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加与减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知识点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知识点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知识点北师
大版
小学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大家要及时进行复习回顾,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做到温故知新,下面xx为大家带来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知识点,希望有助于大家掌握数学知识点。

数量关系式记忆:
①桃子的总数量-筐里桃的数量=篮子里桃的数量
篮子里桃的数量÷篮子的个数=每个篮子里桃子的个数
②鸭的数量×鸡是鸭的倍数=鸡的只数
鸡的数量+鸭的数量=一共的数量或鸡的数量-鸭的数量=多的数量
③大汽车的数量+小汽车比大汽车多的数量=小汽车的数量
小汽车的数量+大汽车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④甲的邮票数—乙比甲少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
甲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一共的邮票数
⑤上衣的价格—裤子比上衣便宜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一套衣服的价格
⑥上午借书的本数+下午比上午多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
上午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一天一共借的本数
xx为大家带来了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完数学知识点后及时的进行复习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效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3单元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3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 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四边形特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3.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4.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 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四边形特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3.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4.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四边形特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3.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4.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5.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三单元加与减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翰辰学校李道友组长一、连加: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逐步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再列出连加算式解答。

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二、连减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三、加减混合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四、里程表问题1、根据路线图计算两地间的路程,先要读懂里程表,把里程表和路线图结合起来,并在路线图中找出相应的部分,这幅路线图就起到了线段图的作用,有助于理解题意。

2、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3、根据里程表的读数或电表的读数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里程表的读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当天的读数—前一天的读数=当天行驶的里程数本月月底的电表读数—前一个月月底的电表读数=本月的用电量。

【素材积累】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1.1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知识点: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2、在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抄下来。

1.2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2、在除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1.3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混合运算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想先算加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搭建图形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观察图形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2.1看一看(1)(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知识点:1、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2看一看(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知识点:观察两个物体时,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第三单元加与减3.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加减法叫做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二级运算。

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一级运算(加减法)。

45、关于“0”的运算字母表示:a+0= a0乘任何数仍得0;字母表示:a×0=06、1乘任何数都得原来的数。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2.3.第三单元加与减1235-178-22=235-(178+22)2终点里程=起点里程+里程数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里程数第四单元乘与除1、乘数末尾有几个零,60×5=300.2、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零,20÷4=53、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变(被除数不为0),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被除数越小,商越小。

2、不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绳测法。

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1)绳测法,(2)尺测法。

4、用铁丝折成正方形或长方形,铁丝的长度就是围成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周长.5、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较短的一条).第六单元乘法1、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1)数位要对齐,计算时,从个位开始乘,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的数;(2)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3)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 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原数。

3、乘数的末尾有0,积末尾一定有0。

乘数的中间有0,积中间不一定有0,如:105×3=315。

4、两个乘数的和不变,则大小比较接近的两个数的乘积要大一些。

1+7=3+5,但是3×5>1×7小月30天:4、6、9、11特殊月:平年2月有28天。

闰年2月有29天。

4.四年一闰,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2020年、2024年都是闰年。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遇到末尾有2个0的整百年份,要将年份÷400,同样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6. 一年有4个季度,第一季度包括:1月、2月、3月,平年共计31+28+31=90(天),闰年共计31+29+31=91天;第二季度包括:4 月、5 月、6 月 共计:30+31+30=91 天;第三季度包括:7 月、8 月、9 月 共计:31+31+30=92 天;第四季度包括:10 月、11 月、12 月 共计:31+30+31=92 天.7. 小明今年12岁了,他只过了3个生日,他的生日是2月29日.8. 24时记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共计24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3单元 加与减_第01讲_加减计算(教师版讲义)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3单元 加与减_第01讲_加减计算(教师版讲义)

知识图谱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知识精讲一.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再用所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二.连减的计算方法: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计算三个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三.在计算连减时,如果两个减数加起来的和是一个整十或整百的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反过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时,如果被减数减去其中一个数的差是一个整十或整百数,可以从被减数里先减去这个数,再减去另一个数.典型例题(1)①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②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③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2)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白菜?(3)算一算,再进行验算.□名师学堂(1)①要知道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可以将两个年级各班捐书的数量分别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得到结论.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综合来看,三年级比四年级多捐7本书,所以三年级捐的书多一些.②要求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就要把三年级各班捐的书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方法一:脱式计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可列出两个竖式.方法二:列一个竖式计算.正确解答,(本)答: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③要求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就要把四年级各班捐的书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方法一:脱式计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可列出两个竖式.方法二:列一个竖式计算.正确解答,(本)答:四年级一共捐书310本.(2)理解题意.由图可知,菜地里原来有850棵白菜,第一车运走256棵,第二车运走280棵,求还剩多少棵.解决问题.方法一:从总数里减去第一车运走的棵树,再减去第二车运走的棵树,列式为.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计算.计算过程:列两个竖式计算.方法二:先求两车共运走多少棵白菜,再从总数中减去运走的棵树.因为先求运走的白菜的棵数,所以列式时要添上小括号,即.运算顺序: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计算过程:列两个竖式计算.验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验算.例如,用剩下的棵树加上第一车运走的棵树,再加上第二车运走的棵树,看是否等于总数.正确解答,(棵)或(棵)答:运走两车后还剩314棵白菜.(3)方法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计算过程:列两个竖式计算.方法二:把1000看成来计算,先算的结果,然后再加1,就是的结果.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验算.例如,用最后的结果加上其中一个减数,所得的和再加上另一个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1000.正确解答,或.三点剖析重点:探索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多种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式题.易错点:1.列一个竖式计算连加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习惯性地向前一位进1. 2.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忽略添加小括号后加减号的变化,导致结果错误.连加的计算方法例题例题1、看图列式计算.(1)【答案】386+386+94=866(个) 【解析】386+386+94=866(个)例题2、夏令营活动.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232124232225(1)6个队一共有多少人?(2)哪三个队合乘一辆车比较合适?请你给出一种方案.()队、()队和()队合乘一辆车;()队、()队和()队合乘一辆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连加:
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逐步脱式计算,
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
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
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
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
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
再列出连加算式解答。

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
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二、连减
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
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
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三、加减混合
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
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
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
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
助直观图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
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四、里程表问题
1、根据路线图计算两地间的路程,先要读懂里程表,把里程表和路线图结合起来,并在路线图中找出相应的部分,这幅路线图就起到了线段图的作用,有助于理解题意。

2、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3、根据里程表的读数或电表的读数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里程表的读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当天的读数—前一天的读数=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本月月底的电表读数—前一个月月底的电表读数=本月的用电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