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标准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一、临场心理技巧1.树立信心,克制怯场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没有信心就没有希望,信心缺乏就会临场心慌意乱,影响自已应有程度的发挥。

拿到试卷后应先填写考生信息(如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然后先粗略看一遍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对试题难易不必介意。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多数题目并不比平时练习的题目难,也不都是新题,有好多题目是我们平时练习过的知识或熟题略加改造而成,假如平时训练的题目多数都会做,那么要坚信高考你也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建议先做选择题,再做容易的题。

2.摒弃杂念,缓解情绪在考试之前应该摒弃杂念,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很多同学明知这个道理却无法做到。

不妨尝试与别人交谈,谈些与考试无关的话题,最好是一些既幽默又含蓄的笑话,尽量使心情放松,排除干扰。

3.集中精力,进入状态注意力集中是考试成功的关键,一定的神经亢奋或紧张有利于大脑各局部之间的联络,有助于活泼思维,所以为了能在考试中起得最正确效果,应高度集中注意力,确保思维的灵敏和敏捷。

二、临场答题技巧1.减少失误,争得高分历次考试中,考生因失误而失去的分数平均在5-10分左右,有的甚至更多。

假设能克制失误,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这本身意味着多得分。

通常易失误的方面有:(1)关键的字。

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如下词语: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与构造简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等,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就有可能造成人为失分。

(2)量的单位。

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g/mol),溶解度(g)、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互换时的体积易错等。

(3)隐性条件。

如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PH=0的溶液;水电离出的C(OH-)=10-14mol/L的溶液等。

(4)符号运用。

如“=”与“可逆符号”;“+Q”与“-Q”;沉淀与气体符号;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响条件等。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经验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经验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经验高考是每个学生通往大学的关键一战,而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在高考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分量。

为了在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掌握解题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化学考试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在解答选择题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经验进行操作:1. 通读题目并理解题意:在回答选择题之前,要先通读题目并明确题目要求。

这有助于理清思路,避免出现偏离题意的情况。

2. 预判答案:有些选择题在选项中会直接提供答案,如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预判答案的方式,迅速选出正确的选项。

3. 排除干扰项:选择题中常常会有干扰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

通过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提高选对的几率。

例如对于配位化合物的给定配体,通常情况下,较剧毒的配体不会被选择。

4. 确定物质特点:有些选择题涉及物质特点的比较,如溶解度或气体的颜色等。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对物质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正确选择答案。

5. 多看解析:在解答完选择题后,多看一些解析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化地学习解题技巧,巩固知识点。

二、计算题计算题在高考化学试卷中也属于常见的题型,而且在分值上也较高。

在解答计算题时,有以下几点经验需要注意:1. 明确所需数据:在解答计算题时,要先明确所需数据和计算方法。

有时候,题目中已经给出了所需数据,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运用到已学的知识来求解。

2. 画出示意图:对于一些题目,通过画出示意图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

特别是涉及到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结构式时,通过画图来辅助计算问题会更加准确。

3. 单位换算:在计算题中,有时候会涉及单位的换算。

在计算之前,要先将所有数据化为统一的单位,以便计算,最后再换回原有的单位,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4. 注意有关系的因素:有些计算题目中,答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强等。

在计算过程中要留意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修正计算。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化学是高考理科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占有一定的比重。

化学考试一般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在备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题目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类常见的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1.选择题中,要注意题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有时候,答案可能隐藏在各个选项中。

比如,在酸碱中,如果一个物质能够与酸和碱反应,则该物质为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2.选择题中,可以尝试用排除法解题。

有时候,即使对知识点不够理解,但排除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通过判断选项的对错,可以排除掉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从而缩小选项范围。

3.选择题中,可以通过题意的理解来解题。

有时候,一些选择题并不需要太多的计算,只需要理解题意即可。

比如,题目中给出了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根据方程式中物质的量比来判断哪个物质会被消耗完。

4.选择题中,要注意实际应用。

在高考中,有一些题目会涉及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这类题目,常常需要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情境来解答。

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1.解答题中,要注意对题目的分析。

有些解答题可能会给出一系列条件,要求我们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分析和解答。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先将题目进行拆解,理清题目所需要的信息。

2.解答题中,要注意细节。

在化学中,往往需要注意各种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物质的量比等细节。

这些细节的注意可能会对题目的解答起到关键作用。

3.解答题中,要注意化学原理的应用。

在解答题目时,要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分析。

比如,通过酸碱中心性等原理来解答一些与酸碱有关的题目。

4.解答题中,要注意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在高考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操作。

在计算过程中,要保证计算准确,带单位,避免因为计算错误而导致答案错误。

总结起来,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关键在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对题目的细致分析和思考。

通过多做题、多总结,结合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总结一、选择题高考化学选择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掌握好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的总结:1. 读懂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所给的信息。

特别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最"、"最多"等。

2. 分析选项:在解题之前,先看看选项给出的条件是否与题干中的条件一致,有没有明显的区别。

有时候正确答案就是通过对比选项得出的。

3. 排除错误选项:一旦确定一个选项是错误的,就可以将其排除,减少剩余选项的数量,提高准确率。

4. 利用估算方法:如果实在不会解答,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选择。

将选项中的各个数值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5. 理解化学现象:选择题往往涉及到化学现象,因此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实验现象是非常关键的。

二、计算题1. 检查计算单位:计算题往往需要进行单位转换,所以在解题之前先检查一下各个数据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需要进行单位换算后再进行计算。

2. 注意零位处理:在计算题中,往往需要四舍五入或者进位。

特别要注意保留到小数点后几位,以及是否需要使用科学计数法。

3. 使用公式和方程式:高考化学计算题常涉及到一些公式和方程式,掌握好这些公式和方程式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所以平时需要多进行实践和练习。

4. 注意实验设备:在一些计算题中,需要用到一些实验设备的数据。

应该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数据进行计算。

三、解答题1. 打开思路:解答题的最重要的是理解题目的要点和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求。

如果是数学推导,需要结合公式进行推导。

如果是化学实验,要明确实验的步骤和要点。

2. 注重步骤:解答题的过程也非常关键,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

中间结果和关键计算要写出来,这样不仅便于回顾和检查,也会有作答分。

3. 提供论据:在解答题中,尽量提供说明、论证和论据,增加逻辑性和分析性。

4. 注意检查:解答题在完成后,一定要仔细检查一遍,避免漏掉或者错误。

高考化学解题有什么方法_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解题有什么方法_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解题有什么方法_高考化学答题技巧高考化学解题有什么方法1、高考化学解题抓住关键,以新联旧填空题形式新颖,思维巧妙,很富有思考性,综合性程度很高,内容跨度大,知识的串联性强,只要抓住关键,搞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题目的新要求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进行有关知识的整体思维,答案就能顺利推出。

2、高考化学解题利用规律,逐步推理近几年来,高考填空题中出现了许多“满足关系”和“取值范围”的题目。

这些题目形式新颖,创意较高,思维抽象,规律性很强。

该类题目大都是内容源于课本,要求学生对化学基本理论透彻理解,熟练运用,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这类题,应该将计就计,首先抓住知识的内在规律,找出对应关系,逐步推理,导出结果。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1、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

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

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

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流动的水”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高考复习策略1、高考复习课后复习法所谓课后复习法就是我们刚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利用下课的10分钟来消化和吸收刚刚讲过的知识,因为老师刚讲完,所以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达到了巅峰的状态,此时我们只要稍加的高考复习巩固,就能牢牢的记住所学知识。

2、高考复习睡前记忆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一天中早晨醒来和晚上临睡前记东西的效果最好。

早晨可能大家没有时间,但是晚上一定有,既然我们错过了早晨当然不能错过晚上,在临睡觉前我们需要把今天所学的所有知识系统的过滤一遍,虽然是一天的知识,但是也花费不了很多时间,而且记忆的效果很好。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高考化学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化学答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会介绍一些高考化学答题的技巧及注意事项,供考生们参考。

一、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每一道题都需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和目的,明确所需写出的答案类型。

同时,需要小心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和若干其他要求,以免在解题时出现过错。

2、分析题意和意图对于较难的题目,需要通过分析题意来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找到由第一步开始的办法。

例如,可以重点分析题意和问题的关键词,并尝试使用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技术来解决难题。

3、深入理解题目针对每一道题,要尽可能深入大胆地理解题目并思考这道题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以便能够将这个问题放在一个更深刻的层面上。

4、掌握常见方法高考化学中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例如采用分步骤考虑,尝试反复分辨利用化学实验数据,掌握经典的考题。

为了在化学中取得最好的成绩,考生应该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并尝试使用它们来解决考试中的各类问题。

5、多实践训练化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科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做题才能巩固知识,增强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

因此,在复习备考期间,考生一定要多训练,尽可能遇见各种各样的考试题目,并尝试解决它们。

二、答题注意事项1、备考阶段的规划在复习阶段,考生要合理规划时间和计划,做到分步骤,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分清楚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多加练习,以便能够熟练掌握知识和解题技巧。

2、考试前的调整化学考试要求考生保持精神状态良好,注意休息和调整情绪。

在考试前一天,建议考生保持心态稳定,避免熬夜过度紧张,以免影响考试成绩。

3、选择题的答题方法选择题的答题方法主要是根据选项和答案之间的关联来作答。

在选择题中,考生需要注意作者的意图,阅读和纠正错误选项。

4、避免弄混杂项在化学考试中,有时候考生会因为太匆忙或者不小心而把某些内容弄混。

这面试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中涉及到的相关专业术语和关键词。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时间安排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时间安排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时间安排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及时间安排一、引言(约200字)高考化学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考查内容广泛,涉及化学的各个方面。

正确掌握解题技巧和合理安排解题时间,是提高化学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高考化学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并提供一份合理安排解题时间的建议。

二、选择题解题技巧(约600字)选择题是高考化学占比较大的一种题型,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熟悉命题规律: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思路较为固定,熟悉命题规律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2. 逐个选项排除法:可以通过逐个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找出正确答案;3. 看选项后再看问题:有的选择题选项很长,如果先看问题可能会被选项误导,应该先看选项再看问题;4. 选项交叉对比法:有时可以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选项的差异,缩小正确选项的范围。

三、填空题解题技巧(约600字)填空题是高考化学的另一重要题型,解题技巧包括以下几点:1. 利用公式和知识点:填空题往往提供了相关公式或知识点的信息,可以直接应用到答案中;2. 理解问题要求:填空题通常是涉及详细计算或描述的问题,理解问题要求非常重要;3. 注意单位和精度:有些填空题要求保留一定的精度,注意单位和精度的要求,避免因为粗心导致失分;4. 多做练习:通过做大量的填空题,熟悉常见题目模式和解题思路。

四、解答题解题技巧(约600字)解答题是高考化学考查深度的一种题型,解题技巧包括以下几点:1. 仔细审题:解答题的问题往往需要理解并分析多个方面,仔细审题是解答题的关键;2. 方法论明确:解答题需要清晰的解题思路和逻辑,可以用图表等方式帮助整理思路;3. 易得分点先答:解答题中一般有易得分点和难得分点,先回答易得分点能够增加自信和积极性;4. 多举例子:解答题的举例子有助于增加答案的具体性和可读性。

五、解题时间安排(约600字)合理安排解题时间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和避免因时间不足而造成的失误。

下面是一份合理的解题时间安排建议:1. 全面了解试卷:开始考试前,先花1-2分钟通读一遍试卷,了解每个题型的分布和难度,做好心理准备;2. 按题型分时间:根据各题型的难度和分值,合理安排时间。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要点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要点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要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重要考试,而化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目,考试中的题型和解题技巧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高考化学题型解题的技巧要点,希望能帮助各位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中占比较大的一种题型,解答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意和选项,并排除干扰项。

在做选择题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阅读题目和选项时要仔细。

有些细节可能对解题过程和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注意干扰项。

有些选择题选项可能会以相似之处和常见知识点等进行干扰。

要有“听其言,观其行”的思维方式,仔细辨别每个选项的准确与否。

3. 利用排除法。

如果一道题答案不确定,可以通过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答案的范围,进一步提高准确率。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化学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解答计算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基本计算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解答计算题的技巧要点:1. 弄清楚题目的计算要求。

化学计算题通常会给出一些已知条件和需要计算的未知量,明确计算要求是解答题目的第一步。

2. 确定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计算公式。

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确定适用的计算公式。

3. 注意单位的转换。

在进行计算时,要确保所用的单位是一致的,如摄氏度和开尔文,毫升和升等。

4. 注意数据的四舍五入和有效数字的处理。

要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四舍五入和确定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化学考试中较为复杂和综合性的题目,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解答题的技巧要点:1. 阅读题目和背景材料时要仔细。

在解答题时,要先读懂题目的要求和所给的相关背景材料,全面理解问题。

2. 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

解答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要善于综合不同知识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3. 合理组织答案的结构。

在写答案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合理组织答案的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常见题型解题技巧——计算题1、守恒法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

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

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Fe + CuCl2 = Cu+FeCl2Fe + 2 FeCl3 = 3 FeCl2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

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

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 ∴x:y=2:7(2)摩尔守恒法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

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nHNO3=nCu(NO3)2 + nNO2+nNO=nCu×2 + n总气体=[(38.4×10—3)/64]×2 +(22.4×10—3)/22.4=2.2×10—3(mol) 应选C。

(3)电子得失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微粒的物质的量×化合价升高值=得电子微粒的物质的量×化合价降低值。

例3如果有0.3mol/L的Na2SO3溶液16ml,刚好将3.2×10—3mol的强氧化剂[RO(OH)2]+溶液中的溶质还原到较低价态,则反应中R的最终价态是()解析:Na2SO3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Na2SO4,Na2SO3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RO(OH)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

设[RO(OH)2]+中R元素化合价降低了x价。

依题意列出方程:2×0.3mol/L×16×10—3L=3.2×10—3mol×x解得:x=3所以,R元素由+5 价降低了3价,被还原产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应选C(4)电荷守恒法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总电荷数相等,使溶液呈电中性。

据此运算称电荷守恒法。

可应用于电解、电镀、混合溶液的计算。

例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将燃烧后的产物溶解在60ml浓度为2.0mol/L的盐酸中,再用20ml0.5mol/LNaOH溶液中和多余的盐酸,然后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把氨全部蒸出来,用稀盐酸吸收,稀盐酸增重0.17g。

求镁带的质量。

解析:此题涉及反应较多,如按常规计算,非常复杂,如巧用电荷守恒法可使计算大为简化。

在图系(B)中,根据电荷守恒,有如下关系:2×n(Mg2+)+n(NH4—) +n(Na+)=n(Cl—)2×n(Mg2+)+0.17g÷17g.mol—+0.5mol/L×20×10—3L=2 mol/L×60×10—3Ln(Mg2+)=0.05mol所以,镁带的质量为:24g/mol×0.05mol=1.2g2、差量法差量法的实质仍是比例法,是利用反应体系中某化学量由始态到终态的差量,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例5、现有KCl、KBr混合物3.87g,全部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产生6.63g沉淀物,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多少?解析:沉淀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差△m=6.63g—3.87g=2.76g,质量增加的原因是由于Ag+代换了原混合物中的K+。

K+ Ag+△m39 108 69X 2.76gx=2.76×39/69=1.56g所以,K+%=1.56/3.87×100%=40.3%3、平均值法两个数进行算术平均所得的平均值,一定介于两个数之间。

若已知平均值,则可推断原来两个数一定一个比平均值大,另一个比平均值小。

这种应用平均值去判断两个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称为平均值法。

例6丙烯与某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所需氧气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体积的3倍(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求烃的分子式。

解析:C3H6+4.5 O2→3CO2+3H2O,1体积丙烷完全燃烧消耗4.5体积氧气,则另一种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一定小于3倍烃的体积。

C x H y+(x+y/4)O2→x CO2+y/2 H2O,所以,(x+y/4)<3 即y<4(3-x)讨论:①当x=1时,y<8,烃的分子式为CH4;②当x=2时,y<4,烃的分子式为C2H2;4、极值法极值法就是从某个极限状态去考虑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方法。

例7把1mol由氨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导入密闭的反应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使之充分反应,然后恢复到常温常压。

若原混合气体中有xmol氧气,最后在反应器中产生硝酸为ymol,则随x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

请在下表格中x的取值范围与x相对应的y值表达式。

解析:本题属于应用极值的方法解讨论型化学计算题,解这类 O A C x题的方法是:①正确分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②依据有关化学方程式和数据进行过量判断或确定极值,划分取值范围;③确定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所对应的产物或反应混合物的成分;④进行必要的计算求解。

⑴首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 3+5O 2=4NO +6H 2O (ⅰ)当x 值为5/9时,NH 3全部转化为NO ,因无过量氧气存在,无NO 2生成,也就无HNO 3生成。

4NO +3O 2+2H 2O =4 HNO 3 (ⅱ)当x 值为2/3时,NH 3全部被转化成HNO 3⑵当5/9>x >0时,发生反应(ⅰ),容器中O 2不足,只能生成NO ,此时无HNO 3生成。

⑶当2/3>x >5/9时,发生反应(ⅰ)后,氧气剩余一部分,同时有反应(ⅱ)发生,可使部分NO 转化为HNO 3。

4 NH 35 O 24 51—x 5(1—x)/4过量氧气的物质的量=x—4)1(5x -=459-x 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34nO 2=34×459-x =3x—35⑷当1>x >2/3时,O 2过量,发生(ⅰ) (ⅱ)两个反应,NH 3全部转化为HNO 3,生成HNO 3为(1—x )mol 。

NH 3 NO HNO 31—x 1—x将所得结果填入下表:x 的取值范围y 值的表达式5/9≥x >0y =02/3≥x ≥5/9y =3x—5/31≥x ≥2/3y =1—x5、图象解析法例8 3.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的浓硫酸,加热,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适量NaOH 溶液中和过量的酸,然后加水稀释,向该溶液中加入纯铁粉3.6克,反应完毕后,溶液中不再存在Cu 2+,将不溶物过滤、烘干,称其质量为4克。

⑴被置换出的铜多少克?⑵混合物中氧化铜百分含量是多少?解析:3.6克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粉不停地被氧化进入溶液,铜也不停地在溶液中被还原析出。

由题意知,铁粉消耗的质量少,铜析出的质量多。

也就是说,铜填补铁所消耗的质量以后,还有余0.4克,如果用线长表示质量的大小,可以建立以下的图像关系:析出铜的质量x克①、问题分析反应剩消耗铁的质量先画出如右图象(设析出铜的质量为x克)。

余铁的画出图象以后,看图可得以下结论:质量结论:剩余铁的质量=4—x,那么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3.6g—剩余铁的质量=铁的总量3.6克0.4克3.6g-(4g-x) =(x—0.4)g②解题F e+CuSO4 =Cu+FeSO4 56:64=(x—0.4) :x56g 64g x=3.2g(x—0.4)g xg 答析出铜3.2克设原混合物中CuO为y克,则CuO O8016yg (3.5—3.2)g80:16=y: (3.5—3.2) y=1.5克CuO%=5.35.1×100%=43.3%答混合物中CuO的百分含量是43.3%。

6、估算法估算法是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或数量关系,可以不经精确计算,而经分析、推理或进行简单的心算、口算就能找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

例9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A、等于1.06gB、大于1.06g而小于2.86gC、等于2.86gD、大于2.86g解析:由于温度未定,Na2CO3的溶解度便不能确定,因而本题只能采用估算法求解。

先确定某个特征数据,将不确定的因素转化为确定的量,从而得出结论。

由于加入的1.06克无水Na2CO3(确定的量)应全部转化成2.86克Na2CO3.10H2O析出,导致饱和溶液由于水减少,必会又有部分晶体析出,显然,析出晶体的量大于2.86g。

应选D。

7、放缩法放缩法是对已知分子式或数据进行整数倍比例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常用于解计算型选择题。

例10(1997年高考17题)用10ml的0.1mol/L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 、3:2:2B 、1:2:3C 、1:3:3D 、3:1:1解析:等量的Ba 2+可沉淀等量的SO 42—,将Ba 2+放大为3mol ,则Fe 2(SO 4)3、ZnSO 4和K 2SO 4分别为1mol 、3mol 和3mol ,又三者体积相同,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3。

应选C 。

8、换元法例11将一定质量的碳和8克氧气置于一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变为反应前的1.4倍,则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A 、2.4gB 、6gC 、4.2gD 、8.4g 解析:⑴高温下碳的燃烧反应有两种:①C +O 2=CO 2 ②2C +O 2=2CO(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比为1:1) (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比为1:2)由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变化可知,两个燃烧反应都有发生,则两个反应中分别消耗的碳的质量总和即为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