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有道

合集下载

运动之道文言文翻译

运动之道文言文翻译

昔者,吾闻之有道之士,谈运动之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而人之大德亦曰生。

生者,动之始也。

故动者,天地之元气,万物之根本也。

”夫运动之道,无方无极,无始无终。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在天为日月星辰之行,在地为山川草木之生。

人能顺应之,则寿与天齐,德与地等。

运动之道,有三者:一则气,二则形,三则神。

气者,天地之元气,万物之根本也。

形者,人之肢体,万物之形质也。

神者,人之精神,万物之灵性也。

气者,动之原也。

形者,动之具也。

神者,动之用也。

三者相须而成,不可偏废。

故曰:“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神不安。

”夫气者,如天地之呼吸,不可息也。

形者,如人身之脉络,不可断也。

神者,如人心之思虑,不可绝也。

三者相合,则人得其全,而万物得其养。

运动之道,在乎养气。

养气之道,在乎调息。

调息者,所以使气归于和也。

气之和,则心平而志定,神清而意远。

调息之法,有六字诀:一曰“吐”,二曰“纳”,三曰“静”,四曰“守”,五曰“息”,六曰“凝”。

吐纳之间,气自调;静守之中,神自凝。

此六者,所以养气之本。

形者,动之具也。

故形之动,必以心为主。

心者,形之主也。

心正则形正,形正则气顺。

故曰:“形者,气之宅;气者,形之充。

”神者,动之用也。

故神之动,必以意为主。

意者,神之主也。

意专则神定,神定则气顺。

故曰:“神者,意之宅;意者,神之充。

”运动之道,在乎养形。

养形之道,在乎调身。

调身者,所以使形归于和也。

形之和,则心平而志定,神清而意远。

调身之法,有八法:一曰“站”,二曰“坐”,三曰“行”,四曰“卧”,五曰“伸”,六曰“屈”,七曰“转”,八曰“振”。

此八者,所以养形之本。

运动之道,在乎养神。

养神之道,在乎调心。

调心者,所以使神归于和也。

神之和,则心平而志定,神清而意远。

调心之法,有五字诀:一曰“静”,二曰“虚”,三曰“明”,四曰“诚”,五曰“和”。

此五者,所以养神之本。

总之,运动之道,无外乎养气、养形、养神。

三者相辅相成,人得以全其身,尽其性,以至于仁、义、礼、智、信之德。

带有道的成语

带有道的成语

带有道的成语头头是道[tóu tóu shìdào]原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

后用来形容说话或做事有条有理。

[近]有条不紊。

[反]颠三倒四。

志同道合[zhìtóng dào hé]形容彼此理想、志趣一致,或所从事的事业相同。

[反]分道扬镳。

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

比喻行动跟既定的方向完全相反。

[近]南辕北辙。

[反]殊途同归。

津津乐道[jīn jīn lèdào]指很有兴趣地谈论。

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shuō]道、途:道路。

从路上听来的话,就在路上传播给别人。

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说长道短[shuōcháng dào duǎn]长:优点。

短:缺点。

指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也作“说短论长”。

离经叛道[líjīng pàn dào]离:偏离,背离。

经:指儒家的经典。

叛:背叛。

道:指儒家的思想传统。

原指背离和违反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

现多比喻背离处于正统地位的思想或言行。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g biāo]比喻因志向或目标不同而各奔前程。

[反]殊途同归。

倍道而行[bèi dào ér xíng]倍:加倍;道:行程。

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道貌岸然[dào mào àn rán]神态庄重严肃,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常含讥讽之意)。

任重道远[rèn zhòng dào yuǎn]担子很重,路途遥远。

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

怨声载道[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孟子·尽心上》出自《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

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

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

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

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①岩墙:就要倾塌的墙。

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

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

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按类别采取方案的成语

按类别采取方案的成语

按类别采取方案的成语【摆迷魂阵】:比喻采取一个迷惑人的行动。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

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闭壁清野】:犹言坚壁清野。

是作战时采取的一种策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采善贬恶】:采:选择;贬;贬斥。

采取善良的行为,贬斥恶劣的行径。

【唱对台戏】: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唱反调】: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采取对立的举措。

【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

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

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乘敌不虞】:虞:料想。

军事上指乘敌人懈怠,采取某种敌人预料不到的行动。

【出其不意】: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

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待时而举】:待:等待;举:行动。

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

【掉以轻心】:掉:摆动;轻:轻率。

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铤鹿走险】: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同“铤而走险”。

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睹几而作】:睹:看见;几:细微的征兆。

指看见细微的征兆就采取行动。

【对证下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同“对症下药”。

【对症发药】:针对病根下药。

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

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症用药】:症:病症。

针对病症用药。

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话没说】: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罚不责众】: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

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法有定论,兵无常形】:法:兵法;论:论断;形:方法。

诚信名言名句经典摘抄

诚信名言名句经典摘抄

1.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孔子2.诚信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金钱。

诚信,世界需要你。

诚信创造财富。

3.诚在于心,信在于行,诚信在于心行合一。

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子》5.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守法规,敬畏道德;诚信为本,合法经营;以诚立足,以信立企;促进流通,繁荣经济。

6.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7.诚信就像一桶酒,越酿越醇;诚信就像一朵花,灿烂缤纷;诚信就像一片海,辽阔无边。

8.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9.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10.诚信,为仁人志士立德、立言、立功之第一要义。

诚信,表现天地之真。

诚信,充实天地之善。

诚信,完成天地之美。

11.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无诚不合、无信难行。

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

12.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名片;诚信是立足市场的基石;诚信是人一生的身份证。

13.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民族、集体的生存之基。

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

“言必信,行必果”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14.诚实守信,是治业之根本;知己律己,是立身之要道;容人助人,是处世之良津!15.诚信是第一财富,正法是第一坦道,实语是第一妙味,智慧是第一生命。

16.许下承诺就要尽力去兑现;信用是立政立国的根本,也是人人都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如果不守信,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17.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谚语18.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19.待物莫如诚,诚真天下行。

20.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

“本立而道生”,父母是孩子的本,这些品质又是做人的本。

21.诚实的人必须对自身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孟子读解 尽心上

孟子读解   尽心上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 “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 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 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 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善天下。”
【读解】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秉持的做 人原则。儒家士子,积极入世,得志则泽 被百姓,不得志则修养身心。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 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 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 奚可哉?”
【读解】义也有大小之分。拒绝外来诱惑, 是小义,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更大的仁义,是忠孝节义等方面。
35.道德两难怎么办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 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 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 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 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䜣然,乐而 忘天下。”
【读解】这一章从对杨、墨的评论出发, 表达了孟子主张“执中”而变通的思想主 张。对我们来说,既有学术史的价值,又 有思想方法上的启示。
27.饥不择食,渴不择饮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 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 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 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读解】行仁政,行大道,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老 有所养。
23.仁政富民,先富后教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 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 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 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 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 不仁者乎?” 【读解】“有恒产者有恒心” 。

行胜于言

行胜于言
行胜于言
-----清华文化漫谈
清华校风:
行胜于言
对 “行胜于言”理解
(一)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之有道
• 1、听而后言:无论是顺着说还是逆着说,
都要首先弄清对方的意思。
• 2、言必由衷:发自内心,修辞立其诚。 • 3、言之有物:讲话的最大技巧就是言之
有物。
• 4、言必有中:开宗明义,一语中的;
• 1、修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轻言 • 2、察人:贵行贱言
• 3、日常生活:不行不言、先行后言、
多行少言、快行慢言、高行低言。
• 4、为人处事:以行证言、以言促行、
言行互助、言行益彰。
•“八个带头”为院
党员干部指出了,带什么头、 如何带头、通过带头达到什 么目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 义。
• 落实职代会精神:
•做好“八个带头”
要言不烦,烦言不要。
• 5、言必有信:言必信,行必果
• 6、言必有则:三思而言,不要信口开河,
不要即兴而言,宁沉默勿妄语。
• 7、言必有新:使人耳目一新,确有收获
• 8、言必有趣:引人入胜、百听不厌
(二)行胜于言:不是唯行而是行之有道
• 1、首先要行: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
关键要“行胜于言”
•行动起来:
•做行胜于言
的中层
谢谢
易者亦难矣。
•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 2、行必有法:
• 事虽小易,不以其法为之,则大难;
• 事虽大难,若以其法为之,则小易。
• 3、行必有恒:坚持不懈,
• 4、行必有度:过犹不及,不及犹过,
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 5、行必有果:不要不了了之,无论好坏都

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

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

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

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

缺乏关心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单单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

当年,假使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窘迫。

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

假如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

慈善中包含的的是人性的关心,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

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心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

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倡导的,只因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

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

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逝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

我想,漂泊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心,又以适宜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

有些人,其实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

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

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

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实验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

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

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

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之有“道”
道——在日常生活中,泛指道路、方向、途径、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等。

在社会生活中,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左右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和谐,人们才会幸福。

道路,指一个人、一辆车甚至整个宇宙系统遵循的轨迹,一种使自身有所约束、有所指引的内在选择,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方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

这是“道路”的引申义,也是中国古代思想中“道”的基本涵义。

随着城市人流、车流的逐渐增多,行之有“道”的问题让人心烦意乱,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影响一个地方的形象。

行车者抱怨行路者不守规矩挡道影响速度,行路者抱怨行车者不守规矩乱停乱行影响通行,执法者抱怨路太窄、车太多、人难管、执法空间狭小等等。

如何化解行车有“道”的问题,就相当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难解之迷。

到底该把责任推向谁?通过“整脏治乱”工作开展五年多来的情况看,解决思想问题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

看看路面上横冲直撞行驶的车、横七竖八停放的车、处处鸣笛嚎叫的车,各种品牌、各种身价、各种身份、形态各异。

用欣赏汽车拉力赛或汽车展销会的眼光看,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用
凡人生活的眼光看,则更象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战场,深入其中随时都有献身殒命的可能。

看看混入行车道穿梭的人群、占用人行道谋利的人群,各种心态、各种身份、各个阶层、形态万千。

用理解的眼光看,走在行车道上的人可谓当时当代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杰”,人生道路千万条,如何选择,权利在己;用凡人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穿梭于行车道上,寻死觅残,关你何干?
看看辛勤工作的执法者,一年四季,坚守岗位,风雨无阻。

虽不至风餐露宿,至少在万家灯火人们尽享天伦之乐时,执法者仍恪尽职守。

为了减轻违规者免受经济的、行政的处罚,大老远喊你离开,既是尊重,又是警告。

且不说这种做法妥当与否,至少执法者有所为,也体现了人性化的执法,而有些人怎么就理解不了“人性”呢?
或许有人会说:何必如此刻薄,难道就没有半点宽容的心态?不,过分的宽容就是纵容甚至是包庇。

车行什么道,人行什么道,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不过是“我是老大我怕谁”的心态作怪。

真有不明白者,或幼,儒子可教;或痴,世人包容。

倘若是一个思维正常之人,不守道而行之,严管重罚,必是首选之策。

不论你是行车者、行路者,还是执法者,不论持什么样的心态,不论富贵还是贫贱,都应各行其道,行之有道,扮演好和谐社会建设者的角色。

(正安县文明办张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