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咳嗽(本科十三五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与肺有五行相生的内在联系,脾为肺之母,如饮食不节,内伤于脾,脾失运化, 痰浊内生,上渍犯肺,则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且有五行相生的关系,因此久咳肺虚,金不生水,则肺病 及肾,肾虚气逆犯肺而咳嗽。
外感咳嗽属邪实,多是新病,常常在不慎受凉后突然发生,伴随有鼻塞流涕、恶 寒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属于实证,病理因素以风、寒、暑、湿、燥、火为主, 多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
岂知六气皆能嗽人?若谓咳止为寒邪,何以岁火太过, 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咳嗽。”补充了既往仅以寒 邪为外感致病之因的不足。
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咳嗽》中指出:“以余观之, 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 伤,而尽之矣。”
据此执简驭繁地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至今仍 为临床所遵循。
咳 嗽
目 录
பைடு நூலகம்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辨治备要】 【临床要点】 【预防调护】 【小结、名医经验及文献摘录】
咳嗽是以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症的一种肺系病证。
它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患。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临床上多表现为痰声并 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明·王纶在《明医杂著·咳嗽》中提出咳嗽的治法须分新久虚 实。清·叶天士则阐明了咳嗽的基本规律和治疗原则,如《临 证指南医案·咳嗽》云:“咳为气逆,嗽为有痰。
内伤外感之因甚多。
确不离乎肺脏为患也。若因于风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 辛温散之;因于暑者,为熏蒸之气,清肃必伤,当与微辛微 凉……”以上关于咳嗽论述等,至今仍对临床具有较大的参 考价值。
内伤咳嗽属邪实与正虚并见,多是宿疾,起病较为缓慢,咳嗽病史较长,伴有其 他脏腑病证,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病理因素以痰、火为主,痰有寒热之别, 火有虚实之分。痰火可互为因果,痰可郁久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本虚为 主者,有肺虚、脾虚等区分。
图4-2咳嗽病因病机演变图
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互为因果,可相互为病。外感咳嗽迁延不愈,伤及 肺气,更易反复感邪,咳嗽频作,肺脏日益耗伤,可成内伤咳嗽,若夹湿夹燥, 病势更为缠绵,难以痊愈。
说明外邪犯肺和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均可导致 咳嗽。
咳嗽不只限于肺,也不离乎肺,根据咳嗽的症状,将其 划分为五脏之咳:肺咳、肝咳、心咳、脾咳、肾咳,六 腑之咳:
胃咳、大肠咳、小肠咳、胆咳、膀胱咳、三焦咳,为咳 嗽的辨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后世医家对咳嗽病证的病因、证治等作出了进一步的阐 发。
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嗽分六气毋拘以寒》中 指出:“后人见是言,断嗽为寒,更不参较他篇。
西医学中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变异型哮喘等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均属于本病范畴, 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已经对咳嗽的病因、病机、 证候分类和治疗列有专篇的论述。
如《素问·咳论》对咳嗽病因的认识,提到:“皮毛者, 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 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 独肺也”。
诚如《医学三字经·咳嗽》所言:“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 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 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肺体属金,譬若钟然,一外 一内,皆所以撞之使鸣也。”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祛邪外达的一种病 理反应。
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肺,涉及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外感或内伤导致肺气失于宣 发、肃降时,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明·张介宾指出:“咳症虽多,无非 肺病。”因此咳嗽的病变主脏在肺。肺与肝既有经络相连,又有五行相克的内在 联系,如肝郁化火,木火偏旺或金不制木,木火刑金,则气火上逆犯肺为咳。
2.饮食不节
因嗜好烟酒等辛温燥烈之品,熏灼肺胃,酿生痰热;或因过食肥甘厚味,伤及脾 胃,痰浊内生;或因平素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为痰 浊,痰邪干肺,肺气上逆,乃生咳嗽。
3.情志内伤
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失于条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因肝脉 布胁而上注于肺,故气火循经犯肺,发为咳嗽。
【病因病机】
咳嗽按病因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 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 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而入,或自 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咳 嗽。
1.外感淫邪
外感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郁闭肺气,肺失宣肃,而致肺气 上逆作声,咳吐痰液。多因起居不慎、气候失常、冷暖失宜,或过度疲劳,正气 不足,以致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邪从外而入,内舍于肺导致咳嗽。正如 《河间六书·咳嗽论》所言:“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风 为六淫之首,易夹其他外邪侵袭人体,因此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表现为风寒、 风热、风燥等相合为病,但以风寒袭肺者居多。如《景岳全书·咳嗽》所云: “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
2.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 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咳嗽按时间分为三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3周,亚 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肺部影像学、肺功能、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本病的诊断。
4.肺脏自病
肺系疾病反复迁延不愈,伤阴耗气,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肺 气上逆。
咳嗽的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因肺主气,司呼吸,开 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他脏。由于肺体清虚, 不耐寒热,故称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致病。肺脏为祛邪外出,以致肺气 上逆,冲激声门而发为咳嗽。
内伤咳嗽,肺虚卫外不固,更易感受外邪,侵袭肺脏而致咳嗽加重。外感咳嗽, 大多预后良好,但若反复罹患或调治失当,则可能会转变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 若治疗不彻底或迁延难愈,日久则导致肺脾肾等脏腑亏虚,痰浊、水饮、气滞、 血瘀互结而演变成肺胀,预后相对较差。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咳而有声,或伴咳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