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_参考资料
党课考试参考资料

名词解释:1.四项基本原则: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
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三个代表: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毛泽东思想: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4.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5.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三会一课”:“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9.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其基本内容:1)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中国。
2)两种制度并存,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3)港澳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全体公民所应当树立的普遍的共同的道德价值观。
2025考研政 治大纲原文

2025考研政治大纲原文由于 2025 考研政治大纲在 2025 年尚未发布,以下为您模拟生成一篇可能的 2025 考研政治大纲原文,仅供参考。
一、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 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 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 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 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 16%4、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16 分(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多项选择题 34 分(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分析题 50 分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政治理论考试参考内容

政治理论考试参考内容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首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私有制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的根本不同。
其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为坚持、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邓小平说:我们始终要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
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同样,如果改革开放不能实现共同富裕,那就说明我们搞的改革开放失败了。
再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为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做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解决了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最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更加明确。
它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本质的错误倾向,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方向、任务和道路更加明确。
知识竞赛“三个代表”参考题库

“辉煌九十年”党的知识竞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参考题库共25题)一、简答题(共25题)1、“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三个代表”即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的核心是什么?答:“三个代表”的核心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什么?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5、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哪四条?答:(1)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2)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3)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4)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党内背景是什么?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党内背景是:(1)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2)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3)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丁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答:历史背景是:(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对近百年以来历史的深刻反思和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理论成果;(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业绩的概括和总结;(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什么时候在哪里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的?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的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答:(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达到了新高度;(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卓越继承和新的发展。
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几个问题的理解_1

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几个
问题的理解
导读:本文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几个问题的理解,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的阶段。
现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其方法论原则,同样是这样,必将大大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世纪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胜利。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我们不但要强调不丢“老祖宗”,也要研究怎样才能讲新话,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老祖宗。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但正确把握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从深远和博大的意义上,对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纲领。
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继续,必将带来全党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大踏步向前发展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2024年专升本政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2024年专升本政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 单选题1. 下列哪个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阶级性C. 科学性D. 党性参考答案:A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标志是什么?A. 1949年新中国成立B. 1978年改革开放C.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D.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考答案:C3. 下列哪个不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计划经济体制参考答案:D1.2 多选题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计划经济体制参考答案:A, B, C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哪些阶级?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参考答案:A, B, C, D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革命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阶级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历史发展为依据,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革命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和革命。
2. 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参考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的。
其主要政策依据包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毛概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问答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
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从十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毛概主观题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的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阅读精选(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完
备的科学理论。
2。
三个代表:(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
文明)――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
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3。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
执政为民。
(选)
5。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选)
6。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因为:(3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
什么的问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阅读精选(2):
【党建常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重大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阅读精选(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
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代表的系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