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心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主要体现在对()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反思过程C:评价过程D:教学过程答案:A2.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冯特C:詹姆斯D:桑代克答案:D3.裴斯泰洛齐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具体的阶段。

()A:对B:错答案:B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C:教育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答案:ABCD5.采用书面问答的形式,要求被试回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以获得被试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资料,该方法是()。

A:教育经验总结法B:访谈法C:个案法D:问卷法答案:D第二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有()。

A:见贤思齐B:望梅止渴C:谈虎色变D:蜘蛛结网答案:ABC2.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用于调节学习者内部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称为()。

A:认知策略B:言语信息C:运动技能D:智力技能答案:A3.经典性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的强度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是()现象。

A:分化B:消退C:恢复D:泛化答案:B4.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学习在性质上属于()。

A:经典性条件作用B:顿悟学习C:操作性条件作用D:观察学习答案:C5.孩子要在写完作业后才能看电视,这是强化中的()原理的应用。

A:分化B:普雷马克原理C:泛化D:负强化答案:B6.每周定时进行小测验属于强化的()。

A:固定比例强化B:变化时距强化C:固定时距强化D:变化比例强化答案:C7.普通人因为模范人物被表彰而受到鼓舞,向他们学习的现象,属于()。

A:直接强化B:反应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答案:C8.下列答案中哪一项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A:在课堂教学中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B:小白鼠走迷宫C:科学家做试验D:背乘法口诀表答案:A9.在下列哪个阶段儿童形成了物体守恒的概念()。

智慧树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被试是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或主线答案:错2.利用实验心理范式收集数据属于测评法答案:错3.蔡元培1917年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中国心理学诞生答案:错4.科学心理学与古代心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多了现象学和实证的研究方法答案:对5.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要有控制性答案:对6.()最早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可以测量的答案:孟子7.()将心理学研究设计和心理学统计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答案:变量8.科学研究的顺序正确的是()(1)选择对象(2)收集数据统计分析(3)证明假设(4)确定问题答案:41239.“心理学虽然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是()提出的。

答案:艾宾浩斯10.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概念有()答案:心理现象;统计分析;被试;实验设计第二章1.心理学实证研究的类型有答案:因果研究;相关研究2.探究引发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相关研究答案:错3.因果研究设计的方式是答案:平衡分组;非特异性选择4.多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用什么统计方式来进行分析答案:积差相关与多元回归5.探究强化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影响,强化和绘画兴趣分别属于答案:引发变量;引发变量6.探究不同噪音与灯光对工人工作效率的影响,其中噪音、灯光和工作效率都是引发变量答案:对7.探究两水平的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答案:t检验8.探究类型变量与类型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答案:卡方检验9.研究变量是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答案:对10.心理学研究中比较常见的数据类型是答案:自变量是类型数据,因变量是连续数据第三章1.类型变量的特征是间断性、有限性答案:对2.连续变量都可以处理为类型变量,但类型变量不一定都能处理为连续变量答案:对3.两水平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方法有哪些?答案: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t检验4.类型变量被人为划分成二分变量,那么该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采用答案:二列相关5.类型变量本身就是二分变量,那么该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采用答案:点二列相关6.将类型变量按水平分为多个组,比较多组被试在连续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答案:方差分析7.下列哪种是属于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的研究设计答案:家庭教养类型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自信心高低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8.探讨多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时,只作相关设想应如何进行?答案:在相关矩阵的基础上做因素分析,形成因素负荷矩阵;形成变量间的积差相关矩阵,展示出两两变量间的相关;统计各变量间的两两积差相关系数9.探究多个类型变量与1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时一般只作相关设想答案:错10.探究多个类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卡方检验答案:对第四章1.随机分组设计可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答案:错2.说明了期望的重要性的效应是?答案:皮格马利翁效应3.考察学习方式(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和授课方法(传统型、创新型)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一共有几个实验条件?答案:44.当项目数较多时采用何种方法平衡实验处理?答案:随机化法5.组内因素与引发变量的组间因素的混合设计的统计方法采用的是:答案: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6.系统误差存在于每一次测量和研究结果当中,只影响效度,不影响信度。

智慧树答案走近心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走近心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 4记录脑电活动中,由物理刺激产生的电活动,也被认为外源性成分。

()答案:对2. 5 当测量范围内,大脑区域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时, 磁共振信号升高。

()答案:错3. 6 运动可以立刻提升我们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

()答案:对4. 7 研究发现,成瘾问题可能是由于线索显著性产生的,即成瘾物质在个体生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

()答案:对第二章1. 口语报告法指被试在解决某项问题时“出声思考”其思维内容,又称为“口语资料分析法”或“出声思维法”。

()答案:对2. 脑波图属于静态造影技术()答案:错3. 知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答案:对4. 提取是指把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感觉记忆中的过程。

()答案:错5. 纠正不正确的目击者证词的方法之一是目击者选出嫌疑犯后需要立刻评定选择确信度。

()答案:对第三章1.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答案:霍尔2. 个体与年龄有关的变化到底是可以划分为一些有关联的等级,还是仅仅只能进行种类的划分。

这是人类发展中关于()的争论。

答案:连续或非连续3. 能进行正常语言沟通和无认知损伤的自闭症儿童,常被称为( )。

答案:高功能自闭症4. 儿童在没有见过、没有亲身体验过或不能直接接触的情境中扩展他们的具体运算推理能力的思维阶段是()。

答案:形式运算阶段5. 婴儿的第二个重要任务是理解他也是世界当中的一个物体,这是指自我意识中的()答案:客体我6. 与年龄有关的三种不同的变化种类是()。

答案:常规年龄阶段变化;常规历史性变化;非常规变化7. 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是从受精卵到死亡的不断演进的过程,是一个由()影响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模型。

答案:心理;生物;社会第四章1. 属于外在归因的是()。

答案:运气2. 华生认为个体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就有可能形成什么样的人格。

()答案:对3. 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需要是()。

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4. 分离抚养的同卵双胞胎如果人格很相似,说明()。

心理学(天水师范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心理学(天水师范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心理现象B:心理过程C:个性D:心理概念答案:A2.在心理学的历史上,下列人物中,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的()A:巴甫洛夫B:华生C:弗洛伊德D:冯特答案:C3.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A:因变量B:人脑C:客观世界D:自变量答案:AD4.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试的行为做系统的观察、测量和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研究的方法,属于()。

A:测验法B:实验法C:访谈法D:观察法答案:D5.实验法可分为( ) 。

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C:情景实验法D:参与试验法答案:AB6.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有怎样的客观现实必定会产生怎样的心理。

()A:错B:对答案:A7.脑干是脑的最复杂部分。

()A:对答案:B8.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马斯洛()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三部分构成。

A:潜意识B:后意识C:零意识D:有意识答案:A2.维果斯基提出了()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观点。

A:研究B:认知C:学习D:教学答案:D3.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A4.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思维为主。

但这种思维仍然与()相联系的,具有较多的具体形象性。

( )A:直观动作;理性经验B:抽象逻辑;理性经验C:抽象逻辑;感性经验D:直观动作;感性经验答案:C5.儿童在集体生活中能培养哪些良好的品质?()A:发展了友谊,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B:增进与同伴的感情C: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性格D:学会承担责任答案:ABCD6.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新特征逐渐占据优势地位时,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出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B:对答案:A7.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结构部分,是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

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精选全文

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二章1、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本质相同。

A.对B.错答案:对4、谈虎色变是第一信号系统。

A.对B.错答案:错5、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这种反射是()。

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非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第三章1、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合称五大感觉。

AA.对B.错4、绝对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A.对B.错5、知觉就是多种感觉的相加。

BA.对B.错第四章1、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连续下去,这主要是由于( A )A.记忆的作用B.知觉的作用C.感觉的作用D.联觉的作用2、感觉记忆的编码方式是( A )A.按刺激物的物理特征进行编码B.语义编码C.语音编码D.命题编码3、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种效应成为( C)A.过度学习效应B.记忆的首因效应C.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D.记忆的近因效应4、斯伯林的部分报告法是为了研究( A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5、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不包括( A )A.回忆、再认B.残图再认C.词干补笔D.模糊字辨认第五章1、民间根据“月润而风、础润而雨”判断天气,体现了思维的特点(A)。

A.间接性B.概括性C.直接性D.具体性2、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这是思维的(C)。

A.间接性B.概括性C.合理性D.整体性3、创造性思维是(A)。

A.发散思维的表现B.直觉思维的表现C.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D.想象力的表现4、小学生的思维(C)。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5、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

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D)。

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 洛克B: 冯特C: 笛卡儿D: 缪勒正确答案:冯特2、心理现象按照从动态到稳态的维度,可以分为()。

A: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B: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C: 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正确答案: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3、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能力、气质、性格C: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正确答案: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4、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正确答案: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5、在某项教学策略改革的实验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属于()。

A:自变量B:因变量C:额外变量D:无关变量正确答案:自变量第二章1、脑干的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小脑B:延脑C:脑桥D:中脑正确答案:延脑,脑桥,中脑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有了健全完整的大脑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脑神经一共有()对。

A:10B:12C:13D:14正确答案:124、“谈虎色变”和“谈梅生津”都是()的表现形式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正确答案: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5、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A:惩罚B:强化C:操作D:联想正确答案:强化6、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有了相同的客观刺激物的作用就一定能产生相同的心理现象。

A:对B:错正确答案:错第三章1、用刀子沿着玻璃边擦出来的吱吱声,往往会使许多人的皮肤产生寒冷的感觉,这是()。

A:联觉B:感觉对比C:感觉后效D:感觉适应正确答案:A2、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 )A:低B:高C:不变D:U形变化正确答案:B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表,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正确答案:A4、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是()A:联觉B:感觉后效C:感觉对比正确答案:B5、把一个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这是()A:联觉B:感觉后效C:感觉对比D:感觉适应正确答案:C第四章1、所谓“潜移默化”是通过()实现的A:无意识记而接受的B:有意识记而接受的C:无意回忆而接受的D:有意回忆而接受的正确答案:A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D:逻辑记忆正确答案:A3、一般来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运动记忆正确答案:B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非常大B:非常小C:5-9D:5-9个组块正确答案:C5、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心理学》(《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名词解释1.意识和无意识 P6-72.实验法P133.测验法P144.条件反射P525.感觉后像P666.感受性P657.记忆P768.表象P799.内隐记忆P8510.遗忘P92二、填空1. 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两大支柱。

2.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独立。

4.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行为只是刺激-反应的简单模式。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修正了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5.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6.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7.斯滕伯格认为短时记忆提取信息或检索信息的形式有三种,一是_同时扫描,二是_自动停止系列扫描_,三是完全系列扫描。

8.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测验法有三个特点: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4.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立。

(×)5.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幻觉。

(×)6.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7.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

(√)8.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舌尖现象属于后者。

(×)9.干扰抑制说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学院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学院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学院哈尔滨学院第一章测试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答案:冯特2.研究心理现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避免主观臆断,这是遵循研究的答案:客观性原则3.采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做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属于答案:测验法4.强调性欲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观点的心理学派是答案:精神分析5.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答案:大脑左半球6.心理学就是收集人们对心理现象认识的经验的学科。

答案:错7.研究心理现象时,所有的研究必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而不能有害,这是发展性原则。

答案:错8.打过针的儿童再去医院见到穿白大褂的大夫或护士就哭,这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答案:错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前运算阶段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

答案:对10.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个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临近中午下课时,肚子感觉到饿,属于答案:机体觉2.张阿姨给儿子买了一个可以调节亮度的台灯,当儿子长按灯控按钮,直到灯光从无光亮到感觉到有光亮时停止,儿子对这种刚刚能觉察出光的强度的感觉能力,称为答案:绝对感受性3.老师上课写粉笔字时,手指甲不小心刮到黑板上产生的声音,常会使学生产生鸡皮疙瘩。

这属于感觉的答案:联觉4.一扇门,随着开合角度的不同,画家可能会在画板上呈现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种四边形图案,但画家仍把这扇门认为是长方形的。

这反映的知觉的特性是答案:恒常性5.应聘人员在面试前,总是会精心挑选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妆容,以使自己能够在面试时给主考人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这是应聘人员利用了社会心理效应的答案:首因效应6.看见一朵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 洛克
B: 冯特
C: 笛卡儿
D: 缪勒
正确答案:冯特
2、心理现象按照从动态到稳态的维度,可以分为()。

A: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C: 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
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正确答案: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3、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能力、气质、性格
C: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正确答案: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4、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正确答案: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在某项教学策略改革的实验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属于()。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无关变量
正确答案:自变量
第二章
1、脑干的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小脑
B:延脑
C:脑桥
D:中脑
正确答案:延脑,脑桥,中脑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有了健全完整的大脑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脑神经一共有()对。

A:10
B:12
C:13
D:14
正确答案:12
4、“谈虎色变”和“谈梅生津”都是()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5、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
A:惩罚
B:强化
C:操作
D:联想
正确答案:强化
6、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有了相同的客观刺激物的作用就一定能产生相同的心理现象。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三章
1、用刀子沿着玻璃边擦出来的吱吱声,往往会使许多人的皮肤产生寒冷的感觉,这是()。

A:联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感觉适应
正确答案:A
2、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 )
A:低
B:高
C:不变
D:U形变化
正确答案:B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表,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正确答案:A
4、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是()A:联觉
B:感觉后效
C:感觉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