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经济性能影响因素仿真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纯电动车经济性能影响因素仿真.doc

纯电动车经济性能影响因素仿真.doc

纯电动车经济性能影响因素仿真1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能指标纯电动汽车是以二次电池为储能载体二次电池以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埋离子电池为主。

由于二次电池目前在储电量、充放电性能、使用寿命、成本等方面无法与内燃机相比,因此近一时期以来,研究进展不大,大多数研究单位已将研究目标转为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能是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汽车以尽量少的能量消耗行驶的能力,纯电动汽车在等速行驶、加速行驶和循环工况下的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来决定经济性能的优劣。

车辆能耗经济性评价常用的指标都是以一定的车速或者循环行驶工况为基础,以车辆行驶一定里程的能量消耗量或一定能量可反映出车辆行驶的里程来衡量。

纯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是动力电池存放的电量维持汽车某一工况下运行的能力,如单位里程消耗的能量、百公里消耗能量;续驶里程是指纯电动汽车从动力电池全充满状态开始到试验规定结束时所走过的里程,如以45km/h行驶的里程等。

为了使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评价指标具有普遍性,其评价指标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条件:(1)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进行比较;(2)指标参数值与整车存储能量总量无关;(3)可以直接通过参数指标进行能耗经济性判断;不同的纯电动汽车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可能会不同,很难用统一的公式进行计算,下面将运用仿真的方法得出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能量消耗率。

2 铃木电动车仿真分析根据目前国内外有关学者对纯电动汽车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出现了难以进行下去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纯电动汽车面临的成本和续驶里程等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和人们对电动汽车的要求过于完美化,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有关。

因此,对纯电动车经济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对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些方法或者启示。

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由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发,使用后向仿真为主、前向仿真为辅的混合设计方法,具有车辆总成参数匹配与优化、传动/驱动系统能量转化分析、排放特性/能量消耗对比、车辆能量管理策略评价、整车综合性能预测分析等功能。

一款纯电动轿车的性能仿真与试验

一款纯电动轿车的性能仿真与试验
pr s c . o pe t Ke y wor :El c rc v hil ;A DV I ds ato
电动 汽 车 是 2 世 纪 清 洁 、 高 效 和 可 持 续 的交 通 1 工 具 ,在 能量 来源 和 环 境保 护 等方 面 有着 内燃机 车 无 可 比拟 的 优势 ,被认 为 是交 通 领域 新 的发 展 方 向 。随
Ab t a t I r e e u ed v l p n o t f e e e g e il s m o e i g smu ai n o u ee e ti e il s s r c : n o d r o r d c e e o me t s o w n r y v h c e , d l i l t f p r l c rcv h c ewa t c n n o a p o e d d Usn r c e e . i g ADVI OR o smu ae p r lc rc v h ce p ro m a c ,a d c mb n n t r c i a e p rme t S t i l t u e ee t i e i l e f r n e n o i i g wi p a t l x e i n s h c
图1 AD S VI OR 软 件 中 电 动 轿 车 动 力 系统 模 型
汽车 运 行 时 由随车 蓄 电池提 供 电源 使 电机 运转 ,
速 比,采 用 3 0V 的锂 电池 组 。ADVIOR软 件 中 经 过变 速箱 与 主减 速 器 2级 减速 之 后 ,动 力传 递给 车 2 S 轮 ,使 汽车 运 行 。在 AD S R 软件 的模 拟 过 程 中 , VI O 纯 电动轿 车 的动 力 系统 结构 模 型 ,如 图 1 示 。 所

新能源汽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影响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影响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影响因素在当今社会,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创新成果,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为我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了新的选择,更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技术创新是影响新能源汽车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电池技术的进步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

如果电池能量密度能够大幅提高,续航里程得以显著增加,那么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将会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市场的扩大。

同时,快速充电技术的突破也能极大地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减少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此外,驱动系统、智能驾驶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也会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成本因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其中电池成本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有望逐步降低。

但在短期内,高昂的成本仍然限制了其普及程度。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需要大规模建设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政策支持力度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购车补贴、税收减免、免费停车等,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同时,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资金支持和产业引导,也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一些地区,政府还通过制定严格的燃油车排放标准和限牌政策,推动消费者转向新能源汽车。

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对新能源汽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市场推广。

因此,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了解,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手段。

基于某款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计算与仿真分析

基于某款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计算与仿真分析

基于某款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计算与仿真分析摘要动力系统参数的选择与匹配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文章在理论计算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电机、电池以及传动系传动比进行了参数匹配,分析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的选择对电动汽车性能的影响。

GT-suite 仿真结果表明,所选动力总成部件与整车匹配后能够满足纯电动轿车动力性的要求。

为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选择与匹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动力性仿真中图分类号:U463. 23 文献标识码:A电动汽车是解决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可行的技术之一。

电动汽车是由车载动力电池作为能量源的零排放汽车。

近些年来,电动汽车的研制热潮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尤其是在我国,逐步向小批量商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多学科技术的进步,尤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提高动力性能,增加续驶里程,降低成本。

考虑开发经费和开发周期,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对电动汽车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是很有意义的。

1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要求电动汽车的动力性主要取决于动力及传动系统参数匹配,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传动系统控制器等部件。

根据设计要求,本电动汽车设计参数为:最高车速150km/h,最大爬坡度》30%,续驶里程》180km。

0100km/h的时间为: < 15s。

相关的车辆参数为:汽车整备质量: 1600kg ;迎风面积:2.19m2;长?卓?赘呤滴?631?? 790??470 m m ;轴距为:2650;滚动阻力为:0.0015;风阻系数:0.296 。

2电机参数匹配电机作为电动汽车主要动力源,电机的匹配对电动汽车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电机匹配主要考虑参数为电机的额定功率、峰值功率,电机的最高转速、额定转速。

2.1电机额定功率、峰值功率的选择电机功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汽车动力性的好与坏。

电机额定功率越大,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最大爬坡度就越好,但是带来的是电机体积与质量的增加,而且此时电机不能保持在较高效率下工作,降低车辆的能量利用效率,缩短了汽车的续驶里程。

基于多种工况的纯电动SUV性能仿真分析

基于多种工况的纯电动SUV性能仿真分析
2<41'+-1= 0. 12342 51 677,2654-8 699499 5:4 471.1+*7 ;42<12+6.74 1< ;,24 4-4752*7 =4:*7-4 ,.342 5:4 32*=*.> 787-49 *. ?:*.6@ 5:4 +6*. 7:6267542*95*79 1< 32*=*.> 787-49 71++1.-8 ,943 *. ?:*.6 *. 2474.5 84629 624 6.6-8A43 6.3 71+;6243B &6/*.> 6 74256*. 58;4 1< ;,24 4-4752*7 !"# 69 5:4 2494627: 1CD475@ 6 ;,24 4-4752*7 =4:*7-4 9*+,-65*1. +134- *9 C,*-5 *. $E&FEG)!*+,-*./@ H:*7: 76. 9*+,-654 6.3 76-7,-654 5:4 787-4 32*=*.> 26.>4 1< ;,24 4-4752*7 =4:*7-49I &:4 471.1+*7 ;42<12+6.74 1< 5:4 2494627: =4:*7-4 *9 9*+,-6543 ,.342 =62*1,9 32*=*.> 787-49I 05 *9 ;1*.543 1,5 5:65 5:4 /48 <675129 6<<475*.> 5:4 471.1+*7 ;42<12+6.74 1< ;,24 4-4752*7 =4:*7-49 624 5:4 +6J*+,+ 9;443 6.3 5:4 6=426>4 9;443@ H:*7: :6=4 >2465 9*>.*<*76.74 <12 5:4 34=4-1;+4.5 1< ;,24 4-4752*7 =4:*7-49I >&3 ?)'74:8'.9.,: -3-0&@ %/'& &0&-1'.- "#$A 5-),)*.- B&'()'*+,-&A ".*/0+1.), +,+034.4

《2024年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范文

《2024年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范文

《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的日益关注,电动汽车(EV)的研发和推广已成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课题。

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研究,作为推动其技术进步和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相关方法及其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电动汽车建模的重要性电动汽车建模是通过对电动汽车进行系统性的数学描述,将复杂的物理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以便于分析和设计。

建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性能预测: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可以对电动汽车的性能进行预测,如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动力性能等。

2. 优化设计:模型可用于分析电动汽车各部件的相互关系,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 仿真分析:模型可用于进行仿真分析,以便在开发阶段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电动汽车建模的方法电动汽车建模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理论建模、实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1. 理论建模:基于物理原理和数学方法,通过抽象和简化的方式建立数学模型。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

2. 实验建模:通过实验数据和实际测量结果,建立数学模型。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受实验条件和测量精度的限制。

3. 混合建模:结合理论建模和实验建模的优点,综合考虑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结果,建立更为准确的数学模型。

四、电动汽车仿真技术电动汽车仿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电动汽车的运行过程,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仿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节省成本:通过仿真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实际开发过程中的错误和浪费。

2. 安全性高:仿真过程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无需担心实际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3. 灵活性强:仿真过程可以方便地调整参数和条件,以研究不同因素对电动汽车性能的影响。

五、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应用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在研发、设计和优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研发阶段,可以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和进行仿真分析,预测电动汽车的性能和优化设计方案。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仿真研究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仿真研究
板 制动 两 种状 态 。然后 根 据 当前 车速 和 制 动扭 矩
需求 , 查 表 得到 电机 能 够 提供 的制 动 扭矩 , 并请 求 电机提 供该 扭矩 。如果 整 车需 求 的制 动 力 超过 了
电机 的制动 能力 , 则 由机 械制 动 器 提供 剩 余 扭 矩 。
在 电机转 速很 低 的情 况 下 , 制 动 回馈 的效 率 不 高 ,
1 0 0 % 的情 况下 , 根 据 电机 扭 矩 输 出进 行 动 力 学 计
算得 到 的 。经 济 性 指 标 是 用 速 度 控 制 的方 法 , 让
车辆 跟 随 N E D C循 环 工 况 曲线 行 驶 , 最 后 得 出车 辆 的能量 消 耗 。计 算 完 成 后 , 可 以通 过 软 件 的 后 处理模 块 进行 结果 查看 和 分析 ( 见图 5 ) 。
参照 欧洲 和 国 内 的 试 验 标 准 , 选 取 了表 1中 的评
价指标 。
目N / 辑
1 . 0 O
0 . 9 9
0 9 8
0 . 9 7
0 . 9 5 g
O . 9 4 0 . 9 3 O 9 2
0 . 9 1 5 0
表 1 整车性能仿真评价指标
至今 仍 未普及 , 很难 取 得 有价 值 的 实车试 验 数 据 。
借助 仿 真工具 , 在 车 辆 开 发 阶段 对 其 动 力 性 与 经
济 性 做 出评 估 , 从 而 指 导零 件 选 型 、 匹配 和 优 化 , 可 以极 大 地 降 低 开 发 成 本 , 缩 短 开 发 周 期 。本 文 研 究 了借 助 G T — s u i t e 仿 真软 件 建 立纯 电动 汽 车整

新能源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与仿真研究

新能源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与仿真研究

新能源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与仿真研究概述: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由于其绿色、清洁的特性,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投资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有必要进行经济性分析与仿真研究,以便评估其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方法1.1 静态经济性分析静态经济性分析是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方面的费用。

其次,需要估计系统的运营成本,如维护费用、燃料成本等。

最后,将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发电收益相比较,以判断其经济性。

1.2 动态经济性分析动态经济性分析是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投资回报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

在动态经济性分析中,需要考虑到时间价值的因素,因为投资回报通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实现。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净现值法,通过计算新能源发电系统未来流入和流出的现金流量,并折现到现值基准上,以确定系统的净现值。

另外,还可以采用内部收益率法、回收期法等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经济指标的值来评估系统的经济性。

二、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经济仿真研究2.1 建立经济仿真模型建立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经济仿真模型是进行经济性分析的基础。

经济仿真模型一般包括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方法,如电价、能源消耗价格、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等。

通过修改这些因素的数值,可以对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经济性进行仿真研究。

2.2 仿真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在经济仿真研究中,需要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以模拟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变量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可以通过改变电价、燃料成本、贷款利率等经济因素的数值,来模拟不同的场景。

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能源发电系统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表现,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新能源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与仿真研究的应用与意义3.1 评估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经济性分析与仿真研究,可以评估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可持续性,即在长期运营中是否能够覆盖运营成本并实现投资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电动车经济性能影响因素仿真1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能指标纯电动汽车是以二次电池为储能载体二次电池以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埋离子电池为主。

由于二次电池目前在储电量、充放电性能、使用寿命、成本等方面无法与内燃机相比,因此近一时期以来,研究进展不大,大多数研究单位已将研究目标转为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能是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汽车以尽量少的能量消耗行驶的能力,纯电动汽车在等速行驶、加速行驶和循环工况下的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来决定经济性能的优劣。

车辆能耗经济性评价常用的指标都是以一定的车速或者循环行驶工况为基础,以车辆行驶一定里程的能量消耗量或一定能量可反映出车辆行驶的里程来衡量。

纯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是动力电池存放的电量维持汽车某一工况下运行的能力,如单位里程消耗的能量、百公里消耗能量;续驶里程是指纯电动汽车从动力电池全充满状态开始到试验规定结束时所走过的里程,如以45km/h行驶的里程等。

为了使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评价指标具有普遍性,其评价指标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条件:(1)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进行比较;(2)指标参数值与整车存储能量总量无关;(3)可以直接通过参数指标进行能耗经济性判断;不同的纯电动汽车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可能会不同,很难用统一的公式进行计算,下面将运用仿真的方法得出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能量消耗率。

2 铃木电动车仿真分析根据目前国内外有关学者对纯电动汽车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出现了难以进行下去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纯电动汽车面临的成本和续驶里程等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和人们对电动汽车的要求过于完美化,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有关。

因此,对纯电动车经济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对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些方法或者启示。

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由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发,使用后向仿真为主、前向仿真为辅的混合设计方法,具有车辆总成参数匹配与优化、传动/驱动系统能量转化分析、排放特性/能量消耗对比、车辆能量管理策略评价、整车综合性能预测分析等功能。

以下是铃木某款纯电动车的整车部分参数,汽车采用永磁电机和镍氢电池,并建立ADVISOR的仿真模型,分析影响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能的参数[2]。

建立ADVISOR的仿真模型需要的参数有整车整备质量、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轴距、最大载荷、电机最大功率、电机额定电压、电机最大扭矩、电池容量、主减速比。

在已知以上参数的情况下建立ADVISOR的仿真模型。

微型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低噪音、小体积、低速度和易驾驶等优点,使得它可以穿梭与大城市的各种道路,能够直接到达出租车都不能到达的身居小巷。

微型电动汽车的最高时速一般为45km/h,虽然比一般小汽车的速度慢,但比步行或骑自行车快得多。

因此微型电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是相当合适的。

另外,微型电动汽车的低速度也提高了它在居住区行驶时的安全性。

驾驶微型电动汽车,比驾驶小汽车简单得多。

ADVIDOR提供了道路循环(Drive Cycle)、多重循环(Multiple)和测试过程(Test Procedure)3种仿真工况来仿真车辆的性能。

道路循环提供了CYC.ECE、CYC.FTP和CYC.1015等56种国外标准的道路循环供用户选择,另外提供了行程设计器(Trip Buider),可以将多达8种不同的道路循环任意组合在一起,综合仿真车辆的性能。

多重循环功能可以用批量处理的方式以相同的初始条件,快速计算和保存不同的道路循环情况下的仿真结果,并将它们显示在一起,供用户比较。

测试过程包括TEST.CITY.HWY和TEST_FTP等8种国外标准的测试过程供用户选择仿真。

微型电动汽车适合于城市道路工况,因此选择典型城市路况作为循环工况。

表1.仿真参数项目单位整车整备质量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轴距最大载荷电机最大功率电机额定电压电机最大扭矩电池容量主减速比kg2mmmkgkwVNmAh13500.32240030050312200602.1模型建立:由这些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图1.仿真模型道路循环工况选择CYC_ECE_EUDC图2.CYC_ECE_EUDC图3.续驶里程3 参数匹配及仿真影响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能因素很复杂,模型建立较为复杂,因此只对一般的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其对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能的影响。

3.1蓄电池的数学模型镍氢电池是一种新型环保的高容量二次电池,其特性和镍镉电池相似,只是以吸藏氢气的合金材料(MH)取代了镍镉电池中的负极材料镉(Cd)。

较之上述其它电池,镍氢电池有许多优点:能量密度高,是镍镉电池的1.5~2倍;可快速充放电,低温性能好;可密封,耐过充放电性能强;无毒无环境污染,不使用贵金属;无记忆效应[16]。

在当前的电动汽车仿真软件中,电池模型多采用内阻模型。

内阻模型将电池看成是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的等效电路[13],简化模型如图2-4所示。

图 4 内阻模型等效电路图中 E0——单体电池电动势(V);U——工作电压(V);I——工作电流(A);Rint——等效内阻( )。

由图4所示得到电池的电压特性方程为:IR U E +=0(3—1)电池电动势E0和内阻Rint 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数值随电池状态时时变化,但通常只考虑主要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电动汽车的仿真软件ADVISOR 中,内阻模型将E0和Rint 看做荷电状态SOC (State of charge )和温度T 的函数。

下面为了简化计算,暂将其视为常数。

得到,电池的放电功率为:I IR E UI P b )(int 0-== (3—2)电池的放电效率为:00E UI E UI ==η (3—3)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为:RE P b int20max 4=(3—4)Pb max 是一个理论的计算值。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过大的放电电流而产生过大的热量进而影响到电池的寿命,通常要求电池工作电压处于2/3~1倍的E0内,这样也可以保证电池具有较高的效率。

故在实际应用中电池的最大功率应限制为:REP b 92int20max =(3—5)蓄电池储存的总能量[6]:ηDODe e N W U C = (3—6)式中 Ce ——单个电池组的容量(A⋅h);Ue——单个电池组的电压(V );N ——电池组的数目;ηDOD ——电池组的放电深度,用百分数表示。

3.2整车能量整车能量消耗为:η∑=tp W iic 1000 (3—7)U U C U U P i i Di i i dt du M A Mgi Mgf 360076140360036003δ+++= (3—8) 式中Ui ——每个状态的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km/h);P i——每个状态电动汽车消耗的功率(kW);ηηηηtec e =——电动汽车总的传动效率,它与主减速器及变速器各速比有关。

蓄电池存储的总能量[41]: ηDOD e e N W U C = (3—9)式中 Ce ——单个电池组的容量(A ·h);Ue——单个电池组的电压(V);N —— 电池组的数目;ηDOD ——电池的放电深度,用百分数表示。

考虑到电池通常以高于额定电流Ie 的电流I放电,所以电池的总能量要相应减少[42~44],则有:ηDOD e e N W U C = (3—10)当3≤IeI时,313.1=IeI;当3>IeI,414.1=IeI。

等速行驶时的续驶里程:ηU a PWL ==∑ (3—11)综上,建立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L fW i i eg1,21λλ+= (3—12)式中λ1,λ2——加权系数;一般加权系数是根据经验依据所侧重的性能来确定的,这里目标函数中的整车能量消耗和续驶里程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车能量消耗越少,相同的蓄电池条件下,续驶里程就会越长。

3.1 电池电容对纯电动汽车经济性影响在铃木上述铃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将电池电容分别变为20Ah ,30 Ah ,40 Ah ,50 Ah 进行仿真[4],得到仿真结果如下图5. 全工况下电容影响电池soc 变化情况图6. 单循环工况下电容影响电池soc 变化情况电池容量(Ah ) 10 20 30 40 50 60随电池容量的增加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也相应增加。

电池容量是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3.2 电池电量对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能的影响相同电池容量的电池模块组数越多则电量越大,电池模块数分别设置为30,33,36,40,44,47,50,进行仿真,得到仿真结果如下图7. 全工况下电量影响电池soc变化情况图8.单循环工况下电量影响电池soc变化情况电池组数 30 33 36 40 4447 50177.9 223.2图7、图8中相同颜色的曲线代表相同电池组数,电量相同,由表3可以清楚的看到电池组数越大续驶里程越大,但电池组数越多汽车整车质量将加大,又会对汽车动力性能影响,必须在满足动力性能的前提下研究其经济性能。

3.3电机功率对经济性能的影响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中最关键的系统,驱动系统的类型和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运行性能。

作为电动汽车的牵引电机,应具有宽的调速范围、高的转速及足够大的起动转矩,还要求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并且能实现动态制动和能量回馈。

由于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起动能力和调速性能,早期开发的电动汽车大多数都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

然而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高性能电力电子元件的出现,交流调速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现已经能够获得同直流电机一样优良的调速性能。

而且交流感应电机所具有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和维护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电动汽车的要求。

所以,在近来的电动汽车研制中,驱动系统都竞相采用交流感应电机。

车架电动机的功率包括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

电动机的功率选的越大,则电动汽车的后备功率越多,加速度和爬坡性越好,但同时电动机的体积和质量也会迅速增加,而且会使电动机不能经常工作在峰值功率附近,使电动机的效率下降。

因此,电动机的功率不能选的太大,应该依照电动汽车的最高行驶车速、爬坡和加速性能来确定电动机的功率[13~18]。

设计中常以先保证汽车预期的最高车速来初步选择电动机应有的功率。

已知电动机期望的最高车速,选择的电动机功率应大体上等于但不小与汽车以最高车速行驶时行驶阻力消耗的功率之和。

电动汽车以最高车速行驶消耗的功率:U C U A Mgf U P D3maxmax 761403600max +=∑(3—13)式中 M ——整车质量(kg ); f ——滚动阻力系数;CD——迎风阻力系数;A ——迎风面积(m 2)。

电动汽车以某一车速爬上一定坡度消耗的功率:U U C U a aDa i Mgi A Mgf P 36007614036003++=∑(3—14)式中 U a——电动汽车行驶速度(h km);i ——坡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