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

集合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说一说:课间休息时都会参加哪些活动?

2.猜一猜:你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3.同学们猜出了多少种结果,那么到底谁猜得对?

(1)有人数了数跳绳9人,踢毽8人,共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2)有人说参加比赛的人数没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没有17人,是因为有人重复报了两项比赛。)

4.那到底有多少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引导:把重复的人连线或打记号等。)

可在表格上直接连线,能最清楚地看出有3人重复报了。

5.为了更清楚地让我们看出哪些人只报了一项,哪些人两项都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适当引出画集合图的方法。出示课题:集合)

6.你能把人名填到集合图中吗?

(1)小组协作完成。

(2)把人名不要了,换了人数你会填吗?(独立完成)

(3)观察集合圈图,要算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怎样列式?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反馈)

(4)反馈:9+8-3=14(人)

①说算理。②适当追问:为什么要减3?

7.回顾算理,整理思路:通过对例1的分析解答,有什么要与同学们交流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减去重复的)

8.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①独立填写。②重点观察重复处。

(2)做一做第2题。

①独立填写。②反馈思路。

二、拓展深化,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三第1题。

(1)统计出共有多少种水果。

(2)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练习二十三第2题。

(1)如何把两项都会的很清楚地看出来(连线),填在什么地方?(2)解答问题。

(3)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你会解答提出的问题吗?)

3.练习二十三第3题。

(1)尝试完成。

(2)组内交流。

(3)教师适当点拨。

(4)全班交流。

4.练习二十三第4题。

(1)适当点拨如何根据所提问题,从三组条件信息中选取合适的信息画集合圈。

(2)然后根据问题尝试解答。

(3)反馈交流。

课后反思二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本单元主要介绍

韦恩图表示集合及交集、并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交集、并集,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学生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17人;另一种是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14人。在这样富有悬念的冲突中,引发学生思考,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统计表,发现有3人是重复的。然后,教师启发学生“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可以清楚地参加跳绳的人数、踢毽的人数、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吗?”,可以借助画图、表或其他形式试着表示出来。

重点理解集合的概念及交集、并集。在教学中,利用课件直观演示将两个集合圈合并的过程。要求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实质上就是求并集的过程,即“求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就是用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的和减去它们的交集的元素个数”,转变为数学模型就是“两个集合的数量的和减去重复的数量就是这两个集合的总数量”。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对于集合包含的部分理解还是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对于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学生对于这两句话的理解容易混淆:“两项都参加的”和“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导致学生在表述上出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