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总结

合集下载

重组载体构建的方法和步骤

重组载体构建的方法和步骤

重组载体构建的方法和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重组载体构建是基因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用来将特定的基因插入到目标细胞中,实现基因的转移和表达。

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重组载体构建的方法和步骤。

一、选择载体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载体作为基础,常见的载体有质粒、病毒、原核生物等。

在选择载体时需要考虑载体的大小和特性,以及目标基因的大小和需要表达的水平。

同时还需要考虑载体的复制原点、抗生素抗性基因等相关元件。

二、线性化载体接下来我们需要将选择的载体进行线性化处理,以便将目标基因插入到载体中。

线性化可以通过受控的限制酶酶切处理来实现,将载体的环状DNA骨架切割成线性DNA片段。

三、插入目标基因将目标基因与线性化的载体进行连接。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内切酶切割连接法、PCR扩增连接法、接头连接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目标基因插入到载体中,并确保插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四、转化目标宿主将构建好的重组载体导入到目标宿主细胞中,使其稳定地存在和复制。

转化的方法多样,包括热激转化、电穿孔转化、化学法转化等。

转化效率和载体稳定性是评价转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五、筛选重组子对转化后的细胞进行筛选,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重组子。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抗生素筛选、荧光筛选、酵素检测等。

筛选过程中需要注意筛选压力和筛选条件的优化,以提高筛选效率。

六、鉴定重组子对筛选出的重组子进行鉴定,确保其构建正确。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PCR扩增、酶切鉴定、序列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验证重组子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确,确保后续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表达目标基因对鉴定合格的重组子进行表达。

通过选用适当的启动子和调控元件,可以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表达。

表达的方法有多种选择,包括转染法、感染法、转基因法等。

表达的效果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酶活性测定、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检测和验证。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总结一.概念(1)原理:。

(2)优点:与杂交育种相比,;与诱变育种相比,。

(3)基因工程成功的原因:①成功拼接的原因:②成功表达的原因:二.基本工具1、两种酶:(1):作用特点:。

(2):E ·coli DNA 连接酶与T 4 DNA 连接酶的区别:2、一种运载体(1)条件:①;②;③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作用:)(2)种类:最常用;其他动植物病毒、三、操作程序(1):方法:①:不知道脱氧核苷酸序列②:已知目的基因两端一小段序列,便于③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知道全部序列,且基因比较小。

这种方法不需要模板。

(2)——基因工程的核心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3)生物种类常用方法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 植物动物受精卵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微生物原核细胞Ca 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DNA 分子与感受态细胞混合→感受态细胞吸收DNA 分子质粒的T-DNA 上→农达载体提纯→取卵转化过程杆菌→导入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染(受精卵)→显微注射→受精卵发育→获得色体的DNA 上→表达具有新性状的动物(4)①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 上:②是否转录:③是否翻译:④个体水平鉴定:抗虫、抗病接种实验易错点说明:1、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要求:用限制酶。

目的是:。

同种的含义是:同一种或相同两种,即单酶切或双酶切。

选择双酶切的原因是。

2、工具≠工具酶;运载体≠质粒。

3、启动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子≠终止密码子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分别控制翻译过程的启动和终止。

启动子:。

终止子: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短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作用是使转录过程停止。

4、基因探针的要求:①单链②有③5、农杆菌转化法中的“2”次导入:第一次:将含有目的基因的T—DNA的质粒导入农杆菌;第二次(非人工操作):将含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6、转化:。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生物选修三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生物选修三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又称为 DNA 重组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一)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2、 DNA 连接酶:连接两个 DNA 片段,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

3、载体: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有: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 DNA 片段插入;具有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 的筛选。

(二)基本操作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这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的检测包括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个体水平的鉴定包括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等。

二、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1、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体细胞杂交: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二)动物细胞工程1、动物细胞培养: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克隆载体构建实验报告(3篇)

克隆载体构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克隆载体的构建方法,掌握分子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进行DNA片段的插入和连接。

3. 熟悉重组质粒的鉴定和扩增方法。

二、实验原理克隆载体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它可以将目的基因插入其中,并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

克隆载体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2. PCR扩增:利用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3. 载体线性化: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载体线性化,使其具有末端粘性。

4. DNA片段连接:将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进行连接。

5. 转化宿主细胞:将连接后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细胞。

6. 鉴定和扩增:通过PCR、酶切等方法对转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和扩增。

三、实验材料1. 试剂:PCR引物、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分子量标准、Taq酶、pUC19载体、感受态细胞等。

2. 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移液器、DNA纯化柱等。

四、实验步骤1. 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长度一般为20-30个碱基,其中包含酶切位点。

2. PCR扩增:利用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片段,PCR反应体系如下:- 10×PCR缓冲液5μl- dNTPs(每种2.5μmol/L)4μl- 引物(上下游引物各1μmol/L)2μl- DNA模板1μl- Taq酶0.5μl- ddH2O补充至50μl3. 载体线性化: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载体线性化,反应体系如下:- 载体DNA 5μl- 10×酶切缓冲液5μl- 限制性内切酶1μl- ddH2O补充至20μl4. DNA片段连接:将PCR产物与载体进行连接,反应体系如下:- 线性化载体DNA 5μl- PCR产物5μl- 10×连接缓冲液5μl- DNA连接酶1μl- ddH2O补充至20μl5. 转化宿主细胞:将连接后的重组质粒转化至感受态细胞,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将感受态细胞铺板于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上,37℃培养过夜。

基因工程中的基因克隆与基因表达实验总结

基因工程中的基因克隆与基因表达实验总结

基因工程中的基因克隆与基因表达实验总结基因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其中,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实验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对于研究基因功能和开发新药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基因工程中的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实验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前景。

一、基因克隆实验基因克隆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感兴趣的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复制并插入到另一个生物体中的过程。

它是研究基因功能、生物制药和转基因等领域的基础。

基因克隆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DNA提取与限制性内切酶切割:通过提取DNA样品,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将目标基因和载体DNA切割成相应片段。

2. 基因插入:将目标基因与载体DNA片段进行连接,常用的方法是使用DNA连接酶将两者黏合。

3. 转化与筛选:将连接后的DNA转入到宿主细胞中,使其成为转基因细胞。

通过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可以获得拥有目标基因的转基因细胞。

通过基因克隆实验,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生物体的目标基因,并进行后续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通过将某种植物的耐旱基因克隆到其他作物中,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二、基因表达实验基因表达实验是将目标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转录和翻译,产生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表达实验是研究基因功能和制备重组蛋白等领域的重要手段。

基因表达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根据需要表达的蛋白质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

常用的表达系统包括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等。

2. 构建表达载体:将目标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中,通常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并通过测序确保插入正确。

3. 细胞转染: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到宿主细胞中。

不同表达系统有不同的转染方法,如细菌的化学转型、酵母的电转染等。

4. 表达和纯化: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宿主细胞会表达目标基因,合成目标蛋白质。

可以通过蛋白质纯化技术,如亲和层析、凝胶电泳等手段获得纯度较高的目标蛋白质。

载体构建连接实验报告(3篇)

载体构建连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载体构建和连接技术,将目的基因与载体成功连接,构建一个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此实验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步骤,对于后续的基因表达、蛋白质纯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原理载体构建连接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目的基因的获取:通过PCR扩增或化学合成等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2. 载体的选择与制备:选择合适的载体,并对其进行酶切处理,制备线性化载体。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利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线性化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4.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通过PCR、酶切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PCR引物、dNTPs、D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T4 DNA聚合酶、Klenow片段、碱性磷酸酶(CIP)、质粒提取试剂盒、DNA纯化试剂盒等。

2. 实验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移液器、离心机、超净工作台等。

3. 实验材料:目的基因模板、载体质粒、感受态细胞等。

四、实验方法1. 目的基因的获取:根据目的基因的序列设计PCR引物,进行PCR扩增。

2. 载体的选择与制备:选择合适的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处理,制备线性化载体。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a. 将目的基因和线性化载体进行PCR扩增,获得双链DNA。

b. 用Klenow片段或T4 DNA聚合酶将PCR产物进行末端修复,使末端具有3'-羟基。

c. 用CIP处理线性化载体,去除5'-磷酸基团。

d. 将目的基因和线性化载体进行连接反应,加入DNA连接酶。

e. 将连接产物进行PCR扩增,验证连接成功。

4.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a. 将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涂布于含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

b. 在37℃恒温箱中培养过夜。

c. 挑取单菌落进行PCR扩增,验证重组质粒的存在。

d. 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确认目的基因已插入载体。

第4章 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第4章 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大多数自主转移质粒都有tra基因和oriT位点,它们在质粒 自主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tra 基因:大多数 tra 基因的产物与性菌毛的形成 (F 、 RP4 和 pKMl01 都 编码一根性菌毛 )、杂交对的形成有关;有些 tra基因编码作用于 oriT位 点的内切酶,使质粒中的一条 DNA链产生切口,从而开始转移;有些 tra基因则与质粒转移调控等有关。

pMB1, colE1 replicon 修饰的pMB1 replicon pSC101 pUB110 pE194 replicon
拷贝数15~20
宿主范围小:肠细菌
拷贝数500~700 宿主范围小:肠细菌(pUC系列) 拷贝数5 50 5 宿主范围广 多种革兰氏阴性菌 广 多种革兰氏阳性菌 广 多种革兰氏阳性菌
pSC101 replicon
1.4 质粒的不稳定性 ★
分离不稳定性: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一个子细胞没有获得质粒 DNΑ
拷贝,并最终增殖成为无质粒的优势群体;
结构不稳定性:由转位作用和重组作用所引起的质粒 DNA的重排与缺失
质粒的分配方式: 主动分配 平均分配:每个子细胞刚好获得一半数目的质粒拷贝 配对位点分配:只有一对质粒呈主动分配,其余的是随机分配。 主动分配存在着有效的质粒拷贝数控制系统,从而保证了质粒的高度稳 定性 随机分配 分配不稳定,部分子细胞没有质粒,并在生长过程中具有优势而逐渐使 含质粒细胞比例越来越少
RBS,融合tag) 基因敲除质粒(筛选系统,目的基因的 同源片段) 辅助性质粒(例如提供位点特异性重组酶)
1.3 质粒的复制 ★
1.3.1 复制子(replicon) 包括复制起点(ori)、复制控制元件、复制蛋白编码基因的遗 传单元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通过人工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的技术。

-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包括目标基因的获取、载体的选择与构建、基因的导入、筛选与培养。

-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生产生物药物等。

2.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的定义:利用生物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和利用。

- 细胞培养技术:包括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 细胞融合技术:通过融合技术产生杂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等。

3. 酶工程- 酶的基本概念: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或RNA。

- 酶的分类与特性:根据反应类型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等。

- 酶的应用:工业生产、洗涤剂制造、食品加工等。

4. 发酵技术与应用- 发酵技术的原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生产有用的产品。

- 发酵过程的控制:温度、pH、氧气供应等。

- 发酵产品:酒类、酱油、醋、抗生素等。

5.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律法规等。

二、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总结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 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 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循环利用等。

3. 能源与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 非可再生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循环经济、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

4.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污染的类型: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天然条件下,大多质粒可通过 细菌接合作用从一种宿主细胞内转移 到另外一种宿主内。
2、质粒的构建
(1) 天然存在的两种质粒
A、colE1宿主细菌大肠杆菌6.5kb松弛型复制 20-30/cell B、pSC101宿主细菌沙门氏菌8.8kb严谨型复 制5copy/cell
(2) 质粒人工构建的目的
pBR322为4.36kb的环状双链DNA。
普通型载体pBR322的结构图
HindIII BamHI PstI SalI ScaI Amp
r
pBR322
(4.36 kb)
ori
Amp r
1)限制酶切 2)DNA重组 无DNA插入
Tc
有DNA插入
Amp r
Tcr
转化
Amp r Tc s
外源DNA
复制起始点 ori
Amp
遗传标记
基因载体
三)质 粒 (plasmid)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独立于染色体 而自主复制的共价、封闭、环状双链DNA分子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 DNA)。
★不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
★可赋予细菌抵御外界因素不利影响的菌体的溶菌性周期
前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周期
二) λ-DNA载体的构建
λ 噬菌体线性双链DNA病毒,具有末端互补的12nt, 感染细菌后粘端互补成双链环状。全长48 531bp,含 50多个基因。
建立λ克隆载体前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 λDNA分子只能增加5%的大小,即只能插 入3kb的DNA分子。 2) λ基因组非常大,对于每一种酶来讲都含 有超过1个的识别序列,酶切后产生多个片段, 连接不能形成λ基因组。
4) 高速离心,沉淀噬菌体
5) 苯酚抽提,释放λ-DNA
6) 乙醇或异丙醇沉淀DNA
四)λ-DNA作为载体的优点
1)体外包装病毒颗粒,高效感染E.coli
2) 装载外源能力为25kb,大于质粒
3) 筛选方便 4) 重组λ-DNA分子提取容易
五)cos质粒 (cosmid)
1、cos质粒的构建 cos质粒
Amp r Tcr
无菌落 筛选重组子 阳性菌落
Amp r Tc s
提取DNA 电泳
Amp r Tc s
重组DNA
利 用 抗 性 基 因 进 行 重 组 子 的 筛 选
3、质粒的制备
实验室一般使用两种方法制备质粒
(1) 碱裂解法 (2) 沸水浴法
(1)碱裂解法
原理:利用溶菌酶在NaOH与SDS的混合溶液中破坏 细菌外壁,去除染色体DNA及变性蛋白质,离心,苯
筛选结果模式图
蓝 菌 落
蓝白菌落 筛选白色菌落
二、噬菌体载体与黏粒载体
一)噬菌体载体
λ噬菌体是大 肠杆菌的噬菌体, 它由外壳蛋白和 λ-DNA组成
噬菌体 (电镜图)
1、λ-DNA的物理图谱
λ-DNA为线状双链DNA 分子,两端各有一个12核苷 酸的互补单链(粘性末端) GGGCGGCGAC CT, CCCGCCGCTGGA,称为 cos区,全长48.5kb。 特点是功能相近的基因在基 因组中聚集在一起。
5)细菌在加有Amp+X-Gal的培养 基上生长以进行筛选
筛选会有三种结果: 一是要插入的序列自连,结果没有 菌落形成; 二是切开的质粒重连,结果表现为 蓝色菌落; 三是要插入的序列与质粒相连,产 生白色的抗氨苄青霉素菌落。
Amp+X-Gal+IPTG培养基的筛选菌落法
倒平板
加IPTG和X-GAL
乳糖和诱导物IPTG的化学结构
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
X-gal
X-gal水解
筛选结果
• 蓝菌落代表含有质粒的耐药菌,表
达出由完好的α LacZ序列编码的功能 性的 α 片段 • 白菌落代表含有质粒的耐氨苄青霉 素菌,质粒上α LacZ序列上有插入片 段
cos 位 点 的 作 用
2、感染周期
噬菌体通过特殊的生物学方式感染宿主细 胞,将其DNA导入 : (1)吸附 (2)DNA注入 (3)DNA复制 (4)包装: 只能包装λ-DNA分子的75%-105%
即包装范围为36.4kb-50.9kb的DNA (5)裂解
吸附
穿入
成熟、释放
生物合成
毒性噬菌体的溶菌性周期
2.为外源基因提供复制能力或整合能力 3.为外源基因的扩增或表达提供条件
二)载体应具备的特征条件
1.能在宿主细胞内独立和稳定的自我复制 2.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 整合位点 3.长度尽可能小,以提高其载装能力 4.具有多种单一的酶切位点 5.具有合适的选择性标记
多克隆位点
polylinker
3) 携带质粒的选择标记,便于筛选
4) 多种单一酶切位点,便于克隆
Thank You!
1、质粒的基本特性
(1)自主复制性
携带有自己的复制起始区(ori)
控制质粒拷贝数的基因
能独立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而自主复制
(2)不相容性
同一复制系统的不同质粒在同一细菌中不能相容
不同复制系统的质粒在同一细菌中可共存
(3)可扩增性
质粒就其复制方式而言分为两类
松弛型复制
严谨型复制
(4)可转移性
第三章 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一、载体的功能、特征及质粒载体
克隆载体(clony vector):具有在细胞内进行 自我复制的DNA分子,起运送目的基因到受体 细胞的作用。
目前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有: 细菌质粒、噬菌体载体、黏粒载体、 病毒载体、人工染色体等。
一)载体的功能 1.运送外源基因高效转入受体细胞
含有λ -DNA两端cos区的质粒
能容纳大片段(45kb)的小分子(4kb~ 6kb)载体
组成:质粒复制原点,抗药基因,多克隆位点,已连 接入的λ cos位点
Cos质粒pJB8
2、λDNA的体外包装
3、 考斯质粒的优越性
1) 体外包装,高效导入受体细胞 2) 装载比质粒或λ-DNA大得多的外源片段
Ⅰ. 缩短长度
缩短多余片段提高装载量。
(a)插入型载体
(b)取代型载体
Ⅱ.修饰酶切识别位点
多余的酶切位点必须被修饰
自然选择法
通过自然选择法筛选无EcorI识别位点的λ-噬菌体
三)λ-DNA的抽提
1) 大肠杆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 加入λ-噬菌体或重组λ-噬菌体悬浮液,37℃ 培养1hr
3) 用新鲜培养稀释,继续培养4-12hr
天然质粒存在缺陷 不适合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 必须对之进行改造构建 方法:重组,“拼拼接接,挖肉补疮”
(a)加入合适的选择标记基因
(b)增加或减少合适的酶切位点
(c)缩短长度,增加装载量
(d)改变复制子,变严紧为松弛,变少拷 贝为多拷贝
(e)根据基因工程的特殊要求加装特殊的基 因元件
例如:pBR322
酚-氯仿溶液处理,乙醇或异丙醇沉淀水相质粒。
特点:质粒较纯,收得率高,繁琐,且 有开环现象
(2) 沸水浴法
特点:质粒不纯,收得率低,且制备规模小, 但快速,特别适用于重组质粒的鉴定。
4、典型的质粒克隆技术
1)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DNA 样品 2)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质粒DNA 3) 连接样品DNA和质粒DNA的消化产物 4) 用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5) 涂布在琼脂平板上进行耐抗菌素筛选
1)用限制性酶消化 DNA 样品
粘性末端
2 ) 用 限 制 性 内 切 酶 消 化 质 粒 DNA
3)连接样品DNA和质粒DNA的消 化产物
冷循环器
4)用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 受态细胞
转化细菌有两个基本方法。 一是 化学法,即用CaCl2 处理并加热激以 促进DNA进入菌体; 二是电激法,即 施加短脉冲的电荷以促进 DNA 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