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中国古代的改革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6、庆历新政(1043年)
⑵ 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3年接受范仲淹建议实行新 政 ⑶ 主要内容 ① 澄清吏治: 严格官吏升迁的考核制度;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 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② 节支减负: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③ 取信于民:严肃中央政令 ⑷ 结果: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排挤改革派,废止新政
(三)正确认识古代中国的重要 改革和变法的本质和规律




(5)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 规律。 ②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 ③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 或民众的支持。 ④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⑤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坚强。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⑴ 原因: ①北魏吏治混乱、财政困难; ②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威胁。 ⑵ 条件: ①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 民族融合趋势。 ⑶ 目的:巩固统治 ①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A. 加强与中原地区汉族地主的联系; B. 接受中原地区先进文化 ② 发展经济 → 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7、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A、 政治危机 a 土地兼并严重:北宋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加剧土地兼并 b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B、 冗官、冗兵、冗费 a “积贫”——财政危机:军费、官奉开支巨大;岁币 负担沉重 b “积弱”——募兵、养兵,兵员剧增,素质低下 C、 边地危机,民族矛盾尖锐:辽、西夏的威胁 目的:富国强兵,克服统治危机
专题史 2
中国古代的改革和创新
一、历代王朝建立初期巩固统治 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措 施


(一)秦朝:
1.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⑴ 自称“皇帝”,皇权至高无上,→专制 ⑵ 制度 → 中央集权:① 中央: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郡县制 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 ⑶ 颁布秦律 → 法制(参看P27) 2.经济: ⑴.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⑵.统一度、量、衡 → 有利于经济发展

3、清初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二、几个重要王朝统治中期进 行的改革的背景、措施、作用 和影响的分析
(一)概念: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改革,从狭义上讲,主 要有管仲改革、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最为彻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等; 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 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改革。
(四)北宋


1、 集中军权: 2、 集中行政权: ① 中央:分散宰相权力。设枢密使管理军事;设三 司管理财政收入等 ② 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任知州; 各州设立通判监督 知州;各州公文必须知州、通判联合署名 3、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① 集中财权,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州以上设 路,全国分21路,各路设转运使,控制地方赋税收入,留 下开支,其余全部转送中央 ② 集中司法权: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 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
1、高祖措施:一面致力于铲除异姓诸候王,稳定 边疆局势,一面采取轻徭薄赋慎刑措施。他推行的 重农抑商有:士兵罢归家乡,复故爵田宅,免自卖 为奴婢者为庶人,抑制商人,减田租为十五税一。

2、文帝、景帝措施和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主要措施有 (1)重视农业,发展经济。多次减免田租赋役, 开放山林川泽,鼓励农民进行事业生产,活跃商业 市场(2)改革法律,减轻刑罚(3)提倡节俭,减 少财政支出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5、后周周世宗改革:采取措施开垦荒田,取 消苛捐杂税,重视兴修水利,整顿军队,严格 纪律。后周力量增强,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 面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6、庆历新政(1043年)
(1)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A、 政治危机 a 土地兼并严重:北宋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 策,加剧土地兼并 b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B、 冗官、冗兵、冗费 a “积贫”——财政危机:军费、官奉开支巨大; 岁币负担沉重 b “积弱”——募兵、养兵,兵员剧增,素质低下 C、 边地危机,民族矛盾尖锐:辽、西夏的威胁 目的:摆脱危机,巩固统治
(三)正确认识古代中国的重要 改革和变法的本质和规律


(6)对改革的认识: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 ③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 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④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 有阻力的,但通过改革能革除弊端,促使社会的不断 进步。 ⑤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改革,可能会使百姓得到一些实 惠。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认识改 革时一定要注意其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不同。
(三)正确认识古代中国的重要 改革和变法的本质和规律


(3)改革的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封建的统治 基础;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4)结果和作用 有的改革成功了,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 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等,这些改革增强了本国的经 济、军事力量,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为实现 其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但试图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 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如 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7、王安石变法
(3) 结果 ① 成效:一定程度上扭转“积贫”“积弱”局面。 水利工程万余;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军事实力增强;开垦 荒地 ② 失败:宋神宗死,司马光为相,废除新法1086 年 (4) 失败原因 ① 损害大地主官僚利益: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 税法、教育改革 ② 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现象 → 授人以口实
(二)改革类型



①春秋时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 ②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商鞅变法。 ③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有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从整体上看,多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暂时挽救了统治危机,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些改革不是 从来自百度文库本上触动生产关系,又多招致大地主的反对,多是 以失败而终。 ④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⑤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厘正:汉高 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 祖、康熙帝(清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实则起了开国作 用)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
2.主要内容P57 ⑴ 整顿吏治 ⑵ 颁布均田令(485年) ⑶ 迁都洛阳(494年) ⑷ 学习汉族文化 3.历史作用 ⑴ 北方人民生产、生活稳定 → 经济恢复发展 ⑵ 加速鲜卑族封建化 ⑶ 促进北方各族民族大融合 ⑷ 魏孝文帝(元宏)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 家、改革家
(三)正确认识古代中国的重要 改革和变法的本质和规律



(7)对重大改革的综合评价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的目的在于富国 强兵、扩大势力、消除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改 革的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 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改革的结局是或 取得完全成功,或彻底失败,或取得一些成效但最终失败。 ②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革弊标新 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中 还需要注意用人。 ③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改革必 然会触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 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8、金世宗改革: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 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 税,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三)正确认识古代中国的重要 改革和变法的本质和规律


(1)改革的原因: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④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 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⑤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 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
(三)隋:


1、兴建两都:⑴ 隋文帝命宇文恺主持营建新 都大兴城,仍称长安 ⑵ 隋炀帝命宇文恺营建 东都洛阳 2. 广设仓库:在两都广设仓库,洛口仓、含 嘉仓等
(四)唐



1、 政治 ①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房玄龄、杜如晦; 李靖、李勣;魏征 ② 革新政治:在隋朝制度基础上进一步革新、 完善制度 2、 经济:①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 利发展生产 ② 戒奢从简 3、 文化: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七)清



1、政治: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同时保 留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帝将中枢权力三分:内阁、议政王 大臣会议、南书房,使其相互制约 (3)雍正时设军机处,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发展到顶峰。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 议
(七)清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 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 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 造了条件。加强军事力量就成为改革的显著特点。 3、王莽改制:公元8年改制,王田私属,不许买 卖;多次改变币制。改制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7、王安石变法 (2) 内容P103-104 ① 理财:A. 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剥削;增 加政府收入;限制高利贷剥削 B. 募役法: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生产时间;官僚 地主也缴免役钱 C. 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D. 方田均税法:官僚地主要缴地租;增加政府田 赋收入 E. 市易法:设立市易务,收购滞销产品,抛售短 缺产品。 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稳定物价;增 加国家收入
(三)正确认识古代中国的重要 改革和变法的本质和规律




(2)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②采取措施(如屯田、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 恢复、发展经济。 ③整顿政治,惩处贪官污吏(如后周世宗改革)。 ④改革军制,严肃军纪。 ⑤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 ⑥吸收先进民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等


(一)秦朝:


⑶.统一货币:上币黄金,单位镒(20两);下 币圆形方孔钱-秦半两 ⑷.统一车轨(车同轨)、修弛道 3. 文化: ⑴ 书同文 → 小篆 → 隶书 ⑵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 策


(二)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2、经济上:生产关系的调整 (1)一条鞭法 (2)康熙调整生产关系 ① “更名田”:1669,明朝藩王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 ② 固定丁税:1712,以康熙50年为准,“滋生人丁,永 不加赋” (3)摊丁入亩:雍正帝1722年实施 主要内容:① 征收依据:按田亩征收 ② 征收物:白银 ③ 征收方式:丁税平均摊入中田亩数, 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五)元
(六)明



1.调整中央和地方管制。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 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 军事上,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 督府与兵部互相制约,皇帝独揽军事大权。 2.制定和颁布《大明律》,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统治。 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臣僚。 4.采用八股取士,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7、王安石变法
(2) 内容P103-104 ② 军事:A. 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 西夏进攻;减少军费开支 B. 将兵法:禁军固定辖区,固定将领。加强 军队训练,充实边防力量 ③ 教育:A.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科目, 进士科专考经义、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 B. 整顿太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 容重新编纂教材;考试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学校为 变法造舆论、育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