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于.关于
现代汉语介词“对、对于、关于”用法探析

现代汉语介词“对、对于、关于”用法探析作者:鲁萍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3年第09期介词由于抽象的意义和灵活的用法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其中,“对、对于、关于”这几个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既有区别,又有交叉。
本文从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等方面谈谈这些词的基本用法。
一、对(一)“对”字的语法意义“对”用于提示对象。
细分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提示直接对象;一种是指明关联对象。
先看第一种。
例如:作家对人民应该歌颂。
句中的“人民”是“歌颂”的直接对象。
“对”字就有提示这个“直接对象”的作用。
”甚至还可以把“直接对象”提到句子的最前头。
这时提示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对人民,作家应该歌颂。
”这种句子中,因动作的直接对象已先行提示,所以动词后面不能再带宾语。
第二种是指明关联对象的。
例如:对于这三种人需要有三种态度。
在这句话中,“需要有”的直接对象是“三种态度”。
而“三种态度”是针对“这三种人”的,我们把“这三种人”叫做“关联对象”。
关联对象常常用“对”或“对于”来指明。
在这种句子中,由于“对”字所带的成分只是动作的关联对象,所以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
(二)“对”的用法1.必须用“对”字“对”字是用来提示直接对象或指明关联对象的。
当我们需要指明对象而没有指明时,所说的行为就显得“宽泛”,整个句子便失之于严密。
例如: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把提倡变法当作他的一大罪状,充满了恐惧和仇恨。
如果在“充满了恐惧和仇恨”前面加上“对它”,指明是对“提倡变法”,指代意义就明确而且逻辑也更为严密了。
从语法成分上看,“对”字及其所带的成分是作修饰语的,经常作状语,有时也作定语。
作状语时,它前面的“对”字不能少,作定语时,一般也不能少。
2.不该用“对”字因为“对”字及其所带的成分是作修饰语的,所以“对”或“对于”不能放在非修饰语特别是句子主语的前面。
如果把“对”或“对于”放在主语的前面,那个“主语”就变成修饰语了,整个句子便没有了主语。
“关于”与“对于”辨析

“关于”与“对于”辨析“关于”和“对于”是口语和书面语中常见的介词。
本文基于前人相关研究,对“关于”和“对于”进行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的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在语义上,两者都可以引进受事,“对于”引进的是对象,“关于”引进的是范围;在语法上,两者的介引成分都可为体词性成分,但两者的介引成分是谓词性成分时用法不同,句法结构与功能以及句法位置也不同;在语用上,两者都具有话语标记和篇章衔接的功能,但“对于”侧重管界,“关于”侧重提示。
标签:对于关于介引成分句法结构“关于”和“对于”作为一对同义介词,用法相似,容易混淆;前人对两者的研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但由于介词意义虚化空灵,用法复杂,学界对它们的辨析至今还未达成共识。
本文拟从语义、句法以及语用三个方面对两者的异同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
一、语义(一)“对于”和“关于”都可引进受事“对于”和“关于”都可以引进受事,且句中的谓语动词含有评价义。
例如:(1)对于上述问题,检查组已责令有关企业限期整改。
(《厦门日报》2005-08-26)(2)问:对于时下出现的一些“少年作家”现象,您怎么看?(《厦门日报》2004-11-29)(3)屈原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两千多年来,关于屈原的传说,一直在人民中流传。
(钟德灿《汨罗江畔屈子祠》)(4)纪要上写得明白:关于这次会议的情况,不得向其他任何人透露。
(张亚光《大洋彼岸的震撼》)例(1)中,“对于”引进了动作行为“整改”的受事“上述问题”,“整改”一词表现了政府对待企业问题的严肃态度;例(2)中,“看”的对象是“时下出现的一些‘少年作家’现象”;例(3)中,“人民中流传”的是“屈原的传说”,“流传”表现出评价义,即对屈原传说的一种肯定态度;例(4)中,“不得向其他人透漏”的是“这次会议的情况”。
(二)“对于”引进“对象”,“关于”引进“范围”“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或者理解为“引进对象或者事物的关系者”。
关于和对于如何区别

关于和对于如何区别如何区分“关于”和“对于”?“关于”和“对于”都是常见的表示“涉及到、针对、关系到”之意的词语。
它们可以用来引导一个议论、描述或指定主题。
虽然它们在表达方面有些相似,但在使用上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区分它们。
一、用法上的区别:1.“对于”通常作为一个介词出现在句子中,后面跟名词或代词,表示对一些主题或对象的看法、态度或观点。
它是对一些方面或事物进行评价、描述或分析,强调主观的看法或观点。
例如:-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支持A方案。
-对于那个国家的文化,我一直非常感兴趣。
2.“关于”通常作为一个介词或连词出现在句子中,后面跟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或从句,表示叙述、说明或讨论一些主题、对象或内容。
它可以表示主题的广泛性,更注重客观的讨论和描述。
例如:-我正在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研究报告。
-我们正在讨论关于教育制度的问题。
二、用途上的区别:1.在表达观点、态度或看法时,通常使用“对于”。
例如:-对于这个问题,我持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这支电影,我觉得故事情节非常精彩。
2.在描述或讨论主题、对象或内容时,通常使用“关于”。
例如:-这本书是关于历史的,内容非常丰富。
-关于这个项目,我有一些疑问,想和你讨论一下。
三、近义词的替换:1.“对于”可以替换为“就、关于、在……方面”等词语。
例如:-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好的建议。
-在环保方面,我们应该共同努力。
2.“关于”可以替换为“在、与……有关、有关于”等词语。
例如:-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次了。
-这是一本与科技发展有关的书。
综上所述,“关于”和“对于”在使用上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可以从其词性、用法和用途进行区分。
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需要来选择正确的词语。
介词“对”和“对于”用法的异同

摘要介词“对”和“对于”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主要是通过举出这两个介词用法的常见错误,将其语法意义及用法结合句例进行分析归纳,以及对比“对”和“对于”这两个介词用法上的异同,力求弄清这两个介词的不同义项及语法特点,希望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对对于语法意义用法一、介词“对”和“对于”用法常见错误(一)外国留学生出现的错误“对”和“对于”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相当高,外国留学生在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表达中也经常使用,但错误百出。
例如:(1)如果你有问题,只管对我商量吧。
(2)早知道爸妈今天回家,我就对他们准备午餐。
(3)不管谁对他劝告,他都不听。
(4)她对妈妈告别就去学校了。
(5)对于教师所发出的教学信息,学生必然会引起心理变化。
以上病句,例⑴是该用介词“向”而错用“对”,例⑵是该用介词“为”或“给”而错用“对”,例⑶可以不用“对”,而使宾语直接置于动词后面,例⑷是该用“向”而错用“对”。
例⑸犯了主客颠倒的错误,“……信息”是主体,用了“对于”就变成客体了。
其实我们在平时用时也会发生这样的错误。
从上面看出留学生对“对”的意义和用法并没有真正理解。
在他们看来,似乎只要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就可以用介词“对”,与“对”用法相似的“对于”也容易出现类似错误。
(二)日常学习中的常用错误1.缺少“对”或“对于”。
例如:(6)他们对病人进行了全面检查,手术前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也做了准备。
(7)这篇小说通过知青小明的细致描写,刻画了我国青年一代的新人形象。
例(6)前一分句用了“对”,而后一分句没有用“对”,导致句子不通。
这是因为当某一行为对象在句中作状语时,“对”字不能少。
同样,某一行为对象在句中作定语时,“对”字也不能少。
所以,例⑺“知青小明”前面也得加“对”,使介进行为对象作定语,句子才算通顺。
2.滥用“对”或“对于”。
例如:(8)对于他的工作作风,在我们车间得到一致好评。
(9)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
关于群众对于港澳证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再次申请签注再次申请个人旅游类签注的申请人,可由被委托人代为申请。
持同一本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再次申请个人旅游类签注的申请人可到个人港澳游邮政代办网点递交申请。
持同一本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再次申请个人旅游类签注的申请人可登录当地公安厅出入境政务服务网,根据系统提示输入个人资料并选择申请类别。
持同一本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再次申请个人旅游类签注的申请人可选择电话申请。
2 过境香港一、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自海外途经香港前往第三国者,凭有效护照和联程机票,可在香港过境停留7天,免办进入许可。
但目的地为中国内地或澳门者,可不出示联程机票。
二、自内地途经香港,除应有中国护照、联程机票外,还需持有前往国的签证,或合法居留证(如美国“绿卡”),可在香港过境停留7天,无需办理进入许可。
3. 常见问题解答问:听说港澳通行证办下来3个月内一定要去一次,否则第一次签证过期不去,连港澳通行证都要重新办理,是吗?答:只要你去支付了签注费,去与不去是你个人的选择,不会影响证件的使用及下一次签注。
问:签注的有效时间是怎样的?答:(1)持三个月一次签注的,在签注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有效。
(2)持三个月两次的,在首次出境后三个月内有效;问:可不可以在签注有效期内提前10天提交再次签注的申请,如果提交申请后,之前的签注还能不能用?答:在还未领取新办理的签注时,可以继续使用;领取新签注,之前所持有效签注同时注销作废。
问:签注4月10号到期,在10号当天去香港可不可以?答:可以,如果是持一次有效签注的,必须当天返回。
问:持有有效的港、澳商务签注,能否申请个人游的签注?答:已经持有有效的签注且在有效期内,不能办理新的同一前往地的签注,除非注销原来的签注。
问:可不可以帮别人代领签注呀?答:按规定需本人前往办理,但一般而言,只要两人身份证上的地址是一致的,都会给予办理。
问:什么是签注的有效期?答:(1)4月1日签发的三个月一次有效的签注:在7月1日前可进入香港7日内一次往返有效,7月2日此签注失效,须重新申请办理。
“对”“对于”“关于”之辨

“对”“对于”“关于”之辨【范文一】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对”“对于”“关于”之间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对”的用法。
通常情况下,“对”是单独使用的,表示针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态度、看法、行动等。
比如说,“他对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意见。
”这里的“对”表示他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对于”的用法。
和“对”不同,通常情况下“对于”是连用的,并且往往用于表达某种对待态度或主观评价。
比如说,“对于我来说,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里的“对于”表示我的主观评价,即学习对我来说很重要。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关于”的用法。
通常情况下,“关于”用于引入话题或讨论某个事物或问题。
比如说,“关于教育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这里的“关于”表示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教育问题。
总体来说,“对”“对于”“关于”都是很常用的词语,但是它们的用法有所不同。
在使用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意图灵活运用,以确保我们的表达准确清晰。
【范文二】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对”“对于”“关于”之间的区别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首先,我们要知道“对”通常用于表示某一事物或人的态度、行动等,比如“他对我很好”表示他对我态度很好。
“对”是可以单独使用的,但是有时候也可以和其他词语连用,比如“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这里的“对于”表示关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其次,我们要知道“对于”通常表示含有主观态度的看法,比如“对于我来说,学习是很重要的”,这里的“对于”表示我个人的观点。
此外,“对于”也可以和其他词语连用,比如“对于这个活动,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这里的“对于”表示关于这个活动应该做哪些准备。
最后,我们要知道“关于”通常用于表达讨论的话题或者内容。
比如“关于如何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建议?”这里的“关于”表示要讨论的话题是如何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对”“对于”“关于”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和用法,以避免在表达时出现歧义,确保表达准确清晰。
“对”“对于”“关于”之辨

“对”“对于”“关于”之辨范文一:对于“对”“对于”“关于”之辨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汉语里常用的表示相关性质的词汇——“对”“对于”“关于”。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对”这个词。
它通常用来表示针对某个对象或者情况所采取的行动或态度。
例如:我对学习很认真,他对我很友善,公司对这一项目进行了评估等等。
使用“对”时,主要关注的是行动或态度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对于”,这个词和“对”有些相似,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个对象或者情况所采取的行动或态度。
不过,“对于”比“对”更加强调一个人或事物所面临的具体环境和背景。
例如:对于某些人来说,学习可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使用“对于”时,主要关注的是行动或态度与环境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比较常用的“关于”。
它主要用来引出某个事物或者概念,并针对这个事物或概念进行探讨或表述观点。
例如:关于未来,我有很多期望;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学者都已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使用“关于”时,主要关注的是对一个事物或概念的探讨和表述。
以上是我对“对”“对于”“关于”之辨的一些简单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让大家对这三个词有更深入的了解。
写作重点:先对三个词分别进行解释,再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用词分析:措辞简洁明了,适合学生口吻,注重实际应用场景,符合日常语言交流的需求。
范文二:如何正确使用“对”“对于”“关于”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使用“对”“对于”“关于”的技巧和规则。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对”。
当我们想要表达我们对某个对象或者情况采取的行动或态度时,我们可以使用“对”。
但是,要注意的是,“对”通常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和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一起出现。
例如:我对学习很认真,他对我很友善,公司对这一项目进行了评估。
其次,是“对于”。
当我们想要表达我们对某个对象或者情况采取的行动或态度,并且想要强调这个对象或者情况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时,我们可以使用“对于”。
对、对于、关于

一、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1、主要表示动词动作的对象。
动词带的宾语,有些可以用“对于”提到前面,表示怎样对待它。
用“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用在动词前面,也可以用在句子的开头;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强调动作的对象,后面往往有个停顿,用逗号隔开。
(1)我对于语文特别爱好。
(2)对于这些建议,领导非常重视。
这里的“语文”、“这些建议”、是动词带的宾语,都是用“对于”提在前面,用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或句子的开头表示强调。
如果不用“对于”我们可说成:“我特别爱好语文”“领导非常重视这些建议”、这样说比较平淡,不如用“对于”把宾语提前来得突出。
2、表示关联,有“在……上”、“在……方面”的意思。
(3)这次大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对于学习业务,同对于学政治一样,必须十分重视。
3、同“来说”或“说来”配合使用,强调指出的观点、看法同相关人、物的关系。
(5)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育教学质量是最重要的。
4、用“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做定语。
(6)马克思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是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二、对“对”的用法基本上跟“对于”差不多。
凡是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换成“对”。
上述关于“对于”的用法、举例同样适用于“对”。
但是,“对”的用法较广,它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地方不能换成“对于”。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有“向”、“朝”的意思,“对”不能换成“对于”。
(7)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8)边防战士对敌人回敬了几发炮弹。
2、有“对待”的意思,表示人或者集体之间的关系时,“对”不能换成“对于”。
(9)他对学生的态度非常好。
(10)孩子们对家长很有礼貌。
在运用中,注意要分辨清楚人与人、人与事物的关系者。
(11)对他表示感谢。
(表人同人)(12)对他的帮助表示感谢。
(表人同事)(13)中的“对”表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换成“对于”;(14)中的“对”表示的是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换成“对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对于.关于区别与联系
这三个词都是介词。
“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在一般情况下,能用“对于”的地方能改用“对”,如:他对(对于)集体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十分地关心。
但“对”和“对于”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当“对”含有“对待”、“向”等意思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如:“老师对我就像对待她的亲生孩子一样。
”他对我说:‘你要当心啊!’”
其次,当“对”用在副词之后时,“对”不能换成“对于”。
如:“对事不对人”。
再次,“对”多用于口头语体,而“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于书面语体。
“关于”是限定、揭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范围的介词,有时可跟“对于”互换。
如:“关于(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意见,没有谁不同意。
”
但“对”和“关于”又有明显区别:
第一,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
如:“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研究分析。
”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如:“关于牵牛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
第二,“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在句首。
如“我对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非常清楚。
”不能说成:“我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非常清楚。
”
第三,“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单独作文章的题目,如:“关于人生观”、“关于散文”。
用“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多作状语,一般不能单独做文章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