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汶川地震后全国哀悼日
逝者以哀悼,给生者以慰藉

逝者以哀悼,给生者以慰藉逝者以哀悼,给生者以慰藉国务院18日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与此同时,北京奥组委决定,奥运圣火在内地的传递活动暂停3天。
这是以国家的名义,给逝者以追悼,同时也给生者以慰藉,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其闪耀的人性光辉,令人赞赏。
“5·12”汶川8.0级地震,截止至18日14时,已造成32477人死亡。
而预计地震死亡将超过5万人。
汶川大地震,可谓山崩地裂,山河变色,哀鸿遍野。
地震迄今已经七日,按民间的说法,已是“头七”,正是追悼、纪念的重要“节点”之一。
于此之际,国家以全国默哀、下半旗的形式向死者志哀,意义重大。
尤为重要的是,全国默哀、下半旗这样的隆重仪式,既往只是卓越的重要的国家领导人逝世才享有的哀荣,如今却用来哀悼平民百姓的去逝。
体现了国家对民本价值和生命尊严的尊重,是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的表现。
尽管以往每次重大伤亡的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之后,社会上都会掀起诸如设立全国哀悼日或降半旗志哀的舆论热潮,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二款也明文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致哀”,但是,庄严的国旗真正为平民百姓而“低头”却极其罕见。
即使是1999年5月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许杏虎、邵云环、朱颖等3位记者光荣牺牲而全国下半旗志哀,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给无名氏降旗志哀,因为其中隐含比较特殊的语境。
因而,此次国家为地震遇难者降半旗,是真正意义上的向无名氏志哀。
也即:这是《国旗法》志哀条款的真正落于平民身上。
不管是对逝者的追思,还是对生者的抚慰,其本质都是对生命价值的坚守和尊重。
这需要以庄严肃穆的某种仪式来体现。
国家哀悼史:新中国为哪些外国领导人降过半旗?

国家哀悼史:新中国为哪些外国领导人降过半旗?2010-08-09 10:29 来源:历史网4月21日,国旗再次为普通人而降。
这也是继汶川地震之后,又一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普通公民设立的全国哀悼日。
而今回溯这部国家的哀悼史,也是回溯一个国家的文明史:不但追忆伟人,也尊重平凡。
新中国最早的举国哀悼在天安门的红墙上,悬挂着巨大的斯大林同志的遗像。
斯大林逝世,全国停止娱乐活动下半旗志哀年3月5日夜,苏共中央书记斯大林逝世。
随即,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公告,自1953年3月7日起至3月9日在全国下半旗志哀。
在志哀期间,全国各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一律停止宴会、娱乐。
3月6日,毛泽东致电吊唁,并偕同朱德、周恩来、林伯渠、张闻天、彭真、邓小平等,前往苏联驻华大使馆吊唁,面请潘友新大使转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斯大林无限沉痛的悼念和崇敬之意。
3月9日,毛泽东发表悼念斯大林的文章《最伟大的友谊》。
北京60万人追悼大会与莫斯科葬礼同步3月9日下午4时54分,在与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葬礼的同时,北京各界6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悼大会。
据当时《人民日报》的报道:在天安门的红墙上,悬挂着巨大的斯大林同志的遗像,四周环以红黑色纱带和松枝,两侧挂着中苏两国国旗,国旗顶端缝着黑色飘带。
天安门上,横立着黑底银字的巨幛,上面写着:“斯大林同志永垂不朽”。
毛泽东作为追悼大会主席团成员参加大会,并向斯大林遗像敬献花圈。
5时整,全场默哀5分钟,鸣礼炮28响。
此时,北京市各厂矿与火车的汽笛齐鸣,市内正在行进的车马立即停止活动,全体市民无论在何处也自动肃立志哀。
随后,毛泽东向斯大林遗像敬献了花圈,朱德致悼词,下午6时30分大会结束。
曾为多位国外领导人降半旗在建国初期,中国还曾为一些国家领导人的逝世,降过半旗。
据不完全记统计,包括1953年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哥特瓦尔德、蒙古领导人布曼增迪;1958年罗马尼亚领导人格罗查、保加利亚领导人达米扬诺夫;1961年刚果总理卢蒙巴;1965年罗马尼亚领导人乔治乌德治等人逝世。
2023悼念512汶川地震的文案

2023悼念512汶川地震的文案悼念512汶川地震的文案1、遥忆悲伤,吾辈更当自强。
2、汶川之痛,华夏之哀。
深切缅怀在这场大地震中遇难同胞,勿忘在这场地震中勇于救灾的逆行者们。
3、十五年,太长,足以让地震中幼稚懵懂的少年长大成人;十五年,太短,地震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4、祭奠,只为告慰天堂的亲人我们活得很好。
祭奠,只为让自己明白如水平静的生活下,我们始终没有彼此相忘。
5、铭记那场灾难,铭记那份勇敢!6、地动山摇,信心不可倒;天崩地裂,坚强不能缺;妻去子散,勇气要积攒;房倒屋塌,千万别惧怕。
地震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希望永存心中!7、汶川之痛,华夏之哀。
深切缅怀在这场大地震中遇难同胞,勿忘在这场地震中勇于救灾的逆行者们。
8、为什么我们经常眼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愿往后岁月,一切皆安。
9、祭奠每个逝去的同胞,也祝福这座重生的城市。
10、遥忆悲伤,吾辈更当自强。
11、你或许已经淡忘了曾经的锥心之痛,亦或者不愿再回首和提及那段痛苦的记忆,伤痛和苦难虽然过去了,但作为活着的我们,永远都不能忘却这一切。
12、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13、伤痛不曾遗忘,更要勇敢前行。
汶川我们一直在一起。
缅怀逝者!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山川永纪,浩气长存。
14、汶川地震十五周年,遥亿悲伤,珍重当下。
15、双手合十,诚心祈祷,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难。
只要有爱,希望就在。
十五年过去了,祝愿汶川越来越好,祝愿中国更加强大。
16、愿时光抚平所有伤痛,愿生命走向美好未来。
缅怀,默哀。
17、岁月抹去满目疮痍,抹不去疼痛记忆。
18、我们载着历史的沉重前行,不忘初心,深切缅怀。
19、十五年很长,时间冲淡了我们的悲伤,重振家园。
可十五年再长,有那么一群人,从未让我们失望。
20、转眼之间,瞬息万变,愿你我安好!人生一瞬,直到无恙!21、时间冲淡了一切,这一些我们不应相忘。
回顾那些定格的瞬间,祭奠历史,悼念遇难者。
为了忘却的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祭(主题班会课件)

05.18确认死亡32476人 关键词:设立全国哀悼日
05.19确认死亡34073人 关键词:举国哀悼
05.20确认死亡40075人 关键词:余震再次伤四川
05.21确认死亡41353人 关键词:救灾面临三大威胁 ——余震、堰塞湖、疫情威胁救灾 05.22确认死亡51151人
堰塞湖抢险成功 06.11确认死亡69146人
大灾无情
汶川地震前的自然美景
汶川地震前的自然美景
震 中 汶 川 映 秀 镇 中 心 被 夷 为 平 地
航 拍 的 地 震 后 汶 川 县 映 秀 镇
生命是那么的脆弱,瞬间就消失无 踪,让人心痛……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中,人们的心就如同 这个道路一样,已经碎的七零八落!
父亲的责任
• 16日下午5点,记者 在北川发现一个11岁 的少年背着3岁半的 妹妹,非常吃力地走 着。同行的爷爷、奶 奶已经老了,父母在 外打工,张吉万就勇 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 的责任。早上5点出 发,已经走了12个小 时了。
大爱无疆
大灾大难方显大仁大
义,危难之时给我们流下 无数感动。在这场自然灾 难面前,涌现出无数最可 爱的人。他们的行动足够 感动我们每一个人,感动 整个中国。
灾难面前的坚强让我们感动
生命又是那样的 坚韧,让人肃然 起敬。
温 总 理 在 灾 区 第 一 线
记者等新闻媒介 工作人员
真的要感谢他们, 没有他们,我们无 法及时了解到灾区 真实的情况;没有 他们,远离灾区的
人们就无法及时准确地开展救助活动;没有 他们,我们也就看不到救灾过程中那惊心动魄 的一幕幕;没有他们······
医务工作者
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 还有一股力量是值得称 颂的,他们就是我们的 白衣天使。在前沿,他 们冒着生命危险及时救 助重伤人员,在后方,
国务院公告--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国务院公告--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
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2008.05.18
•【文号】
•【施行日期】2008.05.19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国务院公告
(2008年5月18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2008汶川地震

遍地是英雄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 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 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 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 生命之门。 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 深埋…… 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始终守护在垮塌的教学楼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武 警官兵用手扒开废墟。 直到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聂晓燕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 妈……来不及……啊……” 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 屋子里! “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聂晓燕打开带在身边不知多久的崭新粉红色棉褥, 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 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旁边一位武警战士用安全帽使劲地敲着自己的脑袋,让疼痛阻止泪水倾泻。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 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他们的 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 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 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 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遍地是英雄
汲万民之甘霖成中华之玉树作文900字

汲万民之甘霖成中华之玉树作文900字今天,是一个全国哀悼日。
我们学校下半旗,举行默哀仪式,为的是让我们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
3分钟虽然很快就过去了,但我却想的很多很多。
汶川地震,我们挺过去了;西南大旱,北方暴雪,江西暴雨,我们坚强面对。
我相信:玉树不倒,青海长青。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灾后第一时间,国家领导亲赴灾区,各方力量迅速行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强震过后不到24小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社会各界已经纷纷行动。
解放军叔叔并肩“作战”,筑起了钢铁长城;全国人民心连心,建起了大爱的天堂。
我们知道,虽然无法挽回所有的亲人和家园,但是我们的.每一份份力量就能汇成小溪,汇成江河,汇成海洋,让灾区人民早一些脱离痛苦,早一点儿重建家园。
我真想变成一位勇敢的解放军战士,奔赴救灾第一线;我真想变成王母娘娘,免去人间苦难;我真想变成观音菩萨,帮你们重建家园……让我们擦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明天更美好而努力!情系玉树大爱无疆作文3“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了”,这是放学后妈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我大吃一惊说:“啊,是真的吗”?一看电视正在地震现场报道,从不看新闻的我不知哪来的?兴趣也看了一会儿新闻。
看到那残忍的现场,哭的、喊的.、还有解放军叔叔忙碌的救援,一具具尸体从废墟下抬出了,吓得我抱紧了妈妈。
太可怕了,汶川地震灾难的伤痛还没有从我幼小的心中消散,又是一次大难降临,无数鲜活的生命将离开了我们。
玉树地震中2000多个已逝的同胞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受之重创,除了眼泪在飞,更多的是心的滴血和对未来更多的思考。
玉树,加油,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虽然不在一起,但是心是在一起的,我默默的为你们祈祷,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困难所压不倒的中国人。
玉树,加油,中国人民为你祈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玉树,加油,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为遇难的人祈祷吧,希望他们早点脱离危险。
玉树,加油,让逝者安息,生者奋发,用我们的爱心给你们的力量,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2023年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

2023年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2023年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篇120__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也是汶川大地震十三周年祭的日子。
公元2023年5月12日,注定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至今让我们心绪难平,感动万分。
面对无数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
山悲水泣天垂泪,星黯云浓地含愁。
全国人民举国悼念,国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为故去的生灵而哀鸣。
难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
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惊叹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
下面让我们走进地震中的几个人物,感受他们的坚强与伟大。
一个女孩听啊,听啊,在废墟中,在瓦砾下,传来阵阵清脆的读书声,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女孩,在打着手电筒忘情地读书。
她忘记了危险,忘记了伤痛,忘记了饥饿,用读书声驱赶着恐惧,与死神抗争,同时也召唤着生的希望。
废墟下是黑暗的,但她心中有阳光,因为知识会带来勇气,文化会带来光明。
一位战士他哭了,泣不成声,他跪下了,大声请求,里边还有人,让我再救一个人吧!因为强烈余震,倾斜的房屋即将再次倒塌,一个正在施救的战士,两眼熬得通红,两手磨出血泡,被强行拉了出来。
在汶川大地震中,十万大军,有多少这样舍生忘死拼命救援的战士,十万大军,有多少这样柔情似水的爱心天使,他们特别能战斗,特别听指挥,特别能忍耐,也特别有爱心。
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一名教师人们惊呆了,在挖开的废墟上,绵竹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生前,他在用心浇灌祖国的花朵,危难之时,他又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身躯庇护着心爱的学生。
谭老师,一路走好,感谢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德的境界,用血肉之躯把人间大爱写到了极致。
2023年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篇25月12日,一个全世界人民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降临到四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汶川地震后全国哀悼日
20XX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数万同胞被震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里,我不得不再一次地宣读这个消息。
目的!是让大家铭记:这令人恐惧的日子,令人绝望的日子,令人悲痛的日子!
悲悼日,我们无比沉痛,防空警报时而凄婉悠长,时而又低回的像沉入了谷底。
当灾难来临时,生命再次演绎了爱的伟大,情的崇高。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领会这个场面,一只稚嫩的小手努力地从废墟中伸出来,手里还紧紧地握着一支笔,那一只伸出的小手,是求生的渴望,是对明天的向往,它仿佛是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我还要学习!”这是一只坚强的手,虽然我们不知道它是谁的。
悲悼日,闪闪的烛光映照出一片圣洁的天空,也为天堂里的母亲照亮了回家的路。
5月13日,抢险人员在废墟下发现了一位母亲,她双膝跪地,已经停止了呼吸,她的怀里是一个3.4个月大的婴儿,他,还活着!在婴儿的襁褓中有一个手机,里面有一条还没有发出的短信:“孩子!假如你能幸免于难,你要记住,妈妈爱你!”这是一位可怜的母亲,也是一位可敬的母亲,在最后一刻她选择了黑暗和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悲悼日,太多太多的感动让我们众志成城,心系汶川!在震区的大街上,有几辆农民兄弟自发组织的流动送饭菜的车,为没有家没有饭吃的人送饭。
当记者问这位农民:“你们自己也受灾了,为什么还要给别人送饭呢?”这位农民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一刻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也是中国人!
悲悼日,当我看到温总理第一时间冲到震区最前沿,当我看到我们的解放军官兵,消防武警战士和医务工作者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时,我终于忍不住流泪了。
面对灾难,我们团结向前!面对垂危生命,我们永不放弃!
无数中国人在灾难面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华民族”!每一位同胞都在用爱书写着生命的尊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亿万华夏子孙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将四川新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妙!
记全国悲悼日,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王豪杰
20XX.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