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477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合集下载

GB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 B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2008代替GB 6514—1995 2008—12-11发布2009—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标准除第1章、第2章、第3章为推荐性外,其余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订的共有12项:——GB 6514—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 1444 1—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14443—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773—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5607—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 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一。

本标准对应于美国防火协会标准NFPA 33《易燃和可燃材料喷涂作业标准》(2007版),与NFPA 33:2007版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本标准与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更新了引用的国家标准。

GB14773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sb 共26页

GB14773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sb 共26页

GB1477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静电喷枪 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
4一般防护要求 4.1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应符合GB
3836.1所规定的一种或几种防护类型的 要求。 4.2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的外壳应符合 GB 4208中所规定的“IP 54”防护等级 要求。
GB1477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静电喷枪 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
施加150 N拉力,持续时间1 min。 7.5.2 对完全装配好的抽样产品进行拉力
试验。试验期间,限位器间的电缆不 应出现明显移位。
GB1477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静电 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
7.6 压力试验 7.6.1 对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中所有承受气体或液
体压力的部件,施加最大标称工作压力1.5倍值 的压力进行试验,持续时间为5 min。 7.6.2 试验中,被试部件不应出现渗漏或损坏。 7.7 高电压绝缘试验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的高电位部分都应按其 最高工作电压的1.2倍值进行绝缘试验,应不出 现电击穿及表面闪络现象。
GB1477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静电 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
7.10.3 静电喷粉枪点火试验所用的爆炸性气 体的点火能量为2 mJ。符合要求的气体为 甲烷与空气混合气体,甲烷的体积浓度为 12.0%±0.1%,甲烷的纯度为99%。
7.10.4 试验时应将静电喷枪配用的高压电源 调整到最大输出高压值,但输入电压不应 超过其标称输入电压的1.1倍。
GB1477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静电 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
9 标记 9.1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都应在明显的位置
上设置清晰、耐久的安全标记铭牌。 9.2 静电喷枪上应依序标记下列内容: a) 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 产品型号及编号; c) 防护型式标记及外壳防护等级标记; d) 最大温升值; e) 本标准号。

粉末喷涂工艺安全分析及对策

粉末喷涂工艺安全分析及对策

粉末喷涂工艺安全分析及对策车小匠AI制造6月13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内喷涂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且粉末喷涂具有不用溶剂、污染小、节省能源和资源、减轻劳动强度和涂膜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导致设有该工艺的企业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其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较多,其中不乏众多的易燃易爆品,同时喷涂方式大都采用静电喷涂法、流化床涂装法、静电流化床法、静电振荡法、粉末电泳法和火焰喷涂法等高能量喷涂方法,所以从理论上看,在此工艺要求上,同时存在引火源、空气与可燃粉末3个条件,极易造成喷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而粉末喷涂事故具有破坏力大、突发性强、对人损害大等特点,其预防与监管将会成为安全生产领域带来一定的挑战。

粉末喷涂工艺基本概况我国的喷涂工艺基本存在于第一和第二产业当中,尤其是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与建筑业为主,例如机械制造、材料生产和电器加工等。

工艺方法不同所使用的设备也不同,目前国内以静电喷涂法为主流方法,以此为例,粉末喷涂工艺一般分为3步,即前处理、静电喷涂与固化。

前处理主要进行除油、除锈、磷化(铬化)、钝化等工作,常见前处理有浸泡式、喷淋式、瀑布式3种;静电喷涂是该工艺的核心,一般在一个固定的静电粉末喷涂系统中进行,该系统主要由一套供粉装置、一套或数套静电喷枪、控制装置、静电发生装置(通常配置在静电喷枪里面)及一套粉末回收装置组成;固化一般在烘干房中进行,是通过将喷涂后的工件经过高温,使粉末浓融、流平、固化将喷涂后的粉末固化到工件表面上。

由于各生产厂家经济情况不同,导致其前处理、喷涂、固化生产线所使用器械的质量不同,有的是成套购买的;有的是单件购买自己组装的;有的是自行设计制作的,工艺所在的房间构造也有所不同。

即使在同一行业中,工艺中的用粉规模、喷涂方法、生产能力等也不尽相同。

杂乱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进行严格地管控,将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目前我国已经对涂装行业制定了一套安全作业规程《涂装作业安全规程》,该系列共有12项,对喷粉区与粉料的布置有严格的要求,不但明确了粉末喷涂行业的安全目标,还为今后该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标准基础,是进一步提供安全生产水平的新起点。

GB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2008代替GB 6514—1995 2008—12-11发布2009—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标准除第1章、第2章、第3章为推荐性外,其余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订的共有12项:——GB 6514—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 1444 1—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14443—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773—20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5607—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 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一。

本标准对应于美国防火协会标准NFPA 33《易燃和可燃材料喷涂作业标准》(2007版),与NFPA 33:2007版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本标准与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更新了引用的国家标准。

——引用GB 50016—2006中有关条文和表作为涂漆作业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依据。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发布日期:2005-7-3 ]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十一项: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安全规程术语》;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

程》系列标准之一,与GB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相配套,为其净化设备安全炭吸附、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热力燃烧、液体吸收五类装置进行净化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标准中首守的通用安全要求,之后提出各类净化装置各自的安全要求,最后对这些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培训等提出规范热力燃烧净化装置中,采用了日本“JIS8415-1982工业用燃烧炉的安全通则”的部分内容。

管理局提出。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省化工研究所、扬州琼花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苏州捷能有机废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张益铮、韩航、孙新研、陆哲明、顾卫东、吴中直。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废气净化装置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热力燃烧、液体吸收五类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验收、运行和维护。

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境用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分:低压电器电控设备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煤质颗粒活性炭准用导则火器阻火性能和试验方法业安全规程术语排放标准染控制标准染控制标准染控制标准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设计规范设计规范职业接触限值烧炉技术条件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_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_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_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12942-2006 代替GB12942-19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Safety code for paint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afety forworking in confined spaces自 2006-9-1 起执行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5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 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 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五。

本标准对应于美国ANSI Z117.1—1995《有限空间的安全要求》。

与ANSIZ117.1—1995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替代GB 12942—19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 12942—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新的定义;——对标准的使用范围做了修改;——对原标准中有限空间的含氧量指标做了修改;——对涂装作业时各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作业人员现场着装行为作出规定(具体增加了涂装作业时的安全事项;——规定对作业区的电气设备、照明设施实现整体防爆(对用电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增加了要求在仅有顶部出入口的有限空间进行作业的人员佩带救生索的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警戒区域的划定及警戒标志设置作出规定,以完善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审查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在作业前确认在有限空间内所用材料的易燃、易爆等级并具有相关的安全使用资料;——针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特殊性,修改了通风规定。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444-2006)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444-2006)

前言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强制性《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GB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丁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八。

本标准本次修订部分采用了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33:2000《易燃和可燃材料的喷涂应用标准》,与NFPA33:200。

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代替GB14444-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与GB1444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为了更加明确和保持前后一致,增加了新的定义口b)新增“电气设备和点火源”一章,详细规定了2区爆炸危险区域的空间距离。

c)新增喷漆室的排风量须同时保证达到所喷溶剂燃烧极限下限值(lower flammable limit,即LFL)25%的规定,并列出计算该风量的公式、有关溶剂LFL值表和计算示例。

d)新增“喷烘两用喷漆室”和“流平区”的安全技术要求。

e)将原标准“喷漆室的地坪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备制,或辅覆小产生火花的材料”改为“应用不燃、难燃材料或组件建造”。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6-10批准1994-01-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喷漆室的通用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喷漆室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和维修。

2引用标准GB 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4053.1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2固定式钢斜梯GB 4053.3工业固定式防护栏杆GB 4053.4工业固定式钢平台GB 4385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GB 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 651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工艺通风净化GB 7231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 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GB 1236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J 4工业企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TJ 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术语3.1喷漆室spray booth一个完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具有良好机械通风和照明设备的、专门用于喷涂涂料的房间或围护结构体。

室内气流组织能防止漆雾、溶剂蒸气向外逸散,并使其集中安全引入排风系统。

3.2控制风速control speed of flow在操作人员呼吸带高度上与主气流垂直的断面平均风速。

3.3干扰气流irregular flow影响控制风速的一切气流,如工件和操作人员移动时产生的气流、车间穿堂风和门窗隙缝形成的气流等。

4通风排毒4.1控制风速4.1.1喷漆室内部为涂漆区,必须设置通风系统,其控制风速应按下表规定采用。

喷漆室的控制风速━━━━━━━━┯━━━━━┯━━━━━━┯━━━━━━━━━━━操作条件│干扰气流││控制风速,m/s││类型├───┬───────(工件完全在室内)│m/s ││设计值│范围────────┼─────┼──────┼───┼───────静电喷漆或自动││大型喷漆室│0.25│0.25--0.38无空气喷漆│忽略不计├──────┼───┼───────(室内无人) ││中小型喷漆室│0.50│0.38--0.67────────┼─────┼──────┼───┼───────││大型喷漆室│0.50│0.38--0.67手动喷漆│≤0.25 ├──────┼───┼───────││中小型喷漆室│0.75│0.67--0.89────────┼─────┼──────┼───┼───────││大型喷漆室│0.75│0.67--0.89手动喷漆│≤0.50 ├──────┼───┼───────││中小型喷漆室│ 1.00│0.77--1.30━━━━━━━━┷━━━━━┷━━━━━━┷━━━┷━━━━━━━注:大型喷漆室一般为完全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在室体内操作,同时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中小型喷漆室一般为半封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面对敞开面在室体外操作,仅设置排风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1477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规定》目次前言 (II)1 范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样防护要求 (1)5 机械结构安全要求 (1)6 电气安全要求 (2)7 试验方法 (2)8 检测 (3)9 标志 (3)前言本标准的第4、5、6章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公布的共有12项:——GB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治理通则》;——GB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

——GB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本标准是对其中GB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进行首次修订。

本标准代替GB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与GB14773—1993相比,在章条结构编排上无大的变化,内容上要紧采纳欧洲标准EN50050-2001“用于潜在爆炸性气氛的电气装置-手持式静电喷涂装置”,并结合国内情形进行修改。

与原标准相比,要紧做了如下修订:—— 6.7条,对静电喷粉枪的安全点火能量进行了修改。

——7.4.2、7.4.3条,对抽样产品数量及重复试验次数进行了修改。

——7.7条,对高电压绝缘试验的试验压力值进行了修改。

——7.10.2、7.10.3条对静电喷漆(喷粉)枪点火试验气体用标准气体种类和技术参数进行了修订。

——7.10.4条,对静电喷枪点火试验电压输入值进行了修改。

——7.10.6条,改为用两个不同直径的接地金属球进行试验。

——7.10.7条,新增加一句“每次都更换新奇的试验气体,或者试验气体连续地通过容器,则试验为一次连续20min”。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装作业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明泉工业涂装。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朱和平、沈立、金雪芳、邬克、黄立明、赵瑛、茅立安。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要求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在静电喷漆区和静电喷粉区使用的手持式或自动式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的安全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手持式或自动式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使用和爱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本质安全型静电喷枪。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441-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60079-0:1998)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529:1989)3 术语和定义GB/T 14441-199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静电喷漆(粉)枪 electrostatic spray paint(powder)gun喷涂液态、粉末涂料的静电喷枪,包括枪式、转盘式、旋杯式等。

3.2辅助装置 associated apparatus供给并操纵静电喷枪工作电压和电流及雾化涂料所必需的辅助装置。

通常指:高压发生器、高低压电缆、驱动电机、隔离变压器等。

4 一样防护要求4.1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应符合GB 3836.1所规定的一种或几种防护类型的要求。

4.2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的外壳应符合GB 4208中所规定的“IP 54”防护等级要求。

5 机械结构安全要求5.1 手持式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应有足够的壳体结构强度和刚度。

5.1.1 喷枪的各类部件应能承担7.3所规定的冲击试验要求。

5.1.2 喷枪应能承担7.4所规定的跌落试验要求。

5.2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的塑料部件应具有防止喷涂作业所用涂料溶剂腐蚀的性能,制造厂应给予说明。

5.3 手持式静电喷枪的手柄应由金属或具有电阻率不大于10 Ω•m的材料制成,其总面积应不小于20 cm2。

5.4 高压电缆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接头处应采取应力减缓措施。

5.5 高压电缆应有足够的强度,应能承担7.5所规定的拉力试验要求。

5.6 高压电缆的屏蔽层外应有耐磨损的绝缘护套爱护。

5.7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通常设计在0℃~40℃环境温度范畴内使用,否则制造厂应在铭牌上标明使用温度范畴。

5.8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中,承担气体或液体压力的部件应能承担7.6所规定的耐压试验要求。

6 电气安全要求6.1 高压电缆应有有效的接地屏蔽层,可利用该屏蔽层将喷枪的金属部件与高压发生器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6.2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上不应带电的金属部件,应与高压发生器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6.3 高压发生器应与静电喷枪的机械或电气开关装置联锁。

手持式静电喷枪的扳机应在弹簧作用下处于“关”的位置,“开启”位置不应设置锁定机构。

6.4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应能承担7.7所规定的绝缘试验要求。

6.5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中所用的高压限流器件应予以有效的绝缘和防护,以幸免带高压电极触地5 min的冲击阻碍。

6.6 制造厂应在铭牌上标注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在极限工作状况下的最大温升值。

6.7 在涂装作业区内,静电喷枪不管是在运行或不运行状态,其放电时产生的点火能量均应为安全点火能量,静电喷漆枪应小于0.24 mJ,静电喷粉枪应小于2 mJ。

应承担7.10所规定的点火试验要求。

7 试验方法7.1 一样检查7.1.1 检查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所有连接部位的准确性和牢固性。

7.1.2 按5.3要求检查电阻率和面积。

7.1.3 按5.4、5.6要求检查高压电缆的外层防护及其接头处应力减缓措施。

7.1.4 按6.3要求检查高压发生器与喷枪联锁机构。

7.2 防护能力验证按GB 3836.1和GB 4208要求,验证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的防护能力。

7.3 冲击试验7.3.1 按表1规定,由检定者依照部件易损情形选定两个以上试点进行冲击试验。

7.3.2 被试验的静电喷枪应稳固地置放在混凝土地面上的硬木块之上。

7.3.3 采纳质量为1 kg的重锤进行冲击试验,重锤头部为直径25 mm的淬火钢半球。

7.3.4 静电喷枪经冲击试验后即使显现损坏也应符合7.10点火试验要求。

7.4 跌落试验7.4.1 静电喷枪应从1.25 m高处跌落至混凝土地面上。

7.4.2 对完全装配好的两把抽样产品进行跌落试验。

7.4.3 静电喷枪以正常工作状态自由跌落,并至少重复4次。

7.4.4 静电喷枪经跌落试验后即使显现损坏也应符合7.10点火试验要求。

7.5 高压电缆拉力试验7.5.1 对连接至静电喷枪的任何高压电缆施加150 N拉力,连续时刻1 min。

7.5.2 对完全装配好的两把抽样产品进行拉力试验。

试验期间,限位器间的电缆不应显现明显移位。

7.6 压力试验7.6.1 对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中所有承担气体或液体压力的部件,施加最大标称工作压力1.5倍值的压力进行试验,连续时刻为5 min。

7.6.2 试验中,被试部件不应显现渗漏或损坏。

7.7 高电压绝缘试验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的高电位部分都应按其最高工作电压的1.2倍值进行绝缘试验,应不显现电击穿及表面闪络现象。

7.8 短路试验将静电喷枪的高压电极触地连续5 min,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中所用的任何限流器件都不应损坏。

7.9 温度试验7.9.1 在正常作业及设计规定承诺的超负荷条件下使用时,测得的设备外表最大温升值不应超过制造厂标注的温升值。

7.9.2 测量表面温度时,应尽可能减少环境对温度参数的干扰。

7.10 静电喷枪点火试验7.10.1 本试验应在20±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并注意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

7.10.2 静电喷漆枪点火试验所用的爆炸性气体的点火能量为0.24 mJ。

符合要求的气体为丙烷与空气混合气体,丙烷的体积浓度为5.25%±0.25%,丙烷的纯度为99%。

7.10.3 静电喷粉枪点火试验所用的爆炸性气体的点火能量为2 mJ。

符合要求的气体为甲烷与空气混合气体,甲烷的体积浓度为12.0%±0.1%,甲烷的纯度为99%。

7.10.4 试验时应将静电喷枪配用的高压电源调整到最大输出高压值,但输入电压不应超过其标称输入电压的1.1倍。

7.10.5 试验在由非导体材料制成的充满试验气体的透亮试验容器内进行。

试验前应先用已确定的能量对试验用的混合气体进行引燃校验,以证实其确为标准着火浓度。

7.10.6 将直径为10mm和25mm的接地金属球反复地移向喷枪及电缆中可能发生最易燃放电的部分。

假如试验气体未被点燃,则认为喷枪通过本试验。

7.10.7 试验以5min为一周期,连续重复4次。

每次都更换新奇的试验气体,或者试验气体连续地通过容器,则试验为一次连续20min。

7.10.8 考虑静电喷枪剩余电荷的点火能量,可在上述试验完毕后,切断电源,赶忙重复一次上述试验。

8 检测8.1 向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参照具体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周期及抽样产品的封样、送样方法进行送检。

8.2 由有资质的检测部门依照本标准对制造厂按规定送交的抽样产品进行检测检验,以验证其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填发检测报告。

8.3 制造厂应自行负责验证所生产的产品完全与提交检测部门检测并通过认证的样品相符。

8.4 如产品有可能阻碍安全性能的更换时,应重新进行有关安全性能的检测认证。

9 标志9.1 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都应在明显的位置上设置清晰、耐久的安全标志铭牌。

9.2 静电喷枪上应依序标志下列内容: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b)产品型号及编号;c)防护型式标志及外壳防护等级标志;d)最大温升值;e)本标准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