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和化工过程绿色化可行性研究
绿色化工介绍绿色化学品与绿色生产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绿色化工介绍绿色化学品与绿色生产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绿色化工是指在化学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一种化学工程和技术模式。
绿色化学品和绿色生产成为绿色化工的关键要素,在化工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一、绿色化学品的概念及应用绿色化学品,又称环境友好型化学品,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使用可再生资源、能源和环境友好的原材料,并采用绿色工艺生产出的化学品。
绿色化学品具有低污染、环境友好、安全无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1. 绿色溶剂:传统的有机溶剂常常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绿色溶剂则采用可再生原料或生物基原料制备而成,具有低毒、低挥发性、循环可再生等特性,如水、CO2、生物酯等。
2. 绿色催化剂:传统的催化剂常常采用稀有金属等昂贵原料,而绿色催化剂采用环境友好的原料制备而成,具有高效、再生性好等特点。
如以金属氧化物、生物质等为基础的催化剂。
3. 绿色添加剂:绿色添加剂是指在化学工艺中加入的对环境和人体无害的物质,如绿色阻垢剂、绿色缓蚀剂等。
4. 绿色染料与颜料:传统染料与颜料中常常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重金属离子,而绿色染料与颜料采用环境友好原材料合成,并且在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
5. 绿色聚合物:绿色聚合物是指在合成过程中使用环境友好原料,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可降解性、耐高温性能等。
二、绿色生产的概念及实践绿色生产是指在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生产方式。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手段,实现绿色生产。
1. 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是指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优化和改进化工生产过程,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采用高效“三废”处理技术、闭塞式生产工艺、循环利用等手段,减少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节能减排的实践:化工行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之一,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化石能源的生产模式,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摘要】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绿色化工技术的概念和化学工程工艺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绿色催化剂、生物降解技术、可再生能源、绿色溶剂以及绿色废弃物处理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还能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部分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绿色化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减缓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绿色化工技术、化学工程工艺、绿色催化剂、生物降解技术、可再生能源、绿色溶剂、废弃物处理技术、环境保护、发展趋势1. 引言1.1 绿色化工技术的概念绿色化工技术是指在化学工程领域中采用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策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资源消耗,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绿色化工技术的实施需要化学工程师充分考虑工艺的绿色性质,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设备设计、控制废弃物排放等手段来实现。
绿色化工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预防优先,综合利用,资源循环”,致力于创造一个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
在当前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绿色化工技术成为推动化学工程领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绿色化学原则,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环境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化工技术已经成为化学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促进环保、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化学工程工艺的重要性化学工程工艺是将化学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转化成目标产品的工程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化学工程工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化学工程工艺可以实现原料的高效利用,将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有用的产品,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绿色化工技术是指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为原则,致力于绿色化学产品的生产及加工的一种化学工艺技术。
绿色化工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经济意义。
本文将从绿色化工技术的背景和意义、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绿色化工技术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化工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成为困扰人类的主要障碍。
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技术手段之一,绿色化工技术应运而生。
绿色化工技术以实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降低环境影响、节约资源和提高产品质量。
1. 绿色催化剂的研发与应用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等为代表的新型催化剂已经成为绿色催化剂研究的热点。
MOF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多孔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积和孔径特征,能够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构建MOF的结构,可以实现对酸碱性、导电性和孔隙性等性质的调控,从而实现对催化反应的精准控制。
MOF在有机合成、催化转化和环境净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除了MOF,生物催化剂也是绿色催化剂中的一大亮点。
生物催化剂以微生物和酶为代表,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可再生的特点,已经成为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催化剂。
通过遗传工程和表面修饰等手段,可以提高生物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实现对复杂有机废水的生物降解和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转化。
2. 生物技术在绿色化工技术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是绿色化工技术中的另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生物法处理废水、生物质能源生产和生物基合成材料等方面。
生物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酶和甲烷发酵等手段,实现对有机废水、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生物技术还可以通过生物转化和发酵等过程,生产生物柴油、生物醇和生物聚合物等生物基产品,为化学工程与工艺提供了可替代的绿色合成方案。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

R E S E A R CH A ND E X P L O R AT I ON I N L A BO R A T O R Y 第 3 4卷
上 海 市 绿 色 化 学 与 化 工
S h a n g h a i K e Y L a b 0 r a t 0 r Y 0 f G r e e n
_ 荀 l重点 实 验室 成 立 于2 0 0 3 年1 0 月, 它 面向
国家和 地 方 的 发展 需求 ,瞄准 绿 色化 学 的发 展 前 沿 ,倡 导 “ 绿色碳科 学”新理念 ,探 索绿色化 学反
应 和 合 成路 线 ,研 制 新 的 高 效 绿 色 催 化 剂 及 其 它功
能材料 ,开发绿色化工工艺和技术 ,以获取绿 色化
I 题 E 詈 蜀 圜
近 三年来
( 2 0 1 2 — 1 4 ) , 重 点 实 验 室 在 科 技 部、 教 育 部、 基 金 委、 市 科
委及 教委 1 3 5项科 研 项 目的支 持
下, 在J . A m. C h e m. S o c ,A n g e w. C h e m. I n t . E d . 等 国 际知 名 学 术刊 物上 发表 S C I 论文 4 1 9篇 ,其 中
学科 学知 识和实现化工过程绿色 ,为化工和 能源产
业 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科 学基础和技术保 障。
I 面 目 圜
实 验室 拥 有一 支以 何鸣 元院 士 为 核 心, 以 优秀中 青 年学 术 骨 干 为中 坚的 研
究队伍 ;形 成分 子筛材料 和环境友好 新 型催 化材 料、原子 经济性反 应、 能源化 学 与绿 色 催 化、金属有机 化 学、不对 称催化 、 多步合 成、有机 /无机 功 能材料 等有鲜 明特 色 的研 究方 向。实验 室 目前有 固定人 员 3 0人 ,其 中中科 院院士 1人 ,教育部创 新团队 1 个 ,长 江教 授 1人次 ,杰 出青年 基金 2人 次 ,青年 千人 1人次 ,青年拔 尖人才 1人次 ,优 秀 青 年科 学基金 4人次 ,新世纪优 秀人才 1 0人 次 , 百千 万人才 1人次 ,东 方学者 4人次 ,上
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飞快进步。
化学化工是生产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点和环节。
在运作过程中间,由于材料特性和工艺水准的限制。
无法避免的造成污染和有害物质的产生。
而人们面临的巨大危机便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发展也被环境所影响。
怎样实现化学的绿色化,怎样在生产过程中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是绿色化学发展的重点方向。
本文叙述了现如今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绿色化学;发展趋势;污染防治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引言化学在为我们创造出有用价值的时候,给我们也带来严重的危害。
每一种科学的发展都是充满曲折的,我们必须在曲折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但是每一门的科学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尤其是化学,化学领域的专家偶然情况下肯定会合成出不确定的物质,这些不确定的物质必须经过长期的应用和实验才能了解它们的性质,而这时这些新的物质可能已经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1]。
绿色化学关注的是削弱对我们人类有着坏的影响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主张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充足的利用各个原子,不浪费,所以绿色化学对我们有效的资源有很好的利用,而且还很好的控制了污染。
这种绿色的化学理念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达到的目标。
我们生产的时候,就应该把这种理论变为实际,变为实际后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把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实践强大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不同的操作不同的工艺得到不同的产品,实现了原料的最大化利用,节省了原料,防止了污染。
扼杀污染源是处理污染最好的方式,化工厂的生产要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
2.国际上绿色化学活动1989开始,人们最先留意到能够经由化学的方法,削减化学造成的污染,这类方法很快的就在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中推行开来。
1984年的时候,EPA就提出了废物尽可能少的思想[2],废物尽可能少的思想是有一定的约束性,这个主要是围绕有害的废物展开的,但是在将来我们必须把中心思想围绕生产上来。
1989年EPA又在之前的思想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思想,这便是“污染预防”。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的概述绿色化学合成技术是一种注重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的化学合成策略。
它强调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生成和使用,降低废物排放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原则。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地推动了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绿色溶剂的应用研究传统的化工合成过程中常使用的溶剂往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绿色溶剂的应用研究成果丰硕,例如超临界流体技术、水作为溶剂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章绿色催化剂的应用研究绿色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合成过程中能够高效催化反应,同时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催化剂。
传统催化剂中常使用的是贵金属等昂贵或稀缺的材料,导致成本高昂。
绿色催化剂的研究致力于发展价格低廉且高效催化的材料,例如非金属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合成过程中的能耗和废物排放。
第四章绿色合成反应的应用研究绿色合成反应是指采用环境友好的反应条件、高选择性反应的方法进行化学合成。
例如基于微波加热、超声波辅助、电化学反应等技术的研究,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时间,提高产物纯度。
此外,废物利用也是绿色合成反应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将废物转化为有用化合物,实现化工过程的循环利用。
第五章绿色药物合成的应用研究药物合成一直是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但传统的药物合成过程中常涉及使用有害物质,产生大量废物。
绿色药物合成技术的发展使得药物合成更加环境友好。
例如,通过生物催化合成、可持续原料的利用等研究,提高了药物合成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第六章绿色化工流程的应用研究绿色化工流程是指利用环保型的工艺方法和系统实现化工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工流程的研究方向包括废气净化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这些研究方向的发展,不仅降低了化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绿色化工技术与绿色化工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 关键词 】 色化工技术 ; 绿 化学污染; 清洁生产 ; 生态效率 ; 化学反应 ; 催化剂; 三废 处理 ; 可持 续发展 O 引言
传 统 化 工 生 产过 程 中 . 常采 用 氢 氟 酸 、 酸 、 氯 化 铝 等 作 为催 化 硫 三
剂 , 烃类 的 烷基 化 反 应 。 些 催 化 剂 的共 同缺 点 是 , 设 备 的 腐蚀 严 如 这 对 绿 色 化 工 技 术 是 指 在 绿 色 化 学 基 础 上 开 发 的 从 源 头 阻 止 环 境 污 重 、 人 身 危 害 和 产 生废 渣 、 对 污染 环 境 等 。 为 化 工 领 域 普 遍 使 用 的催 作 染 的化 工 技 术 。化 学 工 业 的 清 洁生 产 技 术 就 是 绿 色 化 工 技 术 。 化 剂 , 绿 色 化 工 中 的作 用 尤其 显 得 重 要 。 ats 提 出 了 绿 色化 学 在 Ans 等 a
科技信息
0科教 前沿 O
S IN E&T C N L GYI F MA I N CE C EHOO N OR T O
21 0 0年
第3 3期
绿色化工技术与绿色化工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刘 江 苹 ( 夏共 享铸 钢有 限公 司 宁夏 宁 银 J 7 0 2 ) I I 5 0 1
【 摘 要 】 色化 学又 名 环 境 无 害 化 学 、 境 友 好 化 学 、 绿 环 清洁 化 学。 其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技 术 称 为 环 境 友好 技 术 、 色技 术 或 洁 净技 术 。 在 绿 绿 色化 学 即是 用化 学的 技 术 和 方 法 去 减 少 或 消 灭 那 些 对 人 类 健 康 、 区 安全 、 态 环 境 有 害 的 原 料 、 化 剂 、 剂 和 试 剂 、 物 、 产 物 等 的使 用 社 生 催 溶 产 副 和 产 生 。绿 色化 学的 理 想 在 于 不 再使 用有 毒 有 害 的物 质 , 再 生 产 废 物 , 再 处 理 废 物 。 它是 一 门从 源 头上 阻止 污 染 的 化 学 。 不 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探究摘要: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虽然人们的生产生活物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社会经济体系以及各项科学生产技术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但是,面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重,将会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阻碍。
面对着环境污染对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传统的化学工程必须要注重对于绿色化环保理念的融入。
基于此,本文就将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展开相关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化学工程;工艺污染;绿色化工技术;应用引言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化学工程与各项工艺生产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当中都有着不同的应用比例,而且化学工程对于专业要求极高,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以及各项工艺生产操作环节中,对于化学工程的应用有着极为严格的操作规范。
在如今的发展形势下,传统化学工程与各项工艺融合生产时,极易引起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也将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因此,伴随着国家对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化学工程与各项工艺生产体系也开始注重对于绿色化工生产的创新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还能够在环境污染问题上实现生态效益的提升。
1化学工程与绿色化工的概念1.1化学工程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工程就是在工业发展环节中所采用的一种化学技术。
在技术工程领域中开展规模较为庞大的化学实验研究,以此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与优化升级。
化学工程中包括的各项产业结构较为丰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会将科学的化学理论作为研究指导并形成一整套系统化的化学核心理念。
在近年来的发展下,化学工程在各项生产技术方面实现了高效融合与优化调整,现如今的化学工程,正在努力朝向化学工程突破性领域快速发展。
1.2绿色化工绿色化工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化学工程的一个衍生学科,绿色化工基于普通化学工程开始注重绿色化的生态环保发展战略,将绿色环保生态战略融入在化学工程当中,促使各项生产工艺体系将绿色环保作为优先条件,努力创造产业发展进程当中的无污染化学工艺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化学和化工过程绿色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定义
1.项目名称
绿色化学和化工过程绿色化
2.项目领域
本项目属于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
二、项目背景
1.项目意义
绿色化学是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科学和新技术,是使环境与生态的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三者处于一个协调平衡、持续发展状态的核心战略之一。
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是对传统化学和化学工程的创新和发展,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环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新领域,同时吸收了材料、信息、生物、物理等科学中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是利用化学科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上世纪,人们凭借着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方式来追求高消费、高享受。
这种发展方式正使人类遭受着有史以来自然界最严厉的报复和惩罚。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不仅使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已经危机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
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就是寻求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抑制和改进日益恶化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还给地球一个清新安宁、赏心悦目的自然生态环境。
2.国际国内发展水平和本项研究所处的地位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是具有明确的社会需求和科学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化学科学基础内容的更新;从环境观点看,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看,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目前,绿色化学作为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和基础,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关注。
与国际石油化工绿色化学主要发展趋势相比,我国绿色化学的研究范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仅限于利用无毒、无害原料和可再生资源生产有机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合成的原子经济反应,从功能和安全角度设计和合成化工产品以及废物的重复利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
在国外, 政府大力资助, 企业也积极开展, 从已取得的工业化进展即可看出其所作的努力。
如采用伯胺和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以及碳酸二甲酯代替剧毒光气制造异氰酸酯或聚碳酸酯等;以谷物制造的葡萄糖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合成1,3-丙二醇,又如以农业废物(小麦杆)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合成乳酸再进一步生产聚乳酸制造生物降解的塑料等;采用“原子经济”反应把原有的六步法合成消炎药成分“布洛芬”简化为三步法;又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由采用原子经济性为47%的两步“丙酮-氰醇法”改为原子经济性为100%的甲基乙炔一步碳基化合成甲基丙烯酸酯。
从功能和安全角度合成的环境友好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
从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中亦可看出,在研究环境安全的产品如船舶生物防垢剂,全新的低毒性、能快速降解的杀菌剂,安全高效、选择性杀虫剂系列,新型天然杀虫剂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对于废物的回收利用,国外已从废塑料、废纤维回收单体原料,如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苯乙烯单体,从废聚酯回收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原料,从废尼龙纤维等回收己内酰胺单体等。
关于化工过程的集成化,如把催化反应和产品蒸馏分离集成于一个塔中进行,早已广泛应用于甲基叔丁基醚等的生产,已建成几十套
工业生产装置。
据报道,国外已将生产醋酸甲酯的6道工序集中于一个设备中完成。
化工过程小型化和集成化,将不仅减少设备投资,还可节省厂房、公用工程等投资。
未来化工厂将是减小体积、高效利用能源、清洁生产的化工厂。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是建立在国际国内最近的研究结果之上,吸收了最新的理论和技术后确立的,因而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Center for Green Chemistry ,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in Boston 作为参照系,以“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科学思想为原则,深入开展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的研究,建立一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科学研究的平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基地。
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焦点问题——从源头消除污染为切入口。
主要研究:
1.原子经济反应或高选择性反应;
2.高选择性催化绿色功能材料;
3.新合成路线与新反应工艺;
4.化工过程绿色化;
5.以工业生态学为原则的化工产业链。
按照所研究的内容,四年内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分别达到以下目标。
(1)建立一个组织健全、人员结构合理、运行机制科学灵活,相当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标准的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教学研究基地。
(2)为从源头上解决化学化工过程造成污染的核心问题,深入认识几类高选择性反应机理,形成一些新的反应化学观念。
(3)研制出3-5种具有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绿色催化剂材料制备技术。
(4)为化学化工过程绿色化作出实际贡献,形成3-5项绿色工艺路线技术生长点。
(5)提供出一条符合工业生态学原则的化工工业产业链。
(6)培养出1-2位国内外具有影响的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方面的优秀人才。
四、项目建设所需经费的说明
本项目建设总投入经费75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00万元(即国家计委200万元),上海市政府配套200万元,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拨款15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学校教育产业及事业收费收入等)200万元。
具体资金投向为:仪器设备750万元。
本项目所有的经费完全用于设备购置,拟购的代表性仪器设备为:表征仪器(包括程序升温吸附脱附仪、多功能原位表征仪器全自动比表面及空隙度分析仪等)、化工过程绿色化研究评价装置(包括均相反应器、多相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在线控制分析系统、配套元件等)。
五、项目建设已有的条件、优势和特点
1.研究队伍
近几年来从国内外引进了一大批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现有研究人员1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一人,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
研究人员的特长专业分布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催化化学和材料化学等,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及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科研群体。
2.工作基础和学术水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就开始从事绿色化
学的研究, 2000年成立了以绿色化学研究为目地的我国第一个离子液体化学研究中心。
在绿色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我国“九五”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承担绿色化学项目研究,何鸣元院士现在是我国973绿色化学项目“石油炼制和基本有机化学品合成的绿色化学”的首席科学家。
这也是我国在现有973计划项目中唯一的一个关于绿色化学的研究项目,同时该研究中心还从事催化化学、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在双金属催化剂、载持有机金属络合物、氧化物材料、固体超强酸、非晶态合金和分子筛材料等多种不同类型催化材料研究作了许多工作。
开发了几个系列具有优异性能的分子筛材料,并成功地应用在化学工业上, 同时还发明了多种新的分子筛合成方法,许多产品已远销国外, 含稀土氧化物富硅分子筛的研究获中国专利局优秀专利奖;CHZ(SRNY)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获中国石化总公司创造发明一等奖,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ZRP系列分子筛研究被评为国家十大科技成就之一;ß分子筛及其新合成方法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在国内外已申请专利100多项,发表论文80余篇,近三年来,在国内外已申请专利近50项,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一部,主持国家的重大项目多项。
多项绿色化学工艺已经工业化,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科学研究水平一直保持国际领先。
3.基础设施条件
现有无机合成实验室、有机合成实验室、催化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共有面积:1200多平方米。
拥有一整套水热合成和低温熔融盐合成装置;HPLC;自动旋光仪;旋转蒸发仪;高温高压反应釜;拥有两套高压微型反应装置;真空干燥箱;带有程序升温原位测定红外光谱仪IR;UV(紫外分光光度计);TG-DTA(热重—差热分析天平);具有程序升温原位测定反应器的XRD (X—射线粉末衍射仪);气相色谱;GC-MS;M351电化学综合测量系统、M273恒电位仪、CHI电化学工作台。
综上所述,所具有的人力、物力均能保证完成本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