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整理与复习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整理与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44-48页〖教学目标〗1. 归纳、总结本阶段的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以利于更深入地理解。

2.通过展示和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3.让评价走进课堂,以自评、互评的方式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找出差距,共同进步。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你学到了什么”,这是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二是“我的成长足迹”,这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的总结与反思。

“你学到了什么”这幅图包含了本单元学过的比多少的知识和连加连减,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看懂图意,选取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的成长足迹”,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找找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作品等,然后在课堂上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作品等展示给同学们看。

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一个提问、用数学知识解决的一个问题等。

让学生通过展示和交流,感到自己有进步了,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已初步具有比多少的知识和连加连减计算能力,会根据情境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你学到了什么1. (出示课题)师:在这一单元里,大家学会了很多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整理与复习”。

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整理与复习。

)2.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己先复习了,跟大家说说在这单元里你学到了什么?生1:我学会了乘法。

(板书:用乘计算。

)师:也就是会用乘除法来解决问题。

(师板书:解决问题。

)生2:我学会了比多少。

(板书:比多少。

)生3:我会连加连减的计算。

(板书:连加连减。

)3.师:同学们学习有长进了,能不能送小鸟们回家,完成52下面的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3)-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3)-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3)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整理与复习(3),主要内容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整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整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与计量、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将通过复习这些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回顾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解题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理与复习。

例如,可以让同学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然后问他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 回顾与整理:让学生逐个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例如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并在课堂上进行整理和归纳。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巩固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可以讲解一些关于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关于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设计一些关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板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请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填空完成下列题目。

(2)解答题:请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解答下列题目。

2. 作业答案:(1)填空题答案: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填空完成下列题目。

(2)解答题答案: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解答下列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你觉得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你如何克服这些难点?2. 你觉得本节课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帮助?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3. 你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什么建议和意见?通过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汇集北师大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汇集北师大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汇集北师大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3= 4×4= 6×5= 5×3=6×6= 2×2= 4×6= 3×4=2×3= 5×4= 5+5= 6×2=2. 直接写得数。

80-57= 9×4= 42-(18+20)= 8×7-7=7×8= 68+9= 6×9+8= 81-70=9×3= 40+30= 35-25= 3×6+20=3. 算一算,填一填。

(1)(2)(3)4. 口算题。

+=333⨯⨯= =⨯=22367299⨯65=÷8÷⨯=-=2449⨯=984647⨯=186÷=86-=8422⨯-=-=7235÷=54638⨯=246+=1832÷÷=21567-=4735÷395⨯==5. 直接写出得数。

71-38= 35+36= 56÷8= 800+300=32+58= 80-17= 7×3= 80+600=93-39= 72÷9= 350-300= 130-40=32÷4= 840-40= 40÷8= 40+800=4×7= 60+60= 60×7= 6×7+9=二、根据题意填空。

1. 学校的教学楼共9层,每层有8个教室,一共有(______)个教室。

2. 找规律数数。

(1)七千四百,七千三百,七千二百,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千七百,一千八百,______,______,二千一百,二千二百一3. 一个数由3个1000,5个100,4个1组成,这个数是______用8,6,2,5这四个数写出的最大四位数是______,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__ 最大的四位数是______,最小的五位数是______,它们相差______。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数字1-100中的特殊数,如10, 20, 30等;
2.复习数字1-100中的单数和双数;
3.复习数字1-100的读法,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4.学会使用百位以内加减法。

二、教学重点
1.数字1-100中的单数和双数;
2.百位以内的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
百位以内的加减法。

四、教学准备
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五、教学内容及方法
1. 课前温习(10分钟)
1.默读数字1-100;
2.复习特殊数字,如10, 20, 30等;
3.复习数字1-100中的单数和双数,让学生分辨一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并举一些例子进行练习;
4.复习数字的读法。

2. 教学重点(30分钟)
1.教师出示百位以内加法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朗读并口算;
2.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本质,也就是在原有的数量之上增加一定数量;
3.小组讨论练习,提供题目进行朗读、背诵和计算,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3. 教学难点(30分钟)
1.减法的本质,也就是在原有的数量之上减少一定数量;
2.完成百位以内的减法练习。

4. 课后作业(10分钟)
1.看完教材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复习;
2.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的习题。

六、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数字1-100中的单数和双数,及其读法。

学生还学会了使用百位以内加减法,并能够在练习中进行实际操作。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整理与复习。

主要复习第1~4单元的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物体和图形、时间和日期、有趣的数字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册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加减法运算的巩固和应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特征,时间的认识和表达,以及有趣的数字的学习。

难点主要是加减法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对物体和图形特征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去超市购物,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引出加减法运算的重要性。

2. 知识回顾:通过PPT课件,带领学生复习第1~4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物体和图形、时间和日期、有趣的数字等。

3. 例题讲解: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如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5. 知识巩固: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公式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加减法的计算题,认识物体和图形的题目等。

作业题目:2 +3 =5 2 =4 + 4 =8 5 =(在此处插入图形)答案:1. 2 + 3 = 55 2 = 34 + 4 = 88 5 = 32. (在此处插入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阅读一些数学故事书籍,参加一些数学竞赛等,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包括认识乘法、除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回顾:让学生回顾第五单元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 讲解:通过讲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和除法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A × B = C除法:C ÷ B = A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小明和他的2个朋友,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答案:每个人分到1个苹果。

2. 题目:小华有6个橘子,如果每个同学分到2个橘子,可以分给几个同学?答案:可以分给3个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理解了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乘法和除法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要点
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1元=10角1角=10分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a×b=c 读作a乘b等于c。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主要涉及第五章《整理与复习》。

这一章节主要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包括加减法、认识货币、长度单位、时间、几何图形等。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理解长度单位、时间和几何图形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些实际情景引入知识点,例如用购物场景来复习货币的认识,用日常生活场景来复习长度单位、时间和几何图形等。

然后,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实时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具与学具准备方面,我会准备一些卡片、模型、计时器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地的操作和演示。

对于板书设计,我会将每个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会布置一些与复习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练习。

这些题目将涵盖本章节的所有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

希望通过今天的复习,学生们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为下个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复习课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是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这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

是货币的认识,这是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点。

再次是长度单位、时间和几何图形的概念,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知识。

对于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和复习。

例如,我会给出一些购物场景的题目,让学生计算总价,以此来复习和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运算的顺序和规则,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 感知 轴对 称现

如果一个图形沿中线对折后,折痕 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 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轴对称图 形不仅可以左 右对折,还可 以上下或沿对 角线对折。
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选一张长方形纸并对折。
在对折的纸上画 出要剪的图案的
沿着图案的边缘剪下 来,并将剪下来的图
一半。
案展开。
乘法 的
直观 模型
数方阵中物体的个数可以先从横向、 纵向两个角度观察,再用乘法计算。
同一个方阵(方阵行数和列数不同时) 可以列出两道乘法算式。
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先弄清 题中是几个几相加,再列出算式。 乘法 的 每组有3只小鸟,有3组。 应用 求3个3相加是多少?
3×3 =9(只)
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时 只有一个乘法算式。
从50元里减去35元。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北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2)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整体回顾
数一数与乘法
同数连 加的现 实情境
乘法初 步认识
乘法的直 乘法的
观模型
应用
图形的变化
初步感 知轴对 称现象
初步感知 平移和旋
转现象
知识梳理
同数 连加
的 现实 情境
数方阵中物体数量的方法。 横着数
竖着数
数的方法不同,列出的加法算式也不同,但结果相同。
乘法 初步 认识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
的和的简便运算。
4×2=8 2 × 4 =8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 … …
乘乘乘 积 数号数
读乘法算式要从前往后读。
4×2=8读作4乘2等于8。
认识 大面 额人 民币
100元 50元
20元
10 元
你认识这些人 民币的面值吗?
认识 大面 额人 民币
购物的付钱方法。
购物有多种付钱方法,购物款较多 时,用大面额人民币付款比较方便。 妈妈买一件 ,可以怎样付钱?
1张 ,1张 , 1张 付钱最简便。
解决 简单 的购 物问 题
求一共需 买1把尺子和1支笔需要多少元? 要多少元?
可以换_5_0_张
1元里有10个
。 1角,5元就 有50个1角。
(1)__4__张 和__5__张 合起来是1张 。
4张10元是40元。 5张2元是10元。 答案不唯一。
故事会小组下周比赛,老师让用10元钱买奖品,
可以买什么呢?
买奖品
2+2+2+2+2=10(元 )
请你想一想,还 可以买什么呢?
可以买5个铅笔刀。
北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1)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整体回顾
100以内 数的连 加运算
加与减
100以内 数的连 减运算
100以内 数的加减 混合运算
认识小 面额人
民币
购物
认识大 面额人
民币
解决简 单的购 物问题
知识梳理
100 以内 数的 连加 运算
24+30+41= 95
29人
34人
答:一共需要95瓶水。
每人发1个面包,已经买了35个豆沙面包,26 个麦香面包,再买多少个原味面包就够了?
95-35-26= 34 (个)
. 60 -26 34
可以口算 95-35=60
外出参观
二(1)班 二(2)班 二(3)班
32人续减去35和26。
买一支笔可以怎样付钱呢?
1张1元1张5角付钱 方法最买简奖便品。
买一支笔和一幅乒乓球拍,需要多少元? 你会怎样付钱?
16+28= 44(元)
付2张20元和2张2 元的方法最简便。
把16元与28元相加。
答:需要44元,付2张20元和2张2元。
李阿姨买1盏台灯,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50-35= 15(元) 答:应找回15元钱。
1元+8角=1元8角
求应找回 买1支笔付出5元,应找回多少钱? 多少元?
5元-1元=4元
求贵或便 尺子比笔贵多少元? 宜多少元?
1元-8角=2角
综合运用
每人发1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
外出参观 32+29+34= 95 (分) 二(1)班 二(2)班 二(3)班
32 29 + 31 4 95
32人
也可以把两个竖式写 成一个竖式计算。
100 以内 数的 加减 混合 运算
52-9+15= 58
52 -9
43
43 +15
58
52 -9
43 +15
8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 算。
先算第一步,再用第一 步的得数加或减第3个 数。
也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
分类:纸币
认识
硬币
小面
额人
民币
5元
2元 人民币的单位: 1元 有元、角、分 1元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初步 感知 平移 和旋 转现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 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综合运用
说一说,算一算。
3+3+3+3+3+3 =18(块)
横着看,每行 6块,有3行。
6+6+6=18(块)
样付钱?
拿1张1元纸币或 一枚硬币。
10张1角。 2张5角。 5张2角。
元、角加减的计算方法。
认识 小面 额人 民币
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 的,要统一单位后再相加减,如果结果是 10角以上,那么应将其转化为几元几角, 满10角向元进1。
用1元买1把尺子,应该找回多少钱?
1元=10角
10角-8角=2角 应找回2角。
24 30 +41 95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列一个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 起。
个位相加满几十,向十位 进几。
100 以内 数的 连减 运算
90-45-25= 20
90 -45
45
45 -25
20
90 -45
45 -25
20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 计算。
先算第一步,再用第 一步的得数减第3个数。
答:再买34个原味面包就够了。
每人发一瓶奶,已经买了63瓶酸奶,17瓶牛奶,
还要买多少瓶牛奶?
63+17= 80 ( 瓶) 95-80= 15 (瓶)
外出参观
二(1)班 二(2)班 二(3)班
32人
29人
34人
再算95-80。
先求出酸奶和牛奶
一共有多少瓶。
答:还要买15瓶牛奶。
填一填。
(1)1张
你认识这些人
5角 民币的面值吗? 2角 1角 5分
5角 1角2分 1分
认识 小面 额人 民币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你知道1元等 于多少分吗?
认识 小面 额人 民币
购物的付钱方法。
购物有多种付钱方法,无论用什
么方法,付钱的总额都是一样的。 还可以怎
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