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园林美

合集下载

浅析城市美学与城市园林景观美学设计

浅析城市美学与城市园林景观美学设计

浅析城市美学与城市园林景观美学设计杨新选(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园林局,东胜区017000)摘要:文章阐述了美和审美的逻辑关系以及建筑的美学特点与城市美学的发展机遇;同时,结合鄂尔多斯景观建筑,浅析建筑美学设计的“视觉化趋向”,并以城市美学和景观设计的思路为主体,重点介绍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目标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城市美学;美;审美;城市园林;景观建筑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06—10作者简介:杨新选(1978-),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人,园林副高级工程师.文章编号:1006-6993(2015)01-0090-021关于美1.1美的认识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美在设计中和艺术创作中都发挥着他的作用。

在艺术形成的初期,美即为人们的追求,人们追逐美的情感促使了艺术的产生,以至之后的设计美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克罗其在《美的历史》中认为美和艺术起源于人类感情的表现和交流需要。

人类从原始蒙昧状态发展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极大丰富的今天,创生了无数美的事物,美的文化。

人们都谈论美、知道美、追求美,但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在“美”这个维度上却存在问题:“美”日渐变得单一、绝对、普遍,缺少个性的丰富,缺少差异性,美的丰富内涵被削弱,也失落了其真实的意义。

其原因在于美学和艺术的理论和生活中的美相互脱离,人们在美的理论中找不到美的要求;中国人所一直接受的片面的审美教育;各色审美文化的冲击和中国人长期以来对感性生命的压制,从而导致美的生命力、活力以及带给人的愉悦、丰富的感觉没有了。

1.2美与审美的逻辑关系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他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

但是,认为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不准确,不应该是“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只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事物。

所以,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

园林意境美的创造及园林植物意境美的表现

园林意境美的创造及园林植物意境美的表现

园林意境美的创造及园林植物意境美的表现中国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之所以能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是源于造园者创造园林意境的得道,以及对自然山水、植物等造园要素意境表现的得道。

从中国园林意境的含义着手,阐述了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和园林植物意境美的表现方法。

标签:中国园林;园林植物;意境美;创造;表现一、中国园林意境的含义中国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意境的渊源十分久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可见意境是在外形美的基础上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是情与景的结晶体,即只有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

园林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

园林意境的思想可以溯源至东晋到唐宋年间,随着当时崇尚自然的文艺思潮而出现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继而影响了园林创作的指导思想,园林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园林设计者寄情于山水,使得园林这样一个自然的空间境域内涵超出了构成造园要素的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之实体及其构成的境域事物,给感觉者以余味和遐想的余地,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如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对随行的人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

”可以说已领略到园林意境了。

二、园林意境美的创造方法1.小中见大、以少代多的方法我国园林善于模拟自然,运用浓缩和提炼的手法,结合风景园林构图基本规律,控制物象、组织空间,使景物的大小、色彩、质感迎合人们传统审美的要求。

在我国风景园林中,当游人看到某些小型山石、水体时,常常会有“咫尺山林”、“一峰若太华千寻,一勺若江湖万里”的感受。

2.不同的园林植物合理的配置,产生不同的意境利用植物造景,能使游人产生联想,增加园林意境美。

如规则栽植的乔木给人以整齐、庄重、雄伟的感受;自然配置的树木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受。

园林美的形态

园林美的形态
山和水是自然的两大元素,也是园林中 必不可少的题材。在园林中,水最为活跃而, 他可以是小桥流水,也可以是飞泉瀑布。 园林借助水的艺术形态,再现了自然的 风貌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以大水面包围建筑物,是园林中构成 水景开敞空间的常用手法,可以产生浩渺 的空间情趣。
颐和园昆明湖
西湖平湖秋月
水有动静之分,园林水趣的基本形态 是以静水为主,动水为辅。
在某些狭小的园林空间中,由于有 限的空间,一些园林有了借景,可以远 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冠 云 楼 远 借 虎 丘 山 景
借 景
古典私家园林空间变化丰富多变, 丰 全园由山石、水池、小亭构成,空间大 富 小、明暗、开合、高低参差对比,富于 变 变化和层次。
化 之 美
在进入主要景区之前,先用狭小、 简洁的引导空间把人们的尺度感压下来, 运用以大衬小、以明衬暗、以少衬多的 手法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障景的 运用)
园林中 是假山不仅 追求师法自 然,更要超 脱自然,去 表达造园者 的某种情感 和思想,这 在和大程度 上受刀了中 国山水画的 影响。
假山:湖石山、 黄石山 湖石山:
• • • •
瘦 皱 漏 透
太湖石,又名窟窿 石、假山石,是由石灰 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 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 干石两种。形状各异, 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 太湖石,最能体现“皱、 漏、瘦、透”之美。
静水:静水淡泊、质朴,又显深沉宁静, 让人在平静中又陷入沉思,达到一种感悟 人生的境界。
动水:流动的泉水,发出欢快的水声,给 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一静
一动
植物美
作为园林要素之一的植物,是园林的弹性 空间部分,是极富变化的动景,它丰富了园 景的层次和色彩,增添了园林的生机和野趣。

园林美

园林美
什么是园林美?
指应用天 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依照美的 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环境, 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 代、社会审美,要求的一种艺 术创造活动。
园林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
自然美:自然山水、花草 树木、假山叠石...
艺术美:造园艺术家裁取自然现存的美,依照审美规律、审
美价值、审美法则来改善和改造环境,创造环境美。
社会美 上海古猗园 为了纪念 《九·一八》抗战, 上海古猗园修建了 一个亭子叫“缺角 亭”,东北角缺一 个角,其他三个角 都是握拳振臂高呼 状,很有力。
shang'h
谢谢

园林之美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意义

园林之美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意义

园林之美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意义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这些古老而优雅的园林不仅令人陶醉于自然之美,更展现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本文将探讨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一、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渊源中国园林艺术起源于远古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在先秦时期,园林就作为君主的居住场所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出现。

这些园林通过山水的运用,营造了富有禅意的景观,强调了与自然的融合。

在隋唐时期,中国园林艺术进一步发展,大型皇家园林如洛阳牡丹园和长安华清池成为了当时社交文化活动的中心。

园林设计注重对空间的布局和结构的协调,以及与建筑、雕塑等元素的完美结合。

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迎来了巅峰时期。

苏州园林以其小巧玲珑、富有诗意的设计而闻名,被誉为“园林之城”。

这些园林以水为中心,植被丰富,构建了独特的空间感和意境,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1.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中国园林艺术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相互融合。

通过山、水、建筑等元素的精心安排,园林打造出一幅自然而有序的画卷。

园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将人为的建筑与景观完美融合,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然之美。

2. 空间布局的和谐平衡中国园林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空间布局的和谐平衡。

园林设计师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划分空间,使整个园林在有限的场地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景观。

同时,通过摆放山石、树木和花草等元素,打造出变化万千的景致,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

3. 意境的诗意与哲思中国园林艺术强调景观背后的意境与情趣。

园林通过布置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诗意和浪漫的氛围。

同时,在园林中隐喻着哲理与人生道理,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观赏园林成为一种身心灵的享受,传递着美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三、中国园林艺术的意义1.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园林之美

园林之美

园林之美从古至今,无论中西方,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创造都近乎精益求精,园林设计中的大量传世佳作,都写满了人们的对于美的各种见解与领悟,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是惊叹,更有促使人们努力钻研下去的不竭动力。

作为后人更应奋发,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创造更深远的辉煌。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独特的美学宗旨和审美价值。

首先,园林是一种由建筑、园艺、山水、文学、书画等各门艺术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园林艺术美具有综合性。

上述各艺术门类都是独立的艺术分支,都有自己创作和欣赏的特点,但当他们组合而形成统一的园林艺术后,则又形成了一种新的特色,不是原有各门艺术的总合,而是一种新的融合。

他们必须选择其适合园林欣赏和使用的艺术手法进行园林建筑的再创造,从而形成园林建筑新的艺术手法。

从欣赏角度来讲,园林艺术更具有一种综合美。

园林艺术的综合美还体现在他是静态美和动态美的交织和统一。

陈从周先生说:“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使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常常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都是静态形象中的运动。

这正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无法体现的综合艺术美。

苏州的园林就是综合性的集大成者。

流水,假山,杨柳,湖亭等,或立,或躺,或静,或动,只有在不同的排列组合下,才呈现不同心境。

我们流淌在间隙小道里的目光,总是舍弃不得一丝遗漏,而且立身于山水时,总是感受着不同于上次的新奇。

前人留下的诗词更是平添园林的底蕴,而这也是美学欣赏所不可或缺的灵魂。

我们都说一个人的品行可以从他的园林中可探一二,这不仅是对布局与用料的窥探,更是对精神层面的洗礼。

坐落在柔水的江南里,注定了其性格的婉转清流,孕养百方。

其次,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空间美。

宋人郭熙在论山水画时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正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

“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

而对于园林来讲更是如此,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园林美学总结

园林美学总结

园林美学2023字总结1. 引言园林美学是园林设计与美学原理相结合的学科领域,通过对园林艺术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园林景观中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体验。

本文将对园林美学的概念、特点、原则以及对人们的影响进行总结和论述。

2. 园林美学的概念和特点园林美学是一门研究园林设计艺术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园林景观中的美的表现和创造,包括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材料选择、运动线路等方面。

园林美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抓住人的心灵园林美学注重通过景观设计与人的内心进行交流,通过美的表达和引导,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园林景观中的元素和布局都是为了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空间和氛围,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之美。

2.2 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园林美学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同时融入人文精神。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石材摆放等手法,将自然元素与人文元素有机结合,创造出富含哲学意味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

2.3 追求功能与美的统一园林美学兼顾园林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休闲、娱乐、运动等,还要通过美学手法使其更具艺术感和视觉效果。

3. 园林美学的原则3.1 自然原则园林美学强调与自然保持和谐与融合。

园林景观的设计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与改变。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保持自然地貌和水系的流动,使园林景观看起来更加自然且生机勃勃。

3.2 对称与不对称原则园林美学在景观的布局中追求对称与不对称的平衡。

有时候,通过对称的布局可以营造出一种庄重和整齐的感觉,而不对称的布局则可以使景观更具活力和独特性。

3.3 色彩搭配原则园林景观的色彩搭配对于美学效果至关重要。

色彩的选择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仅要考虑植物的颜色搭配,还要考虑植物与建筑、地面等元素的协调性,使整个景观色彩和谐统一。

3.4 动线导引原则园林美学强调动线的引导与流畅。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合理规划人们的行走路径,使其舒适自然,并能够引导人们逐步发现不同角度的美景。

园林美的名词解释

园林美的名词解释

园林美的名词解释
1. 园林美呀,那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在园林里尽情展现!就像苏州园林,那精致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假山池塘,不就是园林美的绝佳体现吗?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2. 园林美是一种和谐之美,花草树木、山水建筑,一切都搭配得那么恰到好处。

好比颐和园,各种元素相互映衬,那和谐的画面真让人陶醉啊,难道不是吗?
3. 园林美是一种宁静的美,能让你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方安静的天地。

想想看拙政园里的那些幽静角落,是不是能让你的心瞬间平静下来呀?
4. 园林美也是一种艺术之美,每一处景观都是精心设计的杰作。

像留园里那些巧妙的布局,不正是园林艺术美的生动展现吗?哇,真的太让人惊叹了!
5. 园林美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呀,承载着历史和传统。

比如扬州个园,那独特的风格蕴含着深深的文化底蕴,这就是园林美的魅力所在啊!
6. 园林美是一种细腻的美,细微之处见真章。

看看那些园林里精美的雕刻和装饰,不就像一件件艺术品吗?真的是太精致了呀!
7. 园林美是一种诗意的美,能让你感受到浓浓的诗意氛围。

就如同在西湖边的园林,那景色简直如诗如画,太浪漫了吧!
8. 园林美是一种层次之美,远景近景层次分明。

像狮子林那丰富的层次,让人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园林美独特的地方吗?
9. 园林美是一种灵动的美,水的流动、风的吹拂都为园林增添了生机。

想想那些园林里的潺潺流水,是不是让整个园林都活起来了呀?
10. 园林美是一种让人着迷的美,一旦走进就难以忘怀。

那些美丽的园林不就像一个个魔法世界,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吗?真的太棒了!
我觉得园林美是非常独特且极具魅力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欣赏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1)美的形式:各个要素的具体标准,
如身高男生1.8m、女生1.65m,体重、三围等;
2)形式美:各种要素的组合效果,
如大s、林志玲、罗志祥、刘德华等。
4.园林艺术的美
1)园林艺术的特点 2)园林的自然美 3)园林的生活美 4)园林的艺术美
1)园林艺术的特点
综合
园林创作融汇了多种艺术手段,包括建筑、园艺、雕塑、工艺美术、 文学、绘画、书法、音乐、、、、、
③审美性
艺术品最终的落脚点是美,能引起共鸣的美; 艺术必须要能引起美的感受。
④艺术的创作过程
艺术是为了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具有鲜明形象和巨大情感表现力的审美 对象,而有意识地对媒介进行加工的创造活动。
★ 意识性——目的性,指事先有构思; ★媒介物——即剪裁、加工的对象; ★ 技巧性——指加工手段,包括工具、规律与熟练地程度; ★ 创造性——有别于他人的独到之处。
实用
游赏、休憩、健身、娱乐、改善环境质量、、、
有生命
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游人、、、、
与科学相结合
植物配置方式,建筑、道路、桥梁等地修建, 居住人员分析(公务员、医生、教师、学生、、、)
可以见证历史
一个时代的园林作品,可以体现当代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造园技术
2)园林的自然美
①自然美的构成元素: 自然的因素 天然形成的山水和植被 加工过的自然因素 假山、水体、人工植
1)自然美
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审美意识而转移。 天生丽质 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花草树木。 山川、瀑布、化石、贝壳、蓝天、白云、鸟语花香、
草原、沙漠、日出日落、雪花、玩石、大海、沙 滩。。。。。。
2)生活美
生活美依赖人类社会存在,出现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时刻感应着,也是客观存在的。
①感觉 ②知觉 ③想象 ④ 情感
感觉: 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是人的 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
知觉: 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受审美者的经验、知识、兴趣、需 要等影响和作用。
联想与想象: 睹物思人、见景生情,跟以前看 过的、听过的、想过的
联系起来了。 情感:
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所需而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例—长城:
意识性——抵御外寇 媒介性——无数的砖头 技巧性——当时最牛的工程师设计指
导 完成的
创造性——世界奇观,长度、造型、 规模、、、
2.审美方式
1)审美对象:
凡是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引起人的审 美感受的客观事物。
2)审美意识:
客观存在的事物引起的人的反应,思维、行动。
3)审美感受产生的基本因素(过程):
亭台楼阁 桌椅板凳 健身器材
2.园林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联系
园林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构图理论上有许多共同点。 盆景盘扎之前,脑海中的构图; 建园之前的构想设计。
3.园林艺术与雕刻艺术的联系
优美的造型 生动的刻划 深刻的寓意
4.园林艺术与音乐的关系
风声 雨声(雨打芭蕉) 流水声 鸟鸣
5.园林艺术与实用工艺的联系
图引起人的共鸣。
②典型性
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具有 代表性、经典性,能够反映大众生活的美好,引起大众生 活的共鸣。
影视:声音如张学友、陈奕迅;永不褪色的影视人物如成 龙、刘德华、周润发。。。
建筑:故宫、长城、金字塔、埃菲尔铁塔、白宫。。。 文字:四大名著、唐诗宋词。。。
被、、、、
②园林的自然美的主要表现方面 地形地貌美 水景艺术美 植物景观美 气象变换美
3)园林的生活美
园林设计诸多原则以“实用”为先,设施齐全、功能完 备。
二 园林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1.园林艺术与文学的联系
目的: 寄托情感
主要表现: 题名、匾额、对联、刻石、室内挂件等。
好的园林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禁得起时间的 洗礼,禁得起历史的考证,禁得起不同时代的评 论。
学会从美的角度,从艺术的角度欣赏园林艺 术作品。
园林艺术与文学、绘画、雕塑、音乐、戏曲等 艺术都有关系,所以,学会用美的角度欣赏园林, 培养艺术眼光,会慢慢的学会欣赏其他艺术。
第一章 园林美学基础
一 美与园林美
1.美 2.审美的方式 3.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4.园林的美
二 园林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1.园林艺术与文学的联系 2.园林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联系 3.园林艺术与雕刻艺术的联系 4.园林艺术与音乐的关系 5.园林艺术与实用工艺的联系
1.美
美是有客观标准的,是始终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美有很多表达形式,但可以大致分为: 1)自然美 2)生活美 3)艺术美
盆景、切花、行道树、绿篱、花坛。。。 食物、帽子、衣服、饰品、家具、鞋子、建筑、汽
车。。。。。。
3) 艺术美
艺术是浓缩化、夸张化的生活,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 需要,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引起共鸣的娱 乐方式。
绘画、书法、音乐、雕塑、舞蹈、影视、戏剧、时装、建 筑。。。。。。
艺术通过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引起人们对生活中 某些人、景或事的联系。
艺术美的基本特征: 象性、 典型性、 审美性。
①形象性
所谓形象就是具体的载体,把自己的感觉放在事物中,传递 给别人,引起别人的感知和反馈。
爱慕的表达载体如情书、短信、电话。。。 诗歌、绘画、音乐、文字、雕塑。。。 艺术是通过可以具体感知的,客观存在的东西传递出美,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