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刑事侦查学期末复习资料

刑事侦查学期末复习资料

刑事侦查学期末复习资料支萍(2006-2007第一学期)第一部分概念刑事侦查学刑事侦查侦查主体刑事侦查客体刑事技术刑事技术鉴定同一鉴定种属鉴定痕迹检验笔迹鉴定犯罪现场现场勘查枪弹勘验牙齿咬痕犯罪事实犯罪痕迹刑事照相车辆痕迹现场分析侦查实验刑事特情立案并案侦查第二部分基本要点1、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2、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3、刑事侦查主体的种类4、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与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的主要区别5、刑事侦查的基本任务6、刑事案件的基本特点7、刑事侦查原则8、鉴定的权属和鉴定资格9、刑事技术的鉴定对象10、刑事技术鉴定的基本任务11、刑事技术鉴定的种类12、形象痕迹的形成要素13、痕迹的分类14、手印的分析判断的主要内容15、脚印的分析与判断16、工具痕迹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17、刑事照相的基本内容18、物证照相和辨认照相的区19、犯罪现场的分类及特点20、形成工具痕迹的因素21、侦查计划的内容22、构成犯罪现场的要素23、搜查的适用和要求24、通缉的适用25、跟踪守候的适用26、早期现象尸体27、晚期现象尸体28、成为刑事侦查客体的条件29、侦查机关与侦查人员30、鉴定权与鉴定资格31、刑事照相的基本内容32、指纹的纹线系统33、同质和异质整体分离物体的区别34、并案侦查的条件35、破案的条件36、侦查终结和结案报告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简答1、侦查的基本含义;2、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进行刑事侦查的主要区别;3、如何认识侦查与侦察;4、种属鉴定的作用;5、痕迹检验的意义6、痕迹检验的任务7、形象痕迹的分类8、工具痕迹在侦查中的作用9、车辆痕迹检验的意义10、现场勘查的任务11、现场分析的内容12、搜查的适用条件及法律规定13、通缉通报的适用条件14、跟踪守候的适用对象第四部分基本题型一、不定向选择1、《刑事侦查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

A刑事侦查方法 B痕迹检验 C刑事技术手段 D刑事侦查措施2、刑事侦查的基本任务是()。

侦查学考试要点

侦查学考试要点

侦查学第一章侦查学的基本理论★1.侦查的定义:侦查是指公、检等机关以刑事案件为目标,依法采取公开和秘密的方法,收集、审查、核实、运用证据,以查明案情、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专门活动。

★2.侦查活动的主体:公,检,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

★3.侦查活动的客体:侦查活动的对象,更具体的说是指刑事案件。

★4.侦查学的基本原理(三大原理):物质交换原理,因果关系原理,同一认定原理。

简单题5.侦查学产生基础:法律,实践,科学。

★6.外国刑事侦查发展史中的主要人物:汉斯•格罗斯近代侦查学的奠基人,1893年《司法检验官手册》“黄金规则”“重视现场”阿伦•平克顿1850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私人侦探所7.同一认定原理的依据和条件:客体的特殊性,客体的相对稳定性,客体特征的反映性,客体特性的可识别性。

第二章侦查的主体与客体★1.侦查主题既指侦查程序主体,也指侦查权主体。

侦查程序主体,广义,是指一切参与到侦查程序中来的机关和个人。

具体包括警察,检察官,法官,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翻译,犯罪嫌疑人及辩护人等。

侦查权主体,狭义,是指被法律侦查权的机关和个人。

具体包括请见第2条。

★2.侦查人员的条件:侦查人员的政治条件,业务条件,侦查人员的生理、心理条件。

3.刑事案件也称刑事犯罪案件,是指危害社会利益,触犯刑律应当受刑罚处罚,并经侦查部门立案侦查的犯罪事件。

其成立应当具备2个基本条件,犯罪事实条件和立案程序条件。

4.刑事案件的纵向动态构成:行为预备阶段,实施阶段,作案后的掩盖。

★5.刑事案件的横向静态构成:七何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 matter),何故(why),何物(what thing),何情(how)。

6.刑事案件的特点:P377.刑事案件发生的基本规律:起伏变化律,时空影响律,辐射蔓延律,关系互动律。

第四章侦查基础工作1.侦查基础工作:阵地控制,刑嫌调控,犯罪情报。

侦查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侦查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六、侦查主体的概念与特征是什么:(一) 定义:侦查主体是指依法行使侦查权的机关及其侦查人员。(二)特征:(1)侦查主体是侦查职能的执行者(2)侦查主体的诉讼地位具有独立性(3)侦查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法定性
三、侦查学的研究范围:①与侦查破案直接关联的刑事犯罪状况。特点,活动规律和发展趋势;②研究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侦查对策:a、侦查技术b、侦查措施c、侦查谋略d、侦破方法;③研究对犯罪的防范、控制;④研究侦查活动的组织结构。
四、侦查学的基本原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的观点,研究贯穿整个侦查学学科内的基础理论。包括①物质交换原理②犯罪再现原理;③侦查对策优化原理;④同一认定原理。
五、简述物质交换原理的概念和意义:(一)概念:物质交换原理是指两种物质客体在外力作用下相互直接接触、摩擦、碰撞,从而引起这两种物质接触面上物质成分相互交流的关系和变化的状态。可将物质交换现象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痕迹性物质交换,实物性物质交换,无形性物质的交换
(二)意义:(1)物质交换原理是研究微观物证的基础,(2)物质交换原理是研究犯罪现场勘查的重要依据(3)物质交换原理是研究侦查对策的基础
侦查学
一、 侦查的概念:侦查是指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了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查缉案犯,依照法律进行了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的总称.。
二、侦查的特征:(1)侦查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它只能由法定的侦查机关行使.(2)侦查是侦查机关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所采用的强制措(3)侦查行为是一项法律顾问行为,一切侦查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了.4)侦查 是刑事诉讼的很重要阶段.是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揭发犯罪人的必经过程,是起诉和审判的基础.

刑事侦查学复习要点

刑事侦查学复习要点

刑事侦查学复习要点
一、考试重点
1、刑事侦查学与刑事侦查的概念
2、刑事侦查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3、侦查权
4、侦查机关有哪些
5、痕迹的分类
6、手印勘验(捺印方法、手印检验方法、指纹类别的判断等)
7、脚印勘验(步幅特征、蹬痕踏痕等)
8、工具痕迹勘验(工具分类等)
9、刑事照相(侦查照相与普通照相的区别等)
10、枪弹勘验(枪弹种类、枪弹构造、射击痕迹、射击残留物等)
11、现场勘查(犯罪现场的概念与种类、勘查措施等)
12、侦查措施(一般、强制、紧急)
13、文书检验
【重点看课件】
二、考试题型
1、填空题(20道,各1分,共20分)
2、判断题(10道,各1分,共10分)
3、单项选择(5道,各1分,共5分)
4、多项选择(5道,各1分,共5分)
5、名词解释(4道,各2分,共8分)
6、简答题(4道,各3分,共12分)
7、案例分析(2道,各15分,30分)
8、附加题(1道,共30分)
09级8班班委会
2011年1月7日。

刑事侦察学导论复习资料国风

刑事侦察学导论复习资料国风

名解目录1刑事侦察学2犯罪客体3犯罪主体4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5犯罪主观方面要件6刑事侦察中的观察方法7刑事侦察中的实验方法8侦察中的科学假说方法9侦察中的抽象方法10侦察中的形象化方法11侦察中的数学方法12对象客体13手段客体14同一认定15同一认定伦16“五听17 刑事犯罪预测18刑事犯罪的历史长期性19起伏变化性20复杂多样性:21行为隐蔽性22客观反映性23时代性24地域性25季节性26刑事犯罪活动的个体习惯性27刑事犯罪活动的特点28侵犯财产犯罪29流窜犯30团伙犯罪31犯罪集团32刑事侦察33侦察和控制犯罪的战略34刑事警察35刑事警察的职责36刑警的职责37刑事警察人才38刑警队伍最佳结构39刑警队伍管理名词解释1刑事侦察学:是研究刑事侦察活动规律和方法的专门学科。

2犯罪客体:被侵害的为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3犯罪主体:由于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付刑事责任的人。

4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指国家的刑事法律确定为危害社会因而应受到惩罚的行为,和一行为为中心的其他客观事实,如犯罪时间,空间等。

5犯罪主观方面要件:即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行为人必须具备有侵害的故意或过失。

6刑事侦察中的观察方法:是刑侦人员为了认识犯罪行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搜集,记录和描述与刑事犯罪有关事物的感性材料方法。

7刑事侦察中的实验方法:是刑侦人员依据侦察破案的需要,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认为的控制或临摹刑事犯罪的某些行为现象,能动的认识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和某些犯罪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方法。

8侦察中的科学假说方法:是为了探索某一侦察事物的真相根据已知的侦察材料,对未知的犯罪事件,预先在侦察人员头脑中做出假定性的解释或者对其结果进行某种推测的一种方法。

9侦察中的抽象方法:就是排除侦察中某一事物非本质的次要因素,抽取出本质的过程和方法。

10侦察中的形象化方法:是侦查人员用具体的,直观的犯罪行为形象来展现和描绘犯罪过程,行为,特征,结构及其关系,达到揭示犯罪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侦查学导论复习(1)

侦查学导论复习(1)

第一章侦查学的概念侦查学是研究侦查活动规律及其方法的科学。

侦查的概念侦查是一种未决定惩罚而进行的专门性调查活动。

享有侦查权的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以及海关缉私部门。

监察部门享有调查权,但是没有侦查权。

侦查学作为学科确立的标志是1892年出版的侦查工作指南汉斯格罗斯著作侦察发展的三大标志。

人体测量法,指纹鉴定法,笔迹鉴定法。

其创始人分别是贝蒂隆,爱德华高尔顿,米尚龙布罗梭。

龙勃罗梭提出天生犯罪人的理论。

第二章物质交换原理是侦查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的概念是:犯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作案人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物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

其提出者是爱德蒙.洛卡德。

物质交换原理,分为三种分别是痕迹物质交换物品性物质交换印象性物质交换。

其条件是客观条件,作用力条件,接触条件,实质条件。

物质交换的意义。

1物质交换原理是进行犯罪,现场勘察的理论依据。

2物质交换原理是发现利用微量物证的理论依据。

3物质交换原理是制定正确的侦查对策的理论依据。

信息交换是物质交换原理的拓展与延伸。

同一认定原理。

概念是只在侦查中具有专门知识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和研究侦查客体先后出现的特征是否同一而做出判断。

同一认定的主体是。

具有专门知识了解客体特征的人。

客体是与案件有关的人事物空间。

同一认定的方法是比较方法。

同一认定的目的是认定客体多个反应形象同一。

同一认定的条件是。

1客体的物质性与反映性。

2客体的特定性。

3客体的特征相对稳定。

4客体特征可以识别性。

同一认定的意义。

侦查理论发展核心内容。

1破案的根本依据。

2贯穿侦查活动的全过程。

3贯穿各种侦察活动之中。

第三章侦查主体。

对各种享有侦查权的组织个人机构抽象的概括。

分为单轨制和双轨制。

人依据主要是看是否有民间力量的参与。

内部监督。

党的纪检机构是内部监督。

行政监察机构。

侦查机关监察机构。

侦查机关法制机构。

第四章侦查客体的概念。

侦查学提纲

侦查学提纲





三、侦查方法 以特定的刑事案件为目标,综合运用物证 技术和策略措施,制定侦查计划、组织侦 查力量,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人的 具体方法。 1、侦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基本程序包括侦查的提起、实施和终结 2、各类犯罪的侦查方法,由各类犯罪的 特点和侦查要点构成 侦查学的边缘学科:侦查情报学、侦查心 理学、侦查语言学、侦查管理学等


第二节
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以侦查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揭露、证实犯罪、 查获犯罪人的侦查技术、侦查策略措施和侦查方法的科学。 一、侦查技术(物证技术) 指利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侦查的特殊需要而采取 的发现、识别、记录、提取和鉴定等各种技术方法的总称。 二、侦查策略、措施 指侦查机关为有效地查明案情、获取证据而在实施侦查时采 取的各种专项活动和策略手段。 1、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措施: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 人(被害人)、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搜查、扣押物证、 书证、鉴定、通缉等 2、刑诉法未作规定,有关侦查法规、规章有所规定:追缉 堵截、控制赃物、跟踪守候、秘密逮捕、秘密搜查、刑事隐 蔽力量、侦查情报的建设和运用、技术侦查(监听、监视) 等






3、笔迹学的形成 笔迹鉴定的四大流派 (1)笔相学派 笔相学派的早期倡导人巴尔迪 心理笔相学派和生理笔相学派 (2)书法家鉴定派 流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3)特征描述派 (4)书法测量派 法医学 刑事毒物化学 司法弹道学



(二)小侦查的概念 侦查是指由国家追诉机关实施的犯罪调查活动。 我国《刑事诉讼法》侦查立法的完善 刑诉法82条: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 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 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侦查概念应包括的要素: 侦查的主体-必须是法定侦查主体 侦查的目的-查明事实、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 疑人 侦查的性质-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和特定措施的 总和

刑事侦查复习总提纲

刑事侦查复习总提纲

刑事侦查第一章绪论一、侦查的概念:侦查是国家专门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为收集证据,揭露犯罪,揭发犯罪人而依照法律规定所实施的调查性措施和强制性措施的总称。

要确立侦查的概念,必须明确侦查的一些基本构成要素:1、侦查的主体;2、侦查的客体;3、侦查的内容;二、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侦查学研究对象的各种观点●侦查活动规律和方法说;●犯罪规律、侦查对策说;●犯罪行为、侦查行为说;●侦查技术、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说;●侦查技术、措施、方法、谋略说;●侦查行为规律说;●犯罪、侦查活动说;●犯罪控制调查说;●侦查犯罪、预防犯罪说;●侦查活动说(二)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侦查活动及其规律1、将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抽象为侦查活动及其规律,是从整体的角度对侦查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全面概括2、将侦查学的研究对象表述为侦查活动及其规律,揭示了侦查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三、侦查学的界定(一)概念:侦查学是研究侦查活动及其规律的刑事应用法学。

(二)侦查学的形成1、侦查学产生的条件:(1)社会环境(2)科学和物质基础:A、笔迹学的建立B、阿方斯·贝蒂隆和他创立的人体测量法C、指纹学的建立和形成简况(3)侦查机构的建立和专业化a英国苏格兰场的问世b法国维多克侦查模式C美国平克顿私人侦探公司(4)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2、侦查学的诞生侦查学的诞生是侦查科学内在发展的必然结果。

19世纪末期,由于侦查实践的发展和侦查经验的丰富,侦查理论进一步得到充实,特别是侦查学的许多重要分支性学科如法医学、毒物学、笔迹学、指纹学、人体测量法,侦查照明技术的创立和推广,构成侦查学基本内容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业已形成,使侦查学的建立具备了成熟的条件。

四、侦查学的学科体系侦查学的学科体系是由理论侦查学(理论研究)、应用侦查学(应用研究)、比较侦查学(比较研究)三部分构成的一个互相联系、相互补充、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

刑事案件一、刑事案件的概念(一)概念:侦查学所称的刑事案件,是指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并经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侦查的概念: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机关为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而依法采取的一系列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的总称。

2.侦查的目的:最终目的是消灭犯罪。

(1)侦查的直接目的是及时、准确的查明案情,揭露和证实犯罪,并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2)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3)预防和控制犯罪,保障人权。

3.侦查的活动内容:侦查机关所采取的各种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4.侦查的主体是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检查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海关。

客体是:刑事案件。

5.侦查学的概念:是研究侦察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法律应用学科。

是研究侦查主体如何根据法律的规定和要求,运用各种侦查技术、侦查策略和措施、方法对案件进行侦查,以查明案情、揭露和证实犯罪,查缉犯罪嫌疑人的一门对策性学科。

侦查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为实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服务。

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侦查活动及其规律。

侦查学的体系是: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比较研究。

6.侦查学的方法:(1)经验总结法(最基本的方法)(2)案例剖析法(实践运用得到的)(3)调查统计法(4)科学实验法(5)比较研究法
7.侦查学的原理:一。

物质交换原理。

物质交换的概念:是一种普遍现象,是指两种物质在外力条件下相互接触,从而引起两种物质接触地面上的物质成分相互交流的关系和变化的状态。

条件:具备相互交换的物质实体;有外力作用;两个物质实体直接接触;使原有的物体状态发生变化。

犯罪过程中物质交换的类型:痕迹性物质交换;物品性物质交换;印象性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在侦查中的指导意义:物质狡猾是进行现场勘查的重要依据;物质交换是发现利用微量物证的理论依据;物质交换有利于帮助侦查人员制定正确的侦查对策;物质交换是进行刑事技术鉴定的理论依据。

二.同一认定原理。

同一认定概念:从狭义上讲,是物证技术鉴定的基本理论,它是指以解决两个客体是否同一为目的而进行科学检验的理论与方法的总称。

客体有两个:被寻找客体;受审查客体。

广义上讲,是指以解决两个客体是否同一为目的的一种判断型认识活动和实践过程,它不仅适用于物证技术鉴定,而且贯穿于整个侦查过程之中。

同一认定的依据和条件:客体的特定性;客体的相对稳定性;客体特征的反映性;客体特征的可识别性。

同一认定原理在侦查中的应用:贯穿于各项侦查措施和手段中;贯穿于侦查活动的全过程。

三.犯罪再现原理。

萌芽时期的侦查学的成就是:人体测量法;指纹鉴定法;笔迹鉴定法方面。

1892年奥地利学者汉斯。

格罗斯所著《犯罪侦查》。

8.侦查工作的任务:发现犯罪;制止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预防犯罪。

侦查工作的原则: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迅速及时原则;客观原则;法治原则;侦查协作原则;保守秘密原则等。

9.侦查模式:概念:是指在侦查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可供侦查主体进行侦查实践活动时参照采用的程式。

特点:概括性和抽象性;过去性和代表性;参照性和可供选择性。

几种常用的侦查模式:从案到人的侦查模式;从人到案的侦查模式;从案到案的侦查模式;口供型的侦查模式;物证性侦查模式;信息化侦查模式。

10.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系统:是指在犯罪侦查领域内一切信息系统的总称。

它是以公安专用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应用系统支持平台为支撑,以刑侦业务工作信息共享为目标的多层次结构、多功能效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基本模式有:从案到人;从人到案;从案到案;从人到人。

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的来源:口头情报源;物品情报源;资料情报源;档案情报源。

刑事犯罪情报信息收集的方法:调查记录;原始复制;实物提取;刑事登记。

11.现场保护:是指刑事案件发生后,为了保持案件发生、发现时的状态,保证现场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刑事案件现场进行警戒、封锁和对痕迹、物品进行保全的一项专门工作。

意义:有利于收集证据、查明犯罪情况、采取紧急措施、保护现场、别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方法:一。

室外现场:对于公路、街道或范围较大的现场,应注意现场的所有出入口,在通道的各个路口设置哨岗、路障,禁止行人和无关车辆进入。

对于范围较小的现场,可派专人进行看守,并在现场周围绕以警戒线,设置告示牌。

如果天气发生变化,如下雨,刮风等,应对已经发现的明显易变的痕迹、物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

室内现场:设两层保护,第一层,在室内现场的出入口,特别是们、窗处,设岗看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第二层,在房门、窗户和房间外围3-5米的地方划出一道警戒线,设岗看守。

三。

尸体的保护方法:一般情况下,在现场的中心区域或尸体附近专门设置一名保护人员。

室外现场中的尸体,天晴时可用芦苇等物遮盖。

下雨、下雪、刮风时可用塑料布等不透风的物体遮盖,防止尸体上的附着物和微量物质丢失。

如果尸体在森林。

旷野中,应派专人看守。

水中的尸体,不必打捞上岸。

如果水流过急,尸体有被冲走的危险时,应设法固定。

现场痕迹的保护方法:标记法;遮盖法;转移法。

12.现场勘查的任务:1.发现、固定。

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及其他信息。

2.分析判断案情,判明案件性质。

3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4.存储现场信息资料。

基本要求:及时;全面;客观;细致;合法;规范;安全。

顺序:先静后动,先下后上,先重点后一般,先固定后提取。

14.犯罪现场的分类:依据现场形成后至勘查前有无变动分;依据现场与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关系分;依据现场形成的先后顺序分;依据作案人对现场有无伪装、破坏分;依据现场所处的空间环境分。

15.侦查的措施:
概念:是指侦查机关为了发现、收集犯罪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抓获犯罪嫌疑人,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和办法。

分类:常规侦查措施;紧急侦查措施;强制侦查措施;秘密侦查措施;基础侦查措施。

常规侦查措施有:调查讯问;摸底排队;侦查实验;辨认;并案侦查;公开侦查;侦查讯问;调取、扣押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