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活性产业现状及我国活性炭产业的发展
活性炭制造工艺

我国及世界范围内活性炭的生产情况(数据来源2000年-2002年)1.世界主要活性炭产地是美国、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及西欧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活性炭生产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万余吨增加到目前(2002年)的10万吨以上,总产量己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活性炭生产国。
同时,我国生产的活性炭约60%出口,是世界第一大活性炭出口国,我国活性炭产品出口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3.我国产量最大的煤基活性炭产品主要采用物理活化法生产。
4.世界上活性炭最大消费国美国,预计需求量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价格也以每年5%-8%的速度上涨,其中,性能优异的活性炭产品市场需求还将以更高速度增长。
据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国际活性炭市场上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的产品是:高档溶剂回收炭、汽车回收汽油炭、烟气净化专用炭及家庭饮用水处理炭。
5.活性炭领域的大公司有Calgon,Westva,Norit。
Norit公司拥有重金属回收用活性炭,Calgon公司拥有Centau系列活性炭。
6.北京煤化学研究所活性炭研究室是专门从事煤基活性炭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近几年来,根据国际活性炭市场需求,以国内煤炭、果壳和木材为原料,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成功了多种国际市场上畅销的活性炭新产品。
1 汽车回收汽油用活性炭:为防止汽油挥发而浪费燃料和污染环境,发达国家汽车上一般要安装装填活性炭的炭罐。
所用活性炭不仅要求吸附性能好,而且要求有较好的脱附性能,一般用丁烷工作空量BWC表示其性能优劣,要求BWC>9(g1100ml)。
国内用常规方法生产的优质活性炭BWC只有6左右,难以满足国外汽车使用要求。
2 大颗粒活性炭:随着活性炭领域的不断扩大,一些新的应用领域要求活性炭有较大的粒度,以减少由于由于活性炭颗粒小而造成的床层压降。
用常规方法生产的大颗粒吸附性能、催化性能及强度难于同时满足使用要求。
我们根据中国煤质资源特点,以年青煤为原料生产出直径大于8mm的大颗粒活性炭,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活性炭的运用现状及优化

活性炭的运用现状及优化活性炭的生成原料主要是果壳,木屑,椰壳等多个方面,后期再经过加工处理才完成的,其中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对气体,溶液中的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都有特别高的吸附功效,并且同时也具备特别高的催化与吸附能力,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表面化学功能与表面结构的特征所组成。
1 活性炭的改性研究当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同时,市场上对于活性炭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般的活性炭分布的领域是比较广的,即使是这样,也很难满足国内外的市场需求,那么,对于活性炭的革新与改进是势在必行的,发展它的功能化与专用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其方法主要是对于处理技术与工艺控制的调整,通过对其表面进行改性,来加强它的催化与吸附功效。
2 活性炭的表面改性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化学吸附特性。
化学性质主要指活性炭表面的化学官能团,可分为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
含氧官能团又可分为酸性含氧官能团和碱性含氧官能团;酸性基团有羧基、酚羟基、醌型羰基、正内酯基及环式过氧基等,碱性氧化物普遍认为是苯并比的衍生物或类吡喃酮结构基团。
酸性化物使活性炭具有极性的性质,有利于吸附各种极性较强的化合物,碱性化合物易吸附极性较弱或非极性物质。
2.1 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活性炭氧化改性是指活性炭在适当条件下经过强氧化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酸性基团的含量,可以增强对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
氧化程度越高,含氧官能团越多。
氧化处理可以改变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容积降低,孔隙变宽,极性基团增加,对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增强。
目前常用的氧化剂有HNO3、H2O2、HClO3、H2SO4、O3,HF等。
其中,以HNO3改性应用最广,改性效果最好。
采用HNO3和HClO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HNO3是最强的氧化剂,产生大量的酸性基团,HClO的氧化性较温和,可调整活性炭的表面酸性至适宜值,氧化后活性炭表面的几何形状变得更加均一。
研究发现,对于HNO3改性,在处理温度低于333K时,主要是中孔受到影响,当处理温度达到363K时,微孔增多而中孔缺失。
水处理活性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 (一)

水处理活性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 (一)水处理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高性能吸附材料,其具有吸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价格适中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水、污水处理等领域。
因此,水处理活性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是目前市场上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市场现状分析目前,水处理活性炭市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在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推动下,活性炭厂家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以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市场上的主要活性炭品牌有恒源、尚诺、欧宝、西恩等。
此外,市场上的活性炭产品主要分为颗粒状活性炭、颗粒状磷酸活性炭、颗粒状硅酸盐活性炭、颗粒状煤质活性炭等。
二、市场规模分析水处理活性炭市场在我国的规模逐年递增,这与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有关。
据行业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水处理活性炭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市场需求规模有望超过百亿元。
因此,各大活性炭厂家应该紧抓市场机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市场竞争分析市场竞争是水处理活性炭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主要体现在价格、品质、服务等方面。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活性炭厂家需要加强营销策略的研究和改进,创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水处理活性炭的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市场前景广阔。
特别是在智能化、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未来,水处理活性炭行业将向高精度、高品质和大规模化等方向发展,同时还将逐渐向工业化、专业化方向转型。
五、市场发展建议1. 加强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推出更多应用于市场的个性化、专业化和细分化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2. 增强营销策略的研究和改进,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 加强与水处理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提高客户满意度。
2024年溶剂回收活性炭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溶剂回收活性炭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溶剂回收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方式,而活性炭则是最常用的吸附材料。
本文将就溶剂回收活性炭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溶剂回收活性炭市场的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溶剂回收的重要性,并积极采用活性炭进行回收。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溶剂回收活性炭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将以X.X%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溶剂回收活性炭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国际知名公司和本土企业。
国际知名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占据着市场的一定份额。
而本土企业则倾向于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贴合本地需求的解决方案,逐渐崭露头角。
此外,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和技术门槛,市场进入壁垒较高,新进入者相对较少。
市场驱动力溶剂回收活性炭市场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驱动。
环境法规对企业的溶剂废物处理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促使企业寻求更为可持续和环保的解决方案,活性炭回收便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
节能减排溶剂回收活性炭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溶剂的消耗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符合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降低成本活性炭回收技术相对成熟,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通过回收利用溶剂,企业不仅可以减少原材料采购成本,还能降低废物处理成本。
市场竞争压力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资源循环利用。
溶剂回收活性炭作为一项成熟、可行的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发展趋势溶剂回收活性炭市场未来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溶剂回收活性炭领域也将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产品。
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高效活性炭材料的研发等,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溶剂回收解决方案。
市场整合与并购随着溶剂回收活性炭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市场整合与并购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国内外活性产业现状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

国内外活性炭产业现状及我国活性炭产业的发展趋势活性炭是一种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功能型碳材料,其耐酸、耐碱、耐热,且在使用失效以后可方便再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活性炭产品种类繁多,按原料不同可分为木质活性炭、果壳类活性炭(椰壳、杏核、核桃壳、橄榄壳等)、煤基活性炭、石油焦活性炭和其他活性炭(如纸浆废液炭、合成树脂炭、有机废液炭、骨炭、血炭等);按外观形状可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和其他形状活性炭(如活性炭纤维、活性炭布、蜂窝状活性炭等),颗粒活性炭又分为破碎活性炭、柱状炭、压块炭、球形炭、空心球形炭、微球炭等;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气相吸附炭、液相吸附炭、糖用炭、工业炭、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炭等;按制造方法可分为气体活化法炭、化学活化法炭、化学一物理法活性炭。
其中,煤基活性炭以合适的煤种或配煤为原料,相对于木质和果壳活性炭原料来源更加广泛,价格也更为低廉,因而成为目前国内外产量最大的活性炭产品。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煤基活性炭的产品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产量也逐年增加。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具有活性炭生产的天然优势,且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我国森林资源的逐步减少,煤基活性炭将显示其更强的生命力,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活性炭产品。
因此,煤基活性炭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和出口国。
近几年,活性炭出口量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我国活性炭出口量已经达到24万吨。
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燃煤火力发电厂汞排放量的进一步控制,作为重要的吸附材料,国外对活性炭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鉴于此,本文将分析目前国内的活性炭生产情况,并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活性炭的需求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未来我国活性炭产业的发展予以展望。
一、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活性炭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产量、品种、质量和应用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活性炭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设备引进、消化吸收、改造或制造工艺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
2023年球形活性炭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球形活性炭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行业概况球形活性炭作为一种新型净水材料,是近年来水处理领域中的新宠。
球形活性炭是一种大孔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有害物质,如异味、色度、有机物、重金属等。
与传统的颗粒状活性炭相比,球形活性炭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因此效率更高。
球形活性炭主要用于饮用水、炼油、化工、制药、电力、电镀、金属加工、纺织、食品等行业。
目前,球形活性炭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2.市场需求目前,球形活性炭的主要市场在饮用水处理领域。
由于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品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市场对于球形活性炭的需求也就不断扩大。
除此之外,球形活性炭还可以用于污染治理,如治理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等。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球形活性炭这种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材料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3.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球形活性炭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主要来自于国内一些大型的活性炭企业。
这些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拥有显著的优势,规模较大。
同时,这些企业也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
此外,由于球形活性炭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因此也难免出现一些小企业或个体户进入行业,他们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市场发展前景随着饮用水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球形活性炭市场前景广阔。
而且,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强化,污染治理领域对球形活性炭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球形活性炭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会不断扩展,市场需求有望得到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球形活性炭企业也应该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加强自身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
2023年活性炭再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活性炭再生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工业、农业等领域。
活性炭再生行业是利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进行再生,以降低成本、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行业。
在我国,活性炭再生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根据中国活性炭协会的数据,目前我国活性炭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年产值约为150亿元。
活性炭再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年产值约为10亿元,占整个活性炭市场的比重较小。
目前,活性炭再生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现状问题:一是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起步较晚,活性炭再生行业在生产设备、技术流程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活性炭再生企业大多为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与进口产品相竞争。
二是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我国活性炭再生行业发展较晚,市场上存在较多的闲置产能,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
一些小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争取更多市场份额,采用低价倾销的方式进行竞争,导致市场价格下降,企业利润空间缩小。
三是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由于活性炭再生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环保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大,活性炭再生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和监管,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面对以上现状问题,我国活性炭再生行业仍然存在一些发展机遇:一是活性炭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活性炭在大气污染治理、水处理、废气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活性炭再生作为一种资源节约、环保的方式,将受到更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二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环保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升级的推进,活性炭再生行业也将会受益。
一些科技型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是政策支持的加强。
2024年活性炭再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活性炭再生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活性炭再生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的环保技术,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治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活性炭再生市场概述活性炭再生是指通过恢复、修复和再生处理,将用过的活性炭重新利用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活性炭采购和处理方法,活性炭再生能够降低成本、减少废弃物产生,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活性炭再生市场主要由活性炭再生设备供应商、再生服务提供商和应用行业组成。
目前,在水处理、燃煤发电、化工等行业中,活性炭再生已成为主流的处理方式,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法规的要求,活性炭再生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技术不断创新活性炭再生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了再生效率和再生质量。
传统的活性炭再生主要采用热气流再生法和化学法,但这些方法存在能耗高、成本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的再生技术如微波再生技术、自热再生技术等获得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再生效率和经济性。
供应链完善随着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供应链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活性炭再生设备供应商和再生服务提供商不断增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竞争。
同时,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收购和合作,进一步完善了活性炭再生的供应链。
环境法规推动市场发展随着环境法规的不断加强,对活性炭的再生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种环保标准和措施,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活性炭。
这些法规的出台和执行推动了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
活性炭再生市场面临的挑战技术难题目前,活性炭再生技术仍存在一些难题。
如何提高再生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研发成本较高也制约了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活性炭再生市场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活性炭产业现状及我国活性炭产业的发展趋势活性炭是一种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功能型碳材料,其耐酸、耐碱、耐热,且在使用失效以后可方便再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活性炭产品种类繁多,按原料不同可分为木质活性炭、果壳类活性炭(椰壳、杏核、核桃壳、橄榄壳等)、煤基活性炭、石油焦活性炭和其他活性炭(如纸浆废液炭、合成树脂炭、有机废液炭、骨炭、血炭等);按外观形状可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和其他形状活性炭(如活性炭纤维、活性炭布、蜂窝状活性炭等),颗粒活性炭又分为破碎活性炭、柱状炭、压块炭、球形炭、空心球形炭、微球炭等;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气相吸附炭、液相吸附炭、糖用炭、工业炭、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炭等;按制造方法可分为气体活化法炭、化学活化法炭、化学一物理法活性炭。
其中,煤基活性炭以合适的煤种或配煤为原料,相对于木质和果壳活性炭原料来源更加广泛,价格也更为低廉,因而成为目前国内外产量最大的活性炭产品。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煤基活性炭的产品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产量也逐年增加。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具有活性炭生产的天然优势,且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我国森林资源的逐步减少,煤基活性炭将显示其更强的生命力,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活性炭产品。
因此,煤基活性炭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和出口国。
近几年,活性炭出口量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我国活性炭出口量已经达到24万吨。
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燃煤火力发电厂汞排放量的进一步控制,作为重要的吸附材料,国外对活性炭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鉴于此,本文将分析目前国内的活性炭生产情况,并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活性炭的需求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未来我国活性炭产业的发展予以展望。
一、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活性炭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产量、品种、质量和应用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活性炭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设备引进、消化吸收、改造或制造工艺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民用产品的丰富,活性炭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尤其是随着环保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外燃煤火力发电厂汞吸附活性炭需求量不断增长,活性炭的出口量也逐年上升。
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活性炭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独立、完整、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
我国活性炭生产企业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十家增加到目前的300余家,总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活性炭品种几十个,牌号达100多种,其中,煤基活性炭生产企业近200家。
2011年,我国活性炭总产量已经达到35万吨,其中煤基活性炭产量约24万吨。
目前,我国活性炭产业呈现出如下特点:1、工业布局:煤基活性炭生产主要集中在山西和宁夏,目前这2大基地的煤基活性炭产品产量占全国煤基活性炭产量的90%左右;果壳活性炭生产以河北为主;木质活性炭生产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浙江南部及东北地区。
2、原料:以木质原料生产的活性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以煤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木质活性炭所占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占我国活性炭总产量的80%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不足30%,同期煤基活性炭从15%上升到70%,而且这种趋势至今一直没有改变,煤基活性炭是以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原料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煤基活性炭的产品性能有重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在活性炭原料煤处理方面加大了研发力度,研究开发的活性炭原料煤深度脱灰技术,能够生产灰分极低(灰分约2%以下)的超低灰煤。
而以超低灰煤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杂质含量低、附加值高,成为新一代的优质活性炭产品。
另外,采用压块成型技术可以生产出强度高、孔隙结构可随意调整、孔径分布均匀而合理、无漂浮且在液相中下沉速度快、吸附性能优越的活性炭产品。
3、产品用途:从20世纪70年代,活性炭的应用范围还主要集中在食品、军事、医药、化工等行业。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环保意识的提高,目前的活性炭应用已经扩展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4、产品特点:由于原料的优化、应用领域的拓展,目前国内的活性炭产品已经逐步向多品种、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随着出口量的增加以及企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国内外客户对活性炭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活性炭产品的品质也随之不断提升。
5、生产方法:目前,国内约68%左右的活性炭产品为煤基活性炭,煤基活性炭以优质煤为原料,经过碳化、冷却、活化、洗涤等工艺一步步精制而成。
生产技术也由最初的单种煤生产活性炭,逐步过渡到配煤生产活性炭及催化活化生产活性炭阶段。
单种煤生产活性炭是我国最早开发的一种生产工艺,但由于原料单一,所生产的活性炭产品性能的提升空间十分有限。
为了弥补单种煤生产活性炭的局限性,近年来又开发出了配煤生产活性炭及催化活化生产活性炭2种工艺。
其中,配煤生产活性炭技术是将不同性质的煤,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搭配,生产出具有不同性能需求的活性炭产品。
采用这种工艺,一方面解决了原料的单一性问题,同时也使活性炭产品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催化活化生产活性炭是指在生产某些具有特殊吸附性能的高档优质活性炭过程中,在炭化、活化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催化剂,从而改变活化成孔机理,达到提升产品吸附性能的目的。
近年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在催化活化生产活性炭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先后承担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原煤炭部重点项目,率先成功开发了催化活化活性炭生产工艺、氧化还原活性炭生产工艺、压块成型活性炭生产工艺、超纯煤活性炭生产工艺和“一步法”活性炭生产工艺等,并在这些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大量的活性炭新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而且提高了我国煤基活性炭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些新工艺技术的出现,优化了原有的活性炭生产工艺,提升了活性炭产品的性能,丰富了我国活性炭市场的产品种类,为我国的活性炭产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国外活性炭产业发展概况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要求逐步提高,世界范围内活性炭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加。
2014年,全世界活性炭消费量预计可达到138.8万吨,预计年增长率为10.8%。
1、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一直是美国最大的活性炭输出国,主要输出中、低档活性炭产品,因此,美国的活性炭市场需求与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与此同时,美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未来几年空气净化领域的增长率高达65.4%-66.4%,其中燃煤电厂控制汞排放用粉状活性炭是主要增长点。
2005年3月美国环保总署制定联邦法规,要求永久减少燃煤电厂和水泥厂的汞排放量。
而活性炭吸附是控制汞排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据有关机构预测,2014年,美国市场用于燃煤电厂和水泥厂汞吸附的活性炭需求量将达到42万吨/a。
水处理已经成为当期美国活性炭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水处理用粉状活性炭用量已经达到50%左右;在气相领域,2013年粉状活性炭用量达到4.2万吨/a,超过颗粒活性炭(用量为2.6万吨/a)。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美国,生产活性炭的公司一般都是生产能力大、企业实力雄厚、市场竟争力强的联合企业。
其中,卡尔岗炭素公司(Calgon)和诺瑞特(Nori吨)美洲公司位居美国活性炭生产企业的前2位,这2家企业的活性炭产量约占全美活性炭总产量的70%。
其中,Calgon公司也是世界第1大活性炭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8万吨,约占美国活性炭总产量的40%;Nori吨公司的年生产能力约7.5万吨,约占美国活性炭总产量的30%。
2、日本日本是世界活性炭使用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位居全球第2。
日本也是我国第1活性炭出口目的地。
2013年,日本活『生炭年生产能力为10.22万吨,进口活性炭8.43万吨,出口活性炭0.68万吨。
日本主要活性炭生产企业包括卡尔岗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及二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主要生产高质量、高档次的活性炭产品,其生产能力都在l万吨/a以上。
2013年,日本颗粒活性炭的产量占活性炭总产量的60%以上,消耗量为7.4万吨。
2013年,日本68%的颗粒活性炭被用于液相吸附,如水处理、化工、食品等领域,32%的颗粒活性炭被用于气相吸附,气相吸附主要包括气体吸附、溶剂回收和催化剂。
其中水处理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57%,其次为气体吸附,约为30%。
与此同时,日本也是活性炭主要进口国,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13年进口量比2009年进口量增加19%,近年仍在持续增长,而其近5年活性炭进口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从中国进口的活性炭数量增加而引起的。
2013年日本从中国进口活性炭数量占日本进口活性炭总量的55%,2009年该比例为63%,2013年为69%。
3、西欧我国活性炭出口的3大地区除东亚、美国之外,欧洲市场也是我国传统的活性炭出口目的地。
2013年西欧各国活性炭消耗量为14.9万吨,主要消费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等,其中最大的No吨i吨公司年生产能力为4.6万吨,占欧洲整个活性炭产量的52%。
近几年,传统的活性炭生产强国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活性炭生产呈现出逐步减少的态势,中、低档品种十分很少甚至已经基本不生产。
从其市场需求角度看,由于活性炭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活性炭产品的应用也不断深化,尤共是在汽车工业、溶剂与废气回收工业、空气净化工业、食品工业、水处理等行业的兴起,使活性炭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目前,世界活性炭工业生产呈现出如下特点:1) 世界活性炭的工业化生产已从西方转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这种产业的转移在21世纪中期将持续进行;2)全球范围内日渐严厉的环保法规使得活性炭的需求进一步增长,水处理行业一直是活性炭消费的巨大市场,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增长领域;3)其它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包括气体处理市场,美国在此领域的消费量中期内将增长5%;4)最大的潜在活性炭应用市场是燃煤火电厂所排放气体的净化,预计美国在此领域的活性炭需求到2014年将达到42万吨;5)由于人们对可能的生化恐怖袭击高度关注,核、细菌以及化学防护过滤器和个人防护服装对活性炭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
三、我国活性炭产业的发展趋势活性炭产业终端需求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我国活性炭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活性炭产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生产规模大型化。
目前国内活性炭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经济实力不强,只能依赖资源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不但企业自身很难有大的发展,而且也很难与国外的大型活性炭企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