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NMP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网络设备和链路

合集下载

实验1网络配置与网络管理软件SNMPc的使用

实验1网络配置与网络管理软件SNMPc的使用

实验1网络配置与网络管理软件SNMPc的使用一. 实验项目:网络实验环境的搭建,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配置和基本使用二. 实验内容:1. 构建简单实验网络,并启用各网络设备的SNMP功能;2. 网络管理软件SNMPc的安装与配置;3. 学习SNMPc的主要管理功能,掌握软件系统的基本操作。

三. 实验目的:1. 使学生掌握典型网络管理软件SNMPc的安装、配置和基本使用技能。

2. 掌握网络设备管理的基本参数配置。

3.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课堂上SNMP协议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 实验设备及环境:1. Huawei 3Com Quidway R2621路由器:1台;2. Cisco 2950网络交换机:1台;3. 计算机:2台;4. 直通双绞线2根,交叉双绞线1根,串口配置线1根;5. 网络管理软件:SNMPc7。

五. 学生分组情况:每组6人。

六. 实验步骤及要求:1. 构建实验的网络环境参照下图构建实验的网络环境。

注意:同层次设备用交叉线相连(但现在很多设备带自动翻转功能,直连也可),如交换机与交换机,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路由器(可看作专用计算机);而路由器和交换机、交换机和计算机用直通线相连。

交换机以太网口1:以太网口0: IP 地址)192.0.0.3/24网关:192.0.0.1图4 实验网络拓扑结构 2. 配置各设备的网络参数并启用其网管功能:为了配置路由器或交换机,用串口线将计算机的COM 串行接口与路由器或交换机的Console 控制口相连,然后在计算机中运行超级终端进行参数设置(端口设置需还原为默认值)。

(1) 配置Cisco 2950交换机1、配置IP 地址两层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转发数据时是不需要IP 地址的,但为了使交换机要能够被网管,也可给它标识一个管理IP 地址。

默认情况下CISCO 交换机的VLAN 1为管理VLAN ,为该管理VLAN 配上IP 地址,交换机就可以被网管了。

snmp应用实验报告

snmp应用实验报告

snmp应用实验报告SNMP应用实验报告一、引言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网络管理的协议。

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方式来监控和管理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应用,探索SNMP协议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二、实验目标1.了解SNM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掌握SNMP的常用命令和操作方法;3.实践使用SNMP协议进行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三、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和一台路由器。

计算机上安装了SNMP管理软件,路由器上启用了SNMP代理。

四、实验步骤1.配置SNMP代理:在路由器上设置SNMP代理,包括设置SNMP版本、共同体字符串等参数。

2.配置SNMP管理软件:在计算机上安装SNMP管理软件,配置SNMP管理软件的IP地址和SNMP代理的信息。

3.监控网络设备:使用SNMP管理软件连接到SNMP代理,获取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4.管理网络设备:使用SNMP管理软件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操作,如配置路由器的接口、查看路由表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配置了SNMP代理和SNMP管理软件,并实现了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SNMP管理软件,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SNMP协议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避免了物理接触设备的不便。

六、实验总结SNMP协议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管理协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SNM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了SNMP的基本命令和操作技巧。

SNMP协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控和管理网络设备,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七、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对SNMP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SNMP协议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设备的管理,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服务器管理、物联网设备管理等。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原理与管理技巧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原理与管理技巧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原理与管理技巧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种用于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

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用于监控和管理网络设备,提供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并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

本文将介绍SNMP的原理和管理技巧,并提供相关实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NMP。

1. SNMP的基本原理SNM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型。

它主要由管理系统(Manager)和被管理设备(Agent)组成。

管理系统负责监控和管理设备,而被管理设备则向管理系统提供相关的信息。

SNMP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管理系统发送请求(GetRequest)到被管理设备的Agent,Agent收到请求后,会根据请求返回相应的信息。

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设置(Set)请求来修改被管理设备的配置参数,也可以通过陷阱(Trap)机制,实现对网络故障的监测和通知。

2. SNMP的管理技巧2.1 合理选择SNMP版本SNMP有多个版本,其中最常用的是SNMPv1、SNMPv2c和SNMPv3。

不同版本的SNMP在安全性、功能和扩展性上有所差异。

在选择SNMP版本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

2.2 配置网络设备的SNMP代理要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首先需要在被管理设备上配置SNMP代理。

通过设置SNMP代理,可以定义设备的基本信息、访问控制列表、陷阱接收者等,从而提供给管理系统有效的信息。

2.3 合理使用SNMP的命令和对象SNMP提供了丰富的命令和对象,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这些命令和对象获取设备的状态和配置信息。

在使用这些命令和对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命令,并了解各个对象的具体含义和取值范围。

2.4 合理配置SNMP的告警和陷阱SNMP的陷阱机制可以实现对网络故障的主动监测和通知。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需要合理配置SNMP的告警和陷阱功能。

局域网组建方法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网络设备

局域网组建方法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网络设备

局域网组建方法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网络设备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公司、学校、家庭等各种组织和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

而要有效地管理和监控这些局域网中的各种网络设备,使用网络管理软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局域网的组建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网络管理软件来管理网络设备。

一、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地理范围内,由一组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接下来将介绍三种常用的局域网组建方法。

1.以太网局域网组建方法以太网局域网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局域网类型。

它使用了以太网协议,并通过网线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组建以太网局域网的步骤如下:(1)选择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网线等;(2)连接网络设备:将路由器和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起来;(3)连接计算机: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

2.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法无线局域网是指通过无线技术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局域网。

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步骤如下:(1)选择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是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2)设置无线路由器:包括设置网络名称(SSID)、加密方式、密码等;(3)连接计算机:将计算机与无线路由器进行无线连接。

3.虚拟局域网组建方法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网络设备逻辑上划分成不同的虚拟网络的方法。

组建虚拟局域网的步骤如下:(1)配置交换机:将交换机配置为支持虚拟局域网;(2)划分虚拟局域网:将交换机端口划分为不同的虚拟局域网;(3)配置虚拟局域网:为每个虚拟局域网设置IP地址等参数。

二、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网络设备网络管理软件可以帮助管理员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局域网中的网络设备,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如何使用网络管理软件来管理网络设备。

1.选择合适的网络管理软件市面上有很多网络管理软件可供选择,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软件。

一些常见的网络管理软件包括SolarWinds、PRTG Network Monitor和Zabbix等,它们都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易用的界面。

网络管理实验-2-SNMPc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

网络管理实验-2-SNMPc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

《网络管理》课程实验题目实验2 SNMPc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的SNMP工作原理;2、网管软件SNMPc的简单操作及基本原理。

二.实验环境网络软件SNMPc是由Castle Rock公司开发的网络管理软件,其界面如图2-1所示。

SNMPc使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可运行在多种用户平台,监控和管理不同厂商的SNMP产品,并可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下,并且使用多文件接口(MDI),可同时浏览多个视图。

支持TCP/IP协议栈的Window Sockets,自动发现IP或IPX节点,并生成网络结构图。

由用户设定轮询时间间隔,进行实时流量统计。

可以使用MIB浏览器查看、编辑MIB变量等等。

图2-1 SNMPc运行界面三.实验步骤1.桌面的Configure Tacks后会出现图3-1,点击Start All或点击Login进入。

图3-1Configure Tacks界面2.安全登入:设置用户登入权限(1)SNMPc允许多用户和多用户等级的登入。

当用户启动网络管理软件以后,要输入用户名及密码。

初始的用户名Administrator,用户密码为一个空字符串。

可以不设置Permanent Keys,再进入另一个界面是个通行证,没必要永久性的话无须理睬,继续进入图3-2。

图3-2(2)在Config/Discovery Agents/General(3-3)和proto(3-4)设置如下:图3-3图3-4在Seeds选项中定义一个子网掩码及子网号,参考使用的机器的IP地址作为例子,如202.196.9.0/255.255.255.0然后安下Restart,显示如下图3-5。

图3-53.用户与管理员的通信(1)选择主菜单Config/User profiles,显示Setup Users对话框,如实验图3-6所示。

图3-6(2) 添加新的用户单击Add添加新的用户,如图3-7所示。

SNMP协议详解

SNMP协议详解

SNMP协议详解1. 介绍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网络管理的应用层协议。

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方式来监控和管理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

SNMP协议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型,通过管理系统(管理者)与被管理设备(代理)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网络管理。

2. 协议结构SNMP协议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管理系统、代理和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2.1 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指运行网络管理软件的计算机或服务器。

它负责收集和处理来自代理的信息,并向代理发送管理命令。

管理系统通常包括一个SNMP管理器,用于与代理进行通信。

2.2 代理代理是指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代理负责收集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其报告给管理系统。

代理还可以执行管理系统发送的命令,例如重新启动设备、更改配置等。

2.3 MIBMIB是一种数据库,用于存储和描述网络设备的管理信息。

MIB使用层次结构来组织信息,类似于树状结构。

每个节点表示一个特定的对象,例如设备的接口、CPU利用率等。

MIB中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OID),用于在SNMP 通信中标识该对象。

3. SNMP协议操作SNMP协议定义了四种主要的操作:GET、GETNEXT、SET和TRAP。

3.1 GET操作GET操作用于从代理获取特定对象的值。

管理系统发送一个GET请求给代理,代理将返回请求对象的值。

这使得管理系统能够监控设备的状态和性能。

3.2 GETNEXT操作GETNEXT操作用于获取MIB中的下一个对象。

管理系统发送一个GETNEXT请求给代理,代理将返回下一个对象的值。

这允许管理系统遍历整个MIB树,以获取所有对象的值。

3.3 SET操作SET操作用于更改代理中的对象的值。

管理系统发送一个SET请求给代理,代理将根据请求更改对象的值。

这使得管理系统能够对设备进行配置和管理。

SNMP详解

SNMP详解

名词解释SNMP的来由SNMP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计算机网络由最初的只是小范围内的几台计算机相互连接逐步发展成大规模的网络。

随着网络跳跃式的发展,对网络进行的监控和维护等管理操作也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对开发出能够满足网络管理需要的协议提出了迫切要求。

第一个开始使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就是SNMP。

当时,人们只是把SNMP当作一种应急措施,等到日后有更加成功,更加成熟的新协议出现时将会被自然淘汰。

然而,虽然不断有新的协议推出,但是SNMP凭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一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使用。

SNMP协议的工作机制非常简单,主要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消息,即PDU(协议数据单位)实现网络信息的交换。

PDU实际上就是一种变量对象,其中每一个变量都是由标题和变量值两部分组成。

SNMP主要使用5种类型的PDU对网络实施监控,两种用于读取终端信息,两种可以设置终端数据,最后一种被用来监视各种终端事件,如终端的启动和关闭等。

这样,如果用户希望了解是否某一台终端已经被接入到网络,可以使用SNMP向该终端发送一个具有信息读取功能的PDU。

如果终端已经被连接到网络,用户将会得到返回的确认信息。

当有终端被关闭时,可以通过事件变量(trap)发出数据包,通知用户终端系统已经被关闭。

SNMP协议的优势SNMP协议的最大优势就是设计简单,既不需要复杂的实现过程,也不会占用太多的网络资源,非常便于使用。

一般来说,SNMP协议所使用的各种变量主要包含以下信息:1.变量标题;2.变量数据类型,如整数,字串等;3.变量是否具有信息读取或读写功能;4.变量值SNMP协议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网络管理人员都喜欢使用简单的SNMP来完成工作操作。

这就促使各大网络硬件产品商在设计和生产网桥、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时都加入了对SNMP 协议的支持。

良好的可扩展性是SNMP协议的另外一个可取之处。

因为协议本身非常简单,所以对协议的任何升级或扩展也非常方便,从而能够满足今后网络的发展需求。

网络管理(SNMP)

网络管理(SNMP)

限值就意味着网络的故障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目标
按照本地的指导来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以保证网络

不被侵害(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执行以下几种功能
标识重要的网络资源(包括系统、文件和其他实体)
确定重要的网络资源和用户集间的映射关系
监视对重要网络资源的访问 记录对重要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
庞大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有5个PDU,而CMIP
有11个PDU。

CMIP也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这是一种真正 的面向对象技术,一个对象不仅仅有数值,还 有行为,而SNMP则只有数值属性。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2)

优点
其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对象由于有行为,它可以更好
地体现被管理网络设施的特性
UDP/TCP
IP
代理进程 SNMP UDP IP
IP 网络接口
委托代理

有时网络管理协议无法控制某些网络元素。
例如,该网络元素使用的是另一种网络管理
协议。这时可使用委托代理(proxy agent)。

委托代理能提供如协议转换和过滤操作的汇 集功能。然后通过委托代理来对被管对象进 行管理。
委托管理的配臵

网络管理主流模式
被管对象
代理
代理
代理 代理
网络的其 他部分
代理 被管对象
MIB 代理 网控中心 非被管对象 代理 被管对象
网管模型

网管模型是指网管系统的组成结构模型。网
管模型解决管理进程和代理进程等管理实体
在网络元素中如何分布的问题。网管模型决
定了网管系统的结构。

当前,网管模型有2个有代表性的模型,即 ISO模型和Internet模型。 ISO和Internet网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SNMP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网络设备和链路任务描述安装并配置SolarWindSNMP软件管理校园网中的网络设备和链路,,要求监控设备的CPU利用率,各个端口的流量情况,各台服务器的活动情况。

能力目标方法与步骤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SNMP网络管理协议的RMON协议、SOLARWIND软件功能及使用说明.2、安装SOLARWIND熟悉软件界面和操作3、使用SNMP发现工具查找SNMP代理(交换机和路由器)4、监控交换机、路由器的CPU利用率和端口流量5、使用PING工具监控不支持SNMP的服务器。

提示1、在进行SNMP代理扫描时,可根据交换机和路由器实际的IP地址范围缩小扫描范围,节约扫描时间相关知识与技能1、SNMP网管协议和RMON介绍说起网络管理,恐怕大部分人立刻就能想到局域网的组建、服务器的配置、美萍网管大师之类的软件使用以及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工作,而相当多的中小规模局域网管理员平日里的工作也就是不断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查杀病毒、数据备份、计算机和网线、网卡的故障排除等等,在很多非专业人士的眼里似乎这些就是网络管理的全部,而在相当多的网管论坛上,这些也都是大家讨论的重点。

然而,严格地说来,这类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管理,它们只能被称作系统管理或者系统维护,充其量它们只是网络管理中的一个很小的并且缺乏技术含量的部分,而真正的网络管理则离不开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由于SNMP网络管理的学习并不像普通的系统维护那么简单,它不但要求我们的网络管理员要深入了解网络中的交换和路由设备,还要求我们能够透彻认识SNMP协议原理,所以这种管理方式在大部分中小规模局域网中的运用并不多见。

但因为SNMP是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用得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一个连SNMP都不清楚的网络管理员就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网络管理员。

本文中笔者将带领大家一步一步地去学习SNMP网络管理,尽量减少枯燥的理论知识、加大实践力度,将原本仿佛遥不可及的SNMP 拉到大家的身边,让大家切身体会到SNMP网络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4.1 初识SNMP网络管理SNMP的英文全称是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中文名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管理标准。

SNMP网络管理包含两个部分:网络管理站(也叫管理进程,manager)和被管的网络单元(也叫被管设备)。

网络管理站通常是一台安装了网络管理软件的计算机,可以显示所有被管设备的状态,我们一般称之为网管工作站;而被管设备则种类繁多,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以及打印机等等,被管设备上的管理软件我们称之为代理进程,用于回答管理进程(网管工作站)的查询。

图1显示了一个使用两台SNMP网管工作站进行网络管理的拓扑结构。

在图4-1中,两台网管工作站上面分别安装了SNMP网络管理软件,以对局域网中的所有的被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服务器)进行管理和监控,而被管设备上面则运行着代理进程,因此整个网络的管理就可以集中在这两台网管工作站上面来进行了。

图4- 1SNMP网络管理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管理信息库MIB、管理信息结构SMI和SNMP网络管理协议。

管理信息库(MIB)中存放的是被管设备的所有信息,比方说被管设备的名称、运行时间、接口速度、接口进来/发出的报文等等,当前的管理信息库版本为MIB-II;管理信息结构SMI用于定义管理信息库MIB的结构和表示符号,限制在MIB变量中允许的变量类型,指定对这些变量命名的规则以及创建定义变量类型的规则;而SNMP网络管理协议则是管理进程(位于网管工作站上)和代理进程(位于被管设备上)之间的通信协议。

SNMP网络管理定义了5种报文操作:GetRequest操作:用于管理进程从代理进程上面提取一个或者多个MIB参数值,这些参数值均在管理信息库中被定义;GetNextRequest操作:从代理进程上面提取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下一个参数值;SetRequest操作:设置代理进程的一个或多个MIB参数值;GetResponse操作:代理进程返回一个或多个MIB参数值,它是前面三种操作中的响应操作;Trap操作:这是代理进程主动向管理进程发出的报文,它标记出一个可能需要特殊注意的事件的发生,比方说重新启动可能就会触发一个Trap陷阱。

前面三个操作是管理进程向代理进程发出的,后面两个操作则是代理进程发给管理进程的,其中除了Trap操作使用UDP162端口外,其他4个操作均使用UDP161端口。

通过这五种报文操作,管理进程和代理之间就能够进行相互之间的通信了。

在看完SNMP网络管理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五个报文操作的介绍后,可能还是有很多的读者仍然对SNMP感到比较抽象,没有关系,大家现在可以不用太追求对这些概念的感性认识,跟着我一步一步地往下看就行了,稍后我们会用实例来给大家提供感性的认识。

管理信息库MIB中存放的是网络管理员可以访问的一些信息,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理解为网络管理中的被管资源。

在SNMP网络管理中资源是用对象来表示的,每一个对象表示被管资源某一方面的属性,这些对象的集合就形成了管理信息库。

MIB是一个树形结构,被划分为若干个组,包括system组、interface组、at组和ip组等等。

其中系统组包含了设备的名称、物理位置以及设备描述;接口组定义有关一个网络接口的信息;地址转换组包含了地址转换信息;IP协议组包含针对特定IP协议的信息。

图2显示了一个MIB树的上层结构。

图4-2从图4-2可见,MIB树的根节点root并没有名字或编号,但是它有下面3个子树:1、iso(1),由ISO管理,它是我们最常用的一棵子树;2、ccitt(2),由CCITT管理;3、iso/ccitt(3),由ISO和CCITT共同管理。

在iso(1)子树下面有ort(3)、dod(6)、internet(1)、mgmt(2)和mib(1)五个子树,我们可以用 1.3.6.1.2.1来表示对mib(1)的访问,同理,我们也可以用1.3.6.1.2.1.1来表示对mib(1)下面的system(1)进行访问。

这里的1.3.6.1.2.1和1.3.6.1.2.1.1被称为OID,也叫对象ID。

我们以后使用的最为频繁的将是图2中最下面一行的system组、interface组、at组和ip组。

4.2 MIB对象简介MIB 对象是我们在SNMP网络管理中最终要用到的被管资源,只有熟知各个MIB对象的含义才能够做好网络管理,否则面对一大堆眼花缭乱的MIB管理对象,不知道哪个能用哪个不能用,再好的网络管理软件到了我们手中都发挥不出来它的威力。

下面选择最为常用也最容易理解的几个对象进行介绍,主要目的是为了带领大家迈入SNMP网络管理的大门,在以后的网络管理中大家需要主动阅读其他MIB对象的含义,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得网络管理水平。

1、系统组(system)对象:mgmt/mib-2/system/sysDescr(OID为.1.3.6.1.2.1.1.1):此对象为只读的显示串,它包含所用硬件、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的名称和版本等完整信息。

mgmt/mib-2/system/sysContact(OID为.1.3.6.1.2.1.1.4):此对象为可读写的显示串,它给出负责这一节点的人的名字和地址,有时可用它来测试代理(Agent)是否可写。

mgmt/mib-2/system/sysUpTime(OID为.1.3.6.1.2.1.1.3):此对象为只读的TimeTicks类型,它定义自最近一次重新初始化网络管理软件以来所经过的时间(以1/100秒为单位)。

通常代理(Agent)在启动时便初始化时钟,有时可比较sysUpTime的值来决定被管设备的稳定性。

2、接口组(interface)对象:mgmt/mib-2/interfaces/ifNumber(OID为.1.3.6.1.2.1.2.1):表示一个设备上有的接口数。

mgmt/mib-2/interfaces/ifTable/ifEntry/ifDescr(OID为.1.3.6.1.2.1.2.2.1.2)这是接口的文本描述符,为只读显示串,它描述了接口的厂商名、产品名和硬件接口的版本号。

mgmt/mib-2/interfaces/ifTable/ifEntry/ifOperStatus(OID为.1.3.6.1.2.1.2.2.1.8)其值为Up(1)、Downd(2)、Testing(3)的只读枚举型,它描述了接口的当前状态。

在网络管理中,此对象可以和接口表中惟一的可写对象ifAdminStatus结合在一起,确定接口的当前状态。

两个对象都返回整数:1、2、3,组合结果的意义如表1:mgmt/mib-2/interfaces/ifTable/ifEntry/ifInOctets(OID为.1.3.6.1.2.1.2.2.1.10)为只读的计数器(Counter),它定义在接口上收到的字节总数(包括帧格式)。

mgmt/mib-2/interfaces/ifTable/ifEntry/ifOutOctets(OID为.1.3.6.1.2.1.2.2.1.16)为只读的计数器(Counter),它显示在接口上输出的字节总数(包括帧格式)。

表14.3RMON协议4.3.1 RMON产生的背景SNMP作为一个基于TCP/IP并在Internet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网管协议,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SNMP监视和分析网络运行情况,但是SNMP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由于SNMP 使用轮询采集数据,在大型网络中轮询会产生巨大的网络管理报文,从而导致网络拥塞; SNMP仅提供一般的验证,不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不支持分布式管理,而采用集中式管理。

由于只由网管工作站负责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所以网管工作站的处理能力可能成为瓶颈。

为了提高传送管理报文的有效性、减少网管工作站的负载、满足网络管理员监控网段性能的需求,IETF开发了RMON用以解决SNMP在日益扩大的分布式互联中所面临的局限性。

4.3.2 RMON如何工作远程监控(RMON)是一个标准监控规范,它可以使各种网络监控器和控制台系统之间交换网络监控数据。

RMON为网络管理员选择符合特殊网络需求的控制台和网络监控探测器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RMON首先实现了对异构环境进行一致的远程管理,它为通过端口远程监视网段提供了解决方案。

主要实现对一个网段乃至整个网络的数据流量的监视功能,目前已成为成功的网络管理标准之一。

RMON标准使SNMP更有效、更积极主动地监测远程设备,网络管理员可以更快地跟踪网络、网段或设备出现的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