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词常用意象100例及常见意象-及寓意

古诗词常用意象100例及常见意象及寓意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
1. 月亮啊,那可是古诗词中超级常见的意象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看到月亮就想起了故乡,咱不也常常望着月亮思念远方的亲人嘛!
2. 杨柳也是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古人送别时总爱折柳,就好像现在我们和好朋友分别时也会依依不舍呀!
3. 桃花,多美的意象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灿烂的桃花下曾经发生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呢?
4. 鸿雁呀,“鸿雁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鸿雁就像是传递思念的使者,多浪漫呀!
5. 美酒呢,也常常出现哟!“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喝酒的时候不就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嘛!
6. 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菊花代表着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咱有时候不也想过过这样的生活吗?
7. 红豆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那可是象征着相思呢,多深情呀!
8. 竹子也很有意境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竹子的坚韧不就像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嘛!
9. 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水就像时光一样匆匆流逝,让人感叹呀!
10. 夕阳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到夕阳那落寞的感觉不就来了嘛!
我觉得这些古诗词中的意象真的特别有意思,它们让诗词变得更加生动、有情感,也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心情和故事。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树木类1、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
2、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深为隐居者所爱。
3、杨柳:谐音“留”,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4、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5、芭蕉: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6、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7、怀桔:指孝顺双亲。
(二)花草类1、黄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
2、采薇:借指隐居生活,表现坚守节操。
3、红豆:相思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4、小草、野草:坚韧不拔,比喻愁情绵绵无绝,草枯草荣,让人珍惜时间,哀叹人生苦短。
5、落花:代表生命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6、菊花:傲霜之花,比喻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象征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7、梅花:表现不怕打击和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比喻诗人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8、荷、莲:表现高洁、清高、洁身自好的品格。
莲子:怜子,借以表达爱情。
(三)鸟兽类1、杜鹃(子规):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2、燕子: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入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表现春天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亡国家破的感慨和悲愤。
代人传书,诉离情之苦。
3、鹧鸪:叫声像“行不得哥哥”,勾起游子旅人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4、蝉、寒蝉:只喝树汁,不食人间烟火,比喻人品高洁。
秋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5、鸿雁: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愁思。
鸿雁传书。
6、双鲤:代指书信。
7、青鸟:传书的信使。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全新经典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春天的意象:春天常常象征新生、希望和生机,常用的意象有春花、春雨、春风、燕子归来等。
2.秋天的意象:秋天常常象征成熟、收获和离别,常用的意象有秋叶、秋风、菊花、丰收等。
3.水的意象:水常常象征着柔情、洁净和流动,常用的意象有江河、湖泊、流水、涓涓溪流等。
4.山的意象:山常常象征着高峰、坚强和壮丽,常用的意象有高山、峰顶、云雾、巍峨等。
5.月的意象:月常常象征着明亮、清冷和寂静,常用的意象有明月、月光、月色、皓月等。
6.花的意象:花常常象征美丽、绚烂和短暂,常用的意象有花朵、花瓣、花香、花开等。
7.鸟的意象:鸟常常象征自由、轻盈和欢乐,常用的意象有鸿雁、燕子、黄鹂、百鸟齐鸣等。
8.星的意象:星常常象征远方、神秘和永恒,常用的意象有星光、星辰、星空、星河等。
9.雪的意象:雪常常象征纯洁、寒冷和静寂,常用的意象有雪花、雪地、飘雪、银装素裹等。
10.风的意象:风常常象征自由、温柔和变幻,常用的意象有微风、和风、狂风、风吹草动等。
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经常被使用,通过运用这些意象,诗人可以
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全新经典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1.春江水:代表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2.秋叶:象征秋天、变化和离别。
3.星辰:代表夜晚的美丽和辽阔无边的天空。
4.云彩:象征变幻多姿的事物和人们的遐想。
5.山峰:代表高远、坚定和人生的巅峰。
6.清风:象征着清新、宜人和快乐的心情。
7.白雪:代表纯洁、美丽和寒冷的冬季。
8.绿草:象征茂盛、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9.碧水:代表湖泊、河流和清澈见底的水域。
10.金色:象征富有、荣耀和辉煌。
11.红霞:代表日出和夕阳的美丽光芒。
12.红梅:象征坚韧不拔、傲雪欺霜的精神。
13.黄河:代表中国的母亲河和丰收的象征。
14.雨露:象征滋润、恩泽和希望。
15.雁阵:代表群鸟南飞和离别的景象。
16.松树:象征坚贞、长寿和不畏风雨。
17.飞燕:代表快速、自由和高贵的形象。
18.玉露:象征宝贵、清凉和独特的美。
19.高楼:代表壮丽、气派和人们的理想。
20.桃花:象征美丽、爱情和温柔的形象。
21.蝶舞:代表自由、欢乐和生命的轻盈。
22.霜雪:象征严寒、冰冷和岁月的沉淀。
23.渔舟:代表宁静、悠闲和人们的生活。
24.钟声:象征时光流逝和人们的思念。
25.月光:代表浪漫、宁静和悠远的意境。
26.梅花:象征坚强、不屈和寒冷中的美。
27.风筝:代表自由、激情和人们的梦想。
28.朝霞:代表早晨的美丽和希望的曙光。
29.烟雨:象征迷蒙、幽静和诗意的雨景。
30.蓝天:代表晴朗、明亮和无限的广阔空间。
31.风车:象征旋转、活力和勤劳的形象。
32.清泉:代表清澈、纯净和甘甜的水源。
33.古道:象征悠久、历史和传统的路径。
34.燕子:代表迁徙、回归和喜悦的飞鸟。
35.金秋:象征丰收、成熟和秋日的金黄。
36.翠竹:代表青翠、挺拔和清雅的植物。
37.天鹅:象征高贵、纯洁和优雅的水鸟。
38.诗人:代表才华、感性和对美的追求。
39.青山:象征永恒、安宁和山水的壮丽。
40.晚霞:代表傍晚的美景和天空的绚丽色彩。
41.红尘:象征尘世、繁忙和人世间的纷扰。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1.明月:常常与思乡、思人相联系,表达深沉的乡愁和思念之情。
2.长江:常常象征着时间流逝和历史的深远。
3.长亭: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之地,因为古代的驿道边常常建有亭子,供行人
休息或送别。
4.杜鹃:常常象征着悲苦、哀伤和思乡之情。
5.草木:常用来比喻人的命运和性格,如“红豆”代表爱情,“菊花”代表
隐逸和淡泊名利。
6.柳树: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和留恋之情,因为“柳”与“留”谐音。
7.蝉:常常象征着高洁和清雅。
8.鸿雁:常常用来表达书信和思乡之情。
9.梅花: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也与傲骨和独立的人格相联系。
10.山水:常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情操,也可以表达壮志豪情。
这些意象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语文古词诗中常见的意象

语文古词诗中常见的意象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 《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 《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所谓意象,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眼中也许不过是一些客观存在却毫无生机的景物甚至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物件。
可是在充满复杂情感和丰富想象力的诗词人眼中,它们却往往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寄托了诗人词人特定的情感(理想,憧憬,希望;哀怨,孤独,迷茫)。
下面是我的总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酒是诗人词人最离不开的东西了,自古以来就有“借酒消愁”的说法。
而
在离别诗词中,“酒”也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意象,常用于表现作者自己颓废的生活状态或是表现作者自己痛苦的心理。
“饮酒泣别”也成为以“离别”为主题的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酒”这个意象使诗词中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不只是在离别诗中,“酒”还频繁出现在表示自己哀愁(如相思,思乡等),就如课本上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总之,“酒”这个经典意象在诗词中是必不可少的,一杯酒,亦有它的情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菊花临秋而开,凌冰傲霜,本身就有一种坚贞,高洁不畏权贵的感觉。
记得有一首诗中说“一花开时百花杀”,这也说明了菊花独领风骚的地位。
菊花虽
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菊花也常被诗人用来自喻,这也更加说明了菊花在诗词人心中的地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
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不仅如此,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由此可见“柳”含义之丰富。
“柳”这个意象在离别诗句中经常出现。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双调水仙子·夜雨》
无言独上青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遇秋先殒,常表示悲秋之情。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情结,四季之
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最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先行陨落,所谓“一叶落而知秋”。
于是,以梧桐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见的手法。
而梧桐也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通常会与其他意象如“雨”,“黄昏”共同构成一个潮湿阴冷的意境,牵愁引恨,频繁用在写秋的诗词中。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
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更突出了诗词人感情的持续性与无边无际的特点。
可见青青芳草在诗词中也是一个重要意象。
以上介绍的都是意象中的“静物”,那么在丰富的大自然中,又有哪些“动景”成为了诗词人的固定意象呢?以下我会介绍几个: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愁思,是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主要含义。
这主要是因为绵绵雨丝常常能引
起诗人的情感共鸣,便常用这一意象来写心中的不尽愁思。
借助具体雨意象与抽象的心理活动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传达出了诗人的离别之绪、或思念之情、或厌倦之心、或悔恨之意、或国破家亡之痛。
但有时,雨意象也传达出一种温润与暖意。
同样的,与“雨”类似的“水”也是如此,雨意象传达的主要是愁思,水意象传达的主要是被阻隔的无奈。
在诗词中,你似乎能感觉到无论你怎么努力,眼前的美好,都会因水的阻隔而变得可望不可及。
“雨”和“水”显然是动景中的代表。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金谷园》
花很美丽,但这种美丽常常是短暂的,因此在多愁善感的诗人心中,飘零的落花总会引起无限的惆怅。
在古诗词中,漫天飞花是诗人的无边
愁苦。
而落花在诗词中常暗示繁华不再、盛世一去不返。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人笔下的落花都是感伤、忧郁、衰老、死亡的意象。
龚自珍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还护花。
”这更一种积极进取、发愤有为精神的写照。
落花这个美丽的意象引人陶醉。
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
—王维《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愿望。
表现在诗词中,飞鸟大雁意象成为了人们心灵自由飞翔的重要凭籍。
以鸟的自由飞翔表达实
现人生理想的渴望或以鸟的翱翔太空表达诗人对超然玄远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当然最突出的是以飞鸟回巢写游子的思乡愁肠以及以孤鸟独飞写人的漂泊无定。
如果更细致的说,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也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是重要的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