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试题

合集下载

中兽医(附答案)

中兽医(附答案)

一、A型题(每题1分,共计60分)1、中兽医学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是指〔4 〕①整体观念和阴阳学说②整体观念和五行学说③阴阳五行学说④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⑤脏腑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2、可以用阴阳互根观点来解释的是〔4 〕①热者寒之②寒极生热③阴中求阳④阳损及阴⑤阴平阳秘3、一奶牛胃热重用生石膏后出现腹泻,当属〔4 〕①重阴必阳②阴胜那么寒③热极生寒④阳消阴长⑤阴阳离散4、属于阴阳偏胜的治疗原那么的是〔2 〕①阳中求阴②寒者热之③阴中求阳④阳病治阴⑤阴病治阳5、以下药物中,以药性划分属于阳的药物是〔5 〕①黄连②苦参③白头翁④大黄⑤山药6、五行的相生规律是〔 4 〕①木土水金火木②水火木金土水③金木水火土金④火土金水木火⑤土金木水火土7、五行之土不包括〔3 〕①五体之肉②五志之思③五化之收④五色之黄⑤五方之中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4 〕①酸先入肝②辛先入肺③咸先入肾④甘先入心〔脾〕⑤苦先入心9、不属生克规律的治法是〔 5 〕①佐金平木②培土生金③益火补土④滋水涵木⑤引火归元10、五行之中肺气缺乏,可见〔3 〕①水侮金②火侮金③木侮金④土侮金⑤金侮木11、用生克乘侮理论来说明,肾病影响及肺属于〔3 〕①相侮②相乘③子盗母气④母病及子⑤相克12、临床见肝气横犯脾胃,其传变关系是〔4 〕①母病及子②相侮③子盗母气④相乘⑤相生14、根据“虚者补其母〞的治法是〔 4 〕①疏肝键脾②泻南补北③平木佐金④健脾化痰⑤清肺泻火15、构成动物有机整体中心的是〔2 〕①脑②心③五脏④六腑⑤经络系统16、“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是指〔 1 〕①五脏②六腑③奇恒直腑④脏腑⑤经络17、肾之在液为〔3 〕①涎②汗③唾④泪⑤血18、具有“华盖〞之称的是指〔 3 〕①心②肝③肺④脾⑤肾19、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可产生的病理产物是〔 1 〕①痰饮②瘐血③结石④气滞⑤积食20、一奶牛发情紊乱,首先考虑以下功能异常的脏器是〔1 〕①肝、肾②肾、心③肝、脾④心、肺⑤肺、肾21、喜卧不喜站,应首先考虑〔1〕①脾不健运②心阳不振③肺气不宣④肝气不疏⑤肾不纳气22、肾阳的生理效应不包括〔 3 〕①化气②温煦③固摄④推动⑤兴奋23、不是三焦的主要生理的是〔5 〕①是卫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②是气化的场所③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④疏通水道,运行水液⑤能主持和调节全身之气机24、气的气化作用是指〔5 〕①气机的变化②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③谷料转化为精气④水液转化为津液⑤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25、脾气不能升清,称为〔 2 〕①气脱②气陷③气闭④气直溜⑤气缓26、“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依据是〔4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载气⑤津能化气27、贫血时,常在补血药物中配伍益气之品是因为〔 2 〕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能载气⑤血为气母28、剧烈腹泻时不可轻用〔2 〕①补气剂②发汗剂③养阴剂④生津药⑤补血药29、后肢的三条阳经的走向是〔 2 〕①从头走后肢②从后肢走头③从头走前肢④从前肢走头⑤从后肢走腹30、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3 〕①督脉②任脉③冲脉④带脉⑤血脉31、“一源而三歧〞的三条脉是〔1 〕①督、冲、任②任、冲、带③冲、督、带④任、督、带⑤阴跷、阳跷、冲32、易伤肺阴的邪是〔5 〕①火②唳气③风④暑⑤燥33、中寒是指〔2 〕①寒邪伤于肌表,郁阻卫阳②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③内生之寒④感受外寒⑤寒邪直中脾阳34、既能耗气伤津,又常挟湿邪侵犯机体的邪气是〔4 〕①火②燥③风④暑⑤寒35、“内伤七情〞,影响脏腑气机,以下描述不对的是〔1 〕①恐那么气乱〔下〕②悲那么气消③思那么气结④怒那么气上⑤喜那么气缓36、“百病多由〔4〕作祟〞。

中兽医学习题集.

中兽医学习题集.

《中兽医学》习题绪论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首先提出“治未病”的以防为主的医疗思想,见于:()A.《伤寒杂病论》B.《内经》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2.设有专职兽医诊治“兽病”和“兽疡”是在:()A.宋代B.唐代C.西周D.秦汉之际3.我国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的书籍名为:()A.《内经》B.《伤寒杂病论》C.《厩苑律》D.《新修本草》4.《元亨疗马集》兽医教科书是:()A.《元亨疗马集》B.《新修本草》C.《司牧安骥集》D.《肘后备急方》5.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是:()A.《肘后备急方》B.《齐民要术》C.《痊骥通玄论》D.《元亨疗马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中兽医的基本理论导源于《》一书。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该书收载药物种。

3.我国在代由朝廷颁布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

4.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是和。

5.奠定中医和中兽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主要见于编著的《》一书。

6.我国最早的官办兽医教育的开端是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什么是症、证、病?三者之间关系如何?2.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2.怎样理解辨证论治?第1章阴阳五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A.绝对的B.有条件的C.单方面的D.量变的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A.阴阳对立B.阴阳依存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3.心病传变到肺属于五行的:()A.相乘关系B.母病及子关系C.子病及母关系D.相侮关系4.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水为火之所不胜B.金为土之子C.木为水之子D.土为水之所胜5.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A.抑木扶土B.培土制水C.滋水涵木D.佐金平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五行相生关系又叫____关系。

中兽医考试题整理(含答案)

中兽医考试题整理(含答案)

中兽医考题整理一、填空题1.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我国最早的兽医教科书是_《司牧安骥集》__由唐人_李石__编著3.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的阴阳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阴阳不和时,则表现为阴胜则内寒,阳胜则外热。

4.五行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

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泄为主。

6.元气发源于肾,宗气形成于肺,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

7.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宜。

8.六淫致病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邪。

9.在察口色过程中,口色是赤色的主热证,黄色是主湿证。

10.在诊脉的过程中,脉象是浮脉的主_表_证,迟脉的主__寒___证,洪脉的主_热_证11.八纲辩证中阴阳是辩证的总纲。

12.肝的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13.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肃降的意思。

14.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1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为通用,其中心藏神,肝藏血。

16.菊花的功效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

17.柴胡的功效是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18.大承气汤是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药物组成。

19.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20.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21.独活寄生汤的主治是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22.在常用药物中,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二、名词解释1、厩苑律:秦代颁布的最早的收益法规。

2、药蜜库:宋朝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兽医药房。

3、滋水涵木:治法名。

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

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4、扶土抑木:疏肝健脾相结合。

5、培土生金:土虚累及金,中兽医上由于脾虚出现累及肺的病症,采用健脾补气以益肺气。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中兽医学复习题
1. 中兽医学的定义是什么?
2. 简述中兽医学与西兽医学的主要区别。

3. 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4. 列举中兽医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

5. 描述中兽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法。

6. 阐述中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7. 列举至少五种中兽医学中常用的草药及其作用。

8. 解释中兽医学中的“气血津液”理论。

9. 简述中兽医学中的“脏腑经络”理论。

10. 描述中兽医学中的“六淫”理论及其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11. 列举至少三种中兽医学中常用的针灸方法及其适应症。

12. 阐述中兽医学在预防动物疾病中的作用。

13. 简述中兽医学在治疗动物疾病中的基本原则。

14. 描述中兽医学中的“辨证施治”原则。

15. 列举至少两种中兽医学中常用的外治法及其适应症。

16. 简述中兽医学在现代兽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7. 阐述中兽医学在提高动物福利和生产性能中的重要性。

18. 描述中兽医学在处理动物紧急病症中的应用。

19. 列举至少三种中兽医学中常用的复方制剂及其组成成分。

20. 简述中兽医学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兽医学试题

中兽医学试题

《中兽医学》试题一、填空题(28分,每空2分)1.脾气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胃气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

2.引经药中,咽喉病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肢病加__________,后肢病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色中,白色主_________________证,青色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

4.十二经脉运行中,头为诸___________之会,胸腹为诸_______________之会。

5.清热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五类。

二、选择题(30分,每题 1.5分,选全选对方可得分)1.顺气安胎的药是()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2.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3.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4.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5.主宰整个水液代谢全过程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肺E.肾6.四物汤由哪些药物组成()A.当归B.川芎C.白芍D.熟地E.甘草7.下列炮制法中,属火制法的是()A.炒黄B.泡C.蒸D.炒焦E.漂8.反甘草的药物有()A.大戟B.甘遂C.半夏D.知母E.贝母9.舌苔由厚变薄,表示()A.病由轻变重B.由重变轻C.病邪深入D.病邪渐退E.胃气亡失10.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药物是()A.麻黄B.桂枝C.防风D.柴胡E.连翘11.下列症状属阳范畴的有()A.结膜红黄B.鼻流清涕C.脉数D.精神沉郁E.小便清长12.属寒邪特性的症状有()A.凝滞B.致疼病C.收引D.阻遏气机E.趋下重浊13.属肺经病的症状有()A.咳嗽B.慢性出血C.拉稀D.鼻流清涕E.舌红肿14.下列药物性能属阴性的是()A.升浮B.沉降C.酸苦味D.温热E.归经15.下列功能,属脾功能的有()A.主疏泄B.主运化C.升清D.主宣降E.主血脉16.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是()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17.应用补法,应注意避免()A.出汗过多B.伤津C.闭门留寇D.滞胃E.出血18.药性“七情”中,临床用药应充分利用的是()A.相须B.相使C.相恶D.相反E.相杀19.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20.属补气药的有()A.黄芪B.黄芩C.大黄D.党参E.石决明三、简述题(25分,每题5分)1.简述气与血的关系。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中兽医学复习题中兽医学是一门结合了传统中医学原理和现代兽医学实践的学科,它利用中草药、针灸等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以下是一些中兽医学复习题,供学习和复习使用:一、选择题1. 中兽医学中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触C. 望、闻、触、切D. 望、闻、听、切2. 中兽医学中“五行”理论是指: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气D. 金、木、水、土、气3. 下列哪项不是中兽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A. 草药治疗B. 针灸治疗C. 手术治疗D. 食疗二、填空题4. 中兽医学认为,动物的健康状况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密切相关。

5. 中兽医学中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指根据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简答题6. 简述中兽医学中“阴阳平衡”理论在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7. 阐述中兽医学中“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如何指导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论述题8. 论述中草药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9. 论述针灸在中兽医学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治疗特定动物疾病中的应用实例。

五、案例分析题10. 假设你是一名中兽医,面对一只患有慢性消化不良的犬,请根据中兽医学原理,描述你的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题目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兽医学的基础理论、治疗方法以及临床应用。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中兽医试卷4套及答案

中兽医试卷4套及答案

中兽医试卷4套及答案《中兽医学》试题1一、填空(30分,每空0.5分)1、XXX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2、阴阳的关系有()()()()。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

4、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5、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

6、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的脏腑是()。

7、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

8、“齿为()之余”。

9、气的生理功能有()()()()()。

10、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

11、经络是()的通道。

12、一源三歧是指()。

13、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

14、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

15、白苔主()()证。

16、促脉呈()间歇;结脉呈()间歇代脉呈()间歇。

17、补气血以补()(脏腑)为主。

18、表里是辨别()()的两个纲领。

19、口舌生疮是()而至,治法是(),所选丹方是(),方药构成是()。

20、肝胆湿热用()(丹方)治疗;胃肠湿热用()(丹方)治疗;下焦湿热用()(丹方)治疗。

21、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

22、中医的八法是()。

23、中药炮制的目的()()()()。

24、咽喉病加();前肢病加();后肢病加();腰部病加(),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5、中药“国老”是指()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1、“动极者镇之以静”是用来讲明阴阳的()干系(1)对立(2)互根(3)消长(4)转化2、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属()(1)木(2)火(3)土(4)金(5)水3、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1)心(2)肝(3)脾(4)肺(5)肾4、“伤于()者,上先受之”(1)风(2)寒(3)暑(4)湿(5)燥5、黄色主()证(1)寒(2)热(3)湿(4)实(5)虚6、气滞性胎动不安用()(1)苏梗(2)黄芩(3)白术(4)砂仁(5)杜仲7、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1)起卧不安(2)四肢抽搐(3)神志不清(4)口渴贪饮(5)皮肤瘙痒8、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1)精神兴奋(2)脉象无力(3)呼吸低微(4)耳鼻发凉(5)午后潮热9、下列药物具有作用的是()(1)黄芩(2)大戟(3)桃仁(4)续断(5)桑寄生10、以下脏腑与呼吸亲昵相干的是()(1)心(2)肝(3)脾(4)肺(5)肾11、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1)黄连(2)黄柏(3)青皮(4)白头翁(5)黄芩12、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1)大黄(2)芒硝(3)辛夷(4)白芷(5)苍耳子13、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1)玉堂(2)通关(3)开关(4)锁口(5)百会14、四君子汤的方药构成是()(1)当归(2)白术(3)党参(4)甘草(5)茯苓15、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1)归脾汤(2)四君子汤(3)参苓白术散(4)四逆汤(5)四神丸三、判断(20分)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中兽医试卷4套及答案

中兽医试卷4套及答案

中兽医试卷4套及答案中兽医学》试题1一、填空(30分,每空0.5分)1、XXX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2、阴阳的关系有对立、互根、消长、转化。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生克制化和相生相克。

4、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藏精、制血;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物、传导。

5、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呼吸、气化、水液代谢。

6、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的脏腑是肾。

7、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降为主。

8、“齿为禾稼之余”。

9、气的生理功能有宣发、温煦、卫外、固摄、化生。

10、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补气能促进血的生成和循环。

11、经络是气血的通道。

12、一源三歧是指三条经脉从同一穴位起始,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分布。

13、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寒凝、痹阻。

14、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有情志、饮食、疾病、药物等。

15、白苔主寒证、虚证。

16、促脉呈有力间歇;结脉呈有力无间歇;代脉呈无力间歇。

17、补气血以补脾肺为主。

18、表里是辨别疾病的两个纲领。

19、口舌生疮是热毒所致,治法是清热解毒,所选方剂是黄连解毒汤,方药组成是黄连、黄芩、连翘、赤芍、薄荷、甘草。

20、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胃肠湿热用黄连瀉肝汤治疗;下焦湿热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21、治未病包括预防和调节两个方面。

22、中医的八法是汗、吐、下、温、清、补、攻、平。

23、中药炮制的目的是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药物性状,便于贮藏和使用。

24、咽喉病加桔梗;前肢病加白芍;后肢病加川芎;腰部病加羌活,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5、中药“国老”是指枸杞子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1、“动极者镇之以静”是用来说明阴阳的对立关系。

2、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属土。

3、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脾。

4、“伤于寒者,上先受之”。

5、黄色主湿证。

6、气滞性胎动不安用苏梗、砂仁。

7、下列症状属XXX特性者是起卧不安、四肢抽搐、神志不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兽医学》试题1
一、填空(30分,每空0.5分)
1、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2、阴阳的关系有()()()()。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

4、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5、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

6、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的脏腑是()。

7、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为主。

8、“齿为()之余”。

9、气的生理功能有()()()()()。

10、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

11、经络是()的通道。

12、一源三歧是指()。

13、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

14、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
()。

15、白苔主()()证。

16、促脉呈()间歇;结脉呈()
间歇代脉呈()间歇。

17、补气血以补()(脏腑)为主。

18、表里是辨别()()的两个纲领。

19、口舌生疮是()所致,治法是(),所选方剂是(),
方药组成是()。

20、肝胆湿热用()(方剂)治疗;胃肠湿热用()
(方剂)治疗;下焦湿热用()(方剂)治疗。

21、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

22、中医的八法是()。

23、中药炮制的目的()
()()()。

24、咽喉病加();前肢病加();后肢病加();
腰部病加(),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5、中药“国老”是指()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
1、“动极者镇之以静”是用来说明阴阳的()关系
(1)对立(2)互根(3)消长(4)转化
2、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属()
(1)木(2)火(3)土(4)金(5)水
3、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
(1)心(2)肝(3)脾(4)肺(5)肾
4、“伤于()者,上先受之”
(1)风(2)寒(3)暑(4)湿(5)燥
5、黄色主()证
(1)寒(2)热(3)湿(4)实(5)虚
6、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1)苏梗(2)黄芩(3)白术(4)砂仁(5)杜仲
7、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1)起卧不安(2)四肢抽搐(3)神志不清(4)口渴贪饮(5)皮肤瘙痒8、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
(1)精神兴奋(2)脉象无力(3)呼吸低微(4)耳鼻发凉(5)午后潮热9、下列药物具有堕胎作用的是()
(1)黄芩(2)大戟(3)桃仁(4)续断(5)桑寄生
10、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
(1)心(2)肝(3)脾(4)肺(5)肾
11、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
(1)黄连(2)黄柏(3)青皮(4)白头翁(5)黄芩
12、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
(1)大黄(2)芒硝(3)辛夷(4)白芷(5)苍耳子
13、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
(1)玉堂(2)通关(3)开关(4)锁口(5)百会
14、四君子汤的方药组成是()
(1)当归(2)白术(3)党参(4)甘草(5)茯苓
15、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
(1) 归脾汤(2) 四君子汤(3) 参苓白术散(4)四逆汤(5) 四神丸
三、判断(20分)
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五行中的相生与相克均属于正常现象。

3、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

4、穿山甲入药前需经沙炒。

5、气升降出入的场所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之中(间)。

6、头为诸阴之会。

7、后海穴在肛门上尾根下。

8、暑邪纯属外邪。

9、风湿症难愈的主要原因是湿邪存在的缘故。

10、“诸内腹痛,皆用元胡”。

四、简述(20分)
1、为什么说“汗为心之液”?
2、气与血的关系?
3、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4、下法与消法的同异?
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五、病例分析(15分)
乳牛,5岁,每日产奶60斤左右。

主诉,前几天天气突然变冷,从那以后该牛吃喝就差,还鼻流清涕,咳嗽。

当地兽医给打了一针,灌了一付药,仍不见好,故来此就诊。

现症检查:精神沉郁,营养不良,角温耳温偏高,咳嗽、气喘,鼻流黄色粘稠的鼻涕,口干而红,贪饮,粪便干燥,脉滑数而浮。

请回答:
1、该牛患得是什么证(请用八纲辨证)?
2、该牛患得是什么病(请用脏腑辨证)?
3、此时该牛的舌苔表现为?
4、治法?
5、方名及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