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浸提条件对绿茶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浸提温度对绿茶粉主要品质成分及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浸提温度对绿茶粉主要品质成分及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农技服务2022,39(4):45~47投稿网址http://浸提温度对绿茶粉主要品质成分及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影响廖向前,吴胜彬(安顺市西秀区茶叶产业发展办公室,贵州安顺561000)[摘要]为速溶绿茶粉的生产加工提供理论参考,以同一绿茶产品为材料,设置10℃、55℃、100℃3个不同浸提温度,测定不同浸提温度下茶汤主要品质成分和儿茶素组分含量,分析不同浸提温度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10℃、55℃、100℃3个温度梯度浸提茶汤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随浸提温度升高而显著(P<0.05)增加。

55℃浸提的茶汤酚/氨比、儿茶素苦涩味指数均最低,分别为9.08和7.18,分别显著(P<0.05)低于10℃、100℃处理;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比值最高,达0.21,显著(P<0.05)高于10℃、100℃处理。

浸提温度对茶汤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浸提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茶汤苦涩,在加工绿茶粉时应合理设置浸提温度。

[关键词]浸提温度;绿茶粉;品质速溶茶粉具备携带方便、饮用快捷及种类丰富等优点,在各类饮茶活动中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特别在欧美市场颇受欢迎,具有很好的生产开发前景[2]。

速溶茶粉不仅具有常规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在茶汤风味方面也能与常规茶叶媲美,具有与常规茶产品一样的保健效果,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方便、营养、健康的需求[3]。

浸提是加工绿茶粉的重要工序,对形成优质的速溶茶粉品质具有关键作用[4]。

浸提温度、茶水比和浸提时间是影响速溶绿茶粉获得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浸提温度影响最大[1]。

以同一绿茶产品为材料,在浸提过程中设置不同浸提温度,探究不同浸提温度对绿茶粉主要品质成分和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影响,旨在为速溶绿茶粉的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供试茶叶为用于生产速溶茶的茶叶,由贵州高山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1.1.2试剂福林酚、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碱式乙酸铅、浓盐酸、浓硫酸、茚三酮、氯化亚锡、香荚兰素,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儿茶素组分标样购自美国Sigma公司;乙腈、甲醇为色谱纯,购自德国Merck公司。

水提法和乙醇回流法提取茶叶中多糖研究

水提法和乙醇回流法提取茶叶中多糖研究

水提法和乙醇回流法提取茶叶中多糖研究刘怀坤;郭兰萍【摘要】以红茶、绿茶、铁观音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研究水浸提法和乙醇回流法不同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提法和乙醇回流法均以铁观音中的多糖得率最高,绿茶次之,红茶最少。

其中水提法以1:20的料液比在50℃下浸提1.5 h后得茶多糖的最佳提取率;乙醇回流以1:15的料液比在60℃下回流提取1.5 h后得茶多糖的最佳提取率。

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比,得出乙醇回流法提取茶多糖要优于水提取法提取茶多糖。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6页(P23-28)【关键词】茶叶;茶多糖;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水浸提;乙醇回流【作者】刘怀坤;郭兰萍【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靖远 730600;甘肃省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靖远 7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我国是主要的茶叶生产国,全国茶园面积为111.5万hm2,居世界第1位;茶叶总产量70万t以上,居世界第2位。

尽管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总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我国茶叶生产总值并不高[1],主要是因为我国出口的多是散装茶,未经过深加工,因此附加值较低,大量的下脚料是粗老茶,得不到利用,浪费严重。

近年来,在茶叶中发现了多种保健功能因子,清水岑夫的研究表明,茶叶中降血糖的有效成分是水溶性组分中的茶多糖[2-3]。

茶多糖具有降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能起到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造血功能、帮助肝脏功能再生、短期内增强机体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功效,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物。

茶多糖由糖类、蛋白质、果胶和灰分组成,是一种类似灵芝多糖和人参多糖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相对分子量为107 000[4],其中,总糖量约占1/3,蛋白质和果胶约占1/3,灰分、水分以及其他成分约占1/3,易溶于热水。

绿茶浸提影响因素的研究_吴威

绿茶浸提影响因素的研究_吴威

文章编号:1671-9646(2011)07-0044-03绿茶浸提影响因素的研究吴威1,郑博2,孙明哲1,*逯家富1(1.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吉林长春130033;2.吉林省科技厅知识产权中心,吉林长春130000)摘要:我国纯绿茶饮料的产品较少,主要的技术原因是高品质原料的浸提和品质保持技术等不够完善。

在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例对浸提效果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浸提时间为20min ,浸提温度为85℃,茶水比为1∶180,对提出最佳的绿茶浸提工艺条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绿茶;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茶水比中图分类号:TS207.3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646(X ).2011.07.012Extraction Influence Factors of Green TeaWu Wei 1,Zheng Bo 2,Sun M ingzhe 1,*Lu Jiafu 1(1.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118,China ;2.Intellectual Property Center ,J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Changchun ,Jilin 130118,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ure green tea drink is less and less in our county.The mainly reason that the quantity of extraction a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is not perfe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xtraction ,such as defining the extraction time is 20mi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85℃,rate of tea and water is 1∶180.Key words :green tea ;extraction tim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tea water rate影响茶水浸提的主要因素有茶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叶颗粒大小等。

绿茶浸提影响因素的研究

绿茶浸提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7 ( 期 总第 20 5 期)
21 0 1年 7月
农产品加工 ・ 学刊
Ac d mi e i d c l fF r P o u t Pr c s i g a e c P ro ia a m r d c s o e s n o
No7 .
J . u1
文章编号 :17 — 6 6( 0 ) 7 0 4 — 3 6 19 4 2 1 0 — 0 4 0 1
2 I tl cu l rp r ne , Jl ce c n eh oo yAg n y C a g h n, J i 3 8,C ia .nel ta o et Ce tr in S in ea d T c n lg e c , h n c u e P y i in 1 01 l 1 hn )
t e i 0 n, e ta to e i s2 mi m xr cin t mpeaur s 8 o , r t fta a d wae s 1 :1 0. r t e i 5 C ae o e n tri 8
Ke r s g e n ta e t cin t y wod r e ; xr t i ;e t ci n tmp rt r ; ta wae ae I e a o me xr t a o e e au e e trr t
2 1 年第 7 01 期
吴 威 ,等 :绿茶浸提影响 因素 的研究
提 时 间 1 i,浸 提 温 度 分 别 为 7 ,7 ,8 ,8 , 5mn O 5 0 5
9 0, 9 。 5
3 茶水 比对浸提效果的影响 . 3 茶水 比的不 同影 响茶 水浸 出物 含量 ,在 8 5℃下 , 浸提 1 i,研究茶水比的不同单因素试验 ,茶水 比 5 n m

不同方法的提取对茶花多糖的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不同方法的提取对茶花多糖的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不同方法的提取对茶花多糖的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Xinlin Wei a, Miaoai Chen a, Jianbo Xiao a, Ying Liu a, Lan Yu a, Hua Zhang b, Yuanfeng Wang a,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提取方式,对于茶花多糖的成分及生物活性(TFPS)的影响。

分析了传统的沸水浴法(TWE),微波法(MAE)和超声波法(UAE)提取茶花多糖的提取工艺。

传统沸水浴法是得到最高产量的茶花多糖的最佳方式,并且其提取的茶花多糖中含有大量的中性糖和酸性糖。

微波法提取的茶花多糖主要由两种糖类成分组成,多糖分子量一般在5000Da到31KDa之间。

由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的茶花多糖,其中含有的葡萄苷酶一般具有较低的抑制作用。

由传统沸水浴法提取的茶花多糖(2mg/ml)中的葡萄苷酶,具有高达83.3%的抑制作用。

在浓度为3.0μg/ml同等条件下,对于淋巴细胞,传统沸水浴法提取的茶花多糖比茶叶多糖(TPS)具有更强的扩散作用。

关键词传统沸水浴提取/微波法提取/超声波提取/茶花多糖/生物活性1 介绍绿茶,由茶树叶子制成,在全世界消费饮品中排名第二。

(Krafczyk & Glomb, 2008;Sultana et al., 2008; Tsubaki, Iida, Sakamoto, & Azuma, 2008; Xiaoet al., 2008)。

与茶叶相比,茶花具有与之基本相同的化学成分,但茶花含有更少的咖啡因和更多的茶多酚(Yung, Sang, & Jen, 2003)。

茶花含有许多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糖、蔗糖、维生素、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因(Yang, Xu, Jie, He,& Tu, 2007)。

这样看来,茶花其实和茶叶一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很久以来,很少有关于茶花的研究。

茶花多糖(TFPS)是茶花的主要作用成分,并且含量很高。

超声波浸提对绿茶饮料茶汤品质的影响

超声波浸提对绿茶饮料茶汤品质的影响

超声波浸提对绿茶饮料茶汤品质的影响
茶饮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色泽和品质是最基本的要求。

浸提作为茶饮料生产的首要工序,直接影响茶饮料的品质,好的浸提工艺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保质期。

针对当前绿茶饮料生产需要出现了许多新的浸提方法,好的浸提方法对于提高茶饮料的品质很有意义。

本研究采用高温浸提(90℃)、低温浸提(50℃)和超声波浸提(50℃)三种不同方法浸提,测定茶汤主要生化成分和色差,并对茶汤进行感官审评。

探讨了不同浸提方法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浸提方法对固型物提取率和生化成分的影响:高温浸提所获得的固型物提取率最高,超声波浸提比低温浸提的提取率有显著提高,超声波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浸出也有促进作用,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含量分别明显超过常规低温浸提法,浸出率和高温浸提接近。

2、不同浸提方法对茶汤儿茶素含量的影响:高温下提取的茶汤,提取时间短时儿茶素总量最高,但提取时间达到30min后,超声波提取的茶汤中儿茶素总量最高,而且儿茶素主要成分EGCG所站比例最高,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条件下儿茶素发生了氧化损失或EGCG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了异构化。

3、色差测试结果表明:高温提取(90℃)茶汤明度低。

低温浸提(50℃)和低温超声波辅助浸提茶汤明度高,超声波对茶汤色泽贡献不明显,可能和超声波浸提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导致茶叶中色素物质大量溶出有关;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提高茶饮料的感官品质有积极帮助。

因此,低温超声波辅助浸提是一种优质茶饮料生产的有效浸提方法。

浸提方式对绿茶沉淀胶体特性与理化组成的影响

浸提方式对绿茶沉淀胶体特性与理化组成的影响

浸提方式对绿茶沉淀胶体特性与理化组成的影响摘要:为探究浸提方式对绿茶沉淀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本研究以云南大叶种绿茶为材料,采用微波、超声波、水浴浸提,利用动态光散射和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分析茶汤与沉淀胶粒直径、表面电荷等胶体特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测定茶汤与沉淀儿茶素、生物碱等理化组成,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组分沉淀浓度与茶汤浓度、相对比例的线性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微波、超声波浸提显著抑制绿茶汤胶粒形成、提高沉淀胶粒稳定性;②与水浴浸提相比,微波浸提绿茶更易沉淀、沉淀量更大,超声波浸提促进酯型儿茶素沉淀、抑制非酯型儿茶素沉淀;③微波、超声波浸提绿茶沉淀形成与茶汤酯型/非酯型儿茶素比例正相关,水浴浸提绿茶沉淀形成与茶汤生物碱、水浸出物浓度相关。

结论:浸提方式不仅影响绿茶沉淀胶体特性与理化组成,并可能改变沉淀形成的量效机制。

关键词:绿茶;茶沉淀;微波浸提;超声波浸提;水浴浸提Impacts of Extraction Methods on Formation of Green Tea Cream: Physicochemical Profiles and Phytochemical NatureAbstract: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extraction methods on formation of green tea cream and its possible underlying mechan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hysicochemical profiles and phytochemical nature of tea cream in green tea extracted with water bath, microwave and ultrasonic were performed. Firstly, diameters and Zeta potentials of colloidal particles in original infusions and tea cream were analyzed via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and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Microwave and ultrasonic inhibited the formation of colloidal particles in tea infusion and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e stability of creaming particles. In addition, catechins, methylxanthines, and proteins in original infusions and tea cream were determin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metry. Though fe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suggested in original concentrations of tea components between boiling water bath and microwave, the latter infusion produced more tea cream and showed higher creaming affinities. Compared with water bath extraction, creaming affinities of gallated catechins of green tea extracted with ultrasonic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ose of non-gallated catechins were markedly decreased. Finally, creaming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components of green teas extracted with microwave and ultrasonic were linearly correlated to the ratio of gallated catechins to non-gallated catechins in original infusions. However, original concentrations of methylxanthines and total solid played vital roles in tea cream formation from green tea extracted with water bath. In conclusion, remarkable distinctions were preliminarily confirmed in colloidal featur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ea cream, and their concentration-based formation mechanisms among green tea infusions extract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Keywords: green tea; tea cream; water bath extraction;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茶沉淀是制约茶饮料产业发展的三大技术瓶颈之一,是热浸提茶汤冷却时自发形成浑浊与沉淀的现象,其物理化学过程表现为胶粒间相互絮凝或聚沉,化学本质是茶汤理化成分相互作用增强,广泛存在于红茶[1]、乌龙茶[2]和绿茶[3, 4]等茶类,但近年来以绿茶沉淀特性研究最受关注。

绿茶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绿茶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1] 阚建全.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杨玉平 ,熊光 权,程 薇,等.水 产品 异味 物质 形 成 机 理 、检 测 及 去 除 技
术 研 究 进 展[J].食 品 科 学 ,2009 ,30 (23 ):533-538. [3] 蔡勇,王 肇悦 ,晏本 菊.关于 控制 啤酒 乙醛 含量的 研究 进展[J].中国 酿
关键词 绿茶;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 TS2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7-0335-02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ng Process of Tea Polysaccharide in Green Tea LU Jin-zhen 1 SUN Jin-long 2 REN Jun 1 XIONG Han-guo 3
作者简介 卢金珍(1977-),女,湖北通城人,硕士,讲师,从事生物降解 材料、食品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2-02-29
至 1.0 mL。则各管中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 0、0.04、0.08、0.12、 0.16、0.20 mg/mL。
在配置好的各管中加入蒽酮 — 硫 酸 试 剂 4 mL,立 即 摇 匀,置于冰水中,之后于沸水浴中加热 7 min,用冷水迅速冷 却,放置 10 min[11],于 620 nm 处测定吸光度(A)。横坐标为葡 萄 糖 浓 度 (C),纵 坐 标 为 吸 光 度 ,得 出 标 准 曲 线 及 回 归 方 程 。 1.2.3 茶多糖的制备与测定 。吸取所得样品溶液 1 mL 测定 吸光度,样品中茶多糖得率计算方法如下:
表 1 茶多糖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水平
浸 提 次 数 (A ) 次
料 液 比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浸提条件对绿茶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影响孙世利,庞式,凌彩金,张婷,曾琼,赵超艺,潘顺顺,苗爱清(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摘要:在固定浸提时间1.5h 、浸提温度80℃及固定料液比1∶20、浸提温度80℃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料液比(1∶5、1∶10、1∶15、1∶20、1∶25、1∶30)提取和不同浸提时间(0.5、1.0、1.5、2.0、2.5、3.0h )提取的金萱绿茶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结果表明,水浸提的绿茶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 自由基和ABTS 自由基的效果,对亚铁离子具有较强的络合能力,提取绿茶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浸提时间2.5h 。

关键词:绿茶多糖;料液比;浸提时间;自由基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 (2012)24-0101-03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act conditions on scavenging free radical activity of green tea polysaccharideSUN Shi-li,PANG Shi,LING Cai-jin,ZHANG Ting,ZENG Qiong,ZHAO Chao-yi,PAN Shun-shun,MIAO Ai-qing(Tea Research Institute,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Tea Plant Resources Innovation &Utilization,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id-liquid ratio and extraction time on scavenging free radical activity of Jinxuan green tea polysaccharide,extraction time,temperatures and solid-liquid ratio were set to 1.5h,80℃,1∶5,1∶10,1∶15,1∶20,1∶25,1∶30,and 0.5h,1.0h,1.5h,2.0h,2.5h,3.0h,80℃,1∶20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een tea polysaccharide had significant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ies including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and ferrous-ion chelating (FIC)ability.And,it was recommended that the optimum solid-liquid ratio of green tea polysaccharide was 1∶25,the optimum extraction time was 2.5h.Key words:green tea polysaccharide;solid-liquid ratio;extraction time;free radical茶叶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被提及最早的天然药物之一。

茶叶最早是作为一些有毒草药的解毒剂,在我国和日本民间曾有常饮用粗老茶来治疗糖尿病的经验[1]。

茶多糖是继茶多酚后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组分复杂、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2]。

大量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防辐射、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耐缺氧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3-5],是一种极具应用和开发前景的天然产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

随着对多糖研究的日益深入,特别是自发现茶叶降血糖有效成分主要是水溶性组分中的多糖复合物以后,茶多糖的提取分离、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本试验旨在探索具有最佳抗氧化活性的金萱绿茶多糖提取条件,设提取温度[6]、提取料液比和提取时间3个条件,对不同条件下提取的金萱绿茶多糖的体外清除DPPH 自由基、ABTS 自由基和络合亚铁离子(FIC )的能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活性茶多糖的提取利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金萱绿茶取自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DPPH 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ABTS 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ate)〕和菲洛嗪购自美国Sigma 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试验方法1.2.1绿茶多糖的提取分离金萱绿茶粉碎后,按照料液比1∶5加入85%工业酒精,超声波振摇30min (室温),静置30min ,倒去上层酒精,反复脱色15次以上,直至上层酒精颜色透明,50℃烘箱烘干脱色后,备用。

称取脱色后的绿茶,分别设置提取时间1.5h ,浸提温度80℃,料液比1∶5、1∶10、1∶15、1∶20、1∶25、1∶3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0.5、1.0、1.5、2.0、2.5、3.0h ,以蒸馏水分别进行提取,水浸提后滤液减压浓缩,70%乙醇沉淀,沉淀用丙酮、乙醚、乙醇交替洗涤3次以上,复溶,Sevage 法脱蛋白,离收稿日期:2011-10-18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201018);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500002)作者简介:孙世利(1979-),男,博士,副研究员,E-mail :sunshili@通讯作者:苗爱清(1967-),男,研究员,E-mail :aiqing-miao@163.com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24期101C M Y K1009080706050403020100A B T S 自由基清除率(%)0.81.63.2 6.412.8浓度(mg/mL )图3料液比对绿茶多糖清除ABTS 自由基作用的影响1∶051∶101∶151∶201∶251∶301009080706050403020100A B T S 自由基清除率(%)0.8 1.63.2 6.412.8浓度(mg/mL )图4提取时间对绿茶多糖清除ABTS 自由基作用的影响0.5h 1.0h 1.5h 2.0h 2.5h 3.0hD P P H 自由基清除率(%)90807060504030201000.5h 1.0h 1.5h 2.0h 2.5h 3.0h0.8 1.63.2 6.412.8浓度(mg/mL )图2提取时间对绿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影响10090807060504030201000.8 1.63.2 6.412.8浓度(mg/mL )图1料液比对绿茶多糖清除DPPH 自由基作用的影响1∶051∶101∶151∶201∶251∶30D P P H 自由基清除率(%)心后透析,冷冻干燥得金萱绿茶活性多糖。

将各料液比提取的绿茶多糖复溶为浓度分别为0.8、1.6、3.2、6.4、12.8mg/mL 的多糖溶液,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检测待用。

1.2.2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检测DPPH 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参照文献[7],ABTS 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参照文献[8],亚铁离子络合能力(FIC )的测定参照文献[9]。

2结果与分析2.1料液比与提取时间对绿茶多糖清除DPPH 自由基作用的影响图1为料液比对绿茶多糖清除DPPH 自由基作用的影响,各处理条件下茶多糖对DPPH 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在低浓度(0.8mg/mL )时,各处理的DPPH 自由基清除率在45%~55%之间;在1.6、3.2mg/mL 和6.4mg/mL 浓度时,料液比1∶10处理茶多糖清除DPPH 自由基效果最好,料液比1∶5处理效果最差;在12.8mg/mL 浓度时,料液比1∶30处理DPPH 自由基清除率达90.57%,料液比1∶10处理清除率最低、为34.61%,而料液比1∶15、1∶20、1∶25处理DPPH 自由基清除率变化幅度较小。

由图2可知,在0.8~6.4mg/mL 处理浓度时,各多糖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在50%~65%之间,其中1.5h 提取的多糖活性最低;在12.8mg/mL 处理浓度时,3h 提取的多糖活性最高,DPPH 自由基清除率达76.96%,1.5h 提取的多糖活性最低,DPPH 自由基清除率为52.27%。

2.2料液比与提取时间对绿茶多糖清除ABTS 自由基作用的影响不同料液比提取绿茶多糖,除了料液比1∶20处理外,其他料液比处理提取的茶多糖对ABTS 自由基的清除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图3),在0.8mg/mL 多糖浓度时,各处理清除ABTS 自由基的能力差异较大,料液比1:20处理清除率最高,料液比1∶10处理清除率最低。

多糖浓度越高,各料液比处理的ABTS 自由基清除率也越接近,当多糖浓度达到12.8mg/mL 时,各料液比处理的ABTS 自由基清除率都在90%以上,料液比1∶25处理清除率最高、为94.58%。

图4为提取时间对绿茶多糖清除ABTS 自由基作用的影响,从图4可以看出,除了1.5h 处理外,其他提取时间处理提取的茶多糖对ABTS 自由基的清除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在0.8mg/mL 多糖浓度时,各处理清除ABTS 自由基的能力差异较大,1.5h 处理清除率最高,1.0h 处理清除率最低。

多糖浓度越高,各提取多糖的ABTS 自由基清除率也越接近,当多糖浓度达到6.4mg/mL 时,各料液比处理的ABTS 自由基清除率都在90%以上,这也说明提取多糖对ABTS 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2.3料液比与提取时间对绿茶多糖亚铁离子络合能力的影响图5为料液比对金萱绿茶多糖络合亚铁离子能力的影响,从图5可以看出,各浓度下料液比1∶25处理的亚铁离子络合能力最高,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料液比1∶5和1∶102C M Y K1009080706050403020100亚铁离子络合率(%)0.81.63.2 6.412.8浓度(mg/mL )图5料液比对绿茶多糖络合亚铁离子能力的影响1∶051∶101∶151∶201∶251∶301009080706050403020100亚铁离子络合率(%)0.5h1.0h1.5h2.0h2.5h3.0h0.81.63.26.412.8浓度(mg/mL )图6提取时间对绿茶多糖络合亚铁离子能力的影响30处理在3.2mg/mL 浓度时亚铁离子络合能力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