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居活动所引起的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农业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
本文将从污染来源、影响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进行研究。
一、污染来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农田面源污染和养殖业面源污染。
1.农田面源污染农田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和水体遭受的污染。
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农业活动排放的污染物。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农田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导致土壤污染,水体中农药、兽药残留严重影响水质。
2.养殖业面源污染养殖业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畜禽粪便和饲料残渣的大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养殖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土壤污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水体污染不仅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大气污染直接影响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2.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受害者首当其冲的是农民和附近居民。
长期接触受污染的农产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3.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也会给环境修复和治理带来巨大的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业竞争力。
三、解决措施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加强监管管理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的监管管理,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限值和准入标准,对排放超标的企业给予严格的处罚和惩罚,使其承担相应的环境治理责任。
《2024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范文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我国人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稳定的生活基础。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并探讨相应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二、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1. 污染来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排放、农田地表径流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等。
2. 分布特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地域性特征,主要分布在西南丘陵山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等农业生产密集区域。
3. 影响范围: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还对土壤和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1. 水体污染: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随雨水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2. 土壤退化:长期的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严重。
3.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1. 减量施用化肥技术:通过科学施肥、精准施肥等手段,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
同时,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改善土壤结构。
2. 高效低毒农药研发与应用: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
3.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采用清洁养殖技术、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减少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4. 农田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等措施,减少农田地表径流,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5.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系统,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五、结论与展望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峻,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减量施用化肥技术、高效低毒农药研发与应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面源污染的名词解释

农业面源污染的名词解释一、引言农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经济支持,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一大关注焦点。
本文将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详细解释,探讨其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以期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土地利用、农业繁荣、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因素导致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
它源于农业活动的非点源,包括农田排放的氮、磷、农药残留等物质,经由水流、风力等方式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中,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1. 农田利用不当: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田的不合理利用,包括过度耕种、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轮作制度等。
这些行为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增加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进而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潜在风险。
2. 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常常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这些化学物质在农田中残留并随着水流和雨水进入水体中,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蓝藻爆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 水源管理不善:农业需要大量用水,而农民在进行灌溉时往往没有科学合理地管理水资源。
作物灌溉和农田排水的不当操作导致了水源的污染和浪费,加剧了农田面源污染的程度。
四、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1. 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田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导致水质下降,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2. 土壤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土壤酸化、重金属含量升高和微生物活性下降等。
这不仅降低了土壤肥力,也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3. 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破坏。
化肥和农药残留会杀死许多有益的昆虫和微生物,破坏自然食物链,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五、农业面源污染的解决方案1. 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农民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土壤状况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过量使用的情况。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农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部门之一,然而,农业活动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指的是来自农业土地和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通过径流进入水体,进而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首先,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质方面。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等会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导致水质恶化。
农药和化肥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和重金属,它们会破坏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同时,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引发寄生虫疾病和水中藻类爆发等问题,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会破坏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农业活动中的污染物不仅直接危害水生生物,还对它们的栖息地造成破坏。
例如,过量的氮和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现象,水中藻类繁殖过多,会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缺氧,对鱼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威胁。
此外,农田灌溉用水的使用量增加,导致水体流量减少、水位下降,在水源中破坏了许多水生动植物的迁徙和繁衍。
另外,农业面源污染还会影响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水体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净化水质、水源供给等重要功能。
然而,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去除污染物,从而造成水质恶化。
同时,污染物的输入还会破坏水体的水生植被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减少水体的保持水源的能力。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人类的生活、农业和工业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农田管理,合理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通过科学施肥、旋转耕作等方法减少农田的养分流失,避免污染物进入水体。
其次,加强农畜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建设农田生态环境工程,将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农业活动中的甲烷、氮氧 化物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对农产品质量的危害
农产品安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 可能积累在农产品中,威胁消费者健康。
农产品品质下降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农产品营养成分减 少,口感变差。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不符合国际市场标准,影响出口和竞争力。
推广价值
成功的治理模式具有推广价值,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治理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评估方法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污染物减排量 、环境质量监测、居民满意度调查等。
VS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各 方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治理措施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农业生产者和公众宣 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提高环保意识。
培训农业生产者
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和环保知识培训,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和治理技 能。
0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当前治理的难点与问题
污染源复杂多样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广泛,包 括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废弃 物、农田残留物等,治理难度
改进农田排水系统
优化农田排水沟渠设计,减少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防 止污水进入水体。
生态补偿措施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对采取环保措施的农业生产者给 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励其积极 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生态补偿模式
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 ,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生态补偿模 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宣传教育措施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

( 一) 分 散 性
从 源 头上 控 制农 业 面 源 污 染 的发 生 .改善 和运 输 成 本高 、 还 田费 力 , 大 多 数畜 禽 养 殖 可 降 解 。长 期 堆 放 于 河 道 边 的生 活 垃 圾 ,
困境 : 防 治 对 策
而 并 非 作 为 肥 料 资 源 进 行 回收 和 再 利 用 . 来 源 还 包 括 农 膜 的不 合 理 使 用 。
城 乡建设
水环境 的影 响及其 防治
■ 李 冠 杰 郑雅 莉 范 彬
摘要 :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对 水环 境 的 影 响 以 及 由此 导致 的 “ 水 污染 ” 已成 为 目前 我 国 范、 环 境 立 法 不健 全 、 技术措施不到位 、 体
( 二) 畜 禽 养 殖 污 染
作 为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和 推 动 城 乡发 排 放 污 水 , 主要 来源 于厨 房 、 浴室和厕所 , 候 的 不 同 而 呈 现 空 间 异 质 性 和 时 间 不 均
展 一 体 化 的重 点 。然 而 , 我 国农 业 面 源 污 其 中厨 房 和 洗 浴 污 水 大 多直 排 户外 . 厕 所 匀性 分 散 性 导 致 污 染 的地 理 边 界 与 空 间
( 一) 农 药、 化 肥 污 染
不确 定 因 素 较 多 。例 如 , 农 作 物 的 生长 过
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农药 、 化 肥 的不 年 来 农 村 生 活 污 水 处 理 设 施 投 入 和 污 水 程 不仅受 土壤结 构 、 降水量 、 温 度等 自然 合 理 施 用 所 导 致 的农 业 面 源 污 染 是 造 成 处 理 率 有 较 快 增 长 . 而且 受耕作方 式 、 生 产 资 料 但 仍 因 各 种 原 因得 不 要 素 的 影 响 . 农 村 水 环 境 污 染 的重 要 原 因 。2 0 1 2年 . 我 到 合 理 、 有效的控制 。 国氮肥 以 6 3 8 3 . 7万 吨 的 总 消 耗 量 位 居 世 界 首 位 ,磷 肥 的 总 消 耗 量 也 同 时 达 到 了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全球各地对于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然而,由此带来的农业活动也大量产生了污染物,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就是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田、牲畜养殖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点源排放,通过土地流失、径流等途径进入水体,对水质造成污染的过程。
这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就是农业化学物质和养殖废弃物。
首先,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对水质造成了直接影响。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民们广泛使用农药和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然而,这些农业化学品往往通过冲洗、滴漏等方式进入地下水和河流,对水源造成了污染。
农药中的农残物质、有机磷化合物等会使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肥中的氮、磷等有机物会促进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产生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富氧现象,进而引发水华和死亡区域的形成。
其次,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粪便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
这些废弃物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会对周围的水体产生不良影响,使得水质恶化。
同时,养殖废弃物中的大量氮、磷等养分会通过冲洗、雨水等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域中富营养化的问题,导致水体无法供给健康的生物生活所需氧气。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水质的恶化会使得水的饮用安全受到威胁。
大量的农药和化肥残留使得水源中的有机物浓度升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其次,水质的污染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影响。
水体富氧和水华等现象,破坏了水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和生态系统的损坏。
此外,水体的富营养化还有可能引发蓝藻等毒素的产生,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
严格控制农化品的使用量和排放,规范喷洒和施用的操作方法,定期检验农产品中的农残物质含量。
其次,加强农畜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推广先进的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如生物发酵、沼气池等,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减少对周围水体的污染。
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三)农药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1、农药喷洒污染空气 2、容易扩散,污染范围加大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养殖气体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1、散发恶臭气体、影响畜禽生长发育 2、影响人类健康
一、种植业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 农膜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1、给土壤带来白色污染 2、破坏耕层结构 3、影响土壤通气、水肥传导、容重、比重、孔隙度和含水量 4、残膜降解释放有害物质,逐年积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农膜中的有机物通过土壤会给农产品带来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一、种植业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4)形成“绿色浮渣”后,水下藻类因得不到阳光照射而呼吸水内O2,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水内O2会渐少,水内生物会因O2不足而死亡。死去藻类和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
地表淡水系统中,磷酸盐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在海水系统中往往 是氨氮和硝酸盐限制植物的生长及总生产量。导致富营养化物质,往往是 这些水系统中含量有限营养物质。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三) 抗生素等饲料添加剂对水环境的影响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1、滥用抗生素及添加剂,严重影响饲料安全性和畜禽健康,污染环境 2、造成动物性食品的严重污染和残留 3、随粪便排出后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中耐药菌数量的显著增加 4、对水环境潜在的不良作用 5、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等造成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
水体中藻类本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蓝藻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征兆,随富营 养化发展,最后变为以蓝藻为主。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 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DO或被厌氧微生物分 解,不断产生H2S等气体,从两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 物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氮、磷等 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 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含量升高。
三、水 4、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p34) 5、污染产生的方式包括4种 (1)直接投入悬浮物、总氮、总磷 (2)水生生物的代谢和分解 (3)水产养殖密度过大 (4)防病治病
(1)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无机肥)、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 农用化学物质
(2)农业自身废弃物处置不当、资源化利用率低
生长调节剂
农业废弃物
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据统计,全国受“三废”和农药污染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16%,约1/5。其 中不同程度的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93.3万公顷。 每年因不合理施肥流失的氮超过1500万吨; 每年污水排放量约350亿吨,其中80%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地表水体和地 下水;污水灌溉面积占全国总灌溉面积7.33%; 每年畜禽粪便排放量近30亿吨,无害化处理不足5%; 每年40万吨农膜废弃在农田里; 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超过2000万公顷。
面源污染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面源污染 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农业污染加重:
4、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已是保障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一、概述 1、概念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农
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2、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指由于大量氮、磷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 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 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过程 。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三)农药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1、农药喷洒污染空气 2、容易扩散,污染范围加大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养殖气体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1、散发恶臭气体、影响畜禽生长发育 2、影响人类健康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多污染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农业生态系统复杂的立体复合污染,农业生 态环境和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农产品源头污染主要包括受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污染与在生产过 程中不合理或非法使用的投入品或添加剂等影响。就农产品安全质量受农 业生态环境污染影响主要是指水、土、气等环境的污染;而不合理或非法 使用投入品给农产品安全质量带来的危害,其严重性易于理解,如高残留高 毒农药、兽药的使用、瘦肉精等激素的使用等。
一、种植业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二)农药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1、破坏土壤功能 2、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 3、威胁微生物多样性 4、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一、种植业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 农膜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1、给土壤带来白色污染 2、破坏耕层结构 3、影响土壤通气、水肥传导、容重、比重、孔隙度和含水量 4、残膜降解释放有害物质,逐年积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农膜中的有机物通过土壤会给农产品带来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一)水产养殖污染的产生途径 1、人工投饵 2、鱼类排泄、残饵等沉降
三、水产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二)水产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1、投放饵料、鱼用药物等,导致养殖水体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鱼用营
养物质和鱼药等大量增加,造成水环境污染 2、投放有机肥,分解消耗水中大量氧气,产生氨氮、亚硝酸盐、沼气等有害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五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
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汤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
水和其他原因,污染物经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地表水体和地下水。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二) 畜禽粪便中病原微生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1、多种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鸡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鸡传染性支
气管炎、禽流感、马立克病毒、蛔虫卵、球虫卵等 2、成为病原菌的传染源,造成疫病传播,影响畜禽健康和人类健康,导致人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
水体中藻类本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蓝藻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征兆,随富营养 化发展,最后变为以蓝藻为主。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他 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DO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 不断产生H2S等气体,从两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 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氮、磷等营养物 质释放入水中,供新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 切断外界营养物质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一、种植业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一)肥料对水环境的影响 1、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核心问题:水体氮磷富营养化;海洋赤潮、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2、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械清洗等。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养殖模式:家庭散养转向规模化、集约化 对水环境影响:地表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累积、重金属、病原微生物、抗
生素及饲料添加剂的污染 (一)畜禽粪便中氮、磷对水环境的影响 1、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的2-3倍 2、影响:地下水硝酸盐富集和富营养化 3、进入水体途径:饲养过程直接排放;在堆放储存和不合理施肥过程中因降
一、种植业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四)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1、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2、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酸碱盐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4、其他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畜禽粪便重金属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1、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 2、协同作用,危害增强 3、土壤和作物富集,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二)畜禽粪便病原微生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1、导致土壤微生物污染 2、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构成极大的威胁 3、对特殊流行性疾病的流行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3、历史沿革 (1)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不突出 (2)70年代后,太湖、巢湖等重要水体水质不断下降,90年代降至V类和劣V
类,见P23表2-1。 (3)进入21世纪,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淮河、汉江、珠江、三峡库区
等水域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依然严峻。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一、种植业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农田气体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1、农业生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 2、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秸秆焚烧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资源浪费,污染环境 2、产生烟雾威胁人体健康,造成空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 3、对温室气体的贡献
二、畜禽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四) 粪便中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影响 1、重金属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和难降解性,积累到一定的限度会对水体-水生植
物-水生动物产生严重危害,并可能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2、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产生影响、整个结构、功能受损,最终崩溃。
三、水产养殖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四、其他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对水环境的影响
1、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不完善 2、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主河道或降水径流进入 3、小企业生产废水就地排放进入污水沟或河道 4、农村生活垃圾未经处理,随意堆放倾倒现象严重,造成水体污染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一、种植业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化肥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1、氮肥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2、磷肥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钾肥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
地表淡水系统中,磷酸盐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在海水系统中往往是 氨氮和硝酸盐限制植物的生长及总生产量。导致富营养化物质,往往是这 些水系统中含量有限营养物质。
如:正常淡水系统中磷含量通常有限,因此增加磷酸盐会导致植物过度生长, 而海水系统中磷不缺,而氮含量却有限,因而含氮污染物加入就会消除这 一限制因素,从而出现植物过度生长。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废水 及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 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个体数 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种类则渐少。
太湖
巢湖
4、水体富营养化认定指标
多数学者认为: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原因,其中以磷 为关键因素。影响藻类生长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如阳光、营养盐类、 季节变化、水温、pH值及生物本身相互关系)极为复杂。因此,很难预测藻 类生长趋势,也难以定出表示富营养化的指标。
目前一般采用的指标:水体中氮含量超过0.2-0.3ppm,BOD大于10ppm,磷含 量大于0.01-0.02ppm,pH值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超过10万个,表征 藻类数量的叶绿素-a含量大于10μ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