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现状
短跑运动员选材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An ls n sa c n teM eh d o eet g tnil p itr ay i a d Ree rh o to fS leu Poe t rne s s h aS
为: 短跑运动员的外观形 态一 般是 中等或 中等 以上身材 , 肌 肉发达且呈 束形 , 下脂 肪 较少 ; 皮 下肢 较长 , 大腿 比小腿 稍 短; 躁关节细, 跟腱长且 扁平 、 清晰 ; 脚趾齐且短 , 趾关节较坚
心理学家认 为 , 个性 心 理特 征主要 表 现 在 一个 人 的气 质、 性格 、 力 和兴趣 等 方面 , 气质 类 型 与神经 类 型相 对 能 而 应 。柴国荣 , 袁作生 对短跑 运动 员的性格 特征 进行研 究 , 并 指 出了短跑运动员的意志特征 、 情绪特 征和怀疑特征 的 主要 表现。黄玉珍通过研究分析认 为: 兴奋 型和活泼型 的人适 合 从事短跑运动 , 特点是 : 其 大脑 皮层 兴奋和抑 制转 换快 , 肉 肌 的收缩 、 放松快 , 这样 有利于步频 的表现 , 且利于在短 时间 内 动用较多 的运 动单 位参 加工 作 , 而发挥 更 大 的力 量。谢 从 光 、 虹通过对多名运动员研究后指 出短跑 运动员气 质类型 谢 多集 中于兴奋 型( 汁型 ) 胆 。反应快 。 度感觉 好 、 速 感知 敏捷
金 睿
( 南开大学体育部 , 天津 307) 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 , 多方面多角度对短跑运 动员选材方法进行 了细致的归纳 、 从 总结 和研究 , 并从 中看 到 了一些 问
题: 在以往的短跑运动员选材方法的应用与研究中, 概述性的定性分析较多 , 而分类较细致的定量研究的内容较少, 尤其 是其 中的一些选材方法 缺少 与运动成绩 相关性 的研究 ; 另外 , 模式选 材中缺少 了对心理 特征 、 生理机能 方面模式 特征 的
关于我国田径运动员选材的探讨

北京 奥 运 会 结 束 了 , 国代 表 团取 得 了 5 中 1块 金 牌 的佳 绩 , 中 不 型 为 第 3位 , 美 AB型最 少 ; B 血 型对 运 动 选 材 的可 靠 性 研 究 。 东北 师 A O 足 的 是 中 国运 动 员 没 有 一 块 田径 的金 牌 . 国 田径 运 动 员 项 目的 成 绩 范 大 学 马 为 , . 我 长春 中 医学 院徐 迪 。 过 对 4 0名 少 年 优 秀 田径 运 动 员 通 0 欠 佳 , 因 是 多 方 面 的 , 国 运 动 员 在 身 体 素 质 上 与 欧 美 和 亚 非 运 动 的 A O 血 型 的 分 布 、 型 基 因 频 率 进 行 测 试 分 析 . 出 用 AB 血 型 原 我 B 血 提 O 员 有 较 大 的 区 别 , 源 头 选 材 进 行 初 步 探 讨 , 学 的 选 材 能 减 少训 练 进 行 选 材 是 不 可 靠 的 。 从 科
投 入 的 成本 , 短 训 练 周 期 , 可持 续 发 展 提 供 宝 贵 的 经 验 。 缩 为 23根 据 特 异 性 指标 选 材 我 们 目前 选 材 的各 种 生 理 生 化 指 标 所 . 走科 技 选 材 , 统 选 材 的 新 路 , 出 田径 水 平 长 期 低 水 平 循环 的 反 映 的 是 运 动 员 整 体 的 机能 状 态 , 此 我 们 要 针 对 不 同 的项 目开发 对 系 走 为
【 摘 要 】 材 是 成 功 的一 半 , 出的 运 动 天 赋是 体 育人 才发 掘 与 培 养 的 前 提 。 文 阐述 我 国 田径 运 动 选 材 的现 状 , 出 了 某些 环 节 存 在 的 选 突 本 提 问题 , 对 问题 提 供 了一 些 建议 , 针 旨在 为 田径 运 动 员的 选拔 提 供 参 考 。 【 键词 】 关 田径 ; 动 员 ; 运 选材 【 b tatT em t ilsh l tebte tln i tehgl h fh a a frSot a dC l r oepoetepe s. nti ppr A s c]h ae a i a at ,aet s h ihi t ecmpi o pr n ut et x l h rmi I hs a e, r r fh l g ot  ̄ s u r e N OG F R CE C E H OL YI O MATO N IN
运动员选材的选育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

运动员选材的选育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运动员选材的选育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旨在探讨运动员选材过程中的选育结合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性,指出选材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第一步,对于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文章对选育结合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其理论基础、核心要素以及实施步骤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选育结合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研究选取了多个运动项目和年龄段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选材前后的运动员表现,验证了选育结合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文章还就如何进一步优化选育结合理论和应用策略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理论框架运动员选材的选育结合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它结合了生物学、心理学、遗传学、训练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该理论的核心在于“选育结合”,即选材与训练的有机结合,旨在从众多的潜在运动员中挑选出具有优异天赋和潜力的个体,并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使其天赋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选材的目标和标准。
这包括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遗传潜力等多方面的考量。
通过科学的测试和评估,我们可以对运动员的潜在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筛选出具有潜力的个体。
选材与训练的紧密结合是关键。
选材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需要与训练计划、训练方法和训练环境等因素紧密结合。
在选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潜力,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同时,训练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问题,确保其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
理论框架还应关注运动员的长期发展。
选材和训练只是运动员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而运动员的长期发展还需要考虑营养、恢复、伤病预防等多个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长期的培养体系,确保运动员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选材育才的问题

奥 布 朗 教 练 从 不 对 书兰 提 出 过 分 的 要
!夕 边 听 立 体 声 音 乐 !;兰 说 放松
, ,
求
不 要 她做 还 没 有 完 全 掌 握 好 的 动 作
。
,
使
读 朽 和 听 音乐 可 以 使 自 己思 想
。
她 能 德 定 地循 序 前进
窗 { 兰在
一
对 比 赛 十分 有 益
,
因 为 她 比 赛时 思 想
,
) 那
样
被预 测 为有 前 途 的 青 少 年 运 动 员 间 题 己成 为
毛 子 要问题
。
明显
然而
,
仅仅 为追 求 运 动成 绩 而 进 行 早
。
期 训 练 的 趋 势仍 然 不 难 发 现 学 所创 立 的 概 念
,
囚此
训练 科
“
「 l 前还 没 有 可靠 的 . f运用 测 定运动 天才 的方 法 西 德 是采用
。 。
成 绩 还 够 不 L 最 住 运 动 员 要求 的 人
。
,
真 正 得 到 扎 实 培 养机 会
重战略
”
:
马 洛夫 称 之 谓
,
“
双
,
} 长期 系 统 口 { 练 由不 同
不 汉发 掘 青 少 牛 冠 军
。
而月 还 要
确 定 各个阶 段 的 具 体 训练
,
抓 住晚熟 衬
’ 。
内 容 具 有 愈 来愈 重 要 的 意 义
来研 究解决
,
多层 次 的
这 可 以 从青 少 i
。
:
近年 米 论
,
西 德 }U 协关 于 运 动 天 才 的 讨
中国部分男子甲组110米栏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训练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部分男子甲组110米栏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训练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岳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11期摘要:刘翔难寻,这是必然的,因为天才往往是50年或100年一遇的。
但当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说出“中国可能早就出过刘翔”的话时,我们其实应该反向思考一下,中国这么大,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出了一个刘翔?当然,在刘翔之前,我们也有很多的跨栏优秀运动员,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田径跨栏的整体低迷的处境。
总的来说刘翔之所以震撼,是因为他是亚洲人第一次在短跑项目挺进进前八的短跑运动员。
更为重要的是他打破了一直由外国人所独霸的110跨栏的世界纪录。
因此我们要寻找刘翔,但寻找刘翔并不是要寻找某一个特殊的天才。
一个泱泱大国,哪怕再出十个刘翔这样的个体,也无法支撑中国体育的整个未来框架。
刘翔本人当然是难以“克隆”的,但“刘翔模式”的成功经验,至少是可以移植的。
因此我们要努力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从而构建起一套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可持续发展规律的体制。
关键词:110米栏;选材;训练培养1 前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全球性的课题。
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哪个领域,哪种行业,都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
竞技体育人才的特殊性,决定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具有全面性、长期性和艰难性。
2 青少年甲组运动员选材理论模式的研究2.1《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在此年龄阶段的选材任务:为选拔在跨栏专项上可能达到高水平的运动员;选出那些在运动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在身体各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准,有培养前途的少年运动员进行再培养。
而选材重点为:(1)身体形态应表现出接近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2)专项素质指标应达到优秀水平。
(3)应较好地掌握跨栏技术,并表现高质量地完成各种专门练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动作节奏感。
(4)生理机能应基本适应跨栏跑的大运动量训练。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22

• 专项技术:平跑与跨栏跑的时间差(秒);跨栏跑前后半程的时间差(秒)。 • 专项成绩:它是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专项素质水平和专项能力的综合表现。 (四)专项意识与心理素质
在跨栏跑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常出现心理障碍,例如初学者怯栏,总觉得栏架高、栏间距离远,害 怕跌跤,跑起来拉大步与捯小步,起跑至第一栏步数不准确,起跨点过近或过远,栏上失去平衡,下栏支撑不稳等;即使 优秀运动员也有起跑后摔跤,受到旁人干扰就乱了方寸,甚至莫名其妙地半途而废的情况出现。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五、投掷运动员的选材
投掷运动包括推铅球、掷铁饼、掷标枪和掷链球是非周期性速度力量性项目,它们的技术结构都 由握持器械、助跑(滑步、旋转、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组成。要第一十章田径运动员的选材选拔身材 高大、粗壮有力、动作速度快、灵活协调和意志坚强的运动员。由于各项投掷使用的器械不同,运动的形 式和要求也有所不同,选材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下面按各年龄阶段简述投掷运动员选材共同的要求和 方法。 (一)初选阶段(13岁以上)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 第二十二章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
西南大学计体育学院XXX
国内外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现状 1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2
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指标及方法的研究进展

tr fsat g lt u e o t r n ae,b td v lp n a i n C i a h c l a y h s c n tu t d t e b ssf ra mo e s l i u e eo i g r p d i h n ,w ih ar d a o s ce h a i o r o i e r d t e r t a e e r h h o e i l s a c .W i h p l ai n f o y s a n r n t e s lci n o tl tsf r a d t e s a e c r t t e a p i t s o D b d c n e ee t fah ee m n h p h c o 3 i h o o h
me tas a e a hiv d ane ga . Asf ra he e n i ao so o m e e to n t o s,i ha h e — n lo h v c e e w r de o t lt si d c tr ffr s lc in a d me h d t ste fa
改变 , 由于训练水平 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 田径运动员身材较过去相 比愈加 日趋高 大化 , 与此 同时 , 人们 对 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的指标和方法 的研究也取得 了相应 的发展 。对于 田径运动员形 态选材指标 及 方法 的研究 , 在中国具有 “ 步晚 , 起 发展快” 的特点 , 已具备较雄 厚理论研究 的基础 。随着 三维人体 扫 描仪在运动员形态选材 中应用的研究 , 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指标将更加完整 、 准确 和便于科学统计 和
杜 亚 雯 ,熊 莉 ,何 晓玲 , 耿 婷 , 徐 驰
DU we Ya n,XI ONG i L ,HE Xio i g,GENG n al n Ti g,XU C i h 摘 要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 日益提高 , 营养条件逐渐加强 , 人们身体形态 和身体素质 也逐 步发生较大
浅谈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

常 。②在 2 个或更 少的生活年龄 中跨过
4 个骨龄年 , 是发育期高潮缩短的表现 。 ③在 4个生活年龄 中跨过 4个骨 龄年 或
更少 的,是发育期 高潮延长 的表 现。凡
选材和育材有 机地结合 ,才能提高选材
成 功 率 和 成材 率 。经 过 1 ~ 4年 的基 础 训
、
选 拔 阶 段
练 ,哪些队员进步快 ,哪些 队员形态往 好的方面发展 ,以及 队员在某些方面有
较强的灵感性 、可塑性 ,能从事某项 专 项训 练 ,教 练 员 已有 初 步 的 了解 。但
对 队员 的 身体 发 育状 经过一般身体机能测试来
以T W2骨 发育 标准 为 主 :① 在 3个生
一
然 的发现等 ,应充 分发 挥职 立定跳远 、垒球或实心球。
体 育苗子 ,通过基础 的训练 和比赛 ,发
现有发展潜力的 田径苗子 ,向上级学 校
或 运 动 队 输 送 。 田径 是 运 动之 母 ,也有
二 、训练 阶段 的选材 过程
业余 训 练 的 过程 很 大程 度 上 应该
是 选 材 的 过 程 ,初 选 的 队员 经 过 基 础 训
偏小者 ,此类型的人一定能够长高。在
考虑身高的情况下 ,应注意下肢 和跟腱
长 ,达 到 踝 小 、脚 短 、腿 长的特 点 。 ( 2) 技 术: 跑 的动 作 协 调 , 频率快 ,
浅谈 青少年 田径 运 动 员 的选 材
朱 建波
训 练情 况 、父 母 的身高及 运
动 历史 ,把 形态 、成绩 、发
到每个班观看 、课 间操观看 ,主要是把
法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 划 ,做到因材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现状
田径运动员选材由来已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可分为选优意识、经验选材、科学选材几个阶段。
从公元前776年第1届古代奥运会开始,各参赛队就选派最悍、最勇猛的斗士去为本部族争光,存在朦胧的选优意识。
1896年开始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各个国家或地区都选派竞技水平最高的人作代表参加奥运会和其它比赛,选优意识已较为明显。
本世纪40年代以前,各国开始重视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运动员的选拔主要靠教练员的观察和直觉,用皮尺、秒表等进行简单测量,然后凭经验作出判断。
从50年代开始,大量生物学科的测试技术与先进仪器引进体育领域,国际竞技运动水平大幅度上升,所以运动员的选材日趋科学化。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了对运动员选材的研究,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苏联及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都相继开始了选材工作,并发表了许多关于选材方法、手段以及理论问题的论文和专著。
目前,国外运动员选材有两种流派:
一是系统体制选材,以俄罗斯、德国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为代表,其主要特点为:
1、举国上下一条龙,选材体制健全;
2、重视普查与层层筛选;
3、建立指标体系和优秀运动员模式;
4、竞赛制度与各级选材要求紧密配合;
5、注重选材理论的研究。
二是分散体制选材,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不组织大规模的选拔,大多以教练员的经验加上部分指标测试,在较大程度上采取自然淘汰法选材。
中国对运动员选材的研究起步较晚,50年代中期,才随运动训练的发展开始萌发,如1959年第1届全运会,国家体委组织了对田径运动员形态、素质和技术的调查测量。
70年代是选材科学的起步阶段对5175名运动员的21项身体形态指标进行了测量,为多项运动员形态选材提供了依据。
80年代是选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快速发展阶段。
1980——1982年间,国家体委科教司组织了《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课题研究,动员8个单位239名科研人员,测试了14871位运动员的102项指标,获得748万个数据,撰写了123篇论文,研究的成果获1985年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运动员科学选材开辟了道路。
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在中国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理论研究已具备较雄厚的基础,全国范围的选材体系业已形成,具有一支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选材队伍。
无庸置疑,中国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和发展必将跨入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