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式冷渣器冷态及热态特性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的经验总结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的经验总结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的经验总结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的经验总结1概述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洁净煤燃烧技术,其特有的颗料循环气固流动特性,加上煤种适应性强、燃烧效率高、污染勿排放量低和负荷调节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推广应用。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在中小型容量锅炉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目前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电厂负荷调节范围较大、煤种多变、原煤直接燃烧比例高、燃煤与环保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循环流化床锅炉更是成为重要的高效、低污染新型燃烧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发展。

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冷态试验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和发挥经济效益的基础。

通过对常温下锅炉风烟系统、流化特性、物料循环系统等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以发现和消除隐患。

为锅炉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为锅炉热态运行确定合理的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保持锅炉最佳运行方式。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第一次启动之前和检修后,进行科学有效的冷态试验,从安全和效益上都是非常必要的。

2冷态试验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冷态试验的准确性和试验的顺利进行试验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1风烟道严密性试验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密封性的要求比其它形式的锅炉要求更严格,这是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处于正压条件下燃烧,而且在密相区和稀相区下部正压比较高,因此对漏风实验要特别重视。

实验一般在烟风道、炉本体和电除尘安装结束以后,锅炉没有保温以前进行,以检查烟风道、人孔门、炉膛、分离器四周、尾部炉墙、空预器和电除尘是否漏风。

烟风道漏风将直接影响流化质量,造成不必要的风量损失,加大风机出力,影响风机出口风压;人孔门、炉膛、分离器四周、尾部炉墙、空预器和电除尘在运行中将引起灰尘泄漏,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

漏风实验的检查方法一般采用:正压法和负压法两种。

a)正压法:关闭所有人孔门、观察孔、测量孔、引风机挡板、二次风机挡板、返料风门,逐渐开启一次风机挡板,维持炉膛正压(50—100)Pa,在一次风机入口处逐渐加入干燥的石灰粉,运行一段时间后停风机检查。

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的冷态实验研究

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的冷态实验研究
"



刘炳江等 0 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划及实施政策研 究 0 中国环境科学, (") "../; + 胡成南等 0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脱硫除尘技术现状与发展 0 中国 环保产业, (/) "..!; $ 西北电力设计院 0 国内火电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0"../ ( , 巴苏, 2 丹费雷泽 0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 0 科学出版 社, "..( ) 张慧明 0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0 我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概论 0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图 $ 为工况二时反应器内的流速分布, 由图可 以看出截面一流场回流区不大, 从截面二到截面五 回流区依次增大。与工况一相比, 对应截面的回流 区有所减小, 截面六基本没有回流区。 导流板导流作用影响了截面一到截面六回流区 的大小; 截面一流场速度相差不大, 流场中心速度稍 微低于周围速度, 截面二的情况与截面一有点类似, 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 从截面三到截面五已不存这 种情况, 截面六速度分布已比较均匀, 这种变化是由 于导流板分流作用所致。由此可以看出在排渣装置 入口处加导流板后反应器内的速度场分布比不加任 何导流装置时有所改善, 回流区有所减小。
・ ’# ・ 个截面左边测点开始测量, 从下往上依次为截面一、 二、 三、 四、 五、 六等截面。先用热线风速仪测反应器 内各个点的全流速和方向流速, 然后用飘带确定反 应器内每个点的速度方向。将全流速分解成 ! 方 向和 " 方向的速度矢量, 并用专业矢量绘图软件对 反应器内的流场进行分析, 给出流场内速度矢量的 大小和方向。 ! !"# 实验数据及分析 反应器内流场数据分析 图 # 为工况一时反应器内的流速分布。由图可 看出各个截面的流场都有回流区, 并且从截面一到 五, 回流区面积越来越大, 到截面五时回流区几乎与 反应器半径相当; 而且流场速度分布不均匀, 在反应 器左侧流体速度较大, 反应器右侧流体速度则呈现 出较小的向下速度。从截面五到截面六, 这种现象 更加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在没有任何导流装置的情 况下, 流体由于惯性的作用而偏向测点一侧, 因此测 点一侧有较大的速度分布, 并且在反应器右侧造成 较大的回流区。

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移动床冷渣器换热特性研究

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移动床冷渣器换热特性研究

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移动床冷渣器换热特性研究
何自聪;卢啸风;王学深;甘政;郑雄;董中豪;张戎迪;王泉海;亢银虎;李建波
【期刊名称】《电力学报》
【年(卷),期】2022(37)6
【摘要】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回收与利用进行研究,发现存在回收的余热品质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错流式移动床技术的CFB锅炉底渣余热回收新方案。

依据工业试验数据,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错流式移动床级数对气固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

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回程布置的错流式移动床冷渣器,在进渣温度为860℃时,冷渣器的出口风温最高可以达到779℃,显著提高了余热品质。

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三回程错流式移动床冷渣器的出口风温最高可达839℃,出渣温度最低可降至约102℃,且出口风温、流动阻力和出渣温度存在耦合关系。

【总页数】13页(P494-506)
【作者】何自聪;卢啸风;王学深;甘政;郑雄;董中豪;张戎迪;王泉海;亢银虎;李建波【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223
【相关文献】
1.47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选择性冷渣器与滚筒冷渣器的合理使用
2.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冷渣器喷热渣原因分析及治理
3.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选择性流化床冷渣
器冷态试验研究4.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床型冷渣器改造研究5.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式冷渣器冷态及热态特性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崔传 生①C i h a s e g 马鸿 亮②MaHo g a g u u nh n ; C n ̄ n
( ①东华T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 202 i 304 ②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银川 70 1 ) 54 1 ( )at hn nier g c neadTcnl y op, e i 304C i ; (E sC i E g e n i c eho g r. f 0 2 , h a  ̄ a n i Se n o C H e2 n ( SehaNnx olnut ru o,t ,i h a 5 4 ,h a  ̄ hnu igi C a IdsyCopC . d Yn un7 0 1 C i ) ) a r L. c 1 n
摘 要 : 炉冷 态试 验 的 目的是 全 面检 查和 了解 锅 炉燃 烧 系统及 辅 助设 备 的冷 态运 行 实际性 能 , 锅 以判 断其 是 否 能够 满足锅 炉热 态运 行 要 求 , 并为锅 炉 的点 火启动 及 热态运行 提供 必 需 的基 础 数据 。 文通 过对 宁 夏煤 业 集 团有 限公 司循 环 流化床 锅 炉冷 态试验 的方 法及 过程 进行 介绍 , 本 并 对 试验 数据 结果 进行 分析 , 出锅 炉满足 顺 利点 火及正 常运 行要 求 的结论 。 得
e up n, e smaei ic nb dutdt e tcn io u nn r o n rvd e esr u d t n dt rint na drn igo olr q imeth nt et t a eajs h a- o dt nrn igo tadpo ien csayf n ai aaf io n nn f i . t o i ft e o i n o o o g i u b e T i at l nrd csc l— d lts n ’ to n rc s F B ( i uaigF ii dB dB i r o h n u n xac a id s yco pC . hs rceito ue od mo e et g Smeh dad po eso C B i i f Cr lt udz e ol ) S e h aNig i ol n u t ru o. c n e e f r

第六章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与运行

第六章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与运行

(五)给煤机给煤量标定
• 标定给煤机转速——给煤量关系
(六)物料循环系统性能试验
• 试验目的:确定最小 启动风量、风量与返 料量的关系
• 方法: • 之一:在回料阀的立
管上设有一个供试验 用的加灰漏斗。试验 时,将0~lmm的细灰 由此处加入,主床不 运行,只开启返料风。 • 之二:同其它冷态试 验
循环流化床锅炉 冷态试验与运行
主要内容: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 二、启动与停炉 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与调节 四、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分析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
冷态试验目的:
鉴定送风机风量﹑风压是否满足锅炉设计运 行要求;检查风机﹑风门的严密性及吸﹑送风 机系统有无漏泄。
测定布风板的布风均匀性﹑布风板阻力﹑料 层阻力﹑检查床料流化质量;确定冷态临界流 化风量。
减负荷
• 减煤减风 • 放循环灰
防止断煤
6、返料控制
防止超温结焦 防止堵塞 控制返料量
返料系统运行应注意:
防止烟气短路:
• 分离效率下降 • 带不上负荷 • 飞灰损失大
防止超温结焦:
• 控制返料风量; • 超温时控制负荷 • 采用水冷结构 • 必要时可用烟气返料
仿真运行实验
四、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
二、启动与停炉
点火可分为固定床点火和流态化点火两 种。而流态化点火又可分为床上点火和 床下点火两种方式
1、固定床点火 2、流态化点火
• 床上点火 • 床下点火
压火备用及停炉
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调整
主要控制参数
1、床温控制 2、料层差压控制 3、炉膛差压控制 4、风量控制 5、给煤控制 6、返料控制
颗粒浓度高
磨损部位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分析课件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分析课件
气体成分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根据气体成分的分析结果,研究不同气体成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 烧效率的影响,提出优化气体成分的建议。
问题诊断与改进建议
问题诊断
根据试验数据的结果分析,诊断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冷态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如温 度分布不均、床层阻力过大等。
改进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优化炉膛结构、调整风量等,以提高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和性能。
作者2,文章名称2,期刊名 称2,年份2,页码3-4.
参考文献3
作者3,文章名称3,期刊名 称3,年份3,页码5-6.
参考文献4
作者4,文章名称4,期刊名 称4,年份4,页码7-8.
致谢
感谢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和贡献者,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本次试验分析提供 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感谢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提供者,他 们的支持和协助使得试验得以顺利进 行。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试验过 程中的指导和帮助,他们的专业知识 和经验为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 保障。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试验的人员,他们 的辛勤工作和付出为试验的成功做出 了重要贡献。
需的测量仪 器、工具和设备,如温度 计、压力表、热电偶、摄 像机等。
人员配备
组织一支专业的试验团队, 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 安全人员等,确保试验的 顺利进行。
试验流程与标准
试验流程
严格按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冷态试验 流程进行操作,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 作、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试验后的总结与分析等。
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仪表等设备采集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料 位、流量等数据。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提取有用的信息, 如热效率、燃烧效率等。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基建调试冷态试验方法研究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基建调试冷态试验方法研究
锅炉在基 建调试 过程 中 , 要进 行冷 态试验 , 其
的试验要求 。循 环 流 化 床锅 炉 的 冷态 试验 , 按其 试验顺 序排 列包括 通风 特性试 验 、 量标定 、 风 流化 质量 试 验 、 空床 阻力 特 性 试 验 、 层 阻力 特 性 试 料 验、 临界流化 风量试 验 、 料 系统特性试 验等 。 返 本 文通过 对循 环流化 床锅炉 冷态试 验方法 与 试 验操作 技术 分析 和 总 结 , 完善 循 环 流化 床 锅 炉 的冷态试 验指 导方 案 , 循 环流 化 床 锅炉 的冷 态 为
a ay i n x e me tls mma y wee c ry o ti cud n he e n lssa d e p r n a u i r r a r u n l i g t mpt y—b d r ssa c e t ,mae e e it n e tss t— ra —ly rr ssa c e t ,c tc lf d z d ar o q a t y,ec.Th uia c r g a a d o e a i l a e e itn e tss r i a uiie if w u ni i l l t t eg d n e p o r m n p r —
d c d t e c l e t o t n sa d p o e so e C B b i ri o s u t n c mmiso i g e h ia u e h o d ts c n e t n r c s f h F ol c n t ci o t e n r o s in n .T c n c l
阻力 试 验 、 层 阻 力 试 验 和 临 界 流 化风 量 试 验 在 内的 各项 试 验 进 行 技 术 分 析 与 试 验 总 结 , 善 循 环 流 化 床 锅 料 完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关键问题探讨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关键问题探讨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关键问题探讨摘要:重点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的关键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法,提出了绝对临界流化风量这一概念,为规范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布风板阻力;临界流化风量;布风均匀性冷态试验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和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

通过冷态试验,可以全面检查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性能,一方面为锅炉的点火启动和机组的联合启动试运提供运行数据;另一方面可以观察到床料运动状况,修正锅炉厂提供的一些参数。

1. 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依次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打开进水冷风室的一次风通道,关闭其余的一、二次风通道,调整一次风机入口挡板门开度,一次风量由小逐渐增加,测量相应的水冷风室压力、燃烧室出口炉膛压力及一次风机出口总管风量。

计算出布风板压差及一次风机出口总管风量,得到布风板阻力系数为5.208,布风板流量系数为1.185??0-9kg/m7,布风板阻力特性曲线如附图所示。

布风板阻力按下式计算,其中pd为布风板阻力,单位为kpa;kq 为布风板流量系数,单位为kg/m7;q0,fs为标况水冷风室风量,单位为nm3/h;pfs为水冷风室风压,单位为kpa;tfs为水冷风室风压,单位为℃。

2.冷态临界流化风量试验初始条件和布风板均匀性试验相同,先在逐渐增大风量时测量相应的水冷风室压力、燃烧室出口炉膛压力及一次风机出口总管风量。

然后在逐渐减小风量时进行上述参数的测量。

计算出流化床总阻力及一次风机出口总管风量。

将流化床总阻力减去布风板阻力,得到相应风量下的料层阻力,按风量增大的上行方向和风量减小的下行方向,分别绘制料层阻力与风量的上行和下行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冷态临界流化风量。

另外,打开布风板上方的人孔门,将运行工况调整到微流化状态、半流化状态、临界流化状态及完全流化状态,观察各种流化状态下料层流动状况,并用耙子贴着风帽顶部轻轻来回推动,感受耙子在料层里运动时的阻力状况,同时测量相应的水冷风室压力、燃烧室出口炉膛压力及一次风机出口总管风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一数据 181 31 5.1 3.5 900 75 32 28 57 0.4
试验二数据 166 28 5.2 3.1 890 68 30 28 52 0.4
试验三数据 150 25.8 5.4 2.6 890 66 30 28 50 0.4
(下转第 38 页)
38
电站系统工程
2006 年第 22 卷
入口水温度/℃ 锅炉起始床压/kPa
运行时间/h 试转后锅炉床压 kPa 测算冷渣器的排渣量/t·h-1
试验数值一 2.8 10.2 25 25 30 28 5.1 2 3.9 3
2.2 热态试验
试验数值二 3.8 9.8 25 25 30 28 3.9 2 2.4 4
在改造后的冷渣器投入正常运行后,又进行了相应的热
以看出在该粒度分布的条件下,冷渣器运行良好,而且没有
出现以往的冷渣器堵渣和排渣不畅等辅机故障现象发生。根
据试验中冷渣器具体的排放渣量来看,改造后冷渣器的实际
排渣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的排渣要求。
表 3 试验结果数据
项目
冷渣器转速/r·min-1 传动电机工作电流/A
进口物料温度/℃ 出口物料温度/℃ 冷却水量/t·h-1
摘 要:以大连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香海热电厂 2 台 220 t/h CFB 锅炉的滚筒式冷渣器为例,分析了原螺旋水冷式冷渣器运行中存在
的各种弊病,详细介绍了滚筒式冷渣器在冷态和热态条件下的试验情况,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多管式滚筒冷渣器在冷态及热 态条件下的各种工况特性,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36
电站系统工程
2006 年第 22 卷
转,锅炉炉膛内的高温物料由进料装置进入到滚筒的前端,
随着大筒体的旋转,前端物料在入口筒体导流板的作用下均
匀进入了内滚筒。在每一个内滚筒里均装设有导流肋片,内
滚筒在随着大滚筒旋转的同时,通过导流肋片将物料逐渐向
出渣口输送。大滚筒与内滚筒之间充满流动的冷却水,物料
在内滚筒被输送的过程中逐渐冷却下来。炉内床压的控制通
过调整冷渣器的转速实现,最终满足锅炉正常运行排渣调整
的需要。
1.2 主要设计参数(见表 1)
表 1 多管式滚筒冷渣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
数值及说明
输送能力/t·h-1 筒体转速/r·min-1
8 0.8~8
进口物料温度/℃
1 000
出口物料温度/℃ 冷却水量/t·h-1
修理,这么长的停机时间,必然使商用锅炉代价提高。
气体
这是造成采用耐火衬垫旋风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损 失高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旋风分离器采用蒸汽或 水冷却,蒸汽冷却形式如图所示,这种旋风分离器能减少使 用耐火材料的数量,也能减少旋风分离器外表的辐射损失。
2.1.2 多管式滚筒冷渣器的冷态排渣特性测试 冷渣器的冷态排渣特性的测试是在现场改造安装完毕
之后进行的。香海热电厂#2 炉停炉后,炉内剩余的床料存 量大约为 30 t,试验时对炉内的床料进行了不同转速的分阶 段排放测试。针对当时#2 炉冷态条件下的相应参数,对冷 渣器的排渣性能进行测试,同时也对炉内的物料进行了筛分
论上来说,这种内部结构的换热效果好,对物料的冷却能力
比较强。在冷渣器的实际的运行试验中发现,该冷渣器对高
温热渣的冷却效果很好,锅炉排渣温度比改造前有了较大幅
度的降低。详细试验结果数据见表 4(数据取自现场运行锅 炉机组 DCS 系统画面远程测量数值)。
表 4 试验结果数据
项目
锅炉负荷/t·h-1 给煤量 /t·h-1 锅炉床压/kPa 筒体转速/r·min-1 进口物料温度/℃ 出口物料温度/℃ 冷却水量/t·h-1 入口水温度/℃ 出口水温度/℃ 冷却水入口压力/MPa
收稿日期: 2006-03-10 刘远超(1977-),男,工学硕士,工程师。能源与动力学院,116024
分大量增加,远偏离了原锅炉设计煤种要求,而且更为严重 的是入炉煤中的矸石含量增大,粒度偏大。在这种情况下, 使得原冷渣器的运行工况和稳定性越来越差。尤其是在热电 厂冬季供热期间(锅炉接近满负荷运行),该问题已经严重 威胁到锅炉机组的出力及稳定运行,曾经多次因冷渣器磨损 严重而被迫就地直接排渣然后利用人力推渣,大大增加了锅 炉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对原有的冷渣器系统进行彻底改造 已经成为热电厂迫在眉睫的首要工作。2005 年 4 月,经电 厂和电力设计部门论证,最后确定选用多管式滚筒冷渣器作 为原螺旋水冷式冷渣器的改造替代产品。
第 22 卷第 5 期 2006 年 9 月
文章编号:1005-006X(2006)05-0035-03
电站系统工程 Power System Engineering
Vol.22 No.5 Sep., 2006
循刘建平 2 (1.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大连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香海热电厂)
1 多管式滚筒冷渣器的基本原理及参数介绍
1.1 多管式滚筒冷渣器基本工作原理
多管式滚筒冷渣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
是:由两台同步变频调速电机通过托辊驱动冷渣器滚筒旋
5
1
2
4
3
7
图 多管式滚筒冷渣器结构简图
1.滚筒 2.驱动电机 3.旋转接头 4.进料装置 5.出料装置 6.导流肋 片 7.基座 8.内滚筒 9.冷却水入口 10.冷却水出口 11.出渣口
分析,该物料的特性可以很好地反映改造后的冷渣器对排放
物料粒度的适应性。具体测试数据见表 2。 表 2 底渣筛分数据
底渣中 ≤10.0 mm
88.2%
底渣中 ≤5.0 mm
79%
底渣中 ≤2.0 mm
57.1%
底渣中 ≤1.0 mm
30.9%
底渣中 ≤0.5 mm
17.4%
根据冷渣器的实际运行状况的试验数据(见表 3),可
态试验。进行热态试验的主要目的,一是明确冷渣器的具体
实际换热特性也即冷渣特性;二是详细测算热态实际工况下
的带负荷能力。
2.2.1 多管式滚筒冷渣器的换热特性测试 多管式滚筒冷渣器内部采用了典型的长肋片导热方式,
内滚筒的肋片高度远大于肋片的厚度,其导热系数较大,而
且在大滚筒内设置了多个内滚筒,换热面积比较充分。从理
大连市热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香海热电厂装有 2 台 220 t/h 循环流化床锅炉,配 2 台 25 MW 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 机组。其锅炉底灰排渣设备原为螺旋水冷式冷渣器,每台锅 炉配备 2 台,锅炉底渣(900~950 ℃)进入螺旋式水冷冷 渣器后,在两根相反转动的螺旋作用下,热渣与中空的螺旋 叶片、轴以及空心外壳进行接触传热,其热量由空心叶片、 轴和空心外壳内流动的水带走,完成间接热交换过程,冷却 水源为电厂化学除盐水。冷却下来的灰渣(120~150 ℃) 由冷渣器出口排出。
Abstract: Based on the two units of 220t/h CFBB in Dalian Thermal Power Group Xiang-Hai Thermal Power Plant, it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lling-cylinder type slag-cooler which used before and its various disadvantages in the slag-cooler operation, described and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rolling-cylinder type slag-cooler both in old and heat states, studied the corresponding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for multi-pipe rolling-cylinder type slag-cooler. Based on the test, we come to some important and useful conclusions finally. Therefore, it conducted some general principal, which could serve as useful reference especially for the domestic similar CFBB units, which employ the rolling-cylinder type slag-cooler. Key words: rolling-cylinder type slag-cooler; slag outlet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slag quality; particle size
<120 20~30
入口水温度/℃
20~30
出口水温度/℃
<80
冷却水压力/MPa
< 0.5
传动电机功率/kW
3
传动电机数量/台
2
传动电机额定工作电流/A
6.8
2 多管式滚筒冷渣器的冷态和热态特性试验
为了熟悉多管式滚筒冷渣器在 220 t/h 循环流化床锅炉 运行中的各种工况特性和掌握该冷渣器在投运初期的运行 特性,同时为其在热态工况运行提供调整依据,分别对其在 冷态和热态工况下进行了试验。 2.1 冷态试验
关键词:滚筒式冷渣器;排渣特性;运行特性;渣量;粒度 中图分类号:TK227.3 文献标识码:B
Cold and Hot Test Study on the Rolling-cylinder Type Slag-cooler of CFB Boiler
LIU Yuan-chao, YIN Hong-chao, LIU Jian-p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