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章节题库-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版)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1. NO 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源,有人设想以加热分解的方法来消除之2NO → N 2 + O 2试从热力学角度判断该方法能否实现?解: 518022590..H m r -=⨯-=θ∆k J ·mol -162242762101420561191....S m r -=⨯-+=θ∆ J ·mol -1·K -1该反应要实现必须m r G ∆<0所以高温不利2. 设汽车内燃机内温度因燃料燃烧反应达到1573 K ,试计算此温度时下列反应 1/2 N 2(g )+ 1/2 O 2 (g ) → NO (g )的θ∆r m G 和θK解:molkJ S H G mB m f B m r /77.7010)138.2052161.19121761.210(157325.9015733=⨯⨯-⨯--=∆-∆=∆-∑∑θθθνν 331046.4ln 157310314.877.70ln --⨯=⨯⨯⨯-=-=∆θθθθK K K RT G m r3. 蔗糖(C 12H 22O 11)在人体内的代谢反应为:C 12H 22O 11(s) + 12O 2(g) → 12CO 2(g) + 11H 2O(l)假设其反应热有30%可转化为有用功,试计算体重为70kg 的人登上3000m高的山(按有效功计算),若其能量完全由蔗糖转换,需消耗多少蔗糖?解: A =70kg ⨯3000m= 2.1⨯105 kg ⋅m=2.1⨯105⨯9.8J =2.1⨯103kJ ∆r H =2.1⨯103kJ/30%=7.0⨯103kJ∆ rH m =11⨯(-285.830 kJ ⋅mol -1)+12⨯(-393.509 kJ ⋅mol -1) -(-2222 kJ ⋅mol -1)= -5644kJ ⋅mol -1ξ = ∆r H /∆ rH m=7.0⨯103kJ/5644kJ ⋅mol -1 =1.24molm (C 12H 22O 11)=1.24⨯342.3= 425g4. 利用附录III 的数据,计算298.15 K 时下列反应的r m H θ∆(1) Ca (OH )2 (s )+CO 2 (g )→CaCO 3 (s ) + H 2O (l ) (2) CuO (s )+CO (g )→Cu (s )+ CO 2 (g ) (3) 2SO 2(g )+O 2(g ) →2SO 3(g )(4) CH 3COOH (l )+2O 2(g )→2CO 2(g )+2H 2O (l )解:∑∆=∆θθνm f B m r H H(1)θm r H ∆=(–1206.92)+( –285.83) –(–986.09) –(–393.51)= –113.15kJ ⋅mol -1 (2)θm r H ∆=0+(–393.51)-( –157.3) –(–110.53)= -125.68 kJ ⋅mol -1 (3)θm r H ∆=2[(–395.72)–(–296.83)]= –197.78 kJ ⋅mol -1(4)θm r H ∆=2 (–393.51)+2 ( –285.83) – (– 484.5)= –874.18 kJ ⋅mol -15.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C 2H 2(g) + 5/2O 2(g) → 2CO 2(g) + H 2O(g); ∆ r H m = -1246.2 kJ ⋅mol -1 (2) C(s) + 2H 2O(g) → CO 2(g) + 2H 2(g); ∆ r H m = +90.9 kJ ⋅mol -1 (3)2H 2O(g) → 2H 2(g) + O 2(g); ∆ r H m = +483.6 kJ ⋅mol -1 求乙炔(C 2H 2,g)的生成热 ∆ f H m 。
无机及分析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 与0.58% 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较接近的是溶液()。
(A) 0.1 mol/L 蔗糖溶液 (B) 0.2 mol/L 葡萄糖溶液 (C) 0.1 mol/L 葡萄糖溶液(D) 0.1 mol/L BaCb 溶液2. 25°C 时,总压为10 atm 时,下面几种气体的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 )。
(A) O.lg H 2 (B) 1.0 g He (C) 1.0 g N 2 (D) 1.0 g CO 23. 气体与理想气体更接近的条件是( )。
6. 一定愠度下,等体积的甲醛(HCHO)溶液和葡萄糖(C6H12O6)溶液的渗透压相等,溶液中甲醛和葡萄糖的质量比是( )。
(A) 6 : 1(B)1 :6(C) 1:3(D) 3:1 7. 下列相同浓度的稀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 )o(A) HAc 溶液 (B) CaCh 溶液 (C)蔗糖水溶液 (D) NaCl 水溶液 8. 取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融化路面的冰雪,效果最好的是()。
(A)氯化钠 (B)氯化钙 (C)尿素[CO(NH 2)2] (D)蔗糖9. 在一定的外压下,易挥发的纯溶剂A 中加入不挥发的溶质B 形成稀溶液。
此稀溶液的沸点随着加的增加而 ()。
(A) 升高(B)降低 (C)不发生变化 (D) 无一定变化规律 10.室温25°C 时,0.1 mol/L 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o(A) 25 kPa(B) 101.3 kPa (C) 248 kPa (D) 227 kPa11.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为()。
(A)天气太热 (B)很少下雨 (C)肥料不足 (D)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12. 37°C,人体血液的渗透压为780kPa,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浓度是()。
(A) 85 g/L (B) 5.4 g/L (C) 54 g/L (D)8.5 g/L 13. 有一半透膜,将水和某溶质水溶液隔开,其结果是()。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题库[章节题库](无机及分析化学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https://img.taocdn.com/s3/m/34c51aa1cc175527072208db.png)
D.
、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解析】A 项,在一定温度下,饱和 AgCl 溶液中 和 活度的乘积是常数。B 项,在含 AgCl 固体的溶液中,c( )不一定等于 c( )。D 项,当水溶液中
和 活度的乘积
时,沉淀生成。
17.佛尔哈德法所用指示剂和滴定剂分别为( )。
A.
、
B.
C.
、
、
9 / 32
圣才电子书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第 7 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水中、浓度为 c 的 KI 水溶液中,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分别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在水中: 在 KI 溶液中:
= 。
2.能否使 定性完全生成 MS 沉淀而与杂质离子 分离,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 B. C. D.
1 / 32
圣才电子书
【答案】A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解析】使 定性完全生成 MS 沉淀而与杂质离子 分离,应满足:
,其中, 。故能否实现完全分离,与
初浓度无关。
3.在强酸性水溶液中不可能溶解的沉淀为( )。
A.
B.
C.
D.
10.25℃时,AgCl 和 Ag2CrO4 的溶度积分别为 1.56×10-10 和 9×10-12。AgCl 的溶 解度和 Ag2CrO4 的溶解度相比较( )。
A.前者较大 B.前者较小 C.二者相等
5 / 32
圣才电子书
D.前者是后者的 2 倍
农业出版社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解答汇总完整版-推荐下载

目录
第 1 章 分散体系……………………………………………………………………………1
第 2 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8
第 3 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5
第 4 章 物质结构……………………………………………………………………………22
第 9 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49
第 10 章
物…………………………………………………………………………53
第 11 章
法…………………………………………………………………………62
第 12 章
应………………………………………………………………………67
50.0g
=10.4mol·L-1
M(NaOH)= 40g·mol-1
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c(NaOH) =
c(NaCl) =
1
5.0 / 40
500 /1000
5.0 / 58.5
500 /1000
5.0 / 55.5
c( 2 CaCl2)= 500 /1000 = 0.18 (mol·L-1)
试样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简
重要生命元素简
原子核化学简
第 1 章 分散体系
1-1.人体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中,含有 NaCl 0.900%,密度为 1.01g·mL-1,若配制此溶
液 3.00×103g,需 NaCl 多少克?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配制该溶液需 NaCl 的质量为: m(NaCl)=0.900%×3.00×103g=27.0g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真题样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3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6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微观粒子具有的特征:A.微粒性B.波动性C.波粒二象性D.穿透性2. 下列分子中, 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H2SB.BeF2C.BF3D.CH43. 下列浓度为0.1mol.L-1的溶液中, 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A.NaAcB.NH4ClC.Na3CO3D. H3BO34.下列四种物质中, ΔfHmθ为零的物质是A.C( 金刚石)B. CO( g)C. CO2( g)D. Br2( 1)5.用NaC2O4标定KMnO4溶液时, 滴定开始前不慎将被滴溶液加热至沸, 如果继续滴定, 则标定的结果将会A.无影响B.偏高C.偏低D.无法确定6.化学反应N2(g) +3H2(g)=2NH3(g), 其定压反应热Qp和定容反应热Qv的相对大小是A. Qp<QvB. Qp=QvC. Qp>QvD.无法确定7.在反应Ⅰ与Ⅱ中, ΔrHmθ(Ⅰ) >ΔrHmθ(Ⅱ) >0,若升高反应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相同的倍数B.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C.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增加倍数较多D.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增加倍数较多8.定量分析中, 多次平行测定的目的是A.减小系统误差B.减小偶然误差C.避免试剂误差D.避免仪器误差9.下列各组量子数( n,1,m,ms) 取值合理的为A.3,2,3,+1/2B. 3,2,-2,-1/2C. 3,3,-1,+1/2D. 3,-3,2,+1/21011. 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Fe2+时, 加入磷酸主要目的是:A.增大突跃范围B.防止Fe3+水解C.调节溶液酸度D.加快反映速率12. 欲使原电池( -) Zn/Zn2+(c1) ∣∣Ag+(c2) ∣Ag(+)的电动势下降, 可采取的方法为A.在银半电池中加入固体硝酸银B.在锌半电池中加入固体硫化钠C.在银半电池中加入氯化钠D. 在锌半电池中加入氨水13.在碘量法测铜的实验中, 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A.还原剂、沉淀剂、配位剂B.氧化剂、配位剂、掩蔽剂C.沉淀剂、指示剂、催化剂D.缓冲剂、配位剂、处理剂14. 一定条件下, 乙炔可自发聚合为聚乙烯, 此反应A.ΔrHm>0、ΔrSm>0B. ΔrHm<0、ΔrSm<0C.ΔrHm>0、ΔrSm<0D. ΔrHm<0、ΔrSm>015. 将溶液中7.16×104mol的MnO4-还原, 需0.0660mol.L-1的Na2SO3溶液26.98mL, 则Mn元素还原后氧化数为A.+6B.+4C.+2D.016. 苯丙氨酸和丙氨酸能够形成的二肽共有A.二种B.四种C.六种D.八种17. 下列化合物中, 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A.3-甲基-1,2-二溴-2-丁烯B. 3-甲基-2,4-二溴-1-丁烯C. 2-甲基-1,4-二溴-2-丁烯D. 3-甲基-2,3-二溴-1-丁烯18. 经过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制备化合物的原料是19.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20. 下列可用于制备化合物的反应是21.下列化合物中, 酸性最强的是22.下列化合物中, 所有手性碳原子都是R构型的是23.化合物在酸催化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 其活性顺序是A.(a)>(b)>(c)B. (c)>(a)>(b)C. (b)>(a)>(c)D. (b)>(c)>(a)24.对氨基苯甲酸异丁酯的结构式是25.下列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丙胺B.二丙胺C.三丙胺D.苯胺26. 糖苷能够稳定存在和发生水解的条件分别是A.酸性, 碱性B.中性, 酸性C.中性, 碱性D.酸性, 中性27.吡啶在高温下与浓硝酸和浓硫酸作用, 生成主要产物是28.反应的主要产物是29.下列油脂中, 皂化值最高的是30. 区别3-戊酮和a-戊酮可用的试剂是。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题库[章节题库](无机及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概论)【圣才出品】
【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4949748102de2bd97058843.png)
第5章 分析化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欲测定土壤中Se的含量,可选用()。
A.滴定分析法B.重量分析法C.气体分析法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答案】D【解析】ABC三项,所列均为化学分析法,土壤中只含有痕量的Se,应选用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法定量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一种仪器分析法,因此答案选D。
2.关于终点误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终点误差是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之差B.终点误差是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差C.终点误差可利用做平行试验而减免D.终点误差大小与指示剂选择、滴定反应完成程度高低有关【答案】D【解析】终点误差是指在滴定中,由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相对误差。
终点误差不能利用平行试验而减免,终点误差大小与指示剂选择、滴定反应完成程度高低有关。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6.56的溶液中,c(H+)=2.75×10-7mol·L-1B.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0.29左右的固体试样,结果最多可为三位有效数字C.101kg等于l01000gD.lg(5.3×105)=5.72【答案】D【解析】考查有效数字的保留。
对数首数(整数部分),仅起定位作用,计算有效数字位数时,对数首数不应包括在内。
,为2位有效数字,因此答案选D。
4.常用来表示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精密度的为()。
A.标准偏差B.相对平均偏差C.偏差D.相对偏差【答案】D【解析】标准偏差是用来衡量一次测量数据值偏离算数平均值的程度;相对平均偏差用来表示数据的准确度;相对偏差用来衡量单项测定结果对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5.欲测定铁矿石中Fe的含量,应选用()。
A.直接电势分析法B.吸光光度法C.氧化还原滴定法D.配位滴定法【答案】C【解析】AB两项,均为仪器分析法。
此属常量组分分析,应选用准确度高的化学分析法测定。
铁矿石中共存的干扰物质较多,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手续烦琐。
因此答案选C。
6.实际工作中,如回滴法测定氨水浓度时,应做空白试验。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章节题库-分析化学概论)【圣才出品】

9.关于返滴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若直接滴定反应完成程度差,可用返滴定方式测定 B.返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必须大于 20mL,以保证测定的准确度 C.所用两种标准溶液的浓度必须均准确已知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D 【解析】返滴定法是指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滴定剂,待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 液滴定剩余的滴定剂。主要用于反应较慢或者反应物是固体的情况。
【答案】D
【解析】系统误差又叫做规律误差,特点时具有重复性、规律性、单向性,包括仪器误
差、操作误差、试剂误差和理论误差。D 项,用长期保存于玻璃试剂瓶中的 EDTA 测定水硬
度属于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11.使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欲使测量误差≤±0.1%,则物体质量不得小 于( )。
A.0.1g B析】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的读数误差为±0.0001g,称量时需首先调节 0 点,所以每 称量一次需读数 2 次,故其测量误差为±0.0002g。根据相对误差定义,可知为保证测量误
1 / 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6.56 的溶液中,c(H+)=2.75×10-7mol·L-1
B.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 0.29 左右的固体试样,结果最多可为三位有效数字
C.101kg 等于 l01000g
2.关于终点误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终点误差是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之差 B.终点误差是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差 C.终点误差可利用做平行试验而减免 D.终点误差大小与指示剂选择、滴定反应完成程度高低有关 【答案】D 【解析】终点误差是指在滴定中,由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相对误差。 终点误差不能利用平行试验而减免,终点误差大小与指示剂选择、滴定反应完成程度高低有 关。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题库[章节题库](无机及分析化学 溶液和胶体)【圣才出品】
【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68aadaa52ea551811a6873c.png)
第1章 溶液和胶体一、选择题1.饮用水中残留的质量浓度不得超出2×,与此相当的的质量摩尔浓度约为()。
A.B.C.D .【答案】B【解析】因溶液极稀,密度2.已知水的凝固点下降常数,若的AB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0186℃,则AB分子的离解度为()。
A.100%B.99%C.1.0%D.0.0%【答案】D【解析】由凝固点下降公式得,b=0.0186℃/1.86K ·kg ·mol -1=0.01mol ·kg -1.。
由此可见AB 并没有在水中解离。
3.果糖、葡萄糖(Ⅱ)、蔗糖(Ⅲ)三种水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0.01,则三溶液渗透压大小的关系是()。
A.B .C .D .【答案】B【解析】由公式可知,渗透压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关。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相同质量分数的溶质的分子量越大,则渗透压越小。
果糖与葡萄糖的分子量相等,而蔗糖的分子量最高,所以渗透压最小,因此答案选B 。
4.将0的冰放进0的盐水中,则( )。
A .冰-水平衡B.水会结冰C .冰会融化D.与加入冰的量有关,因而无法判断将发生何种变化【答案】C 【解析】将0的冰放进0的盐水中,虽然温度还是0,但是盐水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降低了,盐水的凝固点下降了,冰在盐水中的溶解和凝固过程不再平衡,冰会融化。
5.蔗糖、葡萄糖各10g ,分别溶入100g 水中,成为A 、B 两溶液。
用半透膜将两溶液隔开,则( )。
A .A 中水渗入BB .B 中水渗入AC .没有渗透现象D .以上情况都可能【答案】A【解析】由于蔗糖的相对分子量大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量,所以相同质量的蔗糖和葡萄糖,n (葡萄糖)>n (蔗糖),又c =n/V ,所以c (葡萄糖)>c (蔗糖)。
根据公式可知,葡萄糖一侧的渗透压高于蔗糖一侧的渗透压,因此,A中水渗入B 中。
6.氢氧化铁溶胶粒子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不能使该溶胶聚沉的方法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模块章节题库
第1部分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1章溶液和胶体
一、选择题
1.饮用水中残留的质量浓度不得超出2×,与此相当的
的质量摩尔浓度约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溶液极稀,密度
2.已知水的凝固点下降常数,若的AB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0186℃,则AB分子的离解度为()。
A.100%
B.99%
C.1.0%
D.0.0%
【答案】D
【解析】由凝固点下降公式得,b=0.0186℃/1.86K·kg·mol-1=0.01mol·kg-1.。
由此可见AB并没有在水中解离。
3.果糖、葡萄糖(Ⅱ)、蔗糖(Ⅲ)三种水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0.01,则三溶液渗透压大小的关系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公式可知,渗透压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关。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相同质量分数的溶质的分子量越大,则渗透压越小。
果糖与葡萄糖的分子量相等,而蔗糖的分子量最高,所以渗透压最小,因此答案选B。
4.将0的冰放进0的盐水中,则()。
A.冰-水平衡
B.水会结冰
C.冰会融化
D.与加入冰的量有关,因而无法判断将发生何种变化
【答案】C
【解析】将0的冰放进0的盐水中,虽然温度还是0,但是盐水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降低了,盐水的凝固点下降了,冰在盐水中的溶解和凝固过程不再平衡,冰会融化。
5.蔗糖、葡萄糖各10g,分别溶入100g水中,成为A、B 两溶液。
用半透膜将两溶液隔开,则()。
A.A中水渗入B
B.B中水渗入A
C.没有渗透现象
D.以上情况都可能
【答案】A
【解析】由于蔗糖的相对分子量大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量,所以相同质量的蔗糖和葡萄糖,n(葡萄糖)>n(蔗糖),又c=n/V,所以c(葡萄糖)>c(蔗糖)。
根据公式
可知,葡萄糖一侧的渗透压高于蔗糖一侧的渗透压,因此,A中水渗入B中。
6.氢氧化铁溶胶粒子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不能使该溶胶聚沉的方法是()。
A.加入
B.加入带正电荷的溶胶
C.加热
D.加入带负电荷的溶胶
【答案】B
【解析】因为氢氧化铁溶胶粒子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所以氢氧化铁溶胶粒子带正电荷。
加入电解质、加热和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都能使溶胶聚沉。
7.的氯化钾水溶液与的硝酸银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AgCl溶胶的胶团的结构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两溶液发生沉淀反应,AgCl为胶核,又KCl过量,则电位离子为Cl—。
因此答案选A。
8.土壤胶粒带负电荷,对它凝结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土壤带负电荷,所以正离子的物质的的量浓度越高,解离程度越大,对土壤的
凝结能力越强。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各物质,D项,物质正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9.将0.360g某非电解质溶于30.0g水中,溶液凝固点为-0.124℃,则该非电解质的
摩尔质量()约为()。
A.50.3
B.178
C.180
D.1250
【答案】C
【解析】求该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可运用凝固点计算公式
10.下列四种水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b(KCl)=0.1的氯化钾
B.b()=0.1的葡萄糖
C.b()=0.1的硫酸
D.b(HAc)=0.1的醋酸
【答案】C
【解析】水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有关,这种性质称作依数性。
溶质质点的质量摩尔浓度越高,沸点越高。
11.下列质量分数均为5%的水溶液,正常沸点最低的是()。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答案】C
【解析】质量分数相等的非电解质溶液,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大,则其质量摩尔浓度越小,沸点上升越小。
12.将一块0℃的冰放在0℃的食盐水中,则()。
A.冰的质量增加
B.无变化发生
C.冰逐渐融化
D.溶液温度升高
【答案】C
【解析】将冰放入食盐水中,相当于稀释了食盐水。
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低于0℃,所以冰会逐渐融化。
13.将4.5g某非电解质溶于125g水中,测得此溶液凝固点为-0.372℃,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35
B.172.5
C.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