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大体标本描述(个人总结)培训讲学
病理技术个人总结

病理技术个人总结病理技术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作为一名病理技术人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在此,我想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首先,谈谈病理技术工作中的常规组织处理环节。
组织的取材是第一步,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的观察力。
在取材时,要准确地选取病变部位,同时注意保留周围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这对于后续的诊断至关重要。
而且,取材的大小和形状也有讲究,既要保证能够充分展示病变的特征,又要便于后续的制片处理。
组织固定是确保组织形态和结构完整的关键步骤。
我们常用的固定剂有甲醛溶液,固定的时间和条件需要严格控制,以防止组织过度硬化或固定不足。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根据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大小,调整固定的时间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接下来是脱水环节。
这是一个逐步去除组织内水分的过程,通常使用梯度浓度的酒精进行。
脱水不充分会导致后续的透明和浸蜡不彻底,影响切片质量;而过度脱水则可能使组织变脆,同样不利于制片。
在实际操作中,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控制好每个步骤的时间和温度,确保组织脱水效果良好。
组织的透明和浸蜡环节也不容小觑。
透明剂的选择和使用时间需要精确把握,以保证组织能够充分透明,为浸蜡做好准备。
浸蜡时,蜡的温度和浸蜡时间同样会影响最终的切片效果。
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逐渐掌握了这两个环节的最佳操作条件。
切片制作是病理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切片的厚度直接影响到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一般常规切片的厚度为 4 6 微米。
要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需要熟练掌握切片机的操作技巧,同时注意刀刃的锋利程度和组织的硬度。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切出的切片常常存在厚薄不均、有褶皱甚至断裂的情况。
但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我的切片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切片的染色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苏木精伊红染色(HE 染色),它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的细胞结构和形态。
病理检验技术个人总结

病理检验技术个人总结引言病理检验技术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通过对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早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我在病理检验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实践进行总结,以期对日后的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病理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病理检验技术是指通过对患者组织或血液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检验手段,以获取相关病理信息来辅助诊断和治疗决策的技术。
它包括病理标本的取材、处理、制片和染色等步骤。
病理检验技术的流程病理检验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流程:1. 病理标本的取材病理标本的取材是整个病理检验流程的第一步,它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
常见的病理标本包括组织标本、细胞标本和体液标本等。
在取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标本的取材部位、大小和形态等因素,以确保取得合适的标本供检验使用。
2. 病理标本的处理病理标本在取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固定、脱水、包埋等。
这些处理步骤的目的是保持标本的形态和结构,便于后续的显微镜检查和染色。
3. 病理标本的制片和染色病理标本经过处理后,需要制作成薄片进行显微镜检查。
制片的过程包括切片和上片两个部分,需要熟练掌握切片机的使用和切片技巧。
制片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染色工作,常见的染色方法有病理常规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4. 病理标本的显微镜检查经过染色后的标本需要通过显微镜进行检查。
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标本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初步判断和诊断。
5. 病理报告的撰写最后,根据显微镜检查的结果,我们需要撰写病理报告。
病理报告是对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文档,它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病理报告的撰写需要准确、清晰地陈述检查结果,并提供有价值的临床建议。
病理检验技术的要求和挑战病理检验技术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它要求操作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进行病理检验工作时,我们需要准确地把握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病理技术个人总结

病理技术个人总结病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测技术,通过对病理标本的处理和分析,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我从事病理技术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
现在,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病理技术进行个人总结。
一、病理标本的处理病理标本的处理是病理技术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在接收标本时,我首先进行了外观检查,检查标本的完整性和标记的准确性。
然后,我进行了标本的称重和测量,记录相关数据。
接下来,我进行了标本的固定、包埋和切片等处理,确保标本能够满足后续的染色和观察需求。
二、组织切片和染色组织切片和染色是病理技术中的核心环节,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切片时,我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专注和稳定的手法,确保切得薄而均匀。
切片完成后,我进行了染色处理,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在进行染色时,我要仔细控制染色时间和染色剂的浓度,确保染色的质量和结果的清晰可见。
三、镜下观察和分析在完成标本的染色后,我进行了镜下观察和分析。
对于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的标本,我通过观察细胞结构的形态和颜色变化,进行初步的判断和分析。
对于免疫组化染色的标本,我通过观察免疫染色的结果和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同时,我也要注意排除伪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果报告和质量管理在观察和分析完成后,我编写病理报告,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和表述。
报告要准确、清晰,并包含必要的信息,以便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我也要严格遵循质量管理的要求,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五、不断学习和提升作为一名病理技术人员,我意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我定期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了解最新的病理技术进展和研究成果。
同时,我积极与同行交流和讨论,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我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病理技术水平,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
病理技术个人总结

病理技术个人总结病理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检验技术,扮演着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关键角色。
作为一名资深的病理技术工作者,我时刻秉持着精益求精、严谨专业的态度,努力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篇个人总结中,我将从技术操作、知识应用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论述,分享我的经验和心得。
一、技术操作在病理技术工作中,准确的技术操作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我熟练掌握了组织标本的处理、切片制作、染色技术等关键操作。
在每个环节中,我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环境的清洁。
同时,我注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优化流程和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二、知识应用病理技术工作离不开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我注重不断学习和积累,熟悉了常见的病理学理论和新技术的前沿进展。
我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判断,以保证病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同行专家进行学术讨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团队合作在病理技术工作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我始终强调团队精神,与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我注重与临床医生和其他科室的有效沟通,及时处理和解决协作中的问题,并及时反馈作为病理技术员的专业意见。
通过与其他岗位的合作,我了解到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并深感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四、质量管理作为病理技术专业人员,负责任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至关重要。
我一直秉持着以质量为先的原则,在工作中注重质量管理。
我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注重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校正,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质量评审和标准化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五、持续学习病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始终都在不断推动着我不断学习和探索。
我定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
我积极阅读相关文献和学术期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病理学》大体标本归纳总结-精简版

五、食管
消 2 溃疡型食管癌:食管中段管壁因癌组织浸润而增厚,粘膜面粗糙,凹凸不平
消10 食道静脉曲张:食管中、下段的黏膜下静脉蛇形、曲张
六、胆囊/胰腺/脾脏
炎8 慢性胆囊炎:胆囊腔扩张,囊壁增厚。胆囊粘膜粗糙,正常的皱襞已不同程
2/8
11 预防四班
循1 肝淤血脂肪变(槟榔肝):切面可见弥漫分布暗红色小点。 炎6 肝脓肿:肝切面可见圆形空洞病灶。 瘤 3 肝海绵状血管瘤:乒乓球大小,暗红色,边界清楚的海绵状结构。 消6 急性黄色肝萎缩:体积缩小,包膜皱缩,质地变软,黄褐色。 消7 门脉性肝硬化:体积缩小,左叶为甚,质地变硬,大小相近黄色小结节。 消8 坏死后性肝硬化:体积缩小,质地变硬,变形明显(与消12区分)大小不等
泌 6 肾母细胞瘤:多发单侧肾脏的上下极,边界清楚,体积大肿物分叶状
!请注意泌 6 与泌 4 的比较!
传 9 肾结核(合并输尿管结核):切面肾实质内见空洞形成,洞壁灰黄色干 酪样坏死物披覆
!请注意传 9 与泌 2、泌 3 的比较!
二、肝脏
损 2 肝脂肪变性: 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缘外翻,表面及切面黄色。 损5 肝水样变性: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暗灰色。
三、肠道
损3 肠系膜淋巴结干酪样坏死:淋巴结肿大融合,切面见地图状浅黄色坏死灶,
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酪。
循8 肠出血性梗死:肠壁增厚暗红色出血坏死,粘膜正常皱襞消失 炎3 急性阑尾炎:浆膜面血管充血,伴灰黄色渗出物被覆 炎4 细菌性痢疾/假膜性炎结肠炎:结肠黏膜面见灰黄色的渗出物被覆 瘤2 结肠/皮下脂肪瘤:圆形或椭圆,包膜完整,切面黄色 瘤7 小肠及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瘤肠壁增厚,黏膜皱襞消失肿瘤切面鱼肉状 消5 息肉型结肠癌:鸡蛋大肿物突入肠腔,肿物菜花状 消13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粘膜面见大量有蒂或无蒂息肉 传8 溃疡型肠结核:肠粘膜多处不规则溃疡,长轴与肠长轴垂直,溃疡边
病理科实习护士在病理标本处理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病理科实习护士在病理标本处理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在病理科实习期间,作为一名护士,我参与了许多病理标本的处理工作。
通过这段经历,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心得。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并分享我在病理标本处理中所学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病理标本处理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开始处理任何病理标本之前,我们必须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正确的登记与标示。
这包括标本的来源、采集日期和病人的基本信息等。
准确和清晰的标示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并帮助病理医师更准确地做出诊断。
其次,合理的标本处理流程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关键。
在标本采集后,我们需要及时将其送至病理科,并与病理医师沟通,确定处理方式和优先级。
对于不同类型的病理标本,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手术标本的切片制备、细胞学标本的涂片制作等。
同时,在处理标本时要细心、耐心,并遵循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
在标本的特殊处理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安全与卫生。
例如,处理带有感染风险的标本时,我们要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切勿接触眼睛、口腔或其他开放性伤口。
此外,严格遵守消毒规范,确保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与病理医师和其他病理科人员的良好沟通合作也是病理标本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病理医师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正确理解并准确执行医嘱。
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向病理医师汇报标本的异常情况或发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和调整处理方案。
此外,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也是病理科实习护士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病理科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每天都有新的病理标本和新的诊断问题出现。
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对各类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协助病理医师做出准确的诊断。
最后,病理标本处理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和尊重,我们要保持敬业精神和人文关怀。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并严守医疗保密规定,切勿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在与患者和家属交流时,要用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病理技术个人总结

病理技术个人总结病理技术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作为一名从事病理技术工作的人员,我在这个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了许多的感悟和思考。
在我刚接触病理技术工作时,面对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和精细的操作流程,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能够投身于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神秘感的领域,紧张的是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各项病理技术的要领。
病理技术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组织切片制作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环节之一。
从组织的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到包埋、切片、染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精细的技巧。
取材时,要准确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避免遗漏重要的病变区域。
固定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得以保存,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等,固定的时间和条件需要根据组织的类型和大小进行合理的调整。
脱水是去除组织中的水分,以便后续的透明和浸蜡,这个过程中要控制好脱水剂的浓度和时间,避免组织过度硬化或变形。
透明是为了让组织能够更好地与石蜡相融合,常用的透明剂有二甲苯等。
浸蜡则是将组织完全浸透在石蜡中,为包埋做好准备。
包埋时要注意组织的方向和位置,确保切片时能够切到需要观察的部位。
切片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掌握好切片机的使用技巧,调整好切片的厚度和完整性。
染色则是为了使组织细胞的结构和成分能够清晰地显现出来,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苏木精伊红染色(HE 染色)、特殊染色等。
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病理诊断结果。
免疫组化技术是病理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它通过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时,抗原修复、抗体选择和孵育、显色等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
抗原修复的方法有多种,如热修复、酶修复等,要根据抗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抗体的选择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验证,确保其特异性和敏感性。
病理大体标本描述(个人总结)

病理大体标本描述(个人总结)一、病理大体标本描述(个人总结)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原因的科学,而病理大体标本描述则是病理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大体标本的观察和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疾病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病变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病理大体标本描述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对广大病理学工作者有所启发。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病理大体标本。
简单来说,病理大体标本就是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取得的病变组织的实物样本。
这些样本经过固定、切片、染色等处理后,形成我们所看到的显微镜下的图像。
因此,对大体标本的描述,实际上就是对我们所看到的图像进行解读。
二、病理大体标本描述的基本步骤1. 观察整体形态在开始对病理大体标本进行描述之前,我们需要先观察整个标本的形态。
这包括病变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方面。
例如,一个肿瘤可能呈现出椭圆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它可能位于器官的一角,也可能占据整个器官。
通过对整体形态的观察,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病变的基本特征。
2. 观察组织结构接下来,我们需要观察病变所在的组织结构。
这包括细胞的排列、大小、形态等方面。
例如,一个炎症可能导致细胞的浸润和肿胀;而肿瘤则可能改变细胞的排列方式,形成异型性。
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观察,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病变的发展程度和性质。
3. 观察病变程度在观察了整体形态和组织结构之后,我们需要对病变的程度进行评估。
这包括病变的范围、深度、密度等方面。
例如,一个炎症可能导致病变区域的水肿、红肿;而肿瘤则可能穿透正常组织,形成转移灶。
通过对病变程度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4. 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我们需要将观察到的大体标本描述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这包括分析病变与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的关系。
例如,一个肺癌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而一个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大体标本描述(个
人总结)
1.阿米巴肝脓肿(肝液化性坏死): 肝切面可见坏死灶,坏死灶中央溶解液化形成囊腔(切开时液体已流出),囊腔内壁附着破棉絮状的组织(为未完全液化的坏死组织)
2.阿米巴痢疾(结肠变质性炎):肠黏膜有多个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坏死病灶,部分脱落形成溃疡,有的呈潜行性,病灶间黏膜无明显病变。
3.槟榔肝(肝淤血和脂变):于肝切面上可见分布之暗红色斑点或条纹(因固定致黑色),斑纹间为黄色,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花纹,有如槟榔切面。
4.白喉(喉、气管的假膜性炎):在会厌、喉及气管内被覆一层不完整的灰褐色膜样物(假膜),气管的部分假膜与组织分离。
5.肠出血性梗死:部分肠段色暗红(因固定致灰黑色)污秽,失去正常光泽。
6.肠系膜淋巴管瘤:肠系膜增厚,表面结节状,切面见海绵状大小不等的腔隙。
7.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脏体积增大,二尖瓣膜增厚、缩短,瓣叶相邻边缘相互粘连,瓣膜口狭窄,成鱼口状;三尖瓣膜轻度增厚,半口周长14cm,呈相对性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稍增厚。
8.肺出血性梗死:肺下叶大部分呈暗红色,失去海绵状结构,与正常肺组织分界较不明显。
肺的转移瘤:肺切面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球状病灶,有的从表面可以观察到,色灰白。
9.风湿性心内膜炎(纤维素性心包炎):心脏增大,新包膜增厚,粗糙不平,失去光泽,其脏层和壁层均有灰褐色绒毛状物被覆。
10.肺干酪样坏死(干酪性肺炎):表面高低不平,可见整个肺叶几乎实化,切面除肺尖有小部分肺组织略近正常外,大部分质松脆,乳黄色,似干酪,部分液化排出形成一些边缘不齐的空洞,胸膜增厚,可见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病灶。
11.肺的转移瘤:瘤栓穿过血管浸入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管并增殖,肺切面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球状病灶,有的从表面可以观察到,色灰白。
12.高血压心脏(心肌代偿性肥大):心脏体积增大,以左心室壁增厚为主,约增厚2.4cm
13.高血压性固缩肾:肾脏缩小,表面成细颗粒状,并见扩张的肾小管成小囊状,切面皮质变薄,并见管壁增厚的小血管的横切面(即垛开的小动脉),肾盂脂肪组织增生
1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梗死,心室附壁血栓形成:多见于左心室,M1波及心内膜使之粗糙,有局部附壁血栓。
15.骨转移瘤:骨膨胀变形,出现软组织肿块
16.肝多发性脓肿:在肝切面可见许多大小不一、散在分布的黄白色小脓肿(脓液已流失形成囊腔,部分囊腔内有寄生虫并钻穿),囊腔内壁附有破棉絮状的组织,脓肿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
17.肝淤血脂变(槟榔肝): 于肝切面上可见分布之暗红色斑点或条纹(因固定致黑色),斑纹间为黄色,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花纹,有如槟榔切面。
18.肝细胞水肿:肝稍肿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稍外翻,组织失去光泽并苍白混浊,犹如经开水烫过。
19.肝脂肪变性:肝轻度肿胀,包膜紧张,边缘钝,切面见肝实质隆起,间质(血管及结缔组织)下陷。
20.肝液化性坏死(阿米巴肝脓肿):肝切面可见坏死灶,坏死灶中央溶解液化形成囊腔(切开时液体已流出),囊腔内壁附着破棉絮状的组织(为未完全液化的坏死组织)
21.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胀变粗,浆膜面及系膜可见灰黄色渗出物被覆,部分成黑褐色。
22.海绵状血管瘤:标本上方见切面为1.2cmX1.5cm肿物,并有不完全包膜及大小不等的血腔,其间有薄的间隔,类似海绵。
23.化脓性心包炎:心包膜壁层增厚,粗糙不平,并见灰黄色渗出物被覆,脏层明显增厚,表面被覆黄色渗出物。
24.甲状腺瘤:切面见一龙眼大的圆形肿物,有完整灰白色包膜,其周围甲状腺组织因受压而致密。
25.精原细胞瘤:睾丸肿大,切面见睾丸已全部为灰红色肿物浸润,其中可见坏死灶。
26.畸胎瘤:
27.结肠增生性炎:
28.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肿物发生于卵巢(表面富有输卵管),表面光滑,有包膜,切面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薄,内面光滑,囊腔内含灰白色浓稠粘液。
29.卵巢畸胎瘤:
30.卵巢良性畸胎瘤:中午发生于卵巢,鹅蛋大,圆形囊状,单房性,内壁呈颗粒或结节状,粗糙不平,内有毛发,皮脂,牙齿。
31.梅毒性主动脉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增厚,可见灰黄色斑块状隆起,升主动脉增宽
32.慢性胆囊炎:胆囊增大,切面可见囊壁明显增厚,呈灰白色,黏膜粗糙。
33.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胆囊增大,切面可见囊壁明显增厚,呈灰白色,黏膜粗糙。
34.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肺体积缩小,胸膜因纤维增生而明显增厚。
切面见肺上部及中部有多个厚壁空洞形成,洞腔内披覆有干酪样坏死物质,其余肺组织散在大小不等的灰黄、灰白色病灶。
35.慢性胸膜炎:胸膜明显增厚,部分有纤维素披覆,部分脏层与壁层胸膜因纤维组织增生而粘连(有些在剥离器官时撕破)。
36.脑底动脉粥样硬化:脑底动脉环各血管透过表面可见内膜面大小不等的灰黄色病灶。
37.脾贫血性梗死(脾凝固性坏死):脾切面有两个似楔形病灶,色灰白,质实,尖端向脾面,基底向表面,病灶周围可见出血带,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38. 皮下纤维肉瘤:皮下有一个约5cmX4cm的肿物,色粉红,均质如鱼肉状,未见编织状条纹。
39.皮下脂肪瘤:皮下有一个约8cmX9cm的肿物,表面呈分叶状,色黄,有明显包膜。
40.皮肤乳头状瘤:乳头状瘤呈外生性向体表或腔面生长,形成指状或乳头状突起。
41.脾包膜透明变性:包膜明显增厚,灰白色半透明。
42.皮肤癌:皮肤表面有一半圆形7cmX3.5cm肿物,表面呈菜花状,色灰白(粉红色为红汞着色所致),部分出血性坏死,切面可见灰白色瘤组织浸润皮下脂肪层。
43.乳腺癌:在乳头下方有一个4X6cm的肿物,局部皮肤呈橘皮状外观,乳头下陷,切面肿物成灰粉红色,可见坏死出血,癌组织向周围浸润。
44.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切面上可见肾脏与主动脉间有一灰红色中午肿瘤组织已浸润肾门和主动脉。
45.肾和肺多发性脓肿:肾和肺的表面,肺的切面均可见多个灰黄色及黑褐色的坏死灶。
46.肾压迫性萎缩:肾脏明显增大,切面呈多房性;肾实质明显萎缩,肾盂内有结石。
47.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突出于皮面,呈圆形、结节状或梭形不等,皮肤表面可见咖啡斑,大小不一,小点状或大片状。
48.纤维瘤:
49. 纤维素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脏增大,新包膜增厚,粗糙不平,失去光泽,其脏层和壁层均有灰褐色绒毛状物被覆。
50.右股骨下端成骨肉瘤:肿物位于股骨下端干骺端,切面成灰白色,无包膜,破坏骺板,浸润骨骺,并破坏骨皮质向软组织浸润,有出血性坏死。
5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心室面见数个大小不等灰褐色赘生物,质松碎
52.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心室面见数个大小不等灰褐色赘生物(即血栓),左心室壁有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灰白色病灶。
53.阴茎癌:龟头部分有菜花状肿物,色灰白,有出血、坏死,切面见灰白色肿瘤组织向深部浸润,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54.右脚趾干性坏疽:右足拇趾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
足背及小趾侧也可见黑褐色坏死区。
55.右胫骨肉瘤:
56.左侧内囊出血:切面见内囊及基底节(尾状核和豆状核)处有血块填充(因固定呈黑褐色),该处原有脑组织已破坏。
57.主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增厚或隆起成斑块,形成局限性狭窄,纸质在内膜上沉积
58.子宫平滑肌瘤:于子宫底部肌层内有一个4.5cmX4cm的肿物,表面光滑,去诶面见编织状纹理,成灰红色。
59.子宫肌瘤:肿物发生于卵巢,鹅蛋大,圆形囊状,单房性,内壁成颗粒或结节状,粗糙不平,内有毛发,皮脂,牙齿。
60.足趾干性坏疽:右足拇趾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
足背及小趾侧也可见黑褐色坏死区。
61.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