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资料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饶扬誉(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1 引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附近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
此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浅,震区人口稠密、地形复杂、救援难度大,破坏性余震频度高、分布范围广,是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
截至2008年6月22日,地震造成69 181人遇难,18 522人失踪,374 171人受伤,累计受灾人数4 616余万人。
房屋倒塌779万间,损坏2 459万间。
初步估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 000亿元人民币。
本文在分析震区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基础上,根据遥感影象、余震分布特点和目前已经获得的相关观测与理论模拟成果、尤其是陈运泰等(2008)的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发震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2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2.1 大地构造背景震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交接部位,其北部为秦岭地槽褶皱系。
早古生代扬子准地台与其西部的羌塘—昌都陆块,均为“泛扬子陆块”的一部分。
从泥盆纪开始,泛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拼合。
晚古生代至三叠纪羌塘—昌都块体与扬子陆块裂张解体,其间形成南古特提斯洋盆,洋壳向西俯冲,并使羌塘—昌都陆块不断向东增生而闭合,扬子板块同时向北俯冲于昆仑地体之下,于是在东西和南北方向形成双向俯冲收缩(许志琴等,1992)。
自始新世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整个青藏地块强烈隆升并向周缘扩展,在东部受到扬子板块俯冲构造莫霍面上隆区的强烈阻挡,青藏地块向东挤出物质被分流成向东南和东北两股,东南股形成川滇菱形逸出体,东北股形成东昆仑-秦岭逸出体。
其中,在高原东缘与扬子板块的交接地带,形成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及其断裂系。
2.2 区域地震活动性震区所在区域位于南北地震带。
南北地震带大致分布于东经102°~107°之间,分为北、中、南三段。
北段,包括宁夏西部、甘肃和青海东部及其邻近地区;中段包括四川西部和其邻近地区;南段包括云南和其邻近地区。
汶川大地震资料

一分钟内形成长300公里、深30公里大断裂 张培震说,考察结果显示,这次地震是龙门山 断裂带内映秀—北川断裂活动的结果。 在地震发生的短短一分多钟时间内,地壳深部 的岩石中形成了一条长约300公里、深达30公里的 大断裂,其中的200余公里出露地表,形成沿映 秀—北川断裂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另外,龙门山 与成都平原交界的都江堰—江油断裂也发生了60 多公里的破裂。 地震地表破裂带延伸方向是从西南到东北,断 裂面向西北方向倾斜,相对于四川盆地,龙门山 沿这条地表破裂带既有向上的运动,又有向东北 方向的运动,其最大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分别达 到5米和4.8米,沿整个破裂带的平均错距可达2 米左右。
张培震指出,这次巨大地震的最根本动力来源还是青藏 高原和华南地块之间相对运动在断裂带上产生的能量积累 和释放。 印度大陆向北推挤,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其 平均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地下的地壳厚度达60—70公里, 比四川盆地厚40公里的地壳多出20—30公里。在这种状态 下,青藏高原不可能再向上升高和向下增厚,高原内部的 地壳物质只能向东和向北扩展,导致高原在这两个方向上 的增生。由于强硬四川盆地的阻挡,在青藏高原东部与四 川盆地交界地带就形成了南起泸定和天全,北达广元和陕 西勉县、长近500公里、宽40—50公里、北东走向的龙门 山脉。构成龙门山山脉的重要岩石单元是古老的杂岩体, 这种岩石抵抗破坏和断裂的强度特别大,能够积累很大的 能量在瞬间释放形成强烈地震。 【地壳破裂】
五、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 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 大。 六、影响范围 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 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 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 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 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 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 地均有震感。
汶川地震

荣耀属于中国军人2008年5月13日上午11时。
这是一个世界空降兵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时刻,那一天15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伞兵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和高超的技术,完成了中国空军、乃至世界空军史上最为悲壮的一跳。
那一天灾难来临。
巴蜀大地仍在余震中呻吟,千万生命被埋在废墟之下。
他们挺身而出。
空震区周围山峰最低的海拔是5120米,因此跳伞方式选择高跳低开。
正常高跳低开需要3000米长、2000米宽的宽阔地带作为降落区域;中国伞兵的空降地点茂县,地形两山夹一沟,适合降落的区域只有一片1700米长、800米宽的泥泞河滩。
四周都是悬岩峭壁,散布稍大,伞兵就会迎面撞上去。
风速多少?不知道。
只看见密集的雨点射在机身上,声音让人头皮发麻。
能见度多少?不知道。
茫茫芸海愁煞人。
无法用肉眼寻找投放地点,机长只能用GPS和航图确定大致方位。
机身左侧是雪山,右侧就是滔滔岷江。
空降场情况怎么样?不知道。
他们是最先到达那里的人。
只知道陡峭的河滩上密布着塌方的巨坑、碎石、钢筋和高压电网。
没有供氧设备,没有气象资料,没有指挥系统,没有地面引导。
事发仓促,什么都没有。
如此恶劣条件下的山地盲投,世界范围内没有先例。
当年为了获得比北约更胜一筹的高原伞降突击能力,苏联特种部队曾在帕米尔高原进行类似的跳伞实验,结果伤亡惨重。
世界范围内的军事专家打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士兵在进行“自杀式空降”。
11时47分,信号灯由红转绿,跳了。
48岁的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回头大喊一声“我先下去了!”随即跃出舱门。
之后王军伟、李志宝、殷远、郭龙帅、李亚军、赵海东6名伞兵以0.3秒的间隔鱼贯而出,出舱瞬间便消失在茫茫云海。
3分钟后第二批伞兵开始空投,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余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八人在5秒内出舱。
最终这15名伞兵都活着降下去了,也都活着回来了。
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完美结局,在当时是怎样一副光景?不知道,没法想。
当时伞兵们安静的坐在机舱里,面对镜头笑得很自信,仿佛刚刚写过遗书的不是他们本人。
四川汶川地震手抄报内容资料

四川汶川地震手抄报内容资料
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
据地震部门测定,
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km处。
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
的震源是720公里。
[1]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
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
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是十分具
有破坏力的。
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
与地震级别没有联系。
按震源深度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和深源地震(300~700km)。
[2-3]对于同样大小
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
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猜你喜欢:。
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

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摘要:一、引言二、512汶川地震背景介绍三、救援行动的展开1.政府及军队的迅速响应2.民间救援力量的加入3.国际社会的支援四、救援中的感人事迹1.英勇的救援人员2.互助互爱的灾民3.感人至深的救援故事五、灾后重建与复兴1.重建家园2.心理援助3.社会关爱六、总结与启示正文:【引言】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场灾难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然而,灾难无情人有情,救援行动在第一时间展开,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
本文将回顾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些动人的瞬间。
【二、512汶川地震背景介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造成近9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7万人失踪,受灾总人口达4600多万人。
地震破坏了大量的房屋、基础设施,给灾区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
【三、救援行动的展开】【1.政府及军队的迅速响应】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
各级政府、军队、武警、消防等救援力量紧急出动,全力投入抗震救灾。
【2.民间救援力量的加入】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力量纷纷自发组织起来,通过捐款、捐物、捐血等方式支援灾区。
此外,许多志愿者也自发前往灾区,参与救援、搬运物资、照顾灾民等工作。
【3.国际社会的支援】汶川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向我国伸出援手,提供了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些支援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救援中的感人事迹】【1.英勇的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许多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灾区第一线。
他们夜以继日地搜救幸存者,争分夺秒地救治伤员,为灾区人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互助互爱的灾民】在灾难面前,灾区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互助互爱的精神。
汶川地震的文案(一)

汶川地震的文案(一)汶川地震背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次里氏7.9级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据官方统计,这次地震导致了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其中,汶川县的死亡和失踪人数最多,分别达到了18159人和4627人。
物资捐赠全国各地和海外许多人纷纷伸出援手,向灾区捐赠物资。
其中,中外援助物资全部达到了187亿元,直接救助了2352.8万灾民。
救援工作这场地震也让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展开了紧急施救,共有71.5万救援人员参与到地震救援行动中。
这些人员不畏生死,夜以继日地进行抢险救援工作,为灾区人民带去了生命的希望。
灾后重建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负责组织重建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使得灾区人民逐步恢复了生产生活的能力。
截至201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经迈进了第11个年头。
结语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这场地震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然而,正是在这场地震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坚韧和救助精神,在生命面前展露了出色的人性。
愿我们永远铭记这场灾难,让我们一起为构建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补救措施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障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提供紧急救援和支持。
1.加强地震监测系统:中国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地震监测体系,以便第一时间获得地震信息,以便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2.加强公众教育:中国政府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如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向公众提供更多的地震教育知识,以便公众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
3.建立地震应急预案:根据地震的不同等级和类型,政府制定出不同的救援计划。
长期影响汶川地震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整个中国社会中引起了反思和持久的悼念。
从地质灾害预防、减灾减损、应急救援等方面,中国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汶川地震教训。
此外,这场地震也唤醒了全球对地球和自然环境的关注,成为全球自然水灾学科和防灾系统研究的重要课程之一。
汶川地震感人的真实故事简短

汶川地震感人的真实故事简短
摘要:
1.汶川地震背景介绍
2.感人事例一:教师救学生
3.感人事例二:志愿者救援行动
4.感人事例三:自救与他救的故事
5.震后重建与感悟
正文:
【汶川地震背景介绍】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近7.7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
这场地震震惊了全国,也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
在这场灾难中,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涌现出来,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感人事例一:教师救学生】
汶川地震发生后,许多教学楼倒塌,许多学生被埋在废墟下。
在这场生死救援中,许多教师展现出了崇高的师德。
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全力救助被困的学生。
有的教师甚至在救援过程中英勇牺牲,如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垮塌的楼板,为身下的四个学生争取了生存的机会。
【感人事例二:志愿者救援行动】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赶赴灾区,参与到救援行动中。
他们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为灾区人民输送物资、救治伤员。
许多志愿者甚至在救援过程中英勇牺牲,展现了人间大爱。
【感人事例三:自救与他救的故事】
在地震中,不仅救援人员英勇奋战,灾区民众也展现出了顽强自救的精神。
有的灾民在废墟中坚持生存,等待救援;有的灾民在自救的同时,还帮助其他被困群众。
这些感人的事迹,展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
【震后重建与感悟】
汶川地震过去了十多年,灾区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显著的重建成果。
这场灾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以及人类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的力量。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相关推荐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地震特点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地震能量巨大,震级大,烈度超强,震源深度较浅,破裂长度大,地震持续时间长,这是造成巨大损失的内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篇11 引言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M8.0级特大地震。
这次地震震级大,余震也很多,地表破裂十分严重,同时也带来了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建国以来唐山大地震后的又一震害严重的特大地震。
我国处于西亚地中海和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交汇地区,是个受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然而我国对地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对房屋抗震研究也是十分缓慢。
而且对地震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和室内试验着手,但室内试验却很难模拟出现实的地震作用,再加上地震发生本身的复杂性,地震作用很难预测。
所以地震的作用机制及震害还很难准确确定。
因此对地震特点及震害分析就十分必要,这对我们研究地震作用机理,进行抗震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汶川地震特点根据房屋的破坏特征和实地研究,我们发现汶川地震具有以下特点:1、地震能量巨大、烈度超强。
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为7级地震的32倍,本次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约为1023.7尔格,有专家称相当于当年上千颗二战时美国在广岛扔的原子弹的能量。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汶川卧龙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9g(地震烈度10度强),在江油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7g(地震烈度接近10度)。
此次地震所产生的峰值加速度大于0.4g(地震烈度9度)的区域尺度达到350公里,震中烈度高达到11度。
2、震源深度浅、破裂长度大。
汶川地震震源发生在地表以下19千米处,所产生的地面运动十分剧烈,地震破裂面从震中汶川开始向北偏东49度方向传播,破裂长度达240千米。
3、发震方式特殊、震动持续时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地震的资料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8.0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影响范围: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
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
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国务院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国务院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在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奥运会圣火将暂停传递。
[编辑本段]伤亡统计
全国各地伤亡汇总(截至10月8日12时)
遇难:69227人
受伤:374643人
失踪:17923人
直接经济损失
国家拨款几十亿救灾。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1万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大大超过了此前经济学家预测的损失。
其中:中央企业经济损失超过800亿元。
[编辑本段]救援情况
救援行动(时间为新闻发表时间,以下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2008年05月12日15:31 云南省地震局正组建队伍准备支援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5:32 中央电视台首条报道灾情视频
2008年05月12日15:43 国家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已经启动
2008年05月12日15:55 胡锦涛就四川地震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赶赴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6:28 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二级救灾应急响应
2008年05月12日16:36 四川地震十余省区市有震感地震局启动I级响应
2008年05月12日16:52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首批约40人赴四川灾区2008年05月12日17:06 云南地震局派两工作队赴四川救援
2008年05月12日17:17 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介绍最新情况
2008年05月12日17:21 中国地震局向汶川地震灾区派出30人现场工作队2008年05月12日17:27 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
2008年05月12日17:43 国家地震救援队175人和现场工作队20多人赴灾区2008年05月12日17:50 云南地震专家赶赴四川支持救援
2008年05月12日17:51 西藏地震专家将赶赴四川支持救援
2008年05月12日18:10 中国气象局工作组将赴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8:28 2900名武警紧急赶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8:31 成都空军派遣直升机赶赴灾区勘察灾情
2008年05月12日18:32 四川省委书记批示要求灾区干部组织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2日18:33 云南省地震局救援队奔赴汶川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8:44 成都军区5000官兵紧赴汶川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8:44 国家电网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应对四川突发地震
2008年05月12日18:49 中国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Ⅱ级应急响应
2008年05月12日18:49 国家及四川派出三个工作组赶赴汶川震区
2008年05月12日18:49 空军两架运输机将运送国家地震救援队飞往灾区2008年05月12日18:56 成都军区派出三架直升机紧急赴汶川现场救援
2008年05月12日19:00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将奔赴汶川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22 温家宝抵达成都正赶往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29 中央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温家宝任总指挥
2008年05月12日19:33 温家宝抵达成都正赶往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33 公安部消防局紧急调拨抗灾物资运往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36 国家地震救援队在北京南苑机场整装待发
2008年05月12日19:49 国家地震灾害现场工作队已登机将飞往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49 温家宝要求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2008年05月12日19:55 温家宝在赶往灾区专机上发表讲话
2008年05月12日20:15 温家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2008年05月12日20:30 总参谋部指示救灾部队直接向北京指挥部报告
2008年05月12日20:44 救援人员正在抢救聚源中学学生
2008年05月12日20:57 总参谋部命令有关部队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2008年05月12日21:02 成都军区已向灾区派出6100名救援人员
2008年05月12日21:08 成都军区派直升飞机赶赴地震现场
2008年05月12日21:10 温家宝抵达四川成都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2008年05月12日21:28 公安部消防局紧急调集海事卫星电话到地震灾区2008年05月12日21:28 10余支卫生应急队伍已赴汶川地震灾区救援
2008年05月12日21:29 公安部消防局成立临时应急救援指挥部
2008年05月12日21:33 卫生部组成13支卫生应急队伍待命
2008年05月12日21:39 公安部消防局命令四川消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2008年05月12日21:42 温家宝要求部队尽快进入灾区:早一秒能救一人2008年05月12日21:51 国家安监总局通知相关省区组织队伍准备救援
2008年05月12日21:59 成都军区6100余名官兵赶赴灾区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2日23:01 驻川武警3000余人紧急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2日23:42 两架军用运输机运载救援人员物资抵达成都
2008年05月12日23:49 驻川武警3100余名官兵紧急赴灾区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2日23:51 武警救援医疗队开赴四川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3日00:23 国家减灾委针对汶川地震启动一级救灾应急响应机制
2008年05月13日00:30 救灾部队距离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还有约一百公里
2008年05月13日01:15 四川汶川与外界取得联系震中三镇至今仍无信息四川汶川县委书记哽咽报告灾情
2008年05月13日02:00 温家宝前往医院中学看望受伤民众
2008年05月13日02:14 四川及时向灾区调运抗震救灾物资
2008年05月13日02:50 武警救援部队距离汶川灾区尚有70公里
2008年05月13日03:00 全军和武警部队全面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驰援灾区
2008年05月13日03:09 温家宝总理抵达四川灾区指挥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3日03:27 温家宝要求不惜一切代价连夜打通道路
2008年05月13日04:25 武警2000余名官兵三路增援灾区
2008年05月13日04:26 武警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总兵力达13000余名
2008年05月13日04:33 温家宝向地震灾区遇难者遗体三鞠躬
2008年05月13日07:29 空军伞兵和医疗队将在四川地震灾区空降
2008年05月13日07:29 成都军区800多名官兵抵达绵竹展开救援
2008年05月13日07:56 解放军34000人正赴灾区空军动用20架军机空运
2008年05月13日08:07 部队现在徒步前往汶川
2008年05月13日08:09 部队连夜徒步开进汶川1300余名官兵展开营救
2008年05月13日09:19 赶往汶川震中灾区的水陆空三路救援人员均受阻
2008年05月13日09:20 波音737载空降兵赴灾区武警官兵已徒步抵汶川
2008年05月13日09:34 多路救援官兵奔赴灾区百余武警已徒步进入震中
2008年05月13日09:39 温家宝要求今晚12时前打通通往震中灾区道路
2008年05月13日10:52 温家宝决定赶赴灾区预计半个小时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