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 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2018年版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队伍整体性交接: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思想僵化、信念动摇、道德滑坡、 组织松散、腐败现象〕
3、国内实践
国内状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利益多样化〔需求增多〕——各种冲突突显 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安排、就业形势〔新型阶层的消逝〕 “四个如何”
社义建设中的假设干关系+社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进展、资源和 环境的冲突,使国民经济持续进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酝酿——形成——逐步深化 1989年8月,《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江泽民建党70周年纪念大会对“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 建设”做深刻论述。
党的十四大系统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问题,强调“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准备》,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 指出:“党必需擅长在给个开放新形势下生疏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认真争论和解决在自身建设 中消逝的 新冲突新问题。”
十五大以后,江泽民在考察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时,对关系新时期党建工作全局的重大理论问 题和现实问题做出了系统、科学的答复,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23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从全面总结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 务的要求动身,首次对“三个代表”进展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2023年6月9日,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指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要答复和解决的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2
4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3
5
建设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
推动党的建设 新的宏大工程
第6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 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 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
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2.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 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 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 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复旦投毒案
• 指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 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 案件。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 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 品N-二甲基亚硝胺。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 1.时代背景(世情变化) • • 2.历史条件(党情变化)
• 3.实践基础(国情变化)
1.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 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东欧剧变
•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
到90年代初,东欧8个社 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 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 义制度的剧烈动荡。与 之相伴随的是执政东欧 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 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 或改变了性质。东欧剧 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1957年5月,江泽民与长春第 一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和技术
1986年,上海市市长江泽民 在上海自行车厂
员在一起
1962年7月,江泽民在 上海电气科学研究所
江泽民同志和夫人 王冶坪在潮河主坝合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建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具体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从而形成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密切相联、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建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具体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从而形成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密切相联、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019版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PT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 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 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 利益。
目 录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 代表”重要思 想的形成条件
(二)“三个 代表”重要思 想的形成过程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世情
• 时代 背景
国情
• 实践 基础
党情
• 现实 依据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世情
• 时代 背景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党情
• 现实 依据
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党员队伍的 数量和结构发生 了重大变化,干 部队伍新老交替 不断进行。
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 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 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 政的党。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wiki/%E4%B8%96%E7%95%8C%E5%90%8 4%E5%9B%BD%E9%A2%86%E5%9C%9F%E4%BA%89%E7%A B%AF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 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绕开联合国 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 规模军事打击。
——主要表现二: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联合国大会主席让· 平在新版《成果文件草 案中首次定义了恐怖主义,即任何以胁迫一定人 口、某个政府或国际组织为目的,旨在造成平民 或非战斗人员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的行为,均为 恐怖主义行为。
/wiki/%E4%B8%AD%E5%9B%BD%E6%81%90%E6%80%96%E4%B8%BB%E4%B9%89
世贸中心 93号航班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 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
——主要表现三:地区争端和冲突时起时伏 地区争端和冲突,是地区间关于事实上或法律上 或对某项权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主张不同而发 生的对立和冲突。地区争端在国家间交往中是不 可避免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地区争端的存在往 往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平安,解决不当就会武装冲 突,甚至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及占领伊拉克前,美国在全球130个国家有驻军,有752处 军事设施,其中的65个军事基地驻扎了大约37万军人。
1999年北京时间8日早5时45分,以美 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 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目前 为止,至少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四个多样化之四: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 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 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 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 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 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_参考资料完美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阅读精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2。
三个代表:(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3。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选)5。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选)6。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因为:(3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阅读精选(2):【党建常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知识ppt

2012年3月11日星期一
2012年3月11日星期一
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 1962年后任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 代理党委书记,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 1980年后,任国2年后,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 1985年后,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 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2012年3月11日星期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 容
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 义
2012年3月11日星期一
江泽民的个人履历
江泽民(1926.08.17—),男,汉族,江苏扬州人。上 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党和国家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 核心。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 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 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2002年11月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出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3 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 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的职务。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十届全 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接受江泽民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 求的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是一种历史潮流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党在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党在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4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二)国情即当代中国的发展 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视频资料: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7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酝酿和准备阶段: 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指出:这个党该抓了. 1989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1989年9月在建国4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在讲话中特 别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 1991年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进一步加强中 国共产党的建设"做了深刻论述
返回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 13 页
�
视频资料:三个代表及其确立的过程,确立的意义1 ,确立过程2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9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 11 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3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 10 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了新的考验 党在新的实践中积累了新的经验 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近年来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阶段党的建设面临着新形式新任务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6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二,"三个代表"提出的精神实 三个代表" 质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正确地解决如何领导全国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这是我 们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时代课题,当然也是对党的 各项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面对新 的要求,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有新的思路, 新的对策,新的举措,获得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找到新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这 是"三个代表"提出的精神实质.
1.我国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已进入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 2.我国社会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 在这种情况下,党如何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 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的多样 化日益明显,群众中不同的利益要求越来越多.下岗职工的生 活问题,一些人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额外收 入……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党如何保证和满足群众的合理利益要 求,如何更好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作用 4.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
1.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 数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全国党员的数量由3500多 万人发展到6600多万人 结构:过去工农成分的党员占绝大多数;近20年来,一 些非工农职业的劳动者,企业管理人员甚至一些以资 本要素参与分配的人也开始入党 素质:党员的文化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2.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 3.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成 克杰,程维高(原河北省长,省委书记)被开除党籍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 12 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确立和重新确立的过程 1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与确立 2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3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意义 保障了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 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第七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 主要内容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1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8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内容的最初提出阶段 2000年2月20日,江泽民出席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 讲"教育会议,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最初表述 2000年2月21日至28日,江泽民继续在广东考察期间,逐 渐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 2000年5月江泽民又指出:始终作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 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完整阐述阶段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阶段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5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三)党情即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变 化对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全面正确理解"三个代表" 提出的背景及其精神实质
(一)世情即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 求 1.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方面,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 缓和,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 会要进步,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这种政治格局有利 于推动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另一方面,在世界多极化的过程中,和平和发展这两 大时代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2页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2.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世纪之交,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 飞速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日益加快,各国 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是 把"双刃剑" 它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经 济技术合作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西方发达国家力图 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 势头,如何继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如何维护国家 的经济利益和安全,也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更 为艰巨的任务.
第3页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孟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邮箱: 博客: 邮箱: dldx2977@ 博客:
3.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 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增 强.各国都面临着考验,但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实力明 显占优势,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通过学习发达 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赶上去的难度将增加. 4.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是人类文化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它有利于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学习,交流,借鉴,但一 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也会向各国渗透.对我国 来讲,一些腐朽文化会冲击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对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会造 成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