机械。
由于⼯作任务⾮常饱满,为提⾼⼯作效率,车间主任指挥操作⼈员将该车间的冲压机械由双⼿按钮式操作改为脚踏开关操作。
结果,短短的⼀年时间内,该公司发⽣冲床断指的事故达13起。
⼀、单项选择题 1.该公司发⽣冲床断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_。
A.冲压操作简单、动作单⼀ B.冲压操作频率⾼ C.冲压机械噪声、振动⼤ D.冲压设备存在缺陷 2.双⼿操作式安全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
A.双⼿必须同时操作,离合器才能结合 B.重新启动的原则 C.按钮或⼿柄应有防⽌意外触动的措施 D.两个操纵器最⼩内边距离⼤于300MM ⼆、多项选择题 3.冲压机械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的主要危害有_。
A.噪声危害 B.机械伤害 C.爆炸 D.振动危害 E、触电 4.以下冲压操作正确的是_。
A.⼯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试车 B.设备运转时,严禁⼿或⼿指伸⼈冲模内放置或取出⼯件 C.在冲模内取放⼯件必须使⽤⼿⽤⼯具 D.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设备启动开关旁可以不挂警告牌 E.⼯作结束时关闭电源,并清理设备⼯作台⾯。
三、简答题 5.简述冲压机械双⼿操作式安全装置的⼯作原理;按照操纵器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哪两类? 6.简述实现冲压安全的措施建议。
参 考 答 案 1.D 2. C 3. ABDE 4. ABCE 5. 双⼿操作式安全装置的⼯作原理是将滑块的下⾏程运动与双⼿的限制联系起来,强制操作者必须双⼿同时推按操纵器,滑块才向下运动。
此间如果操作者的⼀只⼿离开或双⼿离开操纵器,在⼿伸⼈危险区之前,滑块停⽌下⾏程或超过下死点,使双⼿没有机会进⼈危险区,从⽽避免受到伤害。
按操纵器的形式不同,分为双⼿按钮式和双⼿⼿柄式。
6. (1)提⾼送、取料的机械化、⾃动化⽔平,代替⼈⼯送、取料; (2)设计安全化模具,缩⼩模⼝危险区,设置滑块⼩⾏程,使⼈⼿⽆法伸进模⼝区; (3)采⽤⼿⽤⼯具送取料,避免⼈的⼿臂伸⼊模⼝区; (4)在操作区采⽤安全装置,保障滑块下⾏程期间,⼈⼿处于危险模⼝区之外; (5)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作,发现机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维修; (6)加强操作⼈员的安全培训,提⾼其安全意识。
车间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车间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车间事故的主要原因?A. 操作不当B. 设备老化C. 环境清洁D. 安全意识薄弱2. 发生车间事故后,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立即报警B. 立即疏散C. 立即抢救D. 立即停止作业二、判断题3. 车间内所有员工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才能上岗。
()4. 在车间内使用手机是允许的,只要不影响工作。
()三、简答题5. 简述车间事故预防的基本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6. 阅读以下车间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案例描述:某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一名操作工因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不慎被上方掉落的零件击中头部,造成重伤。
五、论述题7. 论述车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D二、判断题3. 答案:正确4.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5. 答案:车间事故预防的基本措施包括:确保所有员工接受安全培训,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持车间环境清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制定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等。
四、案例分析题6. 答案: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操作工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缺乏个人防护意识。
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加强现场监督,确保安全规程得到遵守;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
五、论述题7. 答案:车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一、试题某大型化工企业发生一起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5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
以下是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的描述:1. 事故背景该化工企业主要生产有机化工产品,拥有多条生产线,员工约1000人。
事故发生在2024年3月15日,下午3点30分左右,该企业一分厂的车间内发生火灾爆炸。
2. 事故经过当天下午,一分厂的车间内正在进行一项设备检修工作。
检修期间,一名员工操作不当,导致一根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的气体迅速扩散至车间内。
由于车间内存在火源,泄漏的气体遇到火源后发生爆炸,引发火灾。
3. 事故原因经调查,事故原因如下:(1)设备老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2)员工操作不当,安全意识不强;(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对设备检修工作监管不力;(4)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响应不力。
二、问题请根据事故描述,分析以下问题:1.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什么?3. 针对该起事故,企业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三、参考答案1. 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员工操作不当,导致管道泄漏,泄漏的气体遇到火源后发生爆炸。
2. 事故的间接原因:(1)设备老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对设备检修工作监管不力;(3)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4)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响应不力。
3. 针对该起事故,企业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2)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规范操作行为;(3)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检修工作的监管;(4)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5)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以下为详细解答:一、事故直接原因分析1. 员工操作不当:根据事故描述,事故发生时,一名员工在操作设备时操作不当,导致管道泄漏。
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经典试题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经典试题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经典试题(一)一、某建筑施工队在城市一街道旁的一个旅馆工地拆除钢管脚手架。
钢管紧靠建筑物,临街面架设有10KV的高压线,离建筑物只有2米。
由于街道狭窄,暂无法解决距离过近的问题。
上午下过雨。
安全员向施工工人讲过操作方式,要求立杆不要往上拉,应该向下放。
下午上班后,在工地二楼屋面“女儿墙”内继续工作的泥工马士文和普工刘存富在屋顶上往上拉已拆队的一根钢管脚手架立杆。
向上拉开一段距离后,马、刘以墙棱为支点,将管子压成斜向,欲将管子斜拉后置于屋顶上。
由于斜度过大,钢管监街一端触及高压线,当时墙上比较湿,管与墙棱交点处发出火花,将靠墙的管子烧弯25度。
马士文的胸口靠近管子烧弯处,身上穿着化纤衣服,当即燃烧起来,人体体被烧伤。
刘存富手触管子,手指也被烧伤。
楼下工友及时跑上楼将火扑灭,将受害者送至医院。
马士文烧伤面积达50%,由于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于2月20日晚12时死于医院。
刘存富烧伤面积达15%,三根手指残疾。
经查,用人单位没有该种作业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时无现场监督;马士文未接受足够的业务培训和安全培训,刘存富从农村来到施工队仅仅4天。
针对上述事故案例,分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责任者、整改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经典试题(一)答案一、答题要点:1、直接原因(1)物的不安全状态高压线距建筑物过近,工作场场间隔不足。
(2)人的不安全行为①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把立杆往斜上方拉②使用保护和具的缺陷:不穿安全服装。
2、间接原因(管理原因)(1)作业前未切断高压线供电;(2)不采取安全措施:钢管距高压线过近而未采取隔离措施;(3)没有危险作业程序;(4)作业组织不合理;①作业人员安排不合理;工人不具备安全生产的知识和能力;②从事危险作业任务而现场监督。
3、责任者(1)直接责任者:马士文、刘存富(2)领导责任者:建筑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3)主要责任者:建筑施工队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负责人4、纠正及预防措施(1)制定危险作业的作业程序或指导书,规定狭小空间作业必须切断高压线供电或采取隔离措施,有专人负责现场监督;(2)对工人进行严格的业务培训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一: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事故分析及应对措施案例描述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事故,造成两名工人不同程度的伤害。
根据调查,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绳、工人缺乏安全培训等。
问题分析1.造成工人未戴安全帽的原因是什么?2.工人未系安全绳的原因有哪些?3.工人缺乏安全培训的原因是什么?4.该工地应如何改善安全教育和培训措施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答案分析1.工人未戴安全帽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戴安全帽的重要性,或者是工地管理人员没有对工人进行强制要求。
2.工人未系安全绳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安全绳的使用方法不熟悉,或者是缺乏对高空作业的风险认识。
3.工人缺乏安全培训的原因可能是工地管理人员忽视了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或者是安全培训的频率和内容不够全面。
4.为了改善安全教育和培训措施,该工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意识培养,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安全意识对于工作的重要性。
–强制要求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和系好安全绳,并加强对安全帽和安全绳的使用培训。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包括高空作业的风险认识、安全操作方法等内容,并对参加培训的工人进行考核。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案例二:化学品泄漏事故分析及救援措施案例描述某化工厂发生了一起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到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
根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管道破裂,致使化学品泄漏。
问题分析1.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泄漏的化学品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有哪些危害?3.该化工厂在事故发生后应该如何进行紧急救援?4.该化工厂应该如何改进安全管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答案分析1.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管道破裂,可能是由于管道老化或者操作不当引起的。
2.泄漏的化学品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考题及答案答案附后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考题及答案答案附后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00 分)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 2. 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
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
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
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
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
随后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盲竖井约300m 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援,并启动A铁矿应急救援预案。
截至11月27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
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达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井下巷道及未回填的采空区互相贯通,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矿井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
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槽充填护壁的荆笆上,造成荆笆着火,引燃井筒木质护架可燃物,引发火灾。
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 — 2008), A铁矿盲竖井发生的火灾类别属于()A. A类火灾B. B类火灾C. C类火灾D. D类火灾E. E类火灾正确答案:A,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00 分)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 2. 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第 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2. 00 分)
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2. 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
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
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
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
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
随后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盲竖井约300m 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援,并启动A铁矿应急救援预案。
截至11月27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
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达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井下巷道及未回填的采空区互相贯通,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矿井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
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槽充填护壁的荆笆上,造成荆笆着火,引燃井筒木质护架可燃物,引发火灾。
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 — 2008), A铁矿盲竖井发生的火灾类别属于()
A. A类火灾
B. B类火灾
C. C类火灾
D. D类火灾
E. E类火灾
正确答案:A,
第 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2. 00 分)
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2. 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
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
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
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
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
随后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盲竖井约300m 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援,并启动A铁矿应急救援预案。
截至11月27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
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达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井下巷道及未回填的采空区互相贯通,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矿井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
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槽充填护壁的荆笆上,造成荆笆着火,引燃井筒木质护架可燃物,引发火灾。
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在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进行切割与焊接作业,应办理的许可手续是()
A.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
B. 带电作业许可
C. 动火作业许可
D. 高温作业许可
E. 潮湿作业许可
正确答案:C,
第 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2. 00 分)
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2. 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
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
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
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
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
随后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盲竖井约300m 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援,并启动A铁矿应急救援预案。
截至11月27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
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达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井下巷道及未回填的采空区互相贯通,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矿井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
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槽充填护壁的荆笆上,造成荆笆着火,引燃井筒木质护架可燃物,引发火灾。
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万元。
A. 8523
B. 12575
C. 14425
D. 15010
E. 15010
正确答案:C,
第 4 题(多项选择题)(每题 2. 00 分)
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