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精细梳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章第4节 眼睛和眼镜课件(共36张PPT)

近视眼
远视眼
知识点二 近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远处物体的 成像位置
视网膜前
矫正
凹透镜
思考题
(1)青少年近视的常见原因有那些?
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形成 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因素.
思考题 (2)什么是假性近视?什么是真性近视?
思考题 (3)怎么预防近视眼?
预防近视要做到: ①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25 cm. ②看书约一小时后休息或远眺几分钟. ③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 ④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 ⑤不躺卧着看书. ⑥不在走路时看书.
知识点三 远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近处物体的 成像位置
2.关于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D )
A.远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 体
B.远视眼成因是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 向上太短
C.来自近处物体某点的光还未会聚已到达远 视眼的视网膜
D.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 透镜
3.龙龙爷爷的眼睛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视眼。 两人的眼镜都放在书桌的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爷 爷要看一份说明书,龙龙应该把报纸上左侧的眼 镜拿给爷爷。(填:“左”或“右”)
思考: 物体
如何看到?
人眼
知识点一 眼睛及其结构 睫状体
角膜 晶状体
瞳孔
共同作用相当 于凸透镜
1.眼球的结构: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相当于光 屏
2.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人眼视物的过程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对 比成 ,像 发原 现理 了相 什同 么 ?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4课时眼睛和眼镜(解析版)含答案

第5.4课时眼睛和眼镜一、眼睛的工作机制眼球相当于一架 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眼球后部的 相当于胶片(光屏),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 、 的 像.二、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晶状体变 ,对光的折射能力 ,看 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提前会聚,像成在视网膜的 方;可以戴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 ,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三、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是由于晶状体变 ,对光的折射能力 ,看 处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延后会聚,像成在视网膜的 方;可以戴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 ,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答案:照相凸视网膜倒立缩小实厚增强远前凹透发散向后移考点1 对眼睛和眼镜的解读1.眼睛的结构:(1)角膜:在眼球前部凸出的透明部分。
(2)晶状体:眼球前部有一个透明的囊状物体叫晶状体,它的特点是易发生形变,弹性较好(3)睫状体:位于晶状体附近的肌肉,起改变晶状体形状的作用,使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焦距变大;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小。
(4)视网膜:上面布满了感光细胞,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它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片。
(5)瞳孔:可以放大或缩小的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在外界光线充足时,瞳孔缩小;光线较弱时,瞳孔放大。
2.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可以看到了物体,睫状体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相当于改变了凸透镜的屈光度。
3.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1)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2)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课件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有关。
1、成因:
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太强, 成像于视网膜前。 (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
2、矫正:
配戴凹透镜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猜想: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可能跟
有关。
1、成因:
晶状体太薄, 折光能力太弱, 成像于视网膜后。 (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
2、矫正:
配戴凸透镜
➢总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比较
症状
1、近视眼的近点、远点近,明视距离短; 2、远视眼的近点、远点远,明视距离长
(2)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用眼 卫生?
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成因
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
近
视
只能看清 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厚 视网膜前
眼
凹透镜
远 视
只能看清 远处物体
眼
晶状体太薄
视网膜后
凸透镜
本节小结:
一、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眼球构造、视觉成像原理、调节原理。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课后思考: (1)正常眼睛、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远点 和明视距离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1)移光屏: (2)换透镜:
改变像距 改变折光能力(焦距)
➢猜想:(1)调节了眼球前后方向的长度?
(2)调节了晶状体的折光能力?
睫状肌
晶状 体
视网膜
睫状 肌
晶状 体
视网 膜
➢分析:看近处是哪种情形,看远处又是哪种情形呢?
➢总结:眼睛的调节
5.4眼睛和眼镜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优质版

看远处
当睫状体收缩时, 晶状体变厚,近处来 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 网膜上,眼球可以看 清近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放松时,
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 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 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 的物体。
5.4
预备知识3:
眼睛和眼镜
观察并思考:凸透 镜的表面凸度、焦 距长短以及偏折能 力三者之间有怎样 的关系?
从光路图可以看出,表面越凸,焦 距越短,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偏折得越厉害。
这是模拟正常眼睛成像还是远视眼睛成像?
2、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上焦距较长、凸度较小(f=10cm)的 凸透镜,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再次清晰。如果不清晰,则前后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的像再一次清晰为止,并观察光屏移动方向。
5.4 眼睛和眼镜
探究活动二(探究远视眼成因)
实验步骤:
1、将光屏、焦距较短、凸度较大(f=5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点 燃蜡烛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把蜡烛放到距凸透镜2 倍焦距以外( u>2f是对于f=5cm和f=10cm两块透镜同时满足) ,移动光屏, 一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5.4眼睛和眼镜
5.4 眼睛和眼镜
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识1:
人眼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似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5.4 眼睛和眼镜
人眼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所感受到的像怎么是正 立的呢?
一、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4 眼睛和眼镜 把蜡烛放到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u>2f是对于f=5cm和f=10cm两块透镜同时满足) ,移动光屏,一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然而,人们感受到的,却是直立的正像。 2、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上焦距较长、凸度较小(f=10cm)的凸透镜,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再次清晰。 1、将光屏、焦距较长、凸度较小(f=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这是模拟正常眼睛成像还是近视眼睛成像? 如果不清晰,则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像再一次清晰为止,并观察光屏移动方向。 4 眼睛和眼镜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第四、五节眼睛与眼镜、显微镜与望远镜最全笔记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一、眼睛1、眼球的结构如图所示,眼睛由一层坚韧的膜包着,这层膜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这层膜在眼球前部凸出的透明部分称为角膜。
眼球里有一个透明囊状物,叫做晶状体。
晶状体和角膜之间充满着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水样液,晶状体和后面的视网膜之间充满着无色透明的胶状物是玻璃体。
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眼睛的视物原理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观察物体时,物距都大于二倍焦距,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经晶状体和角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眼睛的调节①眼睛的调节作用:正常的眼镜无论是眺望远景还是看近物,都能看清楚。
从凸透镜成像分析,那就是物距变大时像能成在视网膜上,物距变小时,像仍然能成在视网膜上。
光屏未移动,像距不变,居然都能成像,奥秘何在呢?原来,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焦距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焦距变小,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可见,眼睛就像一架可以变焦距的高级照相机。
②远点与近点:眼睛的调节是有限度的。
当睫状体完全松弛时,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小,也就是晶状体变得最扁时,所能看清的最远极限点叫做远点。
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处,从无限远处物体射入眼睛的光近似平行光线,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
当睫状体极度张紧时(使劲看近物时),晶状体变得最凸,表面弯曲程度最大,此时所能看清的最近极限点叫做近点。
正常眼的近点在离眼睛约10cm的地方。
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4、眼睛与照相机的对比眼睛照相机构造成像原理凸透镜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屏视网膜胶片注意:人眼看物体的原理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似,但有本质的区别:照相机镜头(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可变得,而人眼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可变的。
专题5-4 眼睛和眼镜(解析版)

【课程标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学习目标】1.知道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2.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3.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学习重点】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学习难点】知道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知识点1. 眼睛1.构造:睫状体、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等部分构成。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视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他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视神经系统传入大脑,就能看到物体。
3.远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
4.近点:依靠眼睛的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
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在10cm处。
5.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知识点2. 近视眼及其矫正1. 成因: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到达视网膜上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2.矫正:佩戴凹透镜。
知识点3. 远视眼及其矫正1. 成因: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射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线还没汇聚就到达视网膜上了,近处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2.矫正:佩戴凸透镜。
知识点4. 眼镜的度数1.透镜的焦度::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
1f Φ=2.透镜的度数: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
叫做透镜度数。
D=100/f,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
注意:记忆视力及矫正方法比较考点1. 眼睛【例题1】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________,折光能力变________(选填“强”或“弱”),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________透镜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___(选填“10”“15”或“25”)cm左右.【答案】照相机、凸透、倒立、厚、强、凹、25【解析】眼球的结构类似于照相机,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由凹透镜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对点训练】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________.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________.(前两空选填“大”或“小”)照镜子时,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会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________.【答案】小、大、视角增大【解析】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4眼睛和眼镜(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一、基础知识: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射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射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光斑。
3、眼球好像一架。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形成物体的、的像。
4、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给,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5、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叫做。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叫做。
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对光有发散作用。
6、矫正近视眼需要戴()A凹透镜B、凸透镜C、凹镜D、凸镜7、矫正远视眼需要戴()A凹透镜B、凸透镜C、凹镜D、凸镜8、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虚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二、能力培养:9、有一幅眼镜,如何知道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如果知道了凸透镜,又如何估测出它的焦距?说出你的办法。
三、拓展延伸:10、爷爷有一幅老花镜,调皮的小明拿来一戴,结果看到的东西都很模糊,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1、厚;强;长;前。
2、薄;弱;短;后。
3、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倒立缩小实4、光大脑5、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6、 A7、 B8、 D9、把眼镜对着远处的太阳,在光屏上能得到亮圆点,眼镜就是凸透镜;如果在光屏上得不到亮圆点,这个眼镜就是凹透镜。
这时亮点的位置即为焦点。
光屏到眼镜的距离就大约等于眼镜的焦距。
因此,测量出眼镜到光屏的距离即可估测出眼镜的焦距。
10、老花镜是凸透镜,小明的眼睛是正常的,当他戴上老花镜后,由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致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所以小明感到看东西很模糊。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人眼的结构人眼的结构和照相机十分相似: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3、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凸,使得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利用凹透镜先使光发散,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
4、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过于扁平,物体经晶状体折射后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
矫正:利用凸透镜先使光会聚,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二、重、难点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难点:眼睛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眼睛的结构近视眼及其矫正:凹透镜眼睛与眼镜远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眼镜的度数:D=100/f四、知识拓展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距眼约10厘米;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厘米。
1、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1/f (f的单位是m,∮的单位是m-1)2.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100的值即: D= 100/f3.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1福建三明)下图中,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是()解析: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眼睛和眼镜
1.眼睛的结构和作用: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和远视眼: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产生原因矫正
近视晶状体太厚,折光
能力太强
或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戴近视镜
(凹透镜)
远视晶状体太薄,折光
能力太弱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戴远视镜
(凸透镜)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
矫正后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
矫正后
3.眼睛的度数: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
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
●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Φ=1/f。
●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即D=100Φ=±100/f(近视镜取负号,远视镜取正号)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