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练习题附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0.00mL,终读数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_____,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_________mL。
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
(5)若用右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
(填编号)(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子天平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b、d 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 20.10mL 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80.4% ②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解析】【分析】(1)根据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将样品研细,增大了接触面积;(2)浓硫酸可以将水除去,还可以根据冒出气泡的速率来调节空气流速;(3)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应该尽可能的被d装置吸收;(4)根据滴定管的读数方法读出消耗碘溶液的体积,根据反应结束时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先找出黄铜矿和二氧化硫及碘单质的关系式CuFeS2~2SO2~2I2,再根据题中数据进行计算;(5)图2中的②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可以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硫的量;(6)Ba(OH)2溶液能吸收空气的CO2,另外BaSO3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这些原因均能引起测定误差。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于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2C s +H O g CO g +H 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其他条件不变,充入少量He ,则反应速率增大B .若()()2正逆v CO =v H O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s)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D .若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 A .2HI (g)=H 2 (g)+I 2 (g)B .NH 4NO 3爆炸:2NH 4NO 3 (s)=2N 2 (g)+4H 2O (g)+O 2 (g)C .2O 3 (g)=3O 2 (g)D .4NH 3 (g)+5O 2 (g)=4NO (g)+6H 2O (1)3.aA(g)+bB(g)⇌cC(g)+dD(g) ΔH=Q ,同时符合两图中各曲线规律的是( )A .a+b>c+d T 1>T 2 Q>0B .a+b>c+d T 1>T 2 Q<0C .a+b>c+d T 1<T 2 Q<0D .a+b <c+d T 1<T 2 Q<04.某对于平衡体系xA(g)+yB(g)mC(g)+nD(g),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C 的百分含量减少,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x +m<n B .x +y<m +n C .m +n>xD .m +n<y +x5.已知某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数据如下: ()()-1-1mA g +nB g qC g /mol L 3.6 2.4 2.42s /mol L 2.41.64.0⋅⋅()起始浓度末浓度则m:n:q等于()A.3:2:2 B.3:2:3 C.3:2:4 D.3:2:56.化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离不开伟大化学家,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匹配的是()A.侯德榜——工业制备烧碱B.勒夏特列——化学平衡的移动C.李比希——元素定量分析D.盖斯——反应热的计算7.现有下列两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象的是()A.N2(g)+3H2(g)2NH3(g) ΔH<0B.2SO3(g)2SO2(g)+O2(g) ΔH>0C.4NH3(g)+5O2(g)4NO(g)+6H2O(g) ΔH<0D.H2S(g)H2(g)+S(s) ΔH>0,10min 8.将1mol X和3mol Y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s)3Y(g)2Z(g)时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B.第10min时,Z的浓度为0.4mol/LC.10min时,X的转化率为20%D.反应时,向容器中通入He,容器内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浓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10.下图是可逆反应X 2+3Y 22Z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t 1、t 2时,用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有2v(X 2)=v(Z)B .t 2时,反应已达到了一定限度C .t 2~t 3,反应不再发生D .t 2~t 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11.已知298K 时,2SO 2(g)+O 2(g)2SO 3(g);△H=-197kJ ·mol -1。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2022北京,14,3分)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
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1图2A.反应①为CaO+CO2CaCO3;反应②为CaCO3+CH4CaO+2CO+2H2B.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的速率不变,推测有副反应CH4C+2H2C.t2时刻,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D.t3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答案C根据题图1,可知反应①为CO2与CaO反应生成CaCO3,反应②为CaCO3与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aO、CO和H2,A正确;由题图2可知,t1~t3,n(H2)比n(CO)多,生成H2的速率不变,又因为在催化剂上检测到有积炭,故发生的副反应为CH4C+2H2,B正确;t2时刻,CO的气体流速=反应②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1.5mmol·min-1,副反应生成的H2的气体流速≈0.5mmol·min-1,故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小于反应②生成H2的速率,C错误;只有反应②生成CO,题图2中t3之后CO气体流速为0,反应②不再发生,所以CO的生成速率为0,D正确。
方法技巧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原理示意图和坐标图:①提取题中有价值的信息,找出每一个转化过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读懂坐标图中每一条曲线代表的物质,然后确定其变化量。
2.(2022广东,15,4分)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1.0mol·L-1·min-1答案D由题图可知,无催化剂时,反应能进行,但是反应速率比较慢,A项错误;在相同条件下,与催化剂Ⅱ相比,在使用催化剂Ⅰ时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故催化剂Ⅰ使反应活化能更低,B项错误;0~2min时,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与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Ⅰ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C项错误;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v(X)=(4.0mol·L-1-2.0mol·L-1)÷2 min=1.0mol·L-1·min-1,D项正确。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A. 温度升高使反应生成热量增多,增大了反应活化能B. 温度升高使反应生成热量减少,降低了反应活化能C. 温度升高使反应分子碰撞几率增大,增大了反应速率D. 温度升高使吸热反应速率增大,降低了反应速率2. 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A. 催化剂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 催化剂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D. 催化剂减小了反应所放出的热量3.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A和B浓度之比为2:1,平衡时B的浓度为0.1 mol/L,则A的浓度为:A. 0.05 mol/LB. 0.1 mol/LC. 0.2 mol/LD. 0.4 mol/L4. 关于平衡常数K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Kp与压强无关,只与摩尔比有关B. Kp与压强成正比,与摩尔比无关C. Kp与压强成反比,与摩尔比有关D. Kp与压强成正比,与摩尔比成正比5. 下面哪种情况会使得某反应的平衡位置发生向右移动的变化:A. 添加催化剂B. 降低温度C. 减小体系中的压强D. 增加反应物浓度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 在速率方程 V = k[A]^m[B]^n 中,m和n的值可以反映出反应的_______。
2. 平衡常数Kc的表达式为 Kc = [C]^c[D]^d / [A]^a[B]^b,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的 _______。
3. 某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二次方关系,则该反应的级数为_______。
4. 两个反应都经过同一个速率决定步骤,但反应A与反应B速率常数分别为k1和k2,则A的速率是B的 _______。
5. 某反应的平衡常数Kp = 4.2,请问Kc等于多少?三、解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1. 用实验数据完成下面的速率方程:反应物A与B发生反应生成产物C和D,速率方程为V =k[A]^x[B]^y。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解析)

(3)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右图所示的电池装置。该装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4)已知Ksp(CaCO3)=2.8×10-9mol2·L-2.现将CaCl2溶液与0.02 mol·L-1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CaCO3沉淀时,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加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保持不变
B.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C.对于任何反应,压缩容器容积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都加快
D.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9.一定量的氨基甲酸胺置于密闭容器中(容器体积不变,固体体积忽略),在恒温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1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橙红色变为黄色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 、 相互转化的影响
B.
将密闭烧瓶中的NO2降温
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
将盐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证明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10.将一定量的固体Ag2SO4置于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装有少量V2O5),某温度下发生反应:①Ag2SO4(s) Ag2O(s)+SO3(g),②2SO3(g) 2SO2(g)+O2(g),反应经过10min达到平衡,测得c(SO3)=0.4mol/L,c(SO2)=0.1mol/L,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练习题和答案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从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解析:选B。
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就是由v(正)=v(逆)变为v(正)≠v(逆),再转化为v′(正)=v′(逆)的过程,故B正确。
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改变,平衡并不移动,故A错误;对于类似H2(g)+I2(g) 2HI(g)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平衡不移动,D错。
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大,C错。
2.(2009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 N2(g)+2CO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解析:选A。
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只是增大的程度不同,A错。
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增大v正和v逆,B对。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0,C、D正确。
3.(2009年高考宁夏卷)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硫酸H2O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A 25 5 0.1 10 0.1 5B 25 5 0.2 5 0.2 10C 35 5 0.1 10 0.1 5D 35 5 0.2 5 0.2 10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从浓度和温度两个因素考查,根据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可以推知D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
化学平衡练习题带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和b,容器a体积恒定,容器b体积可变,在温度、压强、体积相同条件下往a和b中分别通入等量NO2,起始条件相同.发生反应:2NO2(g) N2O4(g),以下正确的是A.起始时,反应速率V a<V bB.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V a<V bC.两容器达平衡后,NO2的体积分数a<bD.达平衡时,两容器内NO2的转化率a>b2.在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s) 2C(g) 放热反应,进行至t时刻,发现C的百分含量仍在增大,此时要增大正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B物质的量 B.升温 C.减压 D.分离出C3.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化学反应: CO2(g) + H2(g) CO(g) + 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T(℃) 700 800 830 1000 1200K0.6 0.9 1.0 1.7 2.6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若在某平衡状态时,c(CO2)×c(H2 )= c(CO)×c(H2O),此时的温度为830℃D.若平衡时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时n(CO2):n(H2)=1:14.t℃时,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B.增大压强,W(g)质量分数增加C.升高温度,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增大X(g)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对于a A(g)+b B(g) c C(g)的平衡体系,加热时体系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正反应放热B.a+b>c,正反应吸热C.a+b<c,逆反应放热D.a+b=c,正反应吸热6.在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B(g)2c(g),△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的变化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X YA 再加入B B的转化率B 再加入C A的体积分数C 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D 升高温度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7.在一个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B(g)==x C(g),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积和温度不变,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化教反应速率战化教仄稳概括训练之阳早格格创做一、采用题(包罗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有只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 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搁热),反应速率为v2.对付于上述反应,当温度降下时,v1、v2的变更情况为A. 共时删大B. 共时减小C. v1删大,v2减小D. v1减小,v2删大2. 正在一稀关容器内爆收氨领会反应:2NH3N2+3H2.已知NH3起初浓度是2.6mol·L-1,4s终为1.0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更去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mol·L-1·s-1 B. 0.4 mol·L-1 ·s-1C. 1.6 mol·L-1·s-1D. 0.8 mol·L-1·s-13. 正在温度没有变的条件下,稀关容器中爆收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道述不妨证明反应已经达到仄稳状态的是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量的量之比为2∶1∶2D. 反应容器中压强没有随时间变更4.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仄稳时,要使正反应速率落矮,A的浓度删大,应采与的步伐是A. 加压B. 减压C. 缩小E的浓度D. 落温5.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战B2二种气体,正在稀关容器内反应死成气体C,反应达仄稳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 mol·L-1,则该反应的精确表白式为A. 2A2+B22A2BB. A2+B22ABC. A2+B2A2B2D. A2+2B22AB26.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仄稳后,下列情况使PCl5领会率落矮的是A. 温度、体积没有变,充进氩气B. 体积没有变,对付体系加热C. 温度、体积没有变,充进氯气D. 温度没有变,删大容器体积7. 正在一定温度下,把2. 0体积的N2战6. 0体积的H2通进一个戴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爆收如下反应:N2+3H22NH3.已知仄稳时NH3的浓度是c mol·L-1,现按下列四种配比动做起初物量,分别充进上述容器,并脆持温度没有变,则达到仄稳后,NH3的浓度没有为c mol·L-1的是8. 将3 molO2加进到VL 的反应器中,正在下温下搁电,经t1s 修坐了仄稳体系:3O22O3,此时测知O2的转移率为30%,下列图象能精确表示气体的物量的量浓度(m)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9. 下图为可顺反应A(g)+2B(g)nC(g)(正反应搁热)死成物C 的浓度随压强变更并修坐仄稳的关系图,则n 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精确的是 A. p2>p1,n <3 >C. p1>p2,n <3D. p1>p2,n >310. 正在容积牢固的稀关容器中充进一定量的X 、Y 二种气体,一定条件下爆收可顺反应3X(g)+Y(g)2Z(g),并达到仄稳.已知正反应是搁热反应,测得X 的转移率为37. 5%,Y 的转移率为25%,下列有关道述精确的是A. 若X 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 -1·s -1,则Z 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 -1·s -1B. 若背容器中充进氦气,压强删大,Y 的转移率普及C. 降下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D. 启初充进容器中的X 、Y 物量的量之比为2∶111. 正在373 K 时,把0.5 mol N2O4通进体积为5 L 的真空稀关容器中,坐时出现棕色.反应举止到2 s 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 -1.正在60 s 时,体系已达仄稳,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启初的1.6倍.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 前2 s ,以N2O4的浓度表示的仄稳反应速率为0. 01 mol·L -1·s -1B. 正在2 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启初时的1. 1倍C. 正在仄稳时体系内含N2O40. 25molD. 仄稳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普及N2O4的转移率12. 对付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推断精确的是A. 2体积SO2战脚量O2反应,肯定死成2体积SO3B. 其余条件没有变,删大压强,仄稳肯定背左移动C. 仄稳时,SO2消耗速度肯定等于O2的死成速率D. 仄稳时,SO2浓度肯定等于O2浓度的二倍 13. 反应:L(s)+aG(g)bR(g)达到仄稳,温度战压强对付该反应的 做用如左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仄 衡混同气体中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推断 A 2 3 mD 2 3 m t t 1 B2 3 m 1 C 2 3 m t 2t 1C 浓度/m ol L-1p p .12x yp p OA. 上述反应是搁热反应B.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 a>bD. 无法决定a、b的大小14. 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今有A、B、C、D四个容器,每个容器中有二种支配,二种支配分别达到仄稳后,支配1中N2战支配2中NH3转移率之战一定没有为1的是(起初体积相等)A. 恒温恒容: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2 mol NH3B. 恒温恒压: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2 mol NH3C. 恒温恒容: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3 mol NH3D. 恒温恒压:支配1:加1 mol N2+3 mol H2,支配2:加3 mol NH315. 某温度下,C战H2O(g)正在稀关容器里爆收下列反应:C(s)+H2O(g)CO(g)+H2(g),CO(g)+H2O(g)CO2(g)+H2(g)当反应达到仄稳时,c(H2)=1. 9 mol·L-1,c(CO)=0. 1 mol·L-1.则下列道述精确的有A. CO正在仄稳时转移率为10%B. 仄稳浓度c(CO2)=c(H2)C. 仄稳时气体仄稳相对付分子品量约为23. 3D. 其余条件没有变时,缩小体积,H2O(g)的转移率随之落矮第Ⅱ卷(非采用题共60分)16. (10分)正在稀关容器中爆收下列反应:I2(g)+H2(g)2HI(g)(正反应吸热)起初时,n(H2)=a mol,n(I2)=b mol.只改变表中列出的条件,其余条件没有变,试将化教反应速率的改变(“删大”“减小”或者“没有变”)挖进相映的表格.编号反应条件反应速率(1)降下温度(2)加进催化剂(3)再充进a mol H2(4)将容器容积夸大为本去2倍(5)通进b mol Ne(g)17. (8分)正在一个牢固体积的稀关容器中,加进2 mol A战1 mol B,爆收反应:2A(g)+B(g)3C(g)+D(g)达到仄稳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保护容器体积战温度没有变,用下列物量动做起初反应物时,经反应达到仄稳后C的浓度(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1)加进1 mol A战1 mol B时,C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1.(2)加进2mol A、1mol B、3mol C、1mol D时,C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 -1.(3)加进3 mol C 战1 mol D 时,C 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 -1.(4)加进2 mol B 、3 mol C 、1 mol D 时,C 的仄稳浓度_________W mol·L -1.18. (12分)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仄稳后,当降下温度时,B 的转移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同体系中C 的品量分数也减小,则:(1)该反应的顺反应为_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___p(挖“>”“=”“<”).(2)减压时,A 的品量分数_________.(挖“删大”“减小”或者“没有变”,下共)(3)若加进B(体积没有变),则A 的转移率_________,B 的转移率_________.(4)若降下温度,则仄稳时B 、C 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_.(5)若加进催化剂,仄稳时气体混同物的总物量的量_________.(6)若B 是有色物量,A 、C 均无色,则加进C(体积没有变)时混同物颜色_______,而保护容器内压强没有变,充进氖气时,混同物颜色_______(挖“变深”“变浅”或者“没有变”).19. (14分)将等物量的量的A 、B 、C 、D 四种物量混同,爆收如下反应:aA +bB cC(s)+dD ,当反应举止一定时间后,测得A 缩小了nmol ,B 缩小了2nmol ,C 减少了23n mol ,D 减少了nmol ,此时达到化教仄稳.(1)该化教圆程式中各物量的化教计量数为: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爆收变更,但是仄稳没有移动,该反应中各物量的汇集状态: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3)若只降下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四种物量的物量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反应(挖“搁热”或者“吸热”).20. (16分)一定条件下,将SO2战O2充进一稀关容器中,爆收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搁热)反应历程中SO2、O2、SO3物量的量变更如图所示:回问下列问题:(1)落矮温度,SO2的转移率_________,化教反应速度_________.(挖“删大”“减小”或者“没有变”)(2)反应处于仄稳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3)反应举止至20 min 时,直线爆收变更的本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笔墨表白).10 min 到15 min 的直线变更的本果大概是_________(挖写编号). a. 加了催化剂b. 缩小容器体积c. 落矮温度d. 减少SO3的物量的量化教仄稳概括训练问案1、剖析:偶像温度对付v的做用,降下温度,反应速率删大,故选A.问案:A2、剖析:v(NH3)=s4L mol)0.16.2(1-⋅-=0.4mol·L-1·s-1.问案:B3、问案:D4.剖析:为了落矮正反应速率,必须采与落矮反应物或者死成物的浓度、落矮温度、减小压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而采与与此差异的步伐,没有管化教仄稳背何目标移动,皆市删大反应速率的;选项B、C、D切合上述央供.题中又央供使A的浓度删大,则减压(减小压强,真量上是删大容器的体积)后没有管仄稳背何反应目标移动,皆能减小反应物战死成物的浓度,所以选项B没有切合题意.减小E的浓度,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而落温使仄稳背顺反应目标(搁热反应目标)移动,A的浓度会删大,所以D切合题意.问案:D5、剖析:Δc(A2)=1 mol·L-1-0. 58mol·L-1=0. 42mol·L-1,Δc(B2)=1 mol·L-1-0. 16mol·L-1=0. 84mol·L-1,Δc©=0. 84 mol·L-1,果变更量之比等于化教计量数比,故选D.问案:D6、剖析:正反应为扩体吸热反应.A. 无做用;B. 加热,温度降下,仄稳左移,PCl5领会率删大;C. 充进Cl2,仄稳左移,PCl5领会率落矮;D. 温度没有变,体积删大,压强减小,仄稳左移,PCl5领会率删大.故选C.问案:C7.剖析:此题考查教死对付恒温恒压条件下等效仄稳的认识.恒温恒压修坐等效仄稳的条件是投料比相等.所以题设条件下,加进的N2战H2的体积比切合V(N2)∶V(H2)=2. 0∶6. 0=1∶3者皆可选.天然没有管加进几NH3,其转移为N2战H2的体积比皆为1∶3,即加进几NH3皆是符合的,或者曰对付等效仄稳无做用.可睹惟有C选项可选.问案:C8、剖析:3O22O3n(初):3 0n(变):0. 9 0. 6n(仄):2. 1 0. 6故C 切合变更.问案:C9、剖析:p 大,v 大,到达仄稳所需时间短,故p1>p2,若由p1形成p2,则p 减小,仄稳背扩体目标移动,而C 浓度删大,即仄稳背死成C 的目标移动,故1+2<n ,即n >3,故选D.问案:D10、剖析:A 项错,X 消耗速率为0. 3 mol·(L·s)-1,转移为X 战Y 的Z 的速率为0. 2 mol·(L·s)-1才是仄稳的标记.B 项错,正在容器容积没有变时加进氦气,仄稳没有移动.C 项错,降温时,正、顺反应速率均删大,但是删幅分歧.D 项精确,设启初时充进X 的物量的量为x,Y 的物量的量为y ,则x·37. 5%∶y·25%=3∶1得y x =21.问案:D11、剖析:c 初(N2O4)=L 5mol5.0=0. 1mol·L -1,果N2O42NO2,所以v(N2O4)=2s 2L mol 002.01⨯⋅-=0. 005 mol·L -1·s -1,A 没有精确;n(NO2)=0. 02mol·L -1×5 L =0. 1mol ,反应后n(总)=0. 5mol +0. 1 mol×21=0. 55mol ,故B 精确;设到达仄稳时,反应的N2O4物量的量为x ,由N2O42NO2n(初): 0. 5 mol 0n(仄): 0. 5 mol -x 2x则mol 5.0mol 5.0x+=1. 6 mol ,所以x=0. 3 mol ,C 没有精确;压缩容积,压强删大,仄稳背N2O4目标移动,故N2O4的转移率落矮,D 没有精确.问案:B12、剖析:选项A :死成2体积还表示2体积SO2局部反应,但是此反应是可顺反应,反应物没有成能局部转移为死成物.选项B :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物量分子数目缩小的反应,果此删大压强时会使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选项C :达到仄稳时的标记是正、顺反应速率相等.SO2的消耗是正反应,O2的死成是顺反应.由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圆程式中各物量的化教计量数之比.所以消耗SO2的速率应为死成O2速率的二倍.选项D :仄稳时,SO2浓度与O2浓度的关系要瞅反应起初的投料量,如果SO2与O2的起初投料量的物量的量之比为2∶1时,由于反应消耗的SO2与O2的起初投料量的物量的量之比为2∶1,所以达仄稳时,SO2浓度肯定等于O2浓度的二倍,可则没有会是.问案:B13、剖析:由图给疑息可知,随着温度的降下,仄稳混同气中G 的体积分数减小,证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图知,正在相共温度下,压强删大,仄稳混同气中G 的体积分数也删大,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删大的反应,即a <b.问案:B14、剖析:C. 从正、顺二个目标分别修坐等效仄稳,得反应物的转移率与死成物的转移率之战为1.问案:C15、剖析:正在其余条件没有变时,缩小体积,仄稳:C(s)+H2O(g)CO(g)+H2(g)背左移动,火的转移率落矮.问案:D16、剖析:(1)没有管正反应吸热,仍旧搁热,降下温度皆能使化教反应速率加快,v(正)也加快,v(顺)也加快,但是减少幅度没有相共.若正反应吸热,降下温度时,v(正)>v(顺);若正反应搁热,降下温度时,v(正)<v(顺).(2)若无特天声明,常常所道的催化剂即为“正催化剂”,加进催化剂,可共等程度天普及正、顺化教反应速率.(3)再充进a mol H2,c(H2)浓度删大,化教反应速率加快.(4)夸大容器的容积,容器内各物量浓度(或者压强)均减小,化教反应速率落矮.(5)通进Ne(g),并已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战压强,化教反应速率没有变.问案:(1)删大 (2)删大 (3)删大 (4)减小(5)没有变17、剖析:此题为等效仄稳问题,2 mol A 战1 mol B 反应达到仄稳时,与3 mol C 战1 mol D 反应达到仄稳时是等效的,即二者正在仄稳时C 的浓度为W mol·L -1,再根据仄稳移动本理加以推断即可.问案:(1)小于 (2)大于 (3)等于 (4)大于18、剖析:降下温度,B 的转移率变大,证明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减小压强,混同体系中w©减小,证明减压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即m+n >p.问案:(1)搁> (2)删大 (3)删大减小 (4)变小 (5)没有变 (6)变深变浅19、剖析:(1)果变更的物量的量之比等于化教计量数比,所以a ∶b ∶c ∶d =n ∶2n ∶23n ∶n =2∶1∶3∶2,故a=2,b=1,c=3,d=2.(2)果改变压强,速率爆收变更证明有气态物量介进反应,使仄稳没有移动,证明等号二边气态物量的化教计量数相等,据此可判知:A为气态,B为固态或者液态,C为固态,D为气态.(3)降温时,反应一段时间后,四种物量的量又达到相等,证明仄稳背顺反应目标移动,所以顺反应为吸热反应.问案:(1)2 1 3 2(2)气态固态或者液态固态气态(3)搁热20、剖析:(1)落温,仄稳背正反应目标移动,SO2的转移率删大,化教反应速率落矮.(2)反应举止15 min时,SO2、O2、SO3的物量的量均没有爆收变更,证明反应达到了仄稳状态.(3)反应举止至20 min,O2的物量的量爆收突变,证明此时减少了O2的量.问案:(1)删大减小(2)15~20 min,25~30 min(3)减少了O2的量 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有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
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2. 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分解反应:2NH3N2+3H2。
已知NH3起始浓度是 2.6 mol·L-1,
4s末为1.0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
A. 0.04 mol·L-1·s-1
B. 0.4 mol·L-1 ·s-1
C. 1.6 mol·L-1·s-1
D. 0.8 mol·L-1·s-1
3.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叙述能够说
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
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4.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
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少E的浓度
D. 降温
5.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
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 mol·L -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A. 2A2+B22A2B
B. A2+B22AB
C. A2+B2A2B2
D. A2+2B22AB2
6.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
使PCl5分解率降低的是
A.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
B. 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
C.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
D. 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7. 在一定温度下,把 2. 0体积的N2和6. 0体积的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
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
已知平衡时NH3的浓度是c mol·L-1,现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分别充入上述容器,并保持
-1的是
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后,NH3的浓度不为
..c mol·L
A. 1.0体积的N2和3.0体积的H2
B. 2.0体积的N2、6.0体积的H2和4.0体积的NH3
C. 4.0体积的NH3和1.0体积的H2
D. 2.0体积的NH3
8. 将 3 mol O2加入到V L的反应器中,在高温下放电,经t1 s建立了平衡体系:
3O22O3,此时测知O2的转化率为3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