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分析报告电饭锅李海坤
电饭煲设计调研报告

电饭煲设计调研报告电饭煲设计调研报告一、引言电饭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厨房电器,旨在通过自动化的方式煮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饭煲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方便性和智能化的需求。
本调研报告将分析电饭煲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电饭煲设计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二、现状分析目前市场上存在各种形状、大小、功能和价格不同的电饭煲。
从外观设计上看,电饭煲主要分为传统圆形和时尚方形两种类型。
圆形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电饭煲的主要设计,简洁实用,易于操作,深受老年人喜爱。
而方形电饭煲则更加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外观时尚,功能多样,适合现代化厨房的布置风格。
在功能方面,除了基本的煮饭功能外,现代电饭煲还加入了保温、煮粥、炖汤、蒸煮等多种功能。
保温功能的引入,使得电饭煲可以将煮好的饭菜保持温热状态,方便用户随时享用。
同时,电饭煲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菜谱来实现多种烹饪方式,满足用户对于多样化饮食的需求。
最近几年,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也对电饭煲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电饭煲开始加入智能控制和远程操作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来控制电饭煲的开关和菜谱选择,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三、发展趋势1. 多功能化设计:随着人们对于饮食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电饭煲设计越来越注重多功能的实现。
未来的电饭煲将融合更多的烹饪方式,如烤、煎、炸等,以满足用户对于多样化美食的需求。
2. 高效节能设计:节能是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电饭煲的设计也需要注重能源的节约。
未来的电饭煲将采用更高效的加热方式和更节能的控制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3. 智能化设计: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成熟,智能化设计将成为电饭煲设计的重要方向。
未来的电饭煲将更加智能化,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根据用户的口味和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菜谱推荐和烹饪方案。
四、挑战与机遇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电饭煲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电饭煲设计报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饭煲这一家用电器已经越来越普及,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电饭煲在功能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
在材质方面,也有早起的简单的有机塑料,不锈钢等材质逐渐发展成由不同的材质制成的电饭煲。
在造型方面,其造型也是各种各样,从低端到高档的,不同的电饭煲的造型以及气质截然不同。
然而,虽然电饭煲的造型各种各样,但低端的电饭煲的造型却仍然以圆柱状的外形为其主要的造型,因此,此次的课程设计我以低端的电饭煲为模板来对其进行仿生的设计。
关键词:电饭煲,造型,仿生目录摘要 (II)1 设计选题分析 (2)1.1 选题背景 (2)2 调研报告 (3)2.1 设计调研的目的 (3)2.2调研的实施 (3)1.对市场上各个商家的电饭煲占有率及其各种风格进行分析: (3)2.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几种品牌的电饭煲风格分析: (4)3.几种主要的按键造型分析: (7)4.电饭煲色彩色彩分析: (8)5. 电饭煲材质分析: (9)6. 电饭煲基本功能分析: (9)2.3调研总结 (9)3 设计分析 (11)3.1电饭煲设计分析 (11)1. 电饭煲设计之造型分析: (11)2.色彩的选定方案分析: (12)3.2展板展示 (13)3.3 工程图展示: (16)4设计小结 (17)1 设计选题分析1.1 选题背景经过20多年的市场推广,电饭煲已成为中国家庭普及率最高的小家电产品之一。
而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电饭煲生产销售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饭煲的功能方面在逐渐的完善,在功能方面,电饭煲已经能够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而且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可以说在功能方面已经基本达到了成熟的程度。
但其在造型方面的房展却还有很大的空间。
虽然市场上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造型的电饭煲,而且在其外形方面,现在市场上的电饭煲的主要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但具体到其造型方便却又是各种各样。
1.2 选题意义:通过对市场上现有的各种造型的电饭煲的分析,对电饭煲的外形进行一定的设计。
电饭煲技术分析报告

电饭煲技术分析报告李娇曼学号:1120103392 工业设计一班目录电饭煲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2)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 (2)中国第一台电饭煲 (2)电饭煲在中国的发展 (3)电饭煲的技术与控制原理 (4)电饭煲的工作原理 (4)电饭煲的结构 (7)电饭煲材料的比较 (9)加热方式 (10)价格技术设计比对 (10)廉价电饭煲(价格在100元以内的电饭煲) (11)普通电饭煲(价格在100~1000之间的电饭煲) (11)关于100~1000阶段价位增值的设计感悟: (15)豪华电饭煲(价格在1000以上的电饭煲) (15)关于高价位电饭煲的设计感悟: (17)虎牌电饭煲产品线分析 (18)HI电饭煲 (18)微电脑电饭煲 (29)营业用电饭煲 (31)电饭煲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电饭煲又称作电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常见的电饭锅分为机械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
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
而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是由日本人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工程公司发明于1950年代。
煮饭的可以追述到史前时代,而用电饭锅煮饭是二战后才开始的。
日本战败后,大军火商三菱的部分工厂转产民用品。
1940年代末期,三菱开发了第一部电饭锅,其实就是一个带电热装置的锅,由于没有自动性,而且需要实时看护,这种锅很不成功。
松下和索尼也开发了类似的锅都不成功。
1956年圣诞节前,东芝公司试制了700个带所谓的“定时功能”的电饭锅。
其定时原理为外锅加水以控制加热时间,当外锅的水蒸发后就停止加热,而内锅的米也煮成饭了。
9年后,这种定时设计被其他的定时设计所取代。
中国第一台电饭煲中国第一台电饭煲的“诞生地”在在湛江。
1976年,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就生产出国内第一台简易电饭煲。
电饭煲在中国的发展电饭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我国电饭煲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5个阶段:起步期、成长期、发展期、竞争起和调整期;而电饭煲产品发展的代表可分为5个阶段:线圈式、磁钢式、微电脑和模糊逻辑控制式、电磁感应发热式、压力烹饪式。
电饭煲设计调查分析报告

电饭煲设计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本报告基于对电饭煲设计的调查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市场上电饭煲的设计特点、用户需求以及可能存在的设计问题。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希望能为电饭煲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引言: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小家电之一,电饭煲在家庭烹饪中起到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电饭煲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调查旨在了解电饭煲设计的现状,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问卷调查对象为广泛的电饭煲使用者群体,市场调研则对多个电饭煲品牌和型号进行实地观察和使用体验。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外观设计:
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电饭煲的外观设计普遍关注度较低,更注重其功能性和安全性。
然而,一些用户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设计过于单一,缺乏个性化和时尚感,希望能有更多样式和颜色可选。
2. 操作简便性:
大部分用户对电饭煲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操作简单易懂,但也有部分用户反映一些电饭煲的面板设计繁琐,操作步骤过多,希望能有更简单易用的设计。
3. 安全性:
用户普遍认为电饭煲在安全性方面做得不错,且已经具备了防止烫伤和漏电保护等基本功能。
但仍有一些用户对电饭煲的长时间运行时的电器安全性存在一定担忧,希望能有更严格的电器安全认证。
4. 多功能性:。
厨具产品设计调研报告

厨具产品设计调研报告厨具产品设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厨具产品设计,分析其设计特点和受众需求,为我司今后的厨具产品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1. 网络调研:通过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等渠道,获取大量的厨具产品信息。
2. 实地调研:前往家居用品卖场、家居展览等实地寻找并观察各类厨具产品。
三、调研结果1. 市场现状:目前市场上的厨具产品种类繁多,功能齐全。
常见的厨具产品包括炒锅、平底锅、蒸锅、砂锅、煎锅等。
设计风格上较为多样,有简约时尚风格的不锈钢锅具,也有传统气息浓厚的铸铁锅具。
2. 设计特点:(1)功能多样性:市场上的厨具产品除了基本的烹饪功能外,还具备蒸、煮、炸、焖等多种功能,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烹饪需求。
(2)材质多样性:厨具产品的主要材质有不锈钢、铸铁、铝合金等,不同材质的制造工艺和用途有所区别,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的材质。
(3)人性化设计:市场上的厨具产品在设计上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加入防滑、防烫等安全设计,方便用户的操作和保护用户的安全。
(4)外观设计:厨具产品的外观设计时尚简约,采用金属质感、亮面处理等设计手法,使产品更具美感和观赏性。
3. 受众需求:(1)功能需求:受众对厨具产品的功能要求较高,希望产品具备多功能性和多样化的烹饪方式,以满足不同口味和烹饪需求。
(2)质量需求:受众对厨具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希望产品具备耐用性和优良的加工工艺,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3)外观需求:受众对厨具产品的外观也有一定要求,希望产品设计时尚简约,能够融入到现代家居的整体风格中。
四、结论综上所述,在今后的产品设计中,我司需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和多样化的烹饪方式,同时也要考虑产品的质量和外观设计。
在材质选择上,可以考虑使用不锈钢、铸铁等高质量材料来增加产品的质感和耐用性。
另外,还需要充分借鉴用户的需求和意见,注重人性化设计,在加强产品功能的同时,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使用体验。
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分析

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分析摘要:本文对家用电饭煲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加热方式、控制方式、智能控制电路设计结构组成、内胆材质、功能多样性、容量大小、能耗与节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类型电饭煲的比较,本文旨在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和使用电饭煲的建议,并为电饭煲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饭煲;设计;控制;功能;能耗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家电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多。
其中,家用电饭煲作为一种重要的厨房电器,具有煮饭、保温、定时等多种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重点探讨家用电饭煲的结构设计,分析其各项性能指标,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购买和使用建议。
二、家用电饭煲的工作原理米饭一出锅,里面的水分就会从液体变成气体。
当一个物质从液体转变成气体时,它会被-某种形式的物质所吸附,称为“潜热”。
在此期间,气温将保持在沸点。
直到所有的水份都被蒸干,锅内才会重新升温。
电饭锅内装着一个测温器,还有一个电子元件,一旦感应到水温升高,就会立即中断加热。
三、加热方式1. 底盘加热:底盘加热是通过在电饭煲底部加热来实现对内胆的加热。
这种加热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势,但加热均匀度相对较差,容易出现底部米饭烧焦的情况。
2. IH电磁加热:IH电磁加热是通过电磁场对内胆进行全方位加热,实现了更好的加热均匀度。
这种加热方式虽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但能够提供更好的烹饪效果,特别适用于对米饭口感要求较高的家庭。
四、控制方式1. 机械式控制:机械式控制是利用机械式定时器对加热时间和温度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优势,但精度相对较低。
2. 电子式控制:电子式控制是利用电子芯片对加热时间和温度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具有精度高、功能丰富的优势,但操作较为复杂,需要用户了解一定的电子知识。
五、智能控制电路设计1、显示电路设计在智能电饭煲中,显示装置是一个关键部分,主要用于展示烹饪流程的基本状态和操作状况,也方便于用户简单的操作,是人机数据交流的重要窗口。
电饭锅项目总结报告

电饭锅项目总结报告在过去几个月中,我们团队致力于开发和实施一款高性能、智能化的电饭锅产品。
以下是该项目的总结报告:1. 项目背景:电饭锅是一种用电加热的厨房设备,可用于煮饭、蒸煮和保温食物。
针对用户对方便、健康饮食的需求,我们决定开展该项目,并开发一款高品质、智能化的电饭锅产品。
2. 项目目标:- 提供可靠、快速、均匀的煮饭效果,保持米饭的口感和营养。
- 提供智能、便捷的操作方式,方便用户设置烹饪程序和控制温度。
- 提供多功能、安全可靠的设计,满足用户对不同菜肴烹饪的需求。
3. 项目实施:- 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用户对电饭锅的需求和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
- 组建了跨学科团队,包括工程师、设计师和饮食专家等领域的专业人员。
- 在加热控制技术方面,我们改进了电饭锅的加热元件和温控系统,确保可靠、快速、均匀的煮饭效果。
- 我们注重产品的智能化和便捷操作性,设计了直观易懂的控制面板和多种预设程序。
- 引入多功能、安全可靠的设计,如保温功能和防干烧保护,以满足用户对不同饭菜的烹饪需求和安全要求。
4. 项目成果:- 我们成功开发了一款高品质、智能化的电饭锅产品。
- 电饭锅提供了可靠、快速、均匀的煮饭效果,保持米饭的口感和营养。
- 智能化和便捷操作性功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 多功能、安全可靠的设计满足了用户对不同菜肴烹饪的需求。
5. 经验教训与展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加热控制技术和智能化设计的挑战。
对于未来的项目,我们将继续研究和改进相关技术,提升电饭锅的性能和用户友好性。
- 我们将持续关注用户需求和市场动态,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提供更好的电饭锅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需求。
产品设计分析报告 电饭锅 李海坤 (2)

产品设计分析报告姓名李海坤班级工设09-2 学号 15095806 报告日期 2011年11月5号艺术与设计学院一、产品名称电饭锅二、外形图三、结构分析1、爆炸图2、产品工作原理1、加热盘:如下图所示: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如下图所示:又叫磁钢。
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3、零部件信息序号名称数量材质成型工艺1 内锅 1 铝合金冲压成型2 磁钢限温器 1 永磁体、感温软磁铁切削成型3 加热板 1 铸铝合金、陶瓷切削加工压力铸造4 锅盖 1 PC/ABS塑料注塑成型5 内胆 1 钢铝合金冲压成型6 保温板 1 铝合金冲压成型7 外壳 1 不锈钢弯曲成型8 底座 1 PC/ABS 注塑模工艺四、总体分析电饭锅是一种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
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
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
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上下,可以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烹饪操作。
电饭锅可分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定时保温式电饭锅、压力电饭锅等三种,而上述我们所研究的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
自动保温式电饭锅主要的由锅盖、外壳、内胆、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
1.内胆内胆系采用纯铝板拉伸成型,底部加工呈球面状,使与发热板很好吻合,以提高热效率。
胆的内壁上有刻度,可指示出放米量和放水量。
内胆的边向外翻口,既可增加强度,又可使溢出的饭水流到壳外,以防损坏内部电器零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设计分析报告
海坤
班级工设09-2 学号 15095806 报告日期 2011年11月5号
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产品名称
电饭锅
二、外形图
三、结构分析
1、爆炸图
2、产品工作原理
1、加热盘:如下图所示:
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如下图所示:
又叫磁钢。
它的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
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3、零部件信息
序号名称数量材质成型工艺
1 锅 1 铝合金冲压成型
2 磁钢限温器 1 永磁体、感
温软磁铁
切削成型
3 加热板 1 铸铝合金、
瓷切削加工压力铸造
4 锅盖 1 PC/ABS塑料注塑成型
5 胆 1 钢铝合金冲压成型
6 保温板 1 铝合金冲压成型
7 外壳 1 不锈钢弯曲成型
8 底座 1 PC/ABS 注塑模工艺
四、总体分析
电饭锅是一种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
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
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
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上下,可以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烹饪操作。
电饭锅可分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定时保温式电饭锅、压力电饭锅等三种,而上述我们所研究的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
自动保温式电饭锅主要的由锅盖、外壳、胆、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
1.胆胆系采用纯铝板拉伸成型,底部加工呈球面状,使与发热板很好吻合,以提高热效率。
胆的壁上有刻度,可指示出放米量和放水量。
胆的边向外翻口,既可增加强度,又可使溢出的饭水流到壳外,以防损坏部电器零件。
2.外壳是用用冷轧薄钢板拉伸成型,外面喷涂装饰性漆层。
外壳与胆之间有一层空气间隔,起保温作用,同时可以安装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
3. 发热板是将环形金属管状电热元件铸造在铝合金体中,再经加工而成,它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和较大的机械强度,板面形状要求与锅底相吻合,在其中心处装有磁性温度控制元件。
4. 温度控制装置:电饭锅所以能够自动断电和保温,是因为它
部装有磁钢限温器和热双金属片恒温器两个自动装置。
五、分项分析
1、形态分析
此款电饭锅造型朴实稳重,一如常态,圆柱造型给人简洁、踏实、安全的直观感觉。
它的操作面板其中在一块地方,简单明了,方便人们的操作。
电饭锅提手的设计突破以往没有提手或是提手旧设计,在防烫伤手设计上有创新。
整体感觉有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资本,笨重但很实用耐用,不会有种不可亵玩的爽快。
2、色彩分析
民以食为天,所有的劳苦大众都把饮食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容加以关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深思。
清洁卫生的餐饮工具是我们首先会考虑的,白色浅色的电饭锅刚好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饭后的洗刷也更能显示出主人公的勤劳!
3、人机关系分析
对于一款好的产品来说其形态色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使用起来使用与否才是真正的王道。
成功的产品体现在使用前、使用时、使用后。
使用前,就电饭锅自身来说,要求其放置稳固,工作稳定。
底部采用支撑三足结构,很好的解决了电饭锅工作中的放置与稳固支撑问题。
同时,三足结构能够使锅的底部与放置其的地板或桌面相离,避
免了地面的潮湿对电饭锅的影响,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圆柱的造型、偏下的重心都为其放置时的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盘型的锅盖还为使用过程中,人的操作主要有移动、取放食物、按开关、开合锅盖等。
考虑到人对其操作与锅盖的很密切的关系,电饭锅提手的设计突破以往没有提手或是提手旧设计,在防烫伤手设计上有创新。
他的提手采用塑料材质,制作成空心提手结构,无论从提手的长度还是提手的粗细程度来说,都能使人手很好的握住提手。
事实上,提手的长度几乎是整个锅体的直径,这个是主要考虑到加工的方便。
提手的尾端有一个开关,控制锅盖与锅体的连接,这个也是考虑到操作的安全性设计的。
电饭锅给人的反馈有指示灯与锅盖上端的排气孔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主要的是指示灯。
指示灯提示的是加热与保温。
当感温软磁铁失磁时,永磁体的运动导通了保温电路,同时加热电路被关闭。
指示灯从加热转换为保温。
为了达到清楚的提醒目的,两个灯的色彩不同。
对电饭锅的清洗的考虑,整个锅体采用较大的倒圆角,即平面底部与圆柱形的锅体之间采用较大的倒圆角,锅盖等其他的需要清洗的结构也都采用较大的倒圆角结构,满足清洗的方便性的要求。
而锅与锅体的分离,使得无论是操作还是清洗都变得方便,也更加人性化。
使用后,就电饭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来说,是使用后的放置问题。
或者这问题也可以说成节约周围空间的问题和避免周围空间的干扰问题。
就节约空间来说,其意义更加的非凡,就看现在这个房价,一个不合理电饭煲所浪费的将是多少个电饭煲啊——厨房是一个物品繁多而且很狭小的环境,如何节约空间成为当务之急。
让电饭锅更加小巧,不但节约了空间,而且还方便存放。
这款产品整体精致小巧,满足使用的需求——烹饪量,又同时满足对空间的节省的要求。
生在房价天价的现在,我们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设计的力量。
4、工艺分析
4.1工艺方法分析
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外部由锅盖、外壳、地座(注塑成型)组成,锅盖和外壳通过一根旋转轴连接,外壳和地座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开关卡扣在外壳上。
在自动保温式电饭锅部大致由温度控制器、发热板、连杆、胆组成,用螺丝将开关、连杆、温度控制器、加热板相连,胆置于加热板上,当低温时,感温磁钢吸住其上表面,通过连杆使触点合并,使电流形成通路,加热板加热,当加热到一定程度,感温磁铁失去磁性,又由于重力作用,使感温磁钢不能继续吸住它而跌落。
下跌时,永磁体通过连杆作用把触点分离,于是电饭锅断路
4.2工艺水平分析
注塑成型:主要参数有压力、速度、温度、时间。
影响压力的关系有很多,所以一定要从小的压力开始操作,最后选定合适的压力参数
在整个成型周期中,注射时间和冷却时间最为重要。
它们既是是成型周期的主要组成部分,又对塑件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注射时间中
的充模时间与充模速率成反比,而充模速率决定于注射速率。
为保证塑件质量,应正确控制充模速率。
成型工艺参数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甚至是矛盾的,掌握之间的联系及变化关系,在解决一些矛盾性问题时比较易抓住平衡点。
精密铸:主要影响因素有蜡模温度、粘接剂还有融化收缩的时间以及温度等。
不粘锅涂层主要原料是聚四氟乙烯。
高级不沾锅涂料,具有优良的不粘性、耐温性、耐磨及附着力。
不沾锅涂料一般使用的是水性双组分涂料来加工完成。
双组分的涂料,分为底漆和面漆,原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配合无机颜料合制而成。
即四氟乙烯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洁镬物料”;是一种使用了氟取代聚乙烯中所有氢原子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
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
不糊不粘锅
锅体表面螺纹具有“微气垫热缓导”作用,使锅体达到物理性不易粘,不产生致癌物质,杜绝了化学涂层对人体的危害。
环保又健康
无油烟产生,不污染厨房,不污染环境,绿色环保;食物不焦不糊,菜肴原滋原味,不破坏营养成分,让全家享受美味和健康。
炒菜无油烟
航天磁化瓷合金超导材料,温度保持在240度的食油裂解和挥发
的临界点以下,无油烟产生,从源头上消除了油烟危害。
节能又省油
导热系数高达175,是铁的4倍,传热快,可节省30%的食用油,20%的煤气,无油烟,节省抽油烟机的清洗费、安装费等。
4.3新工艺应用情况
锅盖表面装饰处理:
1.塑料着色:在塑料产品成型过程中将塑料材质本身着上色
2.涂饰:把涂料涂覆到产品或物体的表面上,并通过产生物
理或化学的变化,使涂料的被覆层转变为具有一定附着力和机械强度的涂膜。
效果:着色、获得不同的肌理、防止塑料老化、耐腐蚀六、结论
小组通过对电饭锅的拆卸与安装以及老师详细的讲解还有之前小组同学的经验分享,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
了电饭锅具体的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这样对于一个具体
产品的制造更加明了有哪些部分。
通过查资料分析又明白
了产品具体的材质以及制作工艺,当然鉴于水平有限,或
许作业不尽完美,但毕竟使我们在设计的道路上多少又前
进了一点。
分析的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我们在这样
的过程中体会获得新知识的快乐。
站在消费者与设计者的
角度考虑问题,更好的产品才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