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练习: 排查落实练9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正误判断练习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习题版)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习题版)

2020年高考真题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20年浙江卷)溶液与溶液发生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B .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C .加入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2020年浙江卷)一定条件下:。

在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A .温度、压强 B .温度、压强C .温度、压强D .温度、压强3.(2020年江苏卷)CH 4与CO 2重整生成H 2和CO 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1422CH (g)CO (g)2H (g)2CO(g)247.1kJ mol H -+=+∆=⋅ 1222H (g)CO (g)H O(g)CO(g)41.2kJ mol H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42CH :CO 1:1nn =条件下,CH 4和CO 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H 4的平衡转化率B .曲线B 表示CH 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C .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A 和曲线B 相重叠D .恒压、800K 、n(CH 4):n(CO 2)=1:1条件下,反应至CH 4转化率达到X 点的值,改变除温度外的特定条件继续反应,CH 4转化率能达到Y 点的值4.(2020年天津卷)已知()2+26Co H O ⎡⎤⎣⎦呈粉红色,[]24CoCl -呈蓝色,[]2-4ZnCl 为无色。

现将CoCl 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2+2--2426Co H O +4Cl CoCl +6H O ΔH ⎡⎤⎣⎦,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2+26Co H O ⎡⎤⎣⎦和[]2-4CoCl 中σ键数之比为3:2B .由实验①可推知△H <0C .实验②是由于c (H 2O)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D .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2-2-44ZnCl >CoCl5.(2020年新课标Ⅲ)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 2的热点研究领域。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含答案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NH3和纯净的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3(g)+3O2(g2N2(g)+6H2O(g)现向一容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3和3 mol O2,4 min后,测得生成的H2O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A.v(N2)=0.125 mol·L-1·min-1B.v(H2O)=0.375 mol·L-1·min-1C.v(O2)=0.225 mol·L-1·min-1D.v(NH3)=0.250 mol·L-1·min-1解析设4 min时,生成6x mol H2O(g)据题意,则有:6x7+x=0.4解得:x=0.5 则4 min内H2O的变化浓度为Δc(H2O)=3 mol2 L=1.5 mol·L-1v(H2O)=1.5 mol·L-14 min=0.375 mol·L-1·min-1,再由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N2)=0.125 mol·L-1·min-1,v(NH3)=0.250 mol·L-1·min-1,v(O2)=0.187 5 mol·L-1·min-1。

答案 C2、如图中C%表示某反应物在体系中的百分含量,v表示反应速率,p表示压强,t表示反应时间。

图(A)为温度一定时,压强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曲线;图(B)为压强一定时,在不同时间C%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同时符合以下两个图像的反应是()A.4NH2(g)+5O2(g)4NO(g)+6H2O(g) ΔH<0B.N2O3(g)NO2(g)+NO(g) ΔH>0C.3NO2(g)+H2O(l)2HNO3(l)+NO(g) ΔH<0D.CO2(g)+C(s)2CO(g) ΔH>0【答案】A【解析】图(A)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平衡,平衡后增大压强,正逆速率都增大,但逆反应速率更大,平衡逆移,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应气体分子数减小,C项错误;由图(B)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反应物的百分含量越高,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逆反应吸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B、D项错误,A项正确。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提分题和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提分题和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提分题及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min)②v(B)=0.6 mol/(L·s)③v(C)=0.4 mol/(L·s)④v(D)=0.45 mol/(L·s)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解析:若四种反应速率都用A表示[单位mol/(L·s)],分别为①v(A)=0.007 5 mol/(L·s),②v(A)=0.2 mol/(L·s),③v(A)=0.2 mol/(L·s),④v(A)=0.225mol/(L·s),所以④>③=②>①,故A正确。

答案:A2、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得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A)A.1B.2C.3D.4解析:利用条件可求:v(W)=0.2 mol2 L×5 mim=0.02 mol·L-1·min-1,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可得n=1。

3、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ΔH>0,若15 s内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0~15 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2 mol·L-1·s-1B.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 s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反应速率加快解析:0~15 s内,v(I2)=12v(HI)=12×(0.1-0.07)mol·L-115 s=0.001 mol·L-1·s-1,A项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c(HI)减小,v(HI)减小,故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时间大于10 s,B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项错误;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项正确。

2020高考化学决胜二轮新高考省份专用版: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

2020高考化学决胜二轮新高考省份专用版: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测定的简单方法。

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知道化学反应是有方向的.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有关。

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和相关图像探析1.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①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2)纯液体、固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为常数.故不能用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是固态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如煤粉由于表面积大.燃烧就比煤块快得多。

(3)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

①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随后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直至平衡。

②增大压强.v正和v逆都增大.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

③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④升高温度.v正和v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⑤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2.突破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1)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要注意“三关注”:一要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容器;二要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三要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体的分解反应。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教师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20年浙江卷)5 mL 0.1mol ⋅L −1KI 溶液与1 mL 0.1mol ⋅L −1FeCl 3溶液发生反应:2Fe 3+(aq )+2I −(aq )⇌ 2Fe 2+(aq )+I 2(aq ),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B .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C .加入FeSO 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 2(Fe 2+)c 2(Fe 3+)×c 2(I −)【答案】D【解析】A .加入苯振荡,苯将I 2萃取到苯层,水溶液中c (I 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 正确; B .将5mL0.1mol/LKI 溶液与1mL0.1mol/LFeCl 3溶液混合,参与反应的Fe 3+与I −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后I −一定过量,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呈血红色,说明水溶液中仍含有Fe 3+,即Fe 3+没有完全消耗,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B 正确;C .加入FeSO 4固体溶于水电离出Fe 2+,c (Fe 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 正确;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2(Fe 2+)⋅c (I 2)c 2(Fe 3+)⋅c 2(I -),D 错误;答案选D 。

2.(2020年浙江卷)一定条件下:2NO 2(g )⇌ N 2O 4(g ) ΔH <0。

在测定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 .温度0℃、压强50 kPaB .温度130℃、压强300 kPaC .温度25℃、压强100 kPaD .温度130℃、压强50 kPa【答案】D【解析】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要使测定结果误差最小,应该使混合气体中NO 2的含量越多越好,为了实现该目的,应该改变条件使平衡尽可以地逆向移动。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无水硫酸铜在加热至65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某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温度下气体产物的组成.实验装置如下:每次实验后均测定B、C质量的改变和E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E中气体体积已折算至标准状况):实验组别温度称取CuSO4质量/gB增重质量/gC增重质量/gE中收集到气体/mL①T10.6400.32000②T20.64000.256V2③T30.6400.160Y322.4④T40.640X40.19233.6(1)实验过程中A中的现象是______.D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2)在测量E中气体体积时,应注意先_______,然后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的液面相平,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测得气体体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实验①中B中吸收的气体是_____.实验②中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4)推测实验②中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实验③中理论上C增加的质量Y3=_______g.(6)结合平衡移动原理,比较T3和T4温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答案】白色固体变黑吸收水蒸气,防止影响C的质量变化冷却至室温偏小 SO3 O2 2CuSO42CuO+2SO2↑+O2↑ 0.128 T4温度更高,因为SO3分解为SO2和O2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生成更多的O2【解析】【分析】(1)根据无水硫酸铜在加热至65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分析A中的现象,根据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的作用分析;(2)气体温度较高,气体体积偏大,应注意先冷却至室温,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说明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测得气体体积偏小;(3)实验中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三氧化硫气体,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E的作用是收集到氧气;(4)0.64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64g160g/mo1=0.004mol,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0.004mol×80g/mol=0.32g;SO2的质量为:0.256g,物质的量为:0.25664/1gg mo=0.004mol,氧气的质量为:0.64﹣0.32﹣0.256=0.064g,物质的量为:0.06432/1gg mo=0.002mol,CuSO4、CuO、SO2、O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2:2;1,则实验②中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CuSO42CuO+2SO2↑+O2↑;(5)0.64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64g160g/mo1=0.004mol,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0.004mol×80g/mol=0.32g;SO3的质量为:0.16g,氧气的质量为:0.022422.432=0.032g,根据质量守恒实验③中理论上C增加的质量Y3=0.64﹣0.32﹣0.16﹣0.032=0.128g;(6)根据表中实验③④的数据可知,T4温度生成氧气更多,因为SO3分解为SO2和O2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生成更多的O2。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20临沂模拟)一定条件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SO2和2 mol O 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实行到4 min 时,测得n(SO2)=1.2 mol。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反应实行到2 min时,容器中n(SO3)可能为0.5 molB.当v(SO2)∶v(O2)∶v(SO3)=2∶1∶2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C.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4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解析:平衡时n(SO3)=0.8 mol,因为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故前2 min,反应速率大于平均速率,故前2 min的n(SO3)>0.4 mol,A准确;该反应速率比未体现出反应方向,B错误;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要增大,C错误;4 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D错误。

答案:A2.(2020天津高考)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SO2 和 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 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准确的结论是 ( )A.反应在 c 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 b 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Δt1=Δt2 时,SO2 的转化率:a~b 段小于 b~c 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读图分析问题的水平。

A项,c点v正,但不一定达到平衡;B项,a点反应物的浓度大于b点的浓度;C项,反应初始阶段,随着反应的持续实行,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项,因为b~c段v正大于a~b段,故b~c段SO2的转化率大于a~b 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练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C + CO2 ⇌ 2CO(正反应吸热)和N2 + 3H2 ⇌ 2NH3(正反应放热),当温度升高时,v1增大,v2减小,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2.根据反应式2NH3 → N2 + 3H2,NH3的浓度从2.6mol/L降低到1.0 mol/L需要4秒,因此v(NH3)= (2.6-1.0)/4 = 0.4 mol/L/s,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3.当SO2 + O2 ⇌ 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SO2与SO3的浓度相等,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4.为了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应增大,因此应采取降温的措施,选项D是正确的。

5.由浓度比可知,反应式为2A2 + B2 → 2AB,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6.在一定条件下,PCl5(g) ⇌ PCl3(g) + 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对体系加热会使PCl5分解率增加,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选项A和C也是错误的,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

7.在一定温度下,2.0体积的N2和6.0体积的H2通入一个带活性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生成NH3,由于N2和H2的体积比为1:3,因此反应完全消耗后,NH3的体积为2.0体积,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选项A和C也是错误的,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练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C + CO2 ⇌ 2CO(正反应吸热)和N2 + 3H2 ⇌ 2NH3(正反应放热),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v1增大,v2减小,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2.反应式2NH3 → N2 + 3H2,NH3的浓度从2.6 mol/L降低到1.0 mol/L需要4秒,因此反应速率v(NH3)= (2.6-1.0)/4 = 0.4 mol/L/s,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3.当SO2 + O2 ⇌ 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SO2与SO3的浓度相等,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查落实练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正误判断(一)化学反应速率部分1.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 )答案√2.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也达到最大且相等。

( )答案×3.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 )答案√4.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比用98%的浓硫酸产生H2的速率快。

( )答案√5.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加热、加压、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 答案×6.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 )答案×7.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 )答案×8.同种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浓度变化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就快。

( )答案√9.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 ) 答案√10.向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通入惰性气体,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

( )答案×11.升高温度,只能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 )答案×12.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 )答案×13.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 ) 答案×14.5 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 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 )答案×15.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固定的,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 )答案√(二)化学平衡部分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就不再进行。

( )答案×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答案×3.正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 )答案×4.对于C(s)+H2O(g)CO(g)+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增加或减少C(s)的量平衡不移动。

( )答案√5.对于2SO2(g)+O2(g)2SO3(g)反应,当密度保持不变,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条件下,均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 )答案×6.对于C(s)+CO2(g)2CO(g)反应,当密度保持不变,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条件下,均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 )答案√7.对于2SO2(g)+O2(g)2SO3(g)和I2(g)+H2(g)===2HI(g)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均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答案×8.对于I2(g)+H2(g)2HI(g)反应,加入催化剂或缩小体积均能缩短达到平衡所用时间,但HI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 )答案√9.对于反应2NO2(g)N2O4(g),当气体颜色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 答案√10.在恒容条件下,有两个平衡体系:A(g)2B(g);2A(g)B(g),都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都变小。

( )答案×11.在一定条件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变大。

( )答案×12.由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 )答案√13.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

( )答案×14.对于N2(g)+3H2(g)2NH3(g) ΔH<0,平衡后,改变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转化率增大。

( )(2)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H3,则NH3的体积分数减小。

( )(3)保持温度不变,压缩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H2的转化率均增大,其体积分数均减小,NH3的体积分数增大,N2、H2的浓度增大,NH3的浓度减小。

( ) 答案(1)×(2)×(3)×15.工业生产中,只有提高转化率才会提高生产效益,与反应速率无关。

( )答案 ×16.对可逆反应4NH 3(g)+5O 2(g)催化剂加热4NO(g)+6H 2O(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 (NH 3)∶n (O 2)=4∶5。

( )答案 √17.对于C(s)+H 2O(g)CO(g)+H 2(g)反应,其平衡常数K =c CO ·c H 2c C ·c H 2O。

( )答案 × 18.H 2(g)+I 2(g)2HI(g)平衡常数为K 1,HI(g)12H 2(g)+12I 2(g)平衡常数为K 2,则K 1·K 2=1。

( )答案 ×19.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大。

( )答案 × 20.K =c CO 2·c H 2c CO ·c H 2O,温度升高,K 增大,则CO 2(g)+H 2(g)CO(g)+H 2O(g)ΔH >0。

( )答案 ×21.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 3(g)+NO(g)+NO 2(g)180 ℃催化剂2N 2(g)+3H 2O(g) ΔH <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 )答案 ×22.Ni(CO)4可用于有机合成,也常用作催化剂。

一定条件下,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5×10421.9×10-54逆)。

( )答案 √(三)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部分1.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 ) 答案 ×2.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 ) 答案 ×3.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 答案√4.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 答案×5.已知298 K下反应2Al2O3(s)+3C(s)===4Al(s)+3CO2(g) ΔH=+2171 kJ·mol-1,ΔS=+635.5 J·(mol·K)-1,该反应在室温下可能自发进行。

( )答案×二、简答题语言规范再落实1.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因此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但是对于固体而言,其颗粒的大小影响反应物接触面积的大小,也就会影响单位时间内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因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压强改变,反应速率是否一定改变?答案不一定。

①对于固体和纯液体的物质,压强对其体积的影响很小,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看作不变。

压强对无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②一定温度下,对于有气体物质参与的化学反应,若保持反应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体系压强增大,但原有气体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3.对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当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加快。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不正确。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重要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未必增大),而一些同学却想当然地认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重要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增大。

若借助速率—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则会一目了然。

在t1时刻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立即减小,而此刻反应物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不变,随后平衡发生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终达到新平衡,显然新平衡的正反应速率比原平衡的小。

4.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产生的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t1~t2阶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t2~t3阶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应放热使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所以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H+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减慢5.对于反应FeCl3+3KSCN Fe(SCN)3+3KCl,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当加入KCl 固体时,平衡是否发生移动?为什么?答案平衡不移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K+、Cl-实质没有参与反应,所以加入KCl(s),平衡不移动。

6.25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ΔH=-92.4 kJ·mol-1,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为什么?答案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 mol NH3,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

7.在一密闭容器中,a A(g)b 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不正确。

有的同学一看到B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时就武断地认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了。

准确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看在容器容积增大一倍的那一刻与新平衡建立后,物质B浓度的相对大小,而不能简单比较原平衡与新平衡时物质B浓度的相对大小。

本题中,容器容积增大一倍的那一刻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而新平衡建立后B的浓度却为原来的60%,即由于容器容积增大一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故A的转化率增大。

8.对于反应A(g)2B(g)+C(g),当减小压强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物质B的浓度增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不正确。

一些同学一看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就简单地得出生成物B的浓度必将增大的错误结论。

事实上,温度不变,减小压强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生成物B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同时,反应混合物的总体积也增大了,并且反应混合物体积增大的倍数要大于B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倍数,结果是物质B的浓度减小。

9.DME(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工业上一步法制二甲醚是在一定的温度(230~280 ℃)、压强(2~10 MPa)和催化剂作用下,以CO和H2为原料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