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资源-《拉丁美洲》导学案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一中高二地理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导学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一中高二地理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导学案新人教版【使用说明】1.先读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在教材上进行标记,如有不懂地方用红笔画出。
C层同学要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尽量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2.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先自主思考,形成思路,并在学案上记录,后课堂上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1.掌握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亚马孙河、拉普拉河的位置。
2.掌握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3.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巴拿马运河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重要位置。
4.培养组间合作的能力,从中获取探究的快乐,感受地理带来的乐趣。
【自主学习】1.拉丁美洲的范围包括哪些?并简述拉丁美洲的位置。
2.简述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的地理位置。
3.简述中美地峡和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
5.拉丁美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东西部地形有什么特点?6.拉丁美洲受地形影响气候如何分布?7.为什么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8.拉丁美洲有哪些丰富的资源?9.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怎么独特,哪种人种占得比例大?【合作探究】探究一拉丁美洲分布面积较广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探究二读安第斯山北段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回答:1.说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类型。
2.分析导致这种植被变化的原因。
探究三为什么南美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 B.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古代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 C.拉丁美洲是指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D.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通用葡萄牙语2.从种族构成上看,拉丁美洲的人种主要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种人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亚洲B. 落基山,北美洲C.安第斯山脉,南美洲D.阿尔卑斯山脉,欧洲4.拉丁美洲是指()A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B 墨西哥以南C 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D 整个北美和南美地区5.下列国家属于拉丁美洲的是A 古巴B 科特迪瓦C 新西兰D 斯里兰卡读拉丁美洲空白图,回答。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导学案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课前准备】一、预习地图册P143-144拉丁美洲内容。
《从区域学习的基本规律着手:位置(绝对、相对位置)、自然地理分析(水、生、地、气、土、资源)、人文地理分析(农业工业等产业活动、人口、城市、交通等。
)特别提醒:在图中渗透学习,把重点难点内容在地图册中标记》。
二、区域特征预热填空:2、复杂多样、深受地形影响的气候(温度带)类型为主,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气候面积广。
列填空:①安第斯山脉西侧气候类型D-C-G的更替,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_________。
②安第斯山区为_________气候,该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气候更替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________。
③南回归线附近气候类型F-E的更替,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______________。
3、类型多样、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均十分丰富。
矿产:_______沿岸和________沿岸的石油;巴西的_____;智利和秘鲁的_____;墨西哥的____。
动植物资源丰富,但_________(森林类型)受破坏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4、构成复杂、人种多样的居民;人口增长_________;人口稠密地区呈_________格局。
移民众多,人种复杂,混血人占比例大。
【填图大考验】(课堂上跟随老师步伐,课前不用做)【实时探究】第一组: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除亚马孙河流域外,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雨林气候,为什么?第二组:根据北美地区的学习经验,请您在拉丁美洲找出至少四处体现气候非地带性的地区?第三组:请您用两个字概括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并从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第四组:亚马孙河航运条件优越但航运价值低的原因?(提示: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考虑)【课后作业】完成成才之路P55-56巴西相关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资源-2014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考复习《拉丁美洲》学案

2014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考复习《拉丁美洲》学案广东省揭阳一中李凤学习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2.了解拉丁美洲主要国家及其首都3.掌握巴西的自然及经济状况图表落实1.在拉丁美洲图中填注。
(1)标出经纬度;(2)用代号标出所在位置:A.巴拿马运河、B.墨西哥湾、C.加勒比海、D.西印度群岛、E.火地岛、F.麦哲伦海峡、G.德雷克海峡;(3)填写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四国及其首都;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巴西高原、安第斯山、潘帕斯草原。
(4)用//////表示热带雨林的范围;标注石油、银、铁、铜、剑麻、咖啡、蔗糖的主要出产国。
用\\\\\\表示人口分布较集中区。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填注下列地理事物序号:①亚马孙平原、②巴西高原;③亚马孙河、④巴拉那河;⑤圣保罗、⑥里约热内卢、⑦巴西利亚、⑧伊泰普水电站。
(2)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B地的气候是____________气候。
(3)试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略(2)热带草原热带雨林(3)流域面积广,汇入的支流多,降雨量大3.标出典型区域名称。
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巴西东南沿海学海导航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约在30?N~55?S之间,这种纬度位置决定了该洲热带气候分布面积广。
海陆位置: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部有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位置的重要性:其陆地是联系南、北半球的陆上通道,巴拿马运河与麦哲伦海峡又是联系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上通道。
二、范围[读图识记]1.范围(南美洲、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2.赤道,南、北回归线;3.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4.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水电站北美洲与南美洲、北美洲与拉丁美洲、中美洲等概念的区分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为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拉丁美洲导学案11

【重点突破一】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典例1】 1.(2016全国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反思总结】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雨林破坏的原因、保护的措施?【重点突破二】区域特征比较与分析【典例2】2.(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地形示意图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2)据下左图、右图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巴西1月降水量分布图巴西7月降水量分布图(2)巴西将于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夏季奥运会,届时将有大量游客来到巴西,这将会给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对点练习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3、4题。
3.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4.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反思总结】根据上面高考题,理解如何进行区域特征的比较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拉丁美洲导学案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专题导学案•利用地图分析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分析拉丁美洲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树立整体性的地理观,体验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拉丁美洲位置拉丁美洲地形1.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西印度群岛、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南美大陆、火地岛2.地形、地质作用(1)地形北部高原、西部高山区(海拔高)、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2)地质作用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分析安第斯山脉的成因。
3.气候(1)讨论分析拉丁美洲的气温、降水特点及成因。
(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2)标出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
延伸思考:1.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
2.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为什么形成了荒漠?4.水文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马逊河:世界上流域面积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1)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2)分析亚马孙河航运条件?5.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草场资源、海洋渔业资源、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硝石:智利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铁矿:巴西墨西哥:白银智利和秘鲁:铜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地区,位于智利北部地区,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1879—1883年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在阿塔卡马沙漠爆发了鸟粪战争。
(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气候干旱和鸟粪资源丰富的原因。
(10分)高考链接:D湖泊(16°s,70°w)(图14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14b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14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2分)(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间。
高二世界地理导学案设计:第十一章-拉丁美洲(无答案)

第十一章拉丁美洲导学案第二节巴西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掌握巴西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掌握巴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特点。
【学习重点】1.巴西的地形分布特点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3.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学习难点】1.巴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巴西经济发展特点及原因【自学答疑】知识点一巴西的位置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地图册P145“南美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1、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和之间海陆位置:东部,东临洋2、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活动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地图册P143“拉丁美洲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地形:以、、为主北部: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南部:、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2 气候:以为主亚马孙平原:气候区;巴西高原:气候思考:亚马孙雨林和巴西东南沿海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有何不同?3 河流①亚马孙河:世界水量,流域面积,长度仅次于河发源于山脉,流经平原,注入洋②巴拉那河:位于巴西高原南部,水能丰富(巴西和巴拉圭合建水电站);4 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位于的铁矿;水能资源--- 高原的河流(巴西和巴拉圭合建水电站);森林资源--- 雨林区;5 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①雨林的作用:②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知识点三居民和经济活动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地图册P146“巴西经济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人种和语言:人种,通用语2、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思考:巴西人口、城市多在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原因有哪些?3、经济: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农业:以为主,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产量居世界前列,需进口工业发展:工业己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核电、通信、电子、信息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一中高二地理 拉丁美洲导学案1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拉丁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在图上找到本区的主要地形区、河流、气候区和自然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重点、难点】拉丁美洲的地形、气候、河流。
【前置学习】
一、位置:经纬位置:此区域地处、
(温度带);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东临④,西邻⑦,北
邻⑧和⑨,南隔
③海峡与洲相望。
二、范围:1、本区以②运河为界,北
部包括 A 高原、地峡和
①群岛,南部是洲。
2、主要国家:A 、B C 、
D 、
E
F 、G
【读图猜想】
图中的⑤、⑥两处,降水量较多的是处,
降水多的原因是。
【看图说话】
1、主要地形区:山地:①
平原:②,
④,
⑥,高原:③,
⑤,⑦,⑧
2、岛屿:a ,b ;
海峡:c
3、河流:②④⑥
4、城市:甲,乙,丙
【学以致用】
A、B、C三地哪地为著名的渔场?写出
其名称并分析其成因?
【看图说话】
1、地形:地势:;北部为高原;南美洲西部为
山脉,是山系的南段;东部从北向南、相间分布。
2、气候:以为主,其中分布最广的是A 气候和B 气候,此外还有C 气候,
D 气候,
E 气候,
①气候,②气候,③气候
【学以致用】
大洲的西海岸自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①②③三种气候类型,请观察图,结合地形分布,说出为什么这三种气候类型只分布在沿海狭长的地段?。
《拉丁美洲教案》

《拉丁美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
2.培养学生对拉丁美洲国家的认识和兴趣。
3.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拉丁美洲国家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3.拉丁美洲的社会发展现状。
三、教学难点1.拉丁美洲各国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2.拉丁美洲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异同。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拉丁美洲地图。
3.拉丁美洲国家概况资料。
4.学生分组讨论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生分享自己对拉丁美洲的初步了解。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述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包括殖民时期、独立战争和现代发展。
2.教师介绍拉丁美洲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3.教师分析拉丁美洲的文化特点,如音乐、舞蹈、绘画等。
(三)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几个拉丁美洲国家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课堂讲解1.教师介绍拉丁美洲的社会发展现状,如经济、政治、教育等。
2.教师分析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拉丁美洲国家,准备介绍该国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特点。
2.各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听后提问,增进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第三课时(一)课堂讲解1.教师讲述拉丁美洲与我国的历史渊源。
2.教师分析拉丁美洲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异同。
(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化现象,与我国文化进行比较。
2.各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听后提问,增进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六、课后作业2.学生收集有关拉丁美洲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七、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拉丁美洲的了解程度。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导学案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李文薇
【使用说明】
1.先读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在教材上进行标记,如有不懂地方用红笔画出。
C层同学要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尽量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2.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先自主思考,形成思路,并在学案上记录,后课堂上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掌握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亚马孙河、拉普拉河的位置。
2.掌握拉丁美洲东西地形的差异,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拉丁美洲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3.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巴拿马运河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重要位置。
4.培养组间合作的能力,从中获取探究的快乐,感受地理带来的乐趣。
【自主学习】
1.拉丁美洲的范围包括哪些?并简述拉丁美洲的位置。
参考答案: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经度看:位于35°W-115 °W之间,纬度看:55°S-32 °N之间。
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较小,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2.简述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的地理位置。
参考答案:麦哲伦海峡—南美洲大陆南端同火地岛等岛屿之间的海峡(西经71度零分,南纬54度零分)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
3.简述中美地峡和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
参考答案:中美地峡,即中美洲,位于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中部狭长地带,东临大西洋的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是连接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的天然桥梁。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地峡位于美洲中部的一块狭窄的地段,该运河开凿于此。
它西濒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连结南北美大陆。
它沟通
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南、北美洲的分界。
它不仅在国际航运和贸易上是捷径通途,而且在军事上也是战略要道。
4.拉丁美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东西部地形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
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为高大绵长的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5.拉丁美洲受地形影响下气候如何分布?
参考答案:受地形影响,西部沿海地区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6.为什么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参考答案:热带雨林面积广;拉丁美洲周围海洋面积广阔;东侧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7.拉丁美洲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参考答案:金、银、铜、铁(矿砂)和石油等资源
8.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怎么独特,哪种人种占得比例大?
参考答案:拉丁美洲的居民构成相当复杂,以混血种人为主。
印地安人是土著居民。
【合作探究】
探究一:拉丁美洲分布面积较广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析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热带雨林—A.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B.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有大量水汽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C.东侧的巴西暖流增温、增湿⑤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东侧(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气候,都是因为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和暖流增温增湿的同时,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热带草原—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
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信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探究二:读安第斯山北段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类型。
2.分析导致这种植被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如图所示
2.随海拔变化,水热组合条件存在差异
探究三:为什么南美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适宜人类活动: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沿海地区,多良港,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
B.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古代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
C.拉丁美洲是指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D.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通用葡萄牙语
2.从种族构成上看,拉丁美洲的人种主要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种人
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亚洲B.落基山,北美洲
C.安第斯山脉,南美洲D.阿尔卑斯山脉,欧洲
4.拉丁美洲是指()
A.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B.墨西哥以南
C.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D.整个北美和南美地区5.下列国家属于拉丁美洲的是()
A.古巴B.科特迪瓦C.新西兰D.斯里兰卡
【答案】1.B 2.D 3.C 4.A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