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运行和改造
循环流化床冷渣机运行及改造建议

冷渣机主要设汁参数见表 l 。 主要部件材质见表 2 。 22 冷渣机工作情况 . 滚筒式冷渣机适 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的热渣冷却 ,它南进渣装置 、
度也将 不会超过 1 0 0℃. 保证 了后续 运输设 备( 链斗机 ) . 条件和安 的1作
全操作 。 ( 采用套 筒整体转 动推进物料 , 3) 螺旋 叶片与简体无相对运动 , 思 构
传动方式
电 机
齿轮传动
Y系 列 75k . w
一
绝缘 等级 、 防护等级
F级 、 5 I 4 P
表 2 主 要 部 件 材 质
渣机 。单 台锅炉 的冷渣机数量 为 2 , 台锅炉共计安装了 6台冷渣机。 台 3 冷 渣机 安装在锅炉房 O 0i层 . . n 室内布 置 . 0 侧面排渣 。冷却水使用 除盐
水. 然后再返 至除氧器 。在 冷渣机 受料 口下部用管道将炉渣携 带的热烟 气 引至尾部烟道排走 。 当锅炉 J 室压力超过 l P x L 0k a时 ,运行人员通过 D S远 程肩动冷渣 C 机并调好转速 , 冷渣机排 出的炉渣通过水平链斗机 和斜拉链 斗机输送至 渣仓由载重汽车运走。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
文章 编 号 : 05 6 3 ( 0 8 0 — 2 7 0 10 —0 3 20 )4 0 0 — 2
S IT CH IF RMA I N D V L P N C — E N O T O E E O ME T& E ON MY C O
炉渣进行热交换 , 冷渣效果好 。 耗水量 少。冷却水采用除盐水 , 后再返 之
至除氧器 , 提高 了综合热效率 。采H 风( { 自然风 )水双冷却介 质, . 提高 了 换热 效果 , 降低 了m渣温度 ( 低于 lo l o ℃一 5 O℃)有利于 灰渣 的机 械化 ,
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冷渣机流渣原因探讨及处理

机进渣管堵塞问题ꎬ并通过人工捅渣或敲打等方式疏通ꎬ造成
冷渣机进渣管变形、进渣管内部浇注料脱落ꎬ加剧了进渣管堵
渣的可能ꎬ当堵渣突然畅通后增大了“ 流渣” 的风险ꎮ d. 该厂冷
渣机冷却水取自凝结水ꎬ虽然凝结水水质较好ꎬ但投产 7 年以
来未进行过定期除垢工作ꎬ且 2018 年该厂为降低锅炉排烟温
其中包括对煤泥掺烧ꎮ 主要通过给煤机输送的入炉煤中掺混
晾晒干煤泥及煤泥膏体泵泵送湿煤泥的方式进入炉膛ꎮ 因煤
泥本身粒径较细ꎬ造成炉膛内部物料中细灰比例增大ꎬ进入冷
渣机的床料中细灰含量高ꎬ同时因细灰的流动性强ꎬ在冷渣机
内部具有流动性ꎬ增加了冷渣机“ 流渣” 的几率ꎮ b. 同时该厂在
执行配煤掺烧的同时ꎬ入炉煤种掺混有大量的中煤及煤矸石ꎬ
冷渣器入口管存在烧红现象下渣管堵塞和下渣管出风不出渣?冷渣器进出口旋转接头漏渣?长时间运行筒体跑偏?传动链条磨损断裂?冷渣机出口无规律性流渣现象等?本文以某厂lgt系列滚筒冷渣机为例针对冷渣机出口无规律性流渣现象进行探讨分析?一滚筒冷渣机结构及原理该厂lgt系列滚筒冷渣机是由滚筒转动系统驱动机构进渣装置出渣装置冷却水系和电控装置进渣管组件等组成详见下图?其工作原理为锅炉排渣口排出的炽热的灰渣经斜伸入滚筒内的进渣管进入滚筒端部?并在进渣管周围堆积到一定高度?当其产生的重力与进渣管内的渣流的重力平衡时?管内渣流便被阻滞?当由滚筒旋转而推动灰渣向滚筒出渣端移动时?进渣管出口周围渣堆高度随之下降从而打破了管内外灰渣的重力平衡?管内渣流又继续?这样?滚筒转?热渣流进?滚筒停?热渣流停?快转快进?慢转慢进?在灰渣推进过程中?灰渣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由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将灰渣大部分热量带走?灰渣温度降低?可以由输渣设备运走或储存到渣仓内?二滚筒冷渣机流渣的现象及原因分析1该厂自2012年底投产?尤其自2018年以来先后出现多次冷渣机出口流渣现象?主要表现为冷渣机入口频繁堵渣后?经过人工敲打疏通炉膛床压上升炉膛压力波动等原因诱发无规律可循的冷渣机出口大量流渣现象?冷渣机出口渣温高达300500?造成冷渣机出口渣温高保护动作?冷渣机跳闸?严重时大量热渣瞬时涌入输渣机?造成输渣机瞬时过载跳闸?使得输渣机链斗因高温变形?冷渣机筒体碳化?甚至通过输渣机缝隙?热渣灰涌出输渣机箱体?不仅增加大量的清理维修工作?甚至威胁机组及人身安全?2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冷渣机流渣原因分析?冷渣机本身造成流渣的原因?a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冷渣器改造及其经济分析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冷渣器改造及其经济分析某电厂2×300MW 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冷渣器自投运后一直存在出力不足,排渣温度高等问题,且运行周期短,设备内部已磨损变形,通过对其进行拆除内层水冷套、增加水冷管排等改造后,基本解决了滚筒冷渣器排渣难、排渣温度高等问题,提高了冷渣器的排渣效率,保证了滚筒冷渣器长周期稳定运行。
标签:300MW机组;滚筒冷渣器;双层;改造;经济0 引言除灰及除渣系统是火力发电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锅炉容量增大,产生的灰渣也相应增多,据有关资料介绍,一座装机容量1200MW(4台300MW)规模的电厂每年产生的灰渣量约100万吨。
因此,保证除灰除渣系统的安全运行,开展灰渣的综合利用以及使灰渣处理达到环保标准是目前火力发电厂灰渣处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1 系统简述某电厂2 ×300 MW 机组CFB 锅炉的除渣系统按一台机组为一个单元进行设计,采用连续机械排渣方案。
每台机组配有四台冷渣器,两台滚筒冷渣器,靠近炉前;两台风水冷渣器,靠近炉后。
滚筒冷渣器每台处理渣量25t/h,进渣温度860℃,出渣温度≤150℃,冷却水采用凝结水,进水压力2.7MPa(设计压力4.0MPa),进水温度54℃(夏季72℃),流量106m3/h.风水冷渣器每台处理渣量37t/h,进渣温度900℃,出渣温度≤150℃,冷却水采用凝结水,进水压力2.7MPa(设计压力4.0MPa),进水温度54℃(夏季72℃),流量100t/h。
从锅炉冷渣器排出的温度≤150℃的渣经旋转给料阀进入链斗式输送机,再经过斗式提升机最终提升至底灰库中贮存。
系统采用连续运行方式,每台锅炉设有链斗式输送机2台,每台出力为85t/h,刮板长度约45m;斗式提升机两台,每台出力为85t/h,提升高度约30 m;链斗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均采用耐磨耐热型。
机械除渣系统的设备按满足锅炉MCR时最大排渣量且留有足够的裕量,其出力按不小于250%的裕量。
华能济宁电厂440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研究与改造

华能济宁电厂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研究与改造作者:耿文峰梁本民赵峰李德文0 背景介绍冷渣器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设备。
其作用就是能够自动调整炉膛存料量,确保炉内良好的流化状态,有效地冷却灰渣,便于输送;同时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灰渣物理热,并将细颗粒分选回送,提高燃料和脱硫效率。
华能济宁电厂2台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投运初期,市场供应煤质较好,因而运行比较稳定。
随着碎煤机锤头的磨损、煤质的变化(煤矸石含量较多),燃煤的颗粒度较大,无法保证设计值致使排渣一直比较困难(检修排渣阀排渣颗粒度普遍30-60mm),冷渣器内部经常存在大块的低温结焦,造成冷渣器内的渣无法放出,被迫从检修排渣阀用钢筋投通排出,多次在结焦严重时导致床压过高,几乎因此停炉。
1 冷渣器结构冷渣器实际上是一个小的鼓泡流化床,外形为长方体,在其两端接有进渣口和正常放渣口,其内部中间被度为高1800mm的风冷隔墙分为二个风室。
每个仓室下都均有一个事故放渣管(或称检修放渣管),主要用于排放大渣,在冷渣器内部的一、二室内还布置有水冷管束,以加快灰渣的冷却速度。
每个风室下面都有布风板和风帽。
一室的布风板上有26个小的“T”风帽,二室有24个大的“T”风帽。
一、二室风帽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中一室风帽口径较小为10毫米,二室风帽口径较大一些,为15毫米。
进渣口连接于一室的后面,与排渣锥形阀连接,一、二室的前面各开有一个人孔门;正常放渣出口接在二室的侧面(即:冷渣器左侧),回风管的入口设计在二室顶部,风和细小的灰粒通过回风管从炉膛侧面进入炉膛。
在从二室的侧面放渣出口引出的排渣管上装有电动排渣旋转给料阀,用以控制出渣量,在排渣旋转给料阀上部排渣管上引出一路事故放渣管,以便在排渣锁气器故障情况下使用。
冷渣器的两个风室共设有三个温度测点:一、二室的测点都安装在后墙,排渣管出口下部(排渣锁气器上部)安装一个温度测点。
冷渣器的内壁敷设有300mm厚的耐火耐磨浇注料,起到耐磨、绝热和保护冷渣器金属壳体作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改造及运行效果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改造及运行效果摘要:本文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原理和运行现状分析,针对性的提出改造方案。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改造。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enterprise principle & present situation ofCFB’s Cold residue machine, Proposes the plan of transforming.Keywords:CFB Cold residue machine transforming1 引言近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脱硫效率高等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着受热面磨损、进料难和出渣难的问题,特别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问题直接影响着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华电乌达发电有限公司CFB 锅炉原设计采用无锡锅炉厂生产的480 t/ h 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的风水联合冷渣器,2005年6月投运。
在运行中存在着结焦、磨损、漏水漏渣、流化效果差排渣温度高、冷渣器内部堵渣等问题。
2007 年通过采用多通道射流床技术,对原有的冷渣器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原冷渣器存在的问题2.1冷渣器流化风量不足冷渣器流化风量不足,各风室的渣无法流化起来,尤其能翻过隔墙的渣量非常少。
由于设计的风机压头不足,进入冷渣器的风量较小,在炉膛渣量较多放下来时,各个风室的渣很难流化起来,尤其三、四风室之间的隔墙更难翻过去,因而冷渣器内的渣得不到充分的冷却,冷却水温几乎没有变化,严重时引起冷渣器内结渣;同时各个风室上下部温度相差较大,上部有时达到300 ℃,而下部有时仅仅只有30 ℃。
2.2冷渣器大渣排渣口螺旋给料阀容易发生卡涩原设计的大渣排渣口采用的是螺旋给料机,出口的给料阀在出渣时很容易卡涩,所配电机多次被烧坏。
在电机烧坏时引起大渣堆积,进而使冷渣器内结渣。
260/T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水联合冷渣器运行分析及技术改造

260/T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水联合冷渣器运行分析及技术改造摘要:介绍公司二期工程3x260t/hDG260/9.81-2型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循环硫化床燃烧方式,半露天布置。
在炉膛两侧墙各部置有一台选择性排灰冷渣器。
渣从位于水冷壁侧墙的排渣口排出,炉膛排渣口仅高于床面。
在每一个进渣管上均布置有风管,通过风管的定向布置来保证渣从炉膛至冷渣器顺利输送,空气由j阀风机提供。
运行初期我厂使用东锅原配的风水联合冷渣器存在问题,锅炉机组安全经济运行难以得到保障,因冷渣器结焦堵塞问题,我厂多次停机停炉造成经济损失较大。
特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改造,将原侧墙排渣的风水联合冷渣器改为布风板开口下排式滚筒冷渣器,确保锅炉机组长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流化装置冷渣器冷却水改造引言目前运行的CFB锅炉冷渣器的作用一是冷却底渣,回收余热。
二是对底渣进行分筛,将较细的底渣送回炉膛。
现运行CFB炉冷渣器不正常现象时有发生。
我厂2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有两台风水联合冷渣器,运行中曾频繁出现过高温结焦和排渣不畅甚至赌塞现象,严重影响着机组的长周期运行,制约了CFB锅炉的普及和发展。
1 DG260/9.81-2型CFB锅炉设备概本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循环流化燃烧方式,露天布置。
整个炉堂从结构上分上下部分,下部分为密相区,上部分为稀相区,炉堂内布置四片屏式过热器和三片水冷蒸发屏。
锅炉共设四台给煤装置和两个石灰石给料口,炉堂两边分别设置两台多仓式流化床风水冷选择性排灰冷渣器。
渣从位于水冷壁侧墙的排渣口排出炉堂排渣口仅略高于床面在每个进渣管上均匀布置风管,通过风管的定向布置保证渣从炉膛至冷渣器顺利输送,空气由J阀回料风机提供。
布风板上由定向风帽形成高压流场推动粗灰流向冷渣器选择性排灰冷渣器能将炉灰送至除灰系统之前筛分出灰中的部分细颗粒并将它送回炉膛并冷却剩余的粗颗粒灰。
冷渣器分为三个仓室,沿渣的走向分为选择仓和两个冷却仓,并各自配有独立的布风装置。
一例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改造

入 水 温 度 :s=3 o T 5C
出水 温度 : =7 . ̄ 35C
江西 电力 职 业技 术 学 院学 报
筒 长 5 2 (4 0 6 2 mm 的 筒 壁 受 热 面 积 7 8 60 —7 )
F1 = .9 ; 0 215 m 4
2 滚 筒冷 渣 器 的 运 行
2。 设 备 设 计 说 明 1
筒 长 5 2 (4 0 6 2 mm 内 叶 片 受 热 面 积 7 8 60 — 7 )
1 概 况
U 2 / .1 2型 循 环 流 化 床 ( F G2 0 98 M一 C B)锅 炉 , 是 无 锡 华 光 锅 炉 股 份 有 限公 司 采 用 中科 院物 理 所 技 术研 制 生 产 的水 冷旋 风 筒 锅炉 。 台锅 炉 装有 2 每 台冷 渣器 ( 于 炉前 ) 0 0年 两 台 机 组 相继 投 入 位 。2 1
Fl 晒=1 .5m。 217 ;
2台冷 渣器 设 置 于炉膛 底 部 ,采 用 组 合式 冷 渣 简体 结 构 : 腔 多 头 螺 旋 叶 片 ( 段 ) 多 管 式 简 体 单 前 + ( 后段 ) 既 能保 证 冷却 效 果 ( 渣 温 度 1 0C以下 ) , 排 0o , 又能保 证 出力 ,其 中前段 单 腔结 构可 方便 维 护人 员 进 入其 内部 维护 冷 渣机 。 渣器 采用 瑞典 A B变 频 冷 B
Vo .4 No 1 12 . M a .01 r2 l
一
例 循 环 流 化 床 锅 炉 冷渣 器 的 改造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调整与改造

第10卷(2008年第7期)电力安全技术〔摘要〕介绍了梅县发电厂2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系统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冷渣器不正常运行的问题,分析了2种冷渣器不能正常运行的具体原因,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造实施方案。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调整;改造梅县发电厂三期2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于2005年6月开始进行分部调试,同年9月投入商业运行。
该锅炉是上海锅炉厂为燃用本地无烟煤而设计制造的44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阶段和投入商业运行后均出现因冷渣器结焦,排渣困难等故障,导致机组减负荷运行或停炉的异常情况,严重影响到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1设备概况梅县发电厂5,6号锅炉是上海锅炉厂以引进的ABB-CE 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的,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平衡通风、绝热式旋风气固分离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炉膛前墙布置有4个给煤口,从4台给煤机来的煤粒经播煤风送入炉膛进行燃烧;设计燃用煤质的主参数为:收到基灰分28.39%,收到基碳58.6%,收到基硫0.76%,收到基氢0.7%,收到基氮0.54%,全水分8.8%,低位发热量19887kJ/k g 。
5号炉排渣系统为炉膛A ,B 侧各安装1台以水冷为主、风冷为辅的风水联合冷却流化床冷渣器;排渣流程为炉内灰渣靠炉膛背压,通过控制调节排渣阀的开度,将920℃左右的灰渣自流进入冷渣器,分别经过冷渣器的2个冷却室进行冷却,将出渣温度降至150℃以下,再通过输渣系统输送至渣仓。
冷渣器的冷却水系统由汽机凝结水轴封加热器后引出,对冷渣器I 、II 室的灰渣进行冷却,再返回汽机3号低加进口或出口。
冷渣器的风冷系统配置2台冷渣器流化风机,每台冷渣器流化风机设计风量为15900m 3/h ,此冷却风通过调节I 、II 室底部的4个流化风手动门分别进入冷渣器I 、II 室。
正常运行中单台流化风机即能满足运行所需风量,另1台作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运行和改造
发表时间:2017-09-06T10:39:58.82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作者:刘佳明
[导读] 。
冷渣器内部采用多通道射流床结构,采用阶梯密封板型布风板并辅以吹扫结构、悬空隔板技术、分别排渣技术等措施,实际应用情况良好。
(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冷渣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辅机之一,其作用是采用水或空气将循环流化床锅炉排出的900e左右的高温灰渣冷却至200e以下,回收一部分灰渣的物理显热,提高锅炉效率,它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连续运行,而冷渣器能否维持正常排渣与冷渣器结构、设计有关外,也与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有关,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系统运行不正常,故障率高是导致循环流化床锅炉不能带满负荷运行或被迫停炉的直接原因之一对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存在流化风量不足、渣无法流化、冷渣器内结渣、排渣口螺旋给料阀卡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全风冷冷渣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
冷渣器内部采用多通道射流床结构,采用阶梯密封板型布风板并辅以吹扫结构、悬空隔板技术、分别排渣技术等措施,实际应用情况良好。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系统;冷渣器;调整;改造
前言
近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脱硫效率高等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着受热面磨损、进料难和出渣难的问题,特别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问题直接影响着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1]。
1.原冷渣器存在的问题
冷渣器流化风量不足,各风室的渣无法流化起来,尤其能翻过隔墙的渣量非常少。
由于设计的风机压头不足,进入冷渣器的风量较小,在炉膛渣量较多放下来时,各个风室的渣很难流化起来,尤其三、四风室之间的隔墙更难翻过去,因而冷渣器内的渣得不到充分的冷却,冷却水温几乎没有变化,严重时引起冷渣器内结渣;同时各个风室上下部温度相差较大,上部有时达到300℃,而下部有时仅仅只有30℃。
冷渣器大渣排渣口螺旋给料阀容易发生卡涩。
原设计的大渣排渣口采用的是螺旋给料机,出口的给料阀在出渣时很容易卡涩,所配电机多次被烧坏。
在电机烧坏时引起大渣堆积,进而使冷渣器内结渣。
炉底输渣刮板机故障频繁。
设计在冷渣器底部有一输渣刮板机,用来把渣输送到渣仓里面,但由于渣量大,颗粒粗,刮板机经常出现电机过载现象,使得输渣机频频跳闸,同时也使得输渣系统运行时冒灰特别严重,使得现场烟雾迷漫,环境卫生恶劣。
冷渣器对大渣的排放能力较弱。
由于煤种变化及碎煤系统的问题,入炉煤的颗粒较大,且煤中石头较多,使得排入冷渣器的渣粒相当一部分大于10 mm,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冷渣器的颗粒很难实现流化,也使得冷渣器内较容易堵塞结渣[2]。
2.全风冷冷渣器的改造
2.1 改造设计思想
针对存在的问题,改造设计时要求冷渣器具有传热系数高和连续冷却的功能,能及时连续有效地把排放出来的炉底渣迅速冷却到安全温度下;并且希望能达到以下目的:运行故障少,检修工作量少,做到长期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能有效地回收炉渣的余热,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改善流化质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灰渣的利用率;成本低、体积小、运行费用少;便于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大型化。
2.2 改造遵循的原理
以宽筛分颗粒流态化时的流体动力特性为改造设计依据。
从直观上看,密相气体流化床与处于沸腾状态的液体非常相像,在许多方面具有液体一样的特性。
当4个分室床体通过悬空隔板在水平方向连通后,根据粒位均一化原理,颗粒从料位较高的第一床层逐步流向料位较低的床层,另外对各分室采用不同的风速,在分室之间造成微压差,推动床料由第一床层向下一床层流动,最终从溢流口自由排出床外;而对于难以流化的较大颗粒则被高压流化风吹向排大渣口顺利排出,从而实现了冷渣器的顺利排渣[3]。
2.3 改造采用的技术特点
改造采用一种全新的思路,与原来锅炉厂家设计有很大的区别。
把新改造的冷渣器简称为多通道射流床全风冷冷渣器。
2.3.1 主要特点
冷渣器内部采用多通道射流床结构。
渣室用隔板分开,风室分隔为若干个独立的风箱,每个风箱有单独的进风管和调节挡板,使冷渣器内部形成若干个独立的流化床结构;对于各射流床的配风,在保证料层良好流化的基础上采用不均匀布风,使各分床之间存在一定的风速差,从而实现渣由第一分床向下一分床的顺利流动[4]。
2.3.2 布风板的改造
摒弃了传统的风帽式布风板,采用阶梯密孔板型布风板,使布风更加均匀,无死角;无风帽的布风板结构减少了因风帽磨损、烧坏带来的停运次数,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阶梯型密孔布风板在布置时略向出渣口方向倾斜,减少渣在各床层间流动时的阻力,保证大渣的顺利排放。
2.3.3 辅助吹扫结构的考虑
在阶梯型密孔布风板的前端,设计辅助吹扫结构,对于沉积在布风板上的,难以流化的较大物料,采用高压射流风进行定期吹扫,使其到达大渣排放口,顺利排出。
采用辅助吹扫技术,有效解决大渣沉积的难题,减少了冷渣器内部结焦的可能,适应锅炉燃煤品质差、入炉煤颗粒度不均匀的状况。
2.3.4 研究采用悬空隔板技术
在阶梯型布风板上布置悬空分室隔板,把冷渣器内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流化床,保证了颗粒从一个床层顺利流向另一个床层,同时为排大渣提供了通道。
根据流化床整个床层温度分布均匀的性质,采用悬空隔板结构,提高冷渣器内各个分床的温度梯度,使高温渣按照一定的温降梯度冷却,防止高温红渣直接喷出,造成冷渣器内部结焦。
2.3.5 精心设计排渣口
根据物料颗粒大小,采用分别排渣技术,对粒度较小的颗粒,从溢流口喷射状自动溢出;而较大颗粒则从布风板排大渣口排出,从根本上杜绝了只有一个排渣口而出现的堵塞现象。
2.3.6 热风回风口有所不同
热风回风口设计在锅炉密相区的二次风位置,把冷却渣后的热风和其携带的极细的颗粒带入炉膛,这不仅能回收热量,还可以改善锅炉的流化质量和燃烧工况,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2.4 冷渣器改造的实施
拆除原有的风帽式布风板结构,改为密孔布风板结构;拆除原隔墙改为悬空隔板结构;取消冷渣器内部冷却水管,把原有的风箱改为4个分风室,拆除原有的L阀及附属管道,把冷渣器进渣管改为风控进渣,风源取自高压流化风。
将原冷渣器的出渣端改为进渣端,原进渣端改为出渣端,在溢流排渣管的下部安装旋转给料阀控制冷却后的渣流量。
在布风板出渣端下部安装大渣排放管并安装电动翻板门和电动插板门,控制大渣排放量。
回风管改安装在第三风室的上部。
3 改造后运行情况
改造后,冷渣器进渣量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进渣管上的高压流化风量来实现,在锅炉满负荷(排渣量约为15 t/h),排渣温度在100~140e之间,回风温度可达350e以上。
在煤质变化较大(给煤量增加20%~30%,设计值)的情况下,1台冷渣器也可保证锅炉排渣要求,冷渣器可实现连续、均匀、可靠排渣,改造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运行情况来看,1台冷渣器即可满足锅炉最大负荷的需要,排渣温度在85~135e之间,回风温度达到350e以上,并且可以实现连续安全可靠排渣,改造取得圆满成功。
4.结束语
通过对原有的冷渣器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多通道射流床技术设计的新的冷渣器,具有结构简单、磨损小、排大渣能力强、冷却效果好、运行安全可靠、维护量小、煤种适应性强的优点。
实际应用表明,本次改造是成功的,有效地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难题,多通道射流床全风冷冷渣器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乐华.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调整与改造[J].工业加热,2007,36(5):26-28.
[2] 陈金利.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水联合冷渣器运行问题分析及改造[J].锅炉技术,2012,43(2):59-62.
[3] 王海豹.保德神东发电公司2×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锥形排渣阀吹扫风的改造[C]// 全国电力行业cfb机组技术交流服务协作网年会.2009.
[4] 卢广盛,刘中阳,赵海峰,等.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器的改造及运行效果[J].广西电力,2006,29(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