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有哪些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法习题

知识产权法习题

知识产权法习题一、名词解释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商标权商标实用新型二、填空题1.国务院所属_ __负责管理全国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

2.我国商标法对商标注册原则采用的是_ __和_ _相结合的原则。

3.我国商标到国外注册,可以选择办理__ _或办理_ __两种途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是__ 。

5.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_ __、_ __、_ _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6.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_ __。

7.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应当取得著作权人__ __,并支付报酬。

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演出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__ __。

8.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_独创性_ _有形形式_复制的智力成果。

9.我国商标法规定,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_ _未经__ _的,不得在市场销售。

10.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_ __和_ _。

三、单项选择题1.我国著作权立法始于清朝末年,()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

A.1899年B.1919年C.1910年D.1905年2.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取得采用()原则。

A.自动取得B.注册取得C.登记取得D.发表取得3.不属于著作财产权的有()。

A.发表权B.复制权C.表演权D.汇编权4.我国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从该作品()起25年。

A.完成B.发表C.使用D.登记5.著作权属于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或终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且没有承受其权利和义务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该著作权由()享有。

A.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B.作者C.国家D.该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原上级主管部门6.()主管全国的与著作权有关的管理工作。

违反法规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专利知识讲座57)韩晓春

违反法规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专利知识讲座57)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韩晓春57、违反法规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第三次修改专利法,在专利法第5条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况中,增加规定了第2款,即规定“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为了帮助理解该条款,先说一个曾发生的案例。

事情发生在1974年,美国一位育种专家在我国上海闵南区一家电机厂内的空地上,看到一种其没有见过的野生大豆,出于职业需要,他采集了该野生大豆带有遗传基因的材料。

由于事情发生在1974年,当时国际条约也好,我们国内法也好,均没有规定禁止采集。

育种专家回到美国后,将该野生大豆的遗传材料放到了美国农业部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

后来,美国一个名叫孟山都的公司利用该遗传材料发明了“高产大豆及其栽培、检测方法”的发明,并且在1998年4月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PCT申请,该PCT申请于2000年进行了国际公布,有64项权利要求,指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注1)。

假定事情发生在今天,根据第三次修改专利法第5条2款的规定,该美国育种专家就不能随意采集和带走该野生大豆的遗传材料,而首先要向我国有关部门提出请求,经过许可才可以采集和带走。

如果未经许可偷偷采集和带走了,则该发明进入中国后,将不授予专利权。

当然,本案基于当时还没有这样的规定,本PCT申请在中国如果获得专利权,仍然是给予保护的。

那么,为何我国第三次修改专利法,增加这样的内容呢?原因在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产生。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在巴西签订,1993年12月生效,我国在生效前就提交了批准书。

该公约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对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利用,三是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共享遗传资源商业利益和其他利用。

为落实这些目标,公约规定了三个原则,一是遗传资源的国家主权原则,即原来对遗传资源没有规定国家主权,被当作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从公约生效之日起,遗传资源也属于国家主权的范围。

不得授予专利的情形包括什么

不得授予专利的情形包括什么

不得授予专利的情形包括什么一、不得授予专利的情形包括什么(1)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如吸毒工具等。

(2)违背科学规律的发明。

比如永动机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3)科学发现。

如某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了一颗新星;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这些都属于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4)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例如扑克牌或某种棋牌的一种新玩法等。

(5)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如一位老中医通过特殊的号脉方式可以诊断出一些难于诊断的疾病,并用针灸、特殊穴位按摩疗法等加以治疗,这些都不能授予专利权,但是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的可批量生产的药物、器械及其制备方法可以申请专利。

(6)动植物新品种不能授予专利权。

在我国有专门用于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7)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二、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授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1、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在国内外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在公众中演示过,并为公众所知晓,同时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3)他人未经申请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2、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使用,并且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授予,应当符合同申请日以前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益相冲突。

专利类题

专利类题

专利类1、《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规定,已经在巴黎联盟,某一国家正式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为基其他国家提出的申请享有优先权。

优先权的期限为( D)A、三个月B、一年C、15天D、六个月2、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哪一项内容为准 ( B )A.说明书B.权利要求书C.请求书3、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后,申请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B )个月内办理缴纳专利第一次年费和登记费等手续。

A.1B.2C.34、在中国,美国和日本受理专利申请的机构分别为( A )。

A.知识产权局,专利商标局,特许厅B.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发明协会C.科技局,专利商标局,特许厅5、根据我国专利法,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应当属于( A )。

A.单位B.发明人C.单位与发明人共有6、修订后的专利法规定,就下列哪些(种)专利,当事人对于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或者宣告专利无效的决定不服而可向法院起诉 ( C )。

A.发明B.发明和实用新型C.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7、被宣告无效的发明专利权,(B )。

A.自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之日起无效B.自该专利申请之日起无效C.自授予该专利权之日起无效。

9、专利法的本质是( A )。

A.对发明创造专利权提供法律保护B.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C.鼓励成名成家10、王先生认为某项专利的授予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他应该请求什么机关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A )。

A.专利复审委员会B.市知识产权局C.中级人民法院11、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之内发生如下哪一种情形的,丧失新颖性 ( CD )。

A.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B.在学术期刊上首次发表的C.自己上传到互联网上的D、生产及销售12、请列出鹿城、瑞安发明专利奖励额度。

13、专利审查中新颖性的概念是什么14、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包括————、——————一、——————。

(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独立性原则、强制许可专利原则。

知识产权法-简答

知识产权法-简答
建立专利权无效宣告制度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共有财富不能私有。 (1)启动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的人,可以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2)受理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的机构是专利复审委员会;(3)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理由是: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不具有专利法规定的实质条件。
4.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
答: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是指国家商标局对注册商标所有人使用注册商标行为依法进行管理,维护商标使用秩序的各项具体行为。其中包括:(1)对注册商标所有人是否自行改变其注册商标构成要素的管理;(2)对注册商标所有人是否自行改变其注册人名义、地址和其他注册事项的管理;(3)对注册商标所有人是否自行转让其注册商标的管理;(4)对注册商标所有人是否实际使用其注册商标的管理。
36.简述属于著作权法合理使用情况中的"对他人作品适当引用"的具体含义。
答:适当引用必须具备的条件(1)引用的目的权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应注明所引用作品的名称、出处、作者;(2)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37.简述职务作品及其著作权归属。
知识产权特征并阐述实际意义
(1).知识产权的法律确认性。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取得方式不同于有形财产权的产生和取得方式。由于智力成果内容的无形性,决定了他本身不能直接产生知识产权,而必须依照专门的法律确认或授予才能产生知识产权,例如人们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向国家专利主管机关申请专利,经依法审查批准授予专利权,并颁发专利证书予以确认。
但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并不是无条件取得原则。一个具体的表达形式能自动产生著作权的条件是:(1)该表达形式已经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能被人们感知;(2)该表达形式属于著作权法规定之文学、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的作品;(3)该表达式的原作者具有合格的主体资格。

哪些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哪些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哪些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一、三种专利保护的客体根据专利法第 2 条,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提出的新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于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二、三种专利保护范畴和客体的比较保护范畴的区别:§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利用自然规律提出的技术方案,涉及用途及性能;§外观设计专利:应用于工业产品的美学设计,不涉及用途及性能。

保护客体的区别§发明专利:方法、产品(广义);§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狭义);§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狭义)及其包装的外观。

三、不同专利客体中“产品”的含义辨析对于不同专利,“产品”含义不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产品限于具有宏观、固定形状和构造的人造产品;§外观设计只能是对人造产品外部形状、构造及其颜色的设计;§发明专利保护的产品不仅包括上述产品,还包括具有微观、非固定形状和构造的产品,甚至可以是虚拟产品(如计算机程序相关发明)。

四、不属于发明专利保护的客体1、非技术方案§未采用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以获得符合自然规律的技术效果的方案。

§一种提高十字路口通行效率的交通规则。

( 2012-52B )2、自然界物质形态及其性质气味、声、光、电、磁、波等信号或者能量本身§用于杀菌的电磁波。

( 2007-37A )§可使彩灯闪烁的电流。

( 2008-7B ) §可以驱散鸟类的次声波。

( 2010-3D )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光。

( 2012-52C ) 利用其故有特性解决技术问题的属于保护客体§用激光测量距离的方法。

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权保护的对象有哪些

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权保护的对象有哪些

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权保护的对象有哪些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我国专利法对专利权进行保护,那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权保护的对象有哪些呢?并不是所有的专利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那么又有哪些对象不受专利法保护呢?小编将在下文中一一为您解答。

▲一、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有哪些专利权的客体,也称为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指依法应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2条的规定,专利法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1、发明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是发明人将自然规律在特定技术领域进行运用和结合的结果,而不是自然规律本身,因而科学发现不属于发明范畴。

同时,发明通常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也不能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

发明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三种。

产品发明是关于新产品或新物质的发明。

这种产品或物质是自然界从未有过的,是人利用自然规律作用于特定事物的结果。

如果某物品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加工或改造而存在,就不是我国专利法所规定的产品发明,不能取得专利权。

方法发明是指为解决某特定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手段和步骤的发明。

能够申请专利的方法通常包括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两大类,前者如产品制造工艺、加工方法等,后者如测试方法、产品使用方法等。

改进发明是对已有的产品发明或方法发明所作出的实质性革新的技术方案。

例如,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白炽灯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产品,可以申请产品发明;生产白炽灯的方法可以申请方法专利;给白炽灯填充惰性气体,其质量和寿命都有明显提高,这是在原来基础之上进行的改进,可以申请改进发明。

▲2、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不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主要有哪些

不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主要有哪些

不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主要有哪些不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主要有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授予专利权,某些特定的技术专项不授予专利权。

特定的技术专项主要是指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等这些都是不授予专利权的。

不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主要有哪些?(一)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我国专利法第5条对此作出了规定。

1、发明创造本身目的就是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不能授予专利权。

例如,吸毒工具,赌博机器,制造假钞票、假有价证券的方法或机器,不授予专利权。

2、发明创造本身目的并不违法,而是为了达到有益的目的。

但是,其使用结果可能损害人民健康或者对人民生命财产会造成危害的,不能授予专利权。

例如,一种采用催眠气体的汽车防盗装置,使盗车者在启动发动机开车时会失去知觉,以便为人们所逮捕。

但是,这种装置也会给行人造成身体危害,因此不应授予专利权。

(二)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授予专利权科学发现只是对物质世界前所未知而又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质、现象的发现,尚无法直接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同时,作为科学发现的原理或理论并不能通过工业方法制造出来;其次作为科学发现的物质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工业上制造出来的物质。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科学发现不能授予专利权。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例如,游戏方法、体育竞赛方法、计算方法、教学方法、生产管理方法等均不能授予专利权。

发明是人类智力活动产生的一种成果,智力活动本身不能算作发明,而且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通过工业方法实施,也无法在工业上使用,所以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实施,也无法在工业上使用,所以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授予权。

这是世界各国一致的规定。

(三)某些特定的技术专项不授予专利权某些特定的技术专项是指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申请专利的内容”包括“不适用专利保护的内容“和“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两个方面。

“不适用专利保护的内容”主要是指不含技术成分的内容,即不是利用自然规律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方法。

“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主要是指考虑国家和公共利益,不能授予专利权的内容。

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有哪些
专利制度建立的目的是鼓励发明创造,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而,只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能够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发明创造才能成为专利保护的对象。

对社会具有危害性,与专利法的宗旨相违背的发明创造,将会被排除在专利保护范围之外。

下列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1)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

这里讲的“国家法律“,仅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其他规范性文件。

所谓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是指该发明创造本身的目的与国家法律相违背。

例如,专用于赌博的设备或工具;吸毒的器具;伪造国家货币的设备等都属于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如果发明创造本身的目的并没有违反国家法律,但由于被滥用而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不属于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

例如,以国防为目的的各种武器、以医疗为目的的各种毒药、麻醉品、镇静剂、兴奋剂和以娱乐为目的的棋牌等。

此外,按照我国加入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规定,如果仅因法律禁止专利产品的销售,或者禁止依专利方法制
造的产品的销售,那么对这种产品的发明创造或者制造这种产品的方法发明不应拒绝授予专利权。

(2)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社会公德“,是指公众普遍认为是正当的,并被接受的伦理道德观念。

如果一项发明创造在客观上与社会公德相违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例如,带有暴力凶杀或者淫秽的图片或者照片的外观设计,非医疗目的的人造性器官或者其替代物,人与动物交配的方法等发明创造违反道德风俗,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3)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公共利益“,是指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

包括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公共秩序等。

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是指该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给公众或社会造成危害,或者会使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不利的影响。

例如,一种可使盗窃者双目失明或者会给使用不慎者造成失明的防盗窃装置,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一种因其实施或使用会导致严重环境污染的发明创造,也不能授予专利。

但是,如果一项发明创造仅由于被滥用而可能造成危害的,或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存在某种缺点的,则不应认为是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