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之欧阳文创编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之欧阳体创编

高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之欧阳体创编

无机推断题复习无机推断题是在化学学科的历次高考改革中始终保留的一种基本题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

它以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为载体,不仅能全面检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抽象、求异、发散、收敛,逻辑推理,知识迁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很好地与化学实验、计算、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知识等学科内综合考查,对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预计在今后的理科综合能力考查中,它将依然是化学学科的一种重要题型。

一、无机推断题复习方法和策略。

推断题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解无机推断题时,读题、审题相当重要,在读题审题过程中,要认真辩析题干中有关信息,抓住突破口,分析无机推断中的转化关系,仔细推敲,挖掘出隐含条件。

(一)基本思路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

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

“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

审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解题:找到“题眼”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

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

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验证: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

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则说明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之欧阳与创编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之欧阳与创编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解题战略一、“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类型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 另一转化办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年夜值B x f =)(max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设f(x)在区间[a,b]上的值域为A ,g(x)在区间[c,d]上的值域为B,则A B.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10、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恒成立的命题.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示形式通常有: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某函数的界说域为全体实数R;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某表达式的值恒年夜于a等等…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办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作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轨迹方程的 几种求法整理(例题+答案)之欧阳法创编

轨迹方程的 几种求法整理(例题+答案)之欧阳法创编

轨迹方程的六种求法整理求轨迹方程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类问题.本文对曲线方程轨迹的求法做一归纳,供同学们参考.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1.直译法:如果动点P的运动规律是否合乎我们熟知的某些曲线的定义难以判断,但点P满足的等量关系易于建立,则可以先表示出点P所满足的几何上的等量关系,再用点P的坐标(x,y)表示该等量关系式,即可得到轨迹方程。

2.定义法:如果动点P的运动规律合乎我们已知的某种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数,即可得到轨迹方程3. 参数法:如果采用直译法求轨迹方程难以奏效,则可寻求引发动点P运动的某个几何量t,以此量作为参变数,分别建立P点坐标x,y与该参数t 的函数关系x=f(t),y=g(t),进而通过消参化为轨迹的普通方程F(x,y)=0。

4. 代入法(相关点法):如果动点P 的运动是由另外某一点P'的运动引发的,而该点的运动规律已知,(该点坐标满足某已知曲线方程),则可以设出P (x ,y ),用(x ,y )表示出相关点P'的坐标,然后把P'的坐标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可得到动点P 的轨迹方程。

5. 交轨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种问题通常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再消去参数求得所求的轨迹方程(若能直接消去两方程的参数,也可直接消去参数得到轨迹方程),该法经常与参数法并用。

6. 待定系数法:已知曲线是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一、直接法把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直接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基本步骤是:建系。

设点。

列式。

化简。

说明等,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1. 已知点(20)(30)A B -,,,,动点()P x y ,满足2PAPB x =·,求点P 的轨迹。

26y x =+,2. 2.已知点B (-1,0),C (1,0),P 是平面上一动点,且满足.||||CB PB BC PC ⋅=⋅(1)求点P 的轨迹C 对应的方程;(2)已知点A (m,2)在曲线C 上,过点A 作曲线C 的两条弦AD 和AE ,且AD⊥AE,判断:直线DE 是否过定点?试证明你的结论.(3)已知点A (m,2)在曲线C 上,过点A 作曲线C 的两条弦AD ,AE ,且AD ,AE 的斜率k1、k2满足k1·k2=2.求证:直线DE 过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解:(1)设.4,1)1(||||),(222x y x y x CB PB BC PC y x P =+=+-⋅=⋅化简得得代入二、定义法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这种方法要求题设中有定点与定直线及两定点距离之和或差为定值的条件,或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分析得出这些条件.1、 若动圆与圆4)2(22=++y x 外切且与直线x=2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解:如图,设动圆圆心为M ,由题意,动点M 到定圆圆心(-2,0)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直线x=4的距离,故所求轨迹是以(-2,0)为焦点,直线x=4为准线的抛物线,并且p=6,顶点是(1,0),开口向左,所以方程是)1(122--=x y .选(B ).2、一动圆与两圆122=+y x 和012822=+-+x y x 都外切,则动圆圆心轨迹为解:如图,设动圆圆心为M ,半径为r ,则有.1,2,1=-+=+=MO MC r MC r MO 动点M 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1,由双曲线定义知,其轨迹是以O 、C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3、在ABC △中,24BC AC AB =,,上的两条中线长度之和为39,求ABC △的重心的轨迹方程.解:以线段BC 所在直线为x 轴,线段BC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M 为重心,则有239263BM CM +=⨯=. M ∴点的轨迹是以B C ,为焦点的椭圆,其中1213c a ==,.225b a c =-=∴. ∴所求ABC △的重心的轨迹方程为221(0)16925x y y +=≠. 注意:求轨迹方程时要注意轨迹的纯粹性与完备性.4、设Q是圆x2+y2=4上动点另点A(3。

化学选修四课后题答案之欧阳学文创作

化学选修四课后题答案之欧阳学文创作

第一章欧阳学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补充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4.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 <0 B.b>d>0 C.2a=b<0 D.2c=d>0参考答案1.A;2.B、C;3.C;4.C。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之欧阳理创编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之欧阳理创编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解题战略一、“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类型 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 另一转化办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年夜值B x f =)(max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设f(x)在区间[a,b]上的值域为A ,g(x)在区间[c,d]上的值域为B,则A B.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10、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恒成立的命题.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示形式通常有: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某函数的界说域为全体实数R;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某表达式的值恒年夜于a 等等…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办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作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常见不定积分的求解方法之欧阳语创编

常见不定积分的求解方法之欧阳语创编

常见不定积分的求解方法的讨论马征指导老师:封新学摘要介绍不走积分的性质,分析常见不定积分的各种求解方法:直接积分法、第一类换元法(凑微法)、第二类换元法、分部积分法,并结合实际例题加以讨论,以便于在解不定积分时能快速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不走积分直接积分法第一类换元法(凑微法)第二类换元法分部积分法。

The discussion of common indefinite integralmethod of calculatingMa ZhengAbstractthere are four solutions of indefinite integrati on in this discourse: direct integration; exchangea ble integration; parcel in tegrati oru It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which these ways in the solution of integration, and it is helpful to solve indefinite integration quickly.Key wordslndefinite in tegrati on ,excha ngeableintegration, parcel integration.0引言不定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定积分、广义积分、狭积分、重积分、曲线积分以及各种有关积分的函数的基础,要解决以上问题,不定积分的问题必须解 决,而不定积分的基础就是常见不定积分的解法。

不定积分 的解法不像微分运算时有一定的法则,它要根据不同题型的性更强,而且也已证明,有许多初等函数是〃积不出来〃 的,就是说这些函数的原函数不能用初等函数来表示,例如 r ax ( sinx 厶(其中 0<Rvl ) ;「x *这一方面体现了积分运算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微 积分本身的发展。

幻方解法整理归纳之欧阳道创编

幻方解法整理归纳之欧阳道创编

在一个由若干个排列整齐的数组成的正方形中,图中任意一横行、一纵行及对角线的几个数之和都相等,具有这种性质的图表,称为“幻方”。

我国古代称为“河图”、“洛书”,又叫“纵横图”。

1、奇数阶幻方——罗伯特法(也有人称之为楼梯法)(如图一:以五阶幻方为例)奇数阶幻方n为奇数(n=3,5,7,9,11……) (n=2×k+1,k=1,2,3,4,5……)奇数阶幻方最经典的填法是罗伯特法(也有人称之为楼梯法)。

填写办法是这样:把1(或最小的数)放在第一行正中;按以下规律排列剩下的n×n1个数:(1)每一个数放在前一个数的右上一格;(2)如果这个数所要放的格已经超出了顶行那么就把它放在底行,仍然要放在右一列;(3)如果这个数所要放的格已经超出了最右列那么就把它放在最左列,仍然要放在上一行;(4)如果这个数所要放的格已经超出了顶行且超出了最右列,那么就把它放在前一个数的下一行同一列的格内;(5)如果这个数所要放的格已经有数填入,处理办法同(4)。

这种写法总是先向“右上”的标的目的,象是在爬楼梯。

口诀:1居首行正中央,依次右上莫相忘上出格时往下放,右出格时往左放.排重便往自下放,右上出格一个样图一2、单偶数阶幻方()122+=m n ——分区调换法(如图二:以六阶幻方为例)① 把()122+=m n 阶的幻方均分红4个同样的小幻方A 、B 、C 、D(如图二)图二(注意A 、B 、C 、D 的相对位置不克不及修改,因为12+m 为奇数,所以A 、B 、C 、D 均为奇数阶幻方) ② 用连续摆数法在A 中填入21a ——构成幻方,同理,在B 中填入()2221a a ——+、在C 中填入()22312a a ——+、在D 中填入()22413a a ——+均构成幻方(2n a =)(如图三) 图三(因为12+m 为奇数,所以A 、B 、C 、D 均为奇数阶幻方,必定可以用连续摆数法构造幻方)③ 在A 的中间一行上从左侧的第二列起取m 个方格,在其它行上则从左侧第一列起取m 个方格,把这些方格中的数与D 中相应方格中的数字对换(如图四):图四不管是几阶幻方,在A 中取数时都要从中间一行的左侧第二列开始;因为那时6=n ,1=m ,所以本例中只取了一个数)④ 在A 中从最右一列起在各行中取1-m 个方格,把这些方格中的数与D 中相应方格中的数字对换。

化验员读本题库之欧阳育创编

化验员读本题库之欧阳育创编

化验员读本题库1、2、实验室所用玻璃器皿要求清洁,用蒸馏水洗涤后要求(瓶壁不挂水珠)。

2、用纯水洗涤玻璃器皿时,使其既干净又节约用水的办法原则是(少量屡次)。

3、玻璃仪器可根据不合要求进行干燥,罕见的干燥办法有(自然晾干)(吹干)(烘干)。

4、对被有色物质污染的比色皿可用(盐酸乙醇)溶液洗涤。

5、烘箱内不克不及烘烤(易燃)、(易爆)、(易挥发)、(腐化性)物品。

6、浓硫酸的三年夜特性是(吸水性)、(氧化性)、(腐化性)。

7、玻璃量器种类有(滴定管)、(吸管)、(量筒)、(容量瓶)。

8、天平的计量性能包含(稳定性)、(灵敏性)、(可靠性)和(示值不变性)。

9、电子天平是利用(电磁力平衡)的原理制成。

10、托盘天平使用时,放好天平,旋动平衡螺丝(调节零点),将称量物放在(左)边盘内,砝码放在(右)边盘内,一般年夜砝码放(中间),小砝码放在(边上)。

11、化工产品采样的基来源根基则(具有代表性并兼顾经济性)。

12、物质的一般阐发步调,通常包含(采样)、(称样)、(试样分化)、(阐发办法的选择)、(干扰杂质的别离)、(阐发测定)和(结果计算)等几个环节。

13、分化试样的办法经常使用(溶解)和(熔融)两种。

14、当水样中含多量油类或其它有机物时,采样以(玻璃瓶)为宜;当测定微量金属离子时,采取(塑料瓶)较好,塑料瓶的(吸附性)较小。

测定二氧化硅必须用(塑料瓶)取样。

测定特殊项目的水样,可另用取样瓶取样,需要时需加药品保管。

15、采样瓶要洗得很干净,采样前应用水样冲刷样瓶至少(3)次,然后采样。

采样时,水要缓缓流入样瓶,不要完全装满,水面与瓶塞间要留有空隙(但不超出1cm),以防水温修改时瓶塞被挤失落。

16、溶解根据使用溶剂不合可分为(酸溶法)和(碱溶法);酸溶法是利用酸的(酸性)、(氧化还原性)和(配合性)使试样中被测组分转入溶液。

17、熔融法分(酸熔法)和(碱熔法)两种。

18、重量阐发的基本操纵包含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步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常见题型的一般处理方法1、有关N A的计算(1)涉及22.4的换算应注意“标况”“气体”两个条件,不涉及22.4的气体问题的可在任意条件下进行换算,标况下有些物质不是气态(水,溴,SO3,碳4以上的有机物等);(2)关于原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共价键数(共用电子对数)的求算注意对象的转化要正确,出现18O、13C之类的同位素对质量数和中子数均有影响, 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为1:1 ,NaHSO4溶液,Na2O2中阴阳离子为1:2,;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的求算注意与涉及物质的系数对应;(3)涉及存在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电离、水解、胶体微粒物质的量的计算,其数值无法求算,要比算得值小;(4)混合物的问题,可将其作为单一物质算两次,若数值相同,则可求;若两次数值不同,则无法求算。

2、离子方程式常见错误(1)原子不守恒或电荷不守恒;(2)该拆的没拆(例HI、浓硝酸、浓盐酸)或相反;(3)忽略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氧化性离子:MnO4-、NO3-、ClO-、Fe3+等,还原性离子:S2-、SO32-、I-、Fe2+等)或漏掉多个反应中的一个(NH4HCO3与NaOH等);(4)少量、过量问题(一定涉及两个离子反应。

若同步进行,注意少量物质定为1;若又先后顺序,注意强者优先)。

3、离子共存问题(1)注意题干的说法,如:无色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为10—12、与Al反应放氢气(若为酸性不能存在NO3—)、酸性(碱性)溶液、一定(可能)共存的是;(2)离子不共存的条件:离子间反应生产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络合反应(Fe3+与SCN—)及双水解(Al3+、Fe3+与CO32—、HCO3—、S2—、[Al(OH)4]—);(3)多数阳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共存,多数阴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共存,即离子反应多发生于阴阳离子间,同电性离子一般共存。

4、化学平衡问题(1)三段式的求算:为避免体积变化的影响,列三段式最好用物质的量。

反应速率用反应浓度,平衡常数用平衡时浓度,平衡转化率用物质的量,单位一定要写对;(2)平衡移动问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条(原因)(方向)(结果)件改变要弄清题中的条件改变是平衡移动的原因还是结果,从而正确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现象的论述题也从“原因”“方向”“结果”三方面作答。

密闭容器中,平衡移动的方向只与物质的量的变化互为充要条件,c、p、V、w%、ρ、M等物理量的改变都需要与换算成物质的量变化后才能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3)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应用:温度不变,同一方程式的K值不变;K值越大,正向进行越彻底;Q c>K c时,反应向逆向移动,Q c<K c时,反应向正向移动。

(4)平衡图像题要注意速率和平衡分别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情况是有差别的。

坐标中出现时间轴的,要注意速率和条件的关系;无时间轴的,一般只考虑平衡。

(5)等效平衡问题:先看条件是等容还是等压,后看气态物质前后的系数和关系。

5、粒子浓度大小问题(1)先考虑混合液之间的反应,确定最后的物质组成;然后写出所有电离、水解反应,以确定溶液中粒子的种类;(2)根据粒子来源分出大量粒子(由强电解质电离得到的离子、弱电解质分子)和少量粒子(由弱电解质电离或水解得到);(3)根据水解、电离程度(大于号连接类选项),电荷、物料守恒(等式类选项)等依据作精细比较。

(4)关于微粒浓度等式关系的判断主要依据三大守恒,将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消去不水解离子,即得到质子守恒式。

电荷守恒式中不含分子,质子守恒式中不含不水解离子。

6、强弱酸问题(1)强弱酸的差别就是电离程度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较强弱酸相对于较弱弱酸,较稀弱酸相对于较浓弱酸,前者都可作强酸对待,可化简思维过程。

(2)明确c酸与[H+]的差别,[H+]通常影响速率的快慢,c酸通常影响反应物的用量。

7、沉淀溶解平衡问题(1)平衡表达式要注明状态;(2)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中沉淀均不能拆;(3)“K sp越大,该沉淀溶解度越大。

”这个结论只对化学式形式相同的沉淀适用。

8、盖斯定律及热化学方程式问题先写出待求方程式并配平,然后在已知方程式中寻找唯一出现的物质,注意系数与左右关系的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最好化为最简整数比。

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表明状态和焓变的单位。

9、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1)按照“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形式书写方程式。

注意“价态有升有降”,“反应由强制弱”两个原则;(2)依据升降价数相等配平氧化还原部分的系数;(3)根据原子守恒或电荷守恒(离方)补全剩余部分,剩余部分主要是添加“H+,H2O”或“OH—,H2O”。

10、电化学题目处理步骤(1)首先确定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记清每个电极的反应类型。

电解池阳极:还原剂→e—+氧化产物,阴极:氧化剂+e—→还原产物;原电池正极:氧化剂+e—→还原产物,负极:还原剂→e—+氧化产物。

原电池(燃料电池):先总式,再正极(O2得电子),最后可相减得负极;一定注意电解液的成分;注意金属吸氧腐蚀的情况;电解池:先两极,后相加得总式;注意阳极是金属还是惰性;水参与的电解在总式中不能写离子形式。

(3)依据电极反应式或总反应式进行现象的分析或计算,计算的依据是电子守恒,多步电解中每一阶段的得失电子数均守恒。

11、元素推断综合题(1)一般在前18号,尤其是H、C、N、O、Na、Al、Cl出现几率较大,要注意限定条件(如:原子序数由大到小顺序为、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2)熟悉常见说法:可形成1:1型化合物(H2O2、Na2O2),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能反应(N),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反应(Al),10电子微粒,18电子微粒(H2O2、F2、C2H6、N2H4等),分子量相等(C2H4、CO、N2;NO、C2H6;O2、N2H4、S)(3)粒子半径比较:a.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b.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c.电子数越大,半径越大。

12、无机推断题(1)熟悉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铁三角、铝O2 O2三角、碳三角(CO2、HCO3—、CO32—)、A B C(CH4、NH3、H2S、C、N2、S、醇)(2)各种特殊颜色要记清,特定反应情况:A+B→C+D+E(CO32—、SO32—、S2—与H+;金属与HNO3、浓硫酸;电解NaCl、CuSO4等;氨盐与碱的反应;MnO2与HCl;Cl2+OH—等);A→C+D+E(NH4HCO3,KMnO4,NaHCO3,Cu2(OH)2CO3);同时有气体和沉淀生成(双水解反应,Ba(OH)2与(NH4)2SO4之类);(3)置换反应中,“金属置换非金属”或“非金属置换金属”反应中的“非金属单质”通常只有C和H2。

如Mg+CO2,Fe+HCl等。

(4)具体物质难以推断时,先推断其类别(酸性氧化物、盐等),缩小推断范围。

13、实验题首要是确定实验目的。

(1)基本操作:a.除杂、分离:s,s分离法一般是溶解、过滤,l,l分离法一般是分液或蒸馏,g,g分离通常是洗气。

为避免新杂质的引入,最好选择不同状态的除杂剂。

b.检验:包括气密性检验和物质检验,答题思路都是:“操作——现象——结论”三步。

气密性检验的原则是保留一个出口并液封,然后用气泡法或液面差法检验。

物质检验要取少量,现象描述不指名。

(2)框图类实验:要注意准确分析每一步结束后的物质成分,尤其注意过量的物质和在常温时能发生的反应(NO+O2,Fe(OH)2+O2等),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3)装置类实验:大部分为气体类。

气体发生装置(O2:KClO3与MnO2,H2O2与MnO2,Na2O2与H2O、CO2;H2:金属与酸、电解NaCl等;Cl2:MnO2与浓盐酸;NH3:NH4Cl与Ca(OH)2,浓氨水与固体NaOH;SO2:Na2SO3与较浓硫酸;CO2:碳酸盐与酸;NO:Cu与稀硝酸、NH3与O2;NO2:Cu 与浓硝酸、NO与O2);洗气装置(浓硫酸:除水,碱石灰:除水、CO2、HCl等,无水CaCl2:除水,饱和食盐水:除Cl 2中的HCl ,饱和NaHCO 3:除CO 2中的HCl );收集或量气装置(不能用排水法:NH 3、HCl 、SO 2、N 2、Cl 2(可排饱和食盐水)、CO 2(可排饱和NaHCO 3)); (4)实验计算类: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百分含量题设计思路根据沉淀、气体的量求算一组分的量(如:测Mg 、Al 合金中Mg 的含量加NaOH 处理) 的量(如:测Mg 、Al 合金中Mg 的含量加盐酸处理)(5)实验评价问题,常见的不足之处:未进行气密性检验,缺少防倒吸或尾气处理,原子利用率低,制备的物质中含杂质多,污染空气。

(6)画装置图主要是标明仪器和试剂,通常是除杂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和防倒吸装置。

14、有机推断题(1)有机反应中的重要条件:两物质混合物 生产沉淀或气体 加入能与其中一组分反应的物质浓硫酸:酯化、苯硝化、醇消去;NaOH水溶液:卤代烃水解、酯的碱性水解;NaOH醇溶液:卤代烃消去;稀H+:酯的酸性水解、羧酸钠得羧酸、酚钠得酚;(2)对有机物结构的推断可分为碳骨架的推断和官能团的推断两方面进行。

碳骨架的推断可在已知分子式的前提下求不饱和度,进而推测骨架情况,多数有机反应都不会导致碳骨架的改变,只有酯化和水解会改变碳价。

官能团的推断主要依据反应条件和题目已知条件,特别要注意含两种以上官能团的情况,如:甲酸及其酯能发生银镜反应,同时含卤原子和酯基的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共同反应等。

题目中的信息要弄清断键成键情况,在推断中找到信息存在的痕迹。

(3)同分异构的问题可以按照片段组合的方式进行,先根据限定条件摆出已知官能团,然后根据剩余部分的原子数及不饱和度推断可能片段,最后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组合。

15、其他(1)常识类选择题,常用找错法,要注意对原则性知识点的把握,排除错项。

(2)未知反应产物的判断,应遵循物质间反应规律或氧化还原规律来进行,不能凭空想象,为配平方程式需添加的往往是常见物质。

(3)原理类题目是重要得分点,应认真对待,要记准基本概念,不能受题干影响导致原则性错误,提倡按部就班,不任意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