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现状分析

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现状分析
时代经贸 2 0 1 3年 3 月 总第2 7 1分 析
周 莹
( 合肥 工 业大 学 经济 学 院 ,安 徽 合肥 2 3 0 6 0 1 )
【 摘 要 】随着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 财富逐渐积累,地区间发展失衡导致的两极分化问题 日益突出,如何 调整财政支出效率性 与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促进 各地区协调发展 ,已经逐渐成为 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对财政支出的公平性研究显得尤为 重要。本文 了 梳理 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支 出公平 性研 究现状 ,期望其 总结成果 能为其他学者研究财政支出公平性所用 。 【 关键词】财政支出;公平性;效率性
国外 研 究现 状 财 政 支 出 是 国 家 对 财 政 收 入 进 行 分 配 和 使 用 的 过 程 , 用 于 为 社 会 提 供 公共 产 品和 服 务 ,满 足 社会 成 员 的公 共 需 求 , 是 实现 政 府 职 能 的手 段 之 一 。1 6 6 2 年 , 英 国 经 济 学 家 威 廉 ・配 第 第 一 次 将 财 政 支 出划 分 为 教 育费 、国 防 费 、宗 教 事 务 费 、行 政 费 、 公共 事 业 费 和贫 民救 济 费六 大 类 , 这 为财 政 支 出研 究 提 供 了方 向 和依 据 。通 过对 国外 财 政 支 出公 平 性研 究文 献 的收 集 整 理 , 本文 总结 出 目前 国 外 财 政 支 出 公 平 性 研 究 主 要 集 中在 以 下 几 方 面 : ( 1 )从 财政 支 出的绩 效 出发研 究财政 支 出 的公 平性 西 方 国家 对 财 政 支 出的 评 价 经 历 了从 单 方 面 注 重 合 理 合 法 的 审 核 过 渡 到 注 重 效 率 性 再 到 兼 顾 公 平 性 , 并 逐 渐 形 成 具 有 针 对 性 的 评价 指标 。许 多学 者 以财政 支 出取 得 的绩 效为 切入 点 ,研 究财 政支 出 的公平 性 问题 。S .D e v a r a j a n 、V .S w a r o o p( 1 9 9 6 )等 人将 财政 支 出 划 分 为 非 生 产 性 支 出 和 生 产 性 支 出两 大 类 , 并 将 其 引 入 C E S 生 产 函数 ,通 过对 4 3 个发 展 中 国家2 O 年 的 财 政 支 出 数 据 的 分 析 , 指 出 非 生 产 性 性 支 出 的 经 济 效 益 不 明 显 ,但 是 有 助 于 促 进 社 会 公 平 ; 生 产 性 支 出 与 经 济 增 长 相 关 性 明 显 , 但 是 会 加 剧 社 会 的不 公 平 度 。 作 者建 议 发展 中国家 需要 根据 产 出 弹性 调整 财政 支 出 结构 [ 1 ] 。J u l n e s P a t r i a d e L a n c e r 和H o l z e r M a r c( 2 0 0 1 )通 过调 查 问卷 的方 式探 讨 了影 响财 政 支 出效率 与 公平 的 因素 。结 果显 示在 效 率与 公平 的选 择 阶 段 , 理 性 决 策 和 技 术 因 素 对 效 率 影 响 较 为 显 著 ;在 绩 效 实 施 阶 段 , 政 治 、 文 化 因 素 与 公 平 表 现 出 较 强 的 相 关 性 。B e h n( 2 0 0 3 )在 此基 础 上将 公平 评 价 的循环 体 系进 一步 细分 ,得 出制定 预 算决 策 、 评 价 下 级 、 控 制 下 级 、 提 升 组 织 的 重 要 性 、 激 励 雇 员 、 了解 项 目效 率 、奖 励完 成 、提 高绩 效和 促 进公 平八 大类 ,它从 理 论上研 究了财 政 支 出 实 现 公 平 性 的体 系 结 构 。 巴 罗 ( 2 0 0 3 ) 等 以新 经 济 增 长 理 论为 基础 ,将政 府 支 出 内生 化 于经 济增 长模 型 ,在 剔 除 了国 防和 教 育 支 出 的 假 设 下 ,对 9 8 个 国家 2 6 年 的 数 据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论 证 了 政 府 购 买支 出与经 济 增长 率呈 现 负相 关 ,但是 政 府购 买支 出与社 会 公 平度 正 相 关 【 3 ] 。F i s c h e r( 2 0 0 5)通过 将 政府 开 支 分为 公 共 投 资性 开 支 和 公 共 消 费 性 开 支 来 研 究 政 府 财 政 开 支 对 经 济 增 长 和 公 平 性 的 影 响 , 结 果 显 示 , 公 共 投 资 性 开 支 不 利 于 社 会 公 平 , 而 公 共 消 费 性开 支 能有 效 促进 社 会 公平 H ] 。 ( 2 ) 公 共 产 品 财 政 支 出 的 公 平 性 研 究 公共 产 品拥 有 与 其 他 产 品 不具 有 的非 竞 争 性 和 非 排他 性 的特 征 。所 以许 多学 者 专 门针 对 公共 产 品 的公 平 性 问题 予 以研 究 。财 政 支 出 公 平 涉 及 到 财 政 支 出 的 利 益 归 宿 和 社 会 福 利 等 问 题 。 施 蒂 格勒 ( 2 0 0 1 )通 过研 究指 出 ,生 产 性财 政 支 出是 通 过 收 入 再 分配 的 方 式将 穷人 的收 入 转 移 给 富 人 ,不 利 于 社 会 公 平 ,但 是 公共 产 品 财政 支 出是 将 富人 的收 入 转 移给 穷人 ,有 利 于 促 进 社 会 公平 。 Li o n e l D e m e r( 2 0 0 2)依 据 性 别 分 组 , 研 究 了 加 纳 卫 生 服 务 支 出 的 公平 性 问题 ,结 论 的 出女 性 在 卫生 服 务 支 出中 明 显 处 于不 公平 的 地位 , 获得 的好 处 大 幅 度 低 于 男 性 。近 年 来 ,不 少 学 者利 用受 益 分 布 分 析 的 方 法 来 衡 量 财 政 支 出 的 公 平 性 问 题 , 通 过 将 提 供 的 社 会 公 共物 品和 服 务 的信 息 相 结合 ,得 出政 府 财 政 支 出 的 收益 分 布情 况 。V a n d e r W a l l e( 2 0 0 7 ) 和 世 界 银 行 相 关 部 分 , 共 同研 究 了 印尼 财 政 教 育 支 出的 受 益分 布 问题 。结 果 显 示 印 尼低 收入 人 群 从 中 级 和高 级 教 育 中 得 到 的 财政 补 助 要 远 低 于 高 收 入 人 群 , 并通 i  ̄L o r e n z 曲线 和 教 育补 助 集 中 曲线 的对 比指 出不 同收 入 水平 群 体 接受 的 教 育阶 段补 助不 同的 原因 [ 。 二 、国 内研究 现 状 ( 1 )按 财 政支 出公平 性 研 究 的财 政 辐射 范 围划 分 ,可 以分 为 两 大 类 :一 类 是 聚 焦 财政 支 出对 城 乡 居 民收 入 差距 影 响 的公 平 性

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思考

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思考

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思考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的范围和资金供应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国民经济建设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实际中,我国的财政支出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现象。

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财政支出政策,我国实行放权让利政策,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卓越成效,结构有所优化,经济建设、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上升。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国家巩固确保其基础地位并不断加以完善。

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支出改革和支出管理相对落后,财政部门长期以来重收入、轻支出、管理弱化的现象仍然存在,财政支出管理日益成为整个财政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具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行政管理经费支出严重膨胀,大量挤占了必需的支出项目行政管理费支出急剧上升,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如事业的发展、政府活动的增加、必要的新增机构人员的扩充,但更多的是由于机构臃肿,财政供给人员过多以及普遍存在的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中不同程度的浪费,致使行政事业费增长过快,比重过大。

二、经济建设支出居高不下,但基础性建设投资却迅速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政府职能开始转变,政府作为经济建设投资主体的角色随之也发生了一些转变。

在体制转轨阶段,为实现新旧体制的顺利过渡,政府要政策保持一定的连贯性,这就造成了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的份额仍较大。

三、教育投资力度相对于经济发展及全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要求仍有差距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科技的发展,也不断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投资总量和相对比重有所增加,但速度较缓慢,与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要求仍有差距。

四、财政对农业支出比重下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农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近年来,农业支出比重还很不稳定,有时连年下降,这既影响农业的发展,又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五、社会保障支出明显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改革进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职能和企业财务职能相互渗透,企业承担着诸多财政职能。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问题研究综述摘要公共财政支出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对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探讨了财政收支失衡、资金管理不规范、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所导致的后果以及应对措施。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分析,为解决公共财政支出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财政收支失衡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财政收支状况却面临严重挑战。

数据显示,我国年度预算收入和支出相差较大,导致财政收支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等较为贫困的地区面临的财政困难尤为明显。

解决财政收支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积极推进地方财税改革,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划分,逐步实现地方政府自我财政管理,同时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创新性的融资模式,如PPP、债券等方式,增加地方收入,提高地方资金利用效率。

资金管理不规范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中,资金管理不规范是一大问题。

各级政府单位长期存在着资金乱用、资金浪费等问题。

一些公共项目建设效益较低,甚至存在恶意使用资金的情况,严重浪费纳税人贡献。

针对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对于相关单位的监视和审核应加强力度,对于违规行为要严格执法,以震慑违法者,保障公共财政资金合理利用。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长期以来存在一定的问题,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支出偏多,而对于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支出相对较少,导致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

解决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问题,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投入,推动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支出结构,使公共财政支出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结论以上综述详细探讨了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在加强地方财税改革、加强监管审核、保障公共财政资金合理利用等方面,政府部门均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投入,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坚实的基础。

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及其优化思考

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及其优化思考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在一些领域,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导致公共 财政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不高
缺乏投入产出分析
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往往难以 衡量,很多支出项目缺乏投入 产出分析,导致无法准确评估
其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重复投入和浪费
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公共 财政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重复投入 和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整体 效益不高。
评估方法
评估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评估、公众调查等;定量方法主要包 括成本-效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
问题与挑战
尽管对于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进行评估是必要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同时 ,某些领域的效益难以量化评估,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
变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正在逐渐调整,更加注重对教 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同时,对于传统领域的投入也在不断优化,以适应社 会发展的需要。
问题与挑战
尽管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正在逐渐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领域的投入仍然不 足,如教育和医疗领域;同时,某些领域的支出也存在浪费和滥用的情况,需要加强监管 和管理。
化。
加强预算管理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 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严格 预算执行和控制,防止预算超
支和浪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
通过公开公共财政支出信息,接受社 会监督,提高公众对公共财政支出的 信任度和满意度。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通过改革财税体制,建立科学 、合理、规范的财税制度,实 现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

财政支出的研究报告范文

财政支出的研究报告范文

财政支出的研究报告范文引言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经济投入,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索有效的财政支出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社会需求与民生改善等。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旺盛时,政府通常会增加财政支出,以促进经济发展和调节经济波动。

2.经济结构:不同经济结构的国家其财政支出重点和比例也存在差异。

发展中的国家通常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财政支出,而发达国家则更多关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

3.政府目标与政策导向:政府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会直接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例如,政府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加大绿色经济领域的财政支出。

4.税收收入: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税收收入存在直接关联,财政收入的增长可以提供更多的财政支出空间。

财政支出的特点财政支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公共性: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公共事务,如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

这与私人支出的性质有所不同。

2.长期性:许多财政支出项目的效果是长期的,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或教育投资会长期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

3.投资属性:财政支出也具有投资属性,通过投资建设等方式激发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4.资金来源多样性:财政支出的资金可以来自于税收收入、债务融资、国际援助等各种渠道。

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财政支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升:1.促进有效需求:财政支出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激发市场活跃,拉动经济增长。

2.优化资源配置:财政支出可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3.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支出可以增加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资,提高民生福祉。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一、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在国家的经济运行中,财政支出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手段,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职责。

然而,财政支出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首先,财政支出的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而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文化事业等方面的支出相对不足。

这种结构不平衡导致了一些领域发展缓慢,同时也限制了经济的整体发展。

2. 财政支出效益不高其次,财政支出的效益不高是另一个问题。

由于一些原因,如腐败现象的存在、项目管理的不善等,财政支出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质量不合格、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等问题,既浪费了财政资源,也限制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3. 财政支出透明度不够此外,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也存在问题。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财政支出的决策和使用过程缺乏公开,导致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不力,容易出现滥用或浪费的情况。

这不仅损害了公众对财政支出的信任,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财政支出的对策研究针对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以解决和改进,以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首先,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提高各个领域的支出合理性和均衡性。

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减少对低效项目的投入,避免财政资源的浪费。

2. 加强财政支出的监督和管理其次,需要加强财政支出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的决策、执行与监督制度,提高财政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效率。

加强财政收支信息的公示和公开,增强公众对财政支出决策的监督力度,保证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3. 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另外,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是必要的。

对于财政支出项目,要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目标推进,使财政支出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支出现状的分析

对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支出现状的分析

行进度缓慢 ,资金支付进度和工作进度不能匹配
吻合 ,年终 结余 资金 偏 多 ,年 终 突 击 花 钱 ;资 金
闲置 、设备 闲 置 、重 复 建设 等 情 况 比较 严重 ,财
政资 金支 出效 率低 下 、资金 浪 费 巨 大 ,财 政支 出 绩效 管理有 待 加强 ;财 政 资 金 支 出管 理 的透 明度
传 统手 工查 账方 法 运 用 得多 ,现 代 化 电子化 审查 方法运 用得 少 ;较偏 重 于 预算 执 行 合 法性 和合 规 性 ,对 部 门预算 编制 的合 理 性 、对 财 政 资金 使 用 的公平性 、合 理 性 、效 益性 缺 乏 科 学 有效 的评 价 等等 ,从而 导致 审计 监 督 质 提高财 政资 金 的使 用 效 益 ,对 于保 证 预算 单 位 的可持续 发展 和 保 护 预算 单 位 的有 关 人 员具 有
重大 的现实意 义 。

目前业 务 工 作 面广 量 大 、人 员 普 遍 紧 张 的 实 际 , 财 政监督 实在 难 以发挥应有 作用 。 ( ) 审计 监督 。随 着财 政 体 制改 革 的 不 断推 3 进 ,部 门预 算 、 国库 集 中支 付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
听取政府 职 能 部 门 的汇 报 。其 它 途径 不 多 。 由 于 这 些制 约 因素 的存 在 ,地 方人 大 及 其 常 委会 对 政 府 预算 监 督 往 往 局 限 于 形 式 上 、程 序 上 的 监 督 ,
缺乏 实质性 内容 ,对 家 数 众 多 、专业 性 很 强 、内 容纷 繁复杂 的部 门预 算及 执 行 更 是难 以接触 涉及 和有效监 管 ,呈 现 真空 状 态 ,权 力 部 门监 督 财 政 资金 收支缺位 的情 况相 当突 出。

探究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探究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探究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摘要】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现有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和浪费问题。

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探究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在研究背景中,分析了现有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性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强调了研究的重要性。

在探讨问题方面,重点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过分依赖基建投资和有形资产支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支出不足等。

在优化措施部分,列举了推进政府绩效评价、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支出力度、优化基建项目选择等措施,以期提高支出效益。

在结论中,展望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未来改革建议,以促进财政支出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改善。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望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我国、问题、优化、措施、展望、改革建议、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未来、财政改革、国家发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越发凸显出来。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支出结构过于倾向于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对于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相对不足。

这导致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够优化,影响了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

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着重复、浪费和低效的问题。

一些支出项目并不是真正符合国家发展需要,造成了财政资源的浪费。

一些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不够顺畅,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还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有必要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推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向更加合理、有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意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现状分析作者:周莹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5期【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财富逐渐积累,地区间发展失衡导致的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调整财政支出效率性与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问题之一。

在此背景下,对财政支出的公平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了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现状,期望其总结成果能为其他学者研究财政支出公平性所用。

【关键词】财政支出;公平性;效率性一、国外研究现状财政支出是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手段之一。

166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第一次将财政支出划分为教育费、国防费、宗教事务费、行政费、公共事业费和贫民救济费六大类,这为财政支出研究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通过对国外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本文总结出目前国外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从财政支出的绩效出发研究财政支出的公平性西方国家对财政支出的评价经历了从单方面注重合理合法的审核过渡到注重效率性再到兼顾公平性,并逐渐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

许多学者以财政支出取得的绩效为切入点,研究财政支出的公平性问题。

S. Devarajan、V. Swaroop(1996)等人将财政支出划分为非生产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两大类,并将其引入CES生产函数,通过对43个发展中国家20年的财政支出数据的分析,指出非生产性性支出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明显,但是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度。

作者建议发展中国家需要根据产出弹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1]。

Julnes Patria de Lancer和Holzer Marc(2001)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探讨了影响财政支出效率与公平的因素。

结果显示在效率与公平的选择阶段,理性决策和技术因素对效率影响较为显著;在绩效实施阶段,政治、文化因素与公平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Behn(2003)在此基础上将公平评价的循环体系进一步细分,得出制定预算决策、评价下级、控制下级、提升组织的重要性、激励雇员、了解项目效率、奖励完成、提高绩效和促进公平八大类,它从理论上研究了财政支出实现公平性的体系结构[2]。

巴罗(2003)等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政府支出内生化于经济增长模型,在剔除了国防和教育支出的假设下,对98个国家2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政府购买支出与经济增长率呈现负相关,但是政府购买支出与社会公平度正相关[3]。

Fischer(2005)通过将政府开支分为公共投资性开支和公共消费性开支来研究政府财政开支对经济增长和公平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共投资性开支不利于社会公平,而公共消费性开支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平[4]。

(2)公共产品财政支出的公平性研究公共产品拥有与其他产品不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

所以许多学者专门针对公共产品的公平性问题予以研究。

财政支出公平涉及到财政支出的利益归宿和社会福利等问题。

施蒂格勒(2001)通过研究指出,生产性财政支出是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将穷人的收入转移给富人,不利于社会公平,但是公共产品财政支出是将富人的收入转移给穷人,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Lionel Demer(2002)依据性别分组,研究了加纳卫生服务支出的公平性问题,结论的出女性在卫生服务支出中明显处于不公平的地位,获得的好处大幅度低于男性。

近年来,不少学者利用受益分布分析的方法来衡量财政支出的公平性问题,通过将提供的社会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信息相结合,得出政府财政支出的收益分布情况。

Van der Walle(2007)和世界银行相关部分,共同研究了印尼财政教育支出的受益分布问题。

结果显示印尼低收入人群从中级和高级教育中得到的财政补助要远低于高收入人群,并通过Lorenz曲线和教育补助集中曲线的对比指出不同收入水平群体接受的教育阶段补助不同的原因[5]。

二、国内研究现状(1)按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的财政辐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聚焦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公平性研究,这类财政支出的受益群是全体中国公民;另一类是关注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公平性研究,这类财政支出的受益群是中国农业人口。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能达到共识,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财政支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王艺明,蔡翔(2010)基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6]。

邓旋(2011)采用中国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实施的财政支出城市偏向分配机制,财政支出显著地扩大了城乡间收入差距[7]。

钱争鸣,方丽婷(2012)利用非参数可加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我国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同样表明这一点[8]。

李普亮(2012)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估算了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增收及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财政农业支出确实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并不明显。

[9](2)按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的政策类别化分,可以分为国家财政支出和地方性财政支出。

关于国家财政支出的公平性研究文献颇多,如前文王艺明,蔡翔(2010)、邓旋(2011)等关于财政支出公平性的研究都是基于国家财政支出的,在此,本部分将不赘述。

而关于地方性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的限制,导致此类文献相对较少。

在已有的文献中,其研究结论各异。

有的学者认为,地方财政支出有助于社会公平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是高大伟,鞠晓峰(2010)将基尼系数作为社会公平指标,对地方财政支出地区公平度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经过分析实证结论,认为通过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平。

而有的作者把不同地区的地方性财政支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由于各地的财政支出力度不一,所以财政支出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10]。

如李文军,唐兴霖(2012)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量增长快速。

作者认为分区域来看,区域间差距是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东部和东北地区造成,中西部地区一直处于不利地位。

有的学者对如何利用地方财政的优势,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作出研究,李晶,李焕婷(2009)以地方财政政策为例,研究了政府在推进机会平等方面应采取的举措,就如何增强机会平等的理念、创新机会平等的制度,促进机会平等各阶段的发展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

也有相关学者通过实证,定量分析财政支出与社会公平度之间的关系,以精确判断财政支出的公平度。

刘晓凤(2012)以1978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方法,对湖北省义务教育支出财政总支出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湖北省义务教育支出与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即与社会公平存在负向关系;财政总支出与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逆向关系,即与社会公平存在正向关系关于。

三、财政支出的公平性与效率性财政支出的公平性与效率性一直是经济界研究的重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是否可以兼顾,其答案是否与财政支出类型相关,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经济难题。

这一经济难题吸引了大量的学者研究关注,部分学者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孙文祥,张志超(2004)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具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中央财政支出则可以明显改善社会公平程度;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支出项目往往很难同时顾及两个目标;通常只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既能推动经济增长,也能促进社会公平。

王奉炜(2007)运用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

研究结论表示:虽然投资支出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不是很显著,但是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助推作用却是相当显著的。

刘畅(2011)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影响。

研究表示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不存在冲突,文章进一步支出,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中发挥的功效,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增进社会公平。

在相关文献检索收集和整理中发现,大多研究集中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民收入差距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财政支出公平性对农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文献更不多见。

另外,对地方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关注过少。

地方财政有很多国家财政所不及的优势,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地方财政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地制定适合于本地区的财政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这两点发现可以为其他研究学者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1]S.Devarajan,V.Swaroop&H.Zou.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6,37:313-344.[2]Behn,Robert.Why MeaSum Performance?Different Purposes Require Different.[3]Barro,R.&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J].The Quarterly.[4]Fischer,S.The Role of Macroeconomic Factors in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484-512.[5]Lanjouw Peter,Pradhan Menno.Poverty,Education and Health in Indonesia:Who benefits from public spending? December,2001.[6]王艺明,蔡翔.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05).[7]邓旋.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城乡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2011(04).[8]钱争鸣,方丽婷.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非参数可加模型的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2012(05).[9]李普亮.财政农业支出农民增收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J].南方经济,2012(08).[10]高大伟,鞠晓峰.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实现社会公平发展[J].商业研究,2010(01).作者简介:周莹(1987-),女,安徽安庆人,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产业技术进步与循环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