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质谱
质谱基础知识 ppt

流电压,在一定的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比(u/v)以及
场半径r固定的条件下,对于某一种射频频率,只
有一种质荷比的离子可以顺利通过电场到达质量分
析器,这些离子成为共振离子,其它离子在运动过
程中撞击在圆筒电极上而被过滤掉。
且可以实现速度聚焦,即将质荷比相同,而速度(能量)
不同的离子聚焦。所以双聚焦质谱仪比单聚焦质谱仪
(只能实现方向聚焦)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
22
双聚焦磁偏转质量分析器
这种静电分析器和磁分析器配合使用,同
时实现方向和能量聚焦的分析器,称为双
聚焦分析器。
-
23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由两组对角筒形构成,分别施加直流电压和射频交
20
单聚焦磁偏转质量分析器
在讨论单聚焦分析器质量分离原理时,曾假定离子的初始能量为 零,离子的动能只决定加速电压。实际上,由离子源产生的离子, 其初始能量并不为零,而且其能量各不相同,经加速后的离子其能 量也就不同。因此即使是质量相同的离子,由于能量(或速度)的 不同。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也不同,因而不能完全会聚在一起,这 就大大降低了仪器的分辨率,使相邻两种质量的离子m1和m2很难 分离。
子峰
以甲烷为反应气示例: 在电子轰击下,甲烷首先被电离:
CH4 + e→ C2H5+, CH5+, C3H7+, CH3+ 反应气离子与样品分子反应: CH5+ +M→[M+1]++CH4 C2H5+ +M→[M-1]++C2H6
-
13
大气压电离源
大气压电离源
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 API 1. 电喷雾电离源 ElectrosprayIonization, ESI 2.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Atmosphere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APCI 3. 大气压光致电离源 Atmosphere Pressure Photo Ionization, APPI
质谱法简介—质谱法基本原理(分析化学课件)

质谱法基本原理
三、离子的主要类型
1.分子离子 样品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形成的离子称为分子离子 。所产生的峰称为分子离子峰或称母峰,一般用符 号M+·表示。其中“+”代表正离子,“· ”代表不成 对电子。
M + e- → M+·+ 2e❖ 分子离子峰的m/z就是该分子的分子量。
质谱法基本原理 分子离子峰的特点:
亚稳离子峰的特点是: m1
①强度很弱,仅为m1峰的1%-3%。 ②峰形很钝,一般可跨2-5个质量单位。
③亚稳离子的质荷比一般都不是整数。
质谱法基本原理
由亚稳离子峰可以确定母子关系,推测某些离子间的裂 解规律。例如,对氨基回香醚
108 2 94.8 123
80 2 59.2
108
证明裂解过程为 .
21
质谱的表示方法
❖ 解析:(1) m/z=210,分子离子峰;
❖ (2)不饱和度为10;
❖ (3)质谱图上出现苯环的系列峰m/z51,77,说明有苯环存在; ❖ (4)m/z105 m/z77 的断裂过程 ❖ (5) M m/z105正好是分子离子峰质量的一半,故具有对称结构。
❖ 其结构为:
22
质谱法基本原理
❖ 质谱法的主要用途有: ❖ 1.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 2.鉴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 3.推测未知物结构; ❖ 4.测定分子中Cl、Br等原子; ❖ 5.与色谱联机后用于多组分的定性与定量。
质谱的表示方法 ❖ 重点:质谱图的解析 ❖ 难点:质谱图的解析
15
质谱的表示方法 质谱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列表法和谱图法
质谱的表示方法 例2. 确定分子量
23
质谱的表示方法 ❖ 解:最大荷质比m/z为102,下一个荷质比的峰m/z
质谱的原理和图谱的分析

(4)快原子轰击(fast atom bombardment, FAB) • 用高能量的快速Ar原子束轰击样品分子(用液体基质 负载样品并涂敷在靶上,常用基质有甘油、间硝基苄 醇、二乙醇胺等),使之离子化。 • FAB灵敏度高,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极性强的分子, 如肽、蛋白质、金属有机物等。 • 样品分子常以质子化的[M+H]+离子出现 • 基质分子会产生干扰峰。
(3) 场致离(FI)和场解吸 ( FD )
场致离(field ionization, FI) •气态样品分子在在强电场(107-108V/cm)的作用下 发生电离。 •要求样品分子处于气态, 灵敏度不高, 应用逐渐减少.
场解吸 (field desorption, FD )
• 样品不需汽化, 将样品吸附在作为场离子发射体的金属 丝上, 送入离子源, 然后通以微弱电流, 使样品分子从发 射体上解吸下来, 并扩散至高场强的场发射区, 进行离子 化.
于表观质量m*(跨2~3质量单位)处记录下来,其m/z 一般不为整数。 m*=m22/m1 在质谱中,m*可提供前体离子和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离子在离子源的运动时间约106s数量级, 寿命小于 106s的离子在离子源内进一步裂解。离子从离子源到 达检测器的时间约为105s数量级,离子寿命大于105s, 足以到达检测器。寿命在106s到 105s的离子可产生亚 稳离子。
例:化合物的质谱图如下,推导其分子式
164:166=1:1, 164-85 = 79 (Br),
164: 166≈1 : 1, 分子中含有1Br, 不含氮或含偶数氮
m/z: 85 (49) , 86 (3.2), 87 (0.11)
质谱全介绍ppt课件

中心实验室
;.
1
简介
色谱质谱的在线联用将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功能结合起来,实 现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而且也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 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
色谱质谱联用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互为补充,分析不同性质的化合物。
1 4 7 7 2 9 .0 0
146500
147000
147500 Mass, amu
148000
148500
16
149000
同位素离子
由元素的重同位素构成的离子称为同位素离子. 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基本上按照其在自然界的丰度比出现在质谱中,这对
于利用质谱确定化合物及碎片的元素组成有很大方便, 还可利用稳定同 位素合成标记化合物,如:氘等标记化合物,再用质谱法检出这些化合物, 在质谱图外貌上无变化,只是质量数的位移,从而说明化合物结构,反应历 程等
;.
20
不同类型有机物有不同的裂解方式 相同类型有机物有相同的裂解方式,只是质量数的差异 需要经验记忆。
;.
21
质谱解析的一般步骤
(适于低分辨小分子谱图,若已经是高分辨质谱图得到元素组成更好) (1)核对获得的谱图,扣除本底等因素引起的失真,考虑操作条件是否适当 (2)综合样品其他知识:例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理化性质,样品来源,
APCI(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大气压化学电离—同上, 更适宜做弱极性小分子。
APPI(Atmospheric Pressure PhotoSpray Ionization):大气压光喷雾电离—同上, 更适宜做非极性分子。
质谱

2
CH 3
M-15-28=59
-CH 2CH 2(四元环重排) + CH 3CH=OH
M-29-28=45
42
第二节
质谱图及其应用
醇、醚和胺的分子离子峰都很弱。 尤其是长链脂肪醇,容易发生1,3或1,4脱水,形成 (M-18)峰。此峰容易被误认为醇、醚等的分子离子峰。 有时可见M-1,M-2,M-3峰 P297, Fig. 6.8-6.10
+
此外,卤化物可发生开裂,形成卤正离子:
+ +
46
第二节
P298, Fig. 6.13
质谱图及其应用
47
第二节
质谱图及其应用
4. 具杂原子的脂环化合物
P300 Fig. 6.14
48
第二节
质谱图及其应用
5. 含不饱和杂原子的脂肪族化合物 醛. 酮. 酸. 酯. 酰胺等
49
第二节
质谱图及其应用
质 谱 法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 质 荷比(m/z)大小 在磁场中进行分离记录的分析方法。 所获得结果即为质谱图(亦称质谱)
运动
气态离子
分离
1
第二节
二、离子峰
质谱图及其应用
分子在离子源中可以产生各种电离,即同一种分子可以 产生多种离子峰,主要的有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亚稳 离子峰和同位素离子峰等。
-CH 2=CHCH 2CH 3(四元环重排) CH 3 CH 3 CH (m/z 58) NH +
CH(CH3)2- - N(CH3)- -CH2(CH2)2CH3
M-43=86 M-57=72
39
P297 Fig. 6.9-6.10
质谱原理学习(通俗版)精选全文

8-2 质谱仪器原理
质谱过程
高速电子 撞击 气态分子 得到 阳离子
顺序谱图
按质荷比m/z
导 入
质量分析器
峰位置
峰强度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
定量分析
8-2 质谱仪器原理
仪器构造
真空系统
进样 系统
离子源
质量 分析器
检测器
1.间歇式进样 2.直接进样 3.气相色谱
1.电子轰击 2.化学电离 3.场致电离 4.激光
➢分子离子:样品分子失去一个电子电离所产生的离子。
8-2 质谱仪器原理
2、离子源(电离室)
场致电离源 (Field Ionization; FI)
电压:7-10 kv;d < 1 mm; 强电场将分子中拉出一个电子; 分子离子峰强;碎片离子峰少; 不适合化合物结构鉴定;
场解析电离源(Field Desorption Ionization; FD)
四极滤质器 (Quadrupole Mass Filter, QMF)
➢ 只有合适质荷比的离子(共振离子)才能通过电极间隙 而进入检测器;
➢ 采用电压扫描或频率扫描,就可检测出不同质荷比的离子。
✓ 电压扫描:保持直流电压和射 频电压的比值及射频频率不变, 改变直流和射频电压的大小。
✓ 频率扫描:保持电压不变改变 射频电压的频率。
8-2 质谱仪器原理
2、离子源(电离室)
离子源是质谱仪的心脏,作用主要是将试样中的原子、 分子电离成离子,并使离子加速、聚焦为离子束,离子束 通过狭缝进入质量分析器。 其性能影响质谱仪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 硬电离方法:给样品较大能量的电离方法, 适用于难电离的稳定物质。
➢ 软电离方法:给样品较小能量的电离方法, 适用于易破裂或易电离的样品。
质谱的原理及结构ppt课件

在不破坏真空度的情况下,使样品进入离 子源。
气体可通过储气器进入离子源。 易挥发的液体,在进样系统内汽化后进入
离子源。
难挥发的液体或固体样品,通过探针直接 进入离子源。
离子源(Ion Source)
分子失去电子,生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可进一步裂解,生成质量更小的
碎片离子。
离子源(Ion Source)
环境、地球
化学、化工
药学、毒物学、 刑侦
质谱的特点
质谱不属波谱范围。 质谱图与电磁波的波长和分子内某种
物理量的改变无关。
质谱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与 其相对强度的谱, 谱图与分子结构有 关。
质谱的优点
质谱法进样量少, 灵敏度高,分析速度 快。
质谱是唯一可以给出分子量,结构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1.3.1概述
质谱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样品离子质 荷比的分析而实现对样品进行定性和 定量的一种方法。
把化合物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成 的各种离子,按其质量大小排列而成 的图谱称为质谱(Mass Spectrometry )。
质谱基本原理

质谱基本原理质谱是一种通过分析物质的离子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其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技术。
质谱仪是实现质谱分析的仪器,它可以将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转化为离子,并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进行分析。
质谱技术在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质谱的基本原理。
首先,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待分析的物质通过不同的方法转化为离子,然后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进行分析。
这个过程包括样品的离子化、离子的分离和检测三个基本步骤。
在样品的离子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电离、化学离子化和质子化等。
离子的分离是通过质谱仪中的质子分析器或质谱仪中的离子漂移管等部件来实现的。
最后,通过检测器来检测离子的质量-电荷比,从而得到质谱图谱。
其次,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还包括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质谱仪主要由离子源、质子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
离子源用于将待分析的物质转化为离子,质子分析器用于分离离子,检测器用于检测离子的质量-电荷比。
其中,离子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电子轰击、化学离子化和质子化等。
质子分析器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进行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磁场分离和电场分离。
检测器则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子倍增器和光电离探测器等。
最后,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还包括质谱图谱的解析和应用。
质谱图谱是通过质谱仪得到的离子的质量-电荷比和相对丰度的图谱,它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在质谱图谱的解析中,需要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和相对丰度来确定物质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质谱图谱在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分析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环境污染物等。
总之,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物质的离子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其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技术。
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的离子化、离子的分离和检测三个基本步骤,质谱仪的工作原理以及质谱图谱的解析和应用。
质谱技术在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一定 电压扫描中,H一定,V大→小,m/z小的离子先通过 磁场扫描中,V一定,H大→小,m/z大的离子先通过
2、四极杆质量分离器(色谱-MS联用)
检测器
(1)电子倍增管 15~18级;可测出10-17A微弱电流; (2)渠道式电子倍增器阵列
质谱仪与质谱分析原理
进样系统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1.气体扩散 2.直接进样 3.气相色谱
第二节 质谱仪及工作原理
一、样品导入系统 二、离子源 三、质量分析器 四、质谱 五、联用仪器
第二节 质谱仪及工作原理
原理与结构 仪器原理图
第二节
质谱仪及工作原理
一、样品导入系统
在不破坏真空度的情况下,使样品进入离子源。 • • • • 气体可通过储气器进入离子源。 易挥发的液体,在进样系统内汽化后进入离子源。 难挥发的液体或固体样品,通过探针直接插入离子源。 色谱联用导入样品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O H 3 C H 2C C CH2 CH2 CH3
- [CH2 CH2 CH3]
m/z=57(75%)O H 3C H 2C C
- [H 3C H 2C]
O C m/z=71(48%) CH 2 CH 2 CH 3
H 3 C CH H 3 C CH H C CH
55[M-(H2O+CH3)] 70(M-H2O) 73(M-CH3) 88(M ) M-1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m/z
45 73 29 27 59 87 1 0 2 (M )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1 0 0 1 1 0 m /z
X—C—C —C X: O、N、S、C等 X=C—C —C —C
2)β裂解
Hα Hβ Hγ
第三节 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α裂解:
例:
丢失最大烃基原则: R1>R2 α―裂解——丢失最大烃基的可能性最大
43 57 29
O H3C H2C C CH2 CH2 CH3
71 72 1 0 0 (M ) m /z
Mass Spectrometer (MS)
A B C D
D C B A
Sample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液质联用的电喷雾(ESI)接口
液相的入口 雾化气入口 雾化器
+ + + + + + +
锥孔 毛细管
透镜
高能打拿极/ 电子倍增器
八极杆
四极杆
Neutral Molecules Analyte Ions Clusters Salts
3
A
29 43 CH 57
2 2 2 2 2
+
CH 29
2
B
71 CH 15
2 3
57 CH 43
2
CH
2
CH CH CH
CH CH CH
2 2 2
CH CH
2 2
CH
CH CH
2 2 2 2
3 3 3 3 3
CH CH
CH CH
2 2
2 2 2
CH
CH
CH CH
CH CH
CH CH
CH
2
CH
2、 重排
+
+ +
+ +
+
+
+
+ +
+
加热 N2
碎片碰撞电压 (CID)
LC/MS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兴奋剂、毒品检测 • 合成药物,抗生素,有关物质及分解产物 • 药物代谢及药物代谢动力学 • 中药指纹图谱及成分分析
第三节 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一、分子离子(molecular ion): ①奇数个电子 M
丰度比% 1.12 4.44 31.98 97.28
峰强比:推断是否含 S、Cl、Br及其原子数目
第三节 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 分子中含有一个Cl M:(M+2)=100:32.0 (3:1) • 分子中含有一个Br M:(M+2)=100:97.3 (1:1) • CHCl3 M M+2 M+4 M+6 • m/Z 118 120 122 124 • 峰强比 27 27 9 1
50
78/80(M+˙) 63/65
M/Z
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Relative Intensity
100
57 29 41
50
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M/Z
第三节 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麦氏重排(Mclafferty rearrangement)
麦氏重排条件:
·含有C=O, C=N,C=S及C=C双键 ·与双键相连的链上有γ碳,并在γ 碳有H原子(γ氢)
过程: 六圆环过渡态, γ -H 转移到杂原子上,同时β 键 发生断裂,生成一个中性分子和一个自由基阳离子
R4 CH CH H Z C R1 R3 R4 CH CH HC R2 ZH C R1
-e
M+·
②谱图最右端 ③确定分子量
二、碎片离子( fragment ion) ①“+·”含奇数电子(OE) ② 或“+”含偶数电子(EE)
第三节 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③ +电荷标在上方 ④不确定时“ ·+”或“
+”
第三节 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三、同位素离子 (isotopic ion)
13C/12C 34S/32S 37Cl/35Cl 81Br/79Br
2、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CI):
离子室内的反应气(甲烷等;10~100Pa,样品的 103~105倍),电子(100~240eV)轰击,产生离子,再与 试样分离碰撞,产生准分子离子。 主要碎片:CH4·+和CH3+ 再与样品作用 最强峰为准分子离子; 谱图简单; 不适用难挥发试样;
第八章
质谱法
Mass Spectrometry (MS)
第一节 概述
分子质量精确测定与化 合物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 第一台质谱仪:1912年; 早期应用:原子质量、 同位素相对丰度等;
29 15 43 57 71 85
99 113
142 m/z
40年代:高分辨率质谱仪出现,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60年代末:色谱-质谱联用仪出现,有机混合物分离分 析; 促进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发展; 同位素质谱仪;无机质谱仪;有机质谱仪;
57
100
29 27
43 41
71
50
55
99 113
128(M+)
80
100
120
m/z
第一节 概述
三、特点 ①灵敏度高(10-11g); ②分析速度快 1~几秒 ③测定对象广,气、液、固。
第一节 概述
四、用途: ①求精确分子量 ②鉴定化合物 ③推断结构 ④测Cl、Br等原子数 ⑤色谱-MS在线联用
1.电子轰击 2.化学电离 3.场致电离 4.激光
1.单聚焦 2.双聚焦 3.飞行时间 4.四极杆
第二节 质谱仪及工作原理
四、质谱
1、棒图: • 纵坐标 相对强度% • 横坐标 m/Z(质荷比) 最强峰为100%(基峰),各峰除此峰。 2、质谱表:以m/z列表
第二节 质谱仪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 质谱仪及工作原理
离子碎裂示意图
第四节 质谱分析法
一、分子离子峰的确认 二、分子量的测定 三、分子式的确定
分子离子峰 相对分子量
-分子式的测定
化合物分子式
第四节 质谱分析法
-分子式的测定
一、分子离子峰的确认( molecular ion peak) 1、分子离子峰在MS图最右端
1082/123=94.8
802/108=59.2
m*94.8
裂解过程为 m/z 123
10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59.2
80
第三节 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m/z=123
m/z=108
m/z=80
裂解规律: m/z=80由经两部裂解产生
第三节 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当有机化合物蒸气分子进入离子源受到电子轰击时,按 下列方式形成各种类型离子(分子碎片):
符合二项式:a=3(轻)、b=1(重)、n=3原子数目 (a+b)n=(3+1)3= 27 + 27 + 9 + 1 M M+2 M+4 M+6 轻质 重质同位素
第三节 主要离子及裂解类型
Relative Intensity
100
43
(a) 2-氯丙烷 M+ 78 M+2 80 (M+2)/M ≈ 1:3 (b) 2-溴丁烷 M+ 136 M+2 138 136/138(M+˙) (M+2)/M ≈ 1:1
气体分子
+ +
试样分子
软电离方式
准分子离子 电子 + (M+1)+;(M+17) +;(M+29) +;
3 快原子轰击离子源(FAB)
第二节 质谱仪及工作原理
三、质量分析器
• 1. 磁偏转式质量分析器 • 质谱方程式: m/Z=H2R2/2V • V 加速电压 H 磁场强度 R 半径 • m/Z 质荷比 • • m/Z 是H,R,V的函数 当H,V固定,不同m/Z的离子有不同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