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杜泊羊的利用状况分析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杜泊肉绵羊优良特性开发利用

杜泊肉绵羊优良特性开发利用

为了培育适应南非特殊环境的优质 肉羊 , 南非
采食 优 良特性、 存在缺陷尽可能的作一较全面的介绍 , 育种工作者把对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的适应性 、 并 对饲草无选择性作 为引人和培育新 品种的 对其纯种选育和杂交改 良 结合本人实践提些不成熟 能力强, 的建议 , 抛砖引玉, 以求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首要选育 目标。适应干旱和半 干旱气 使其这一宝贵品种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的排斥 。迫于市场压力 , 南非当局大力倡导 白人牧
为了使养羊界对杜泊 肉绵羊这一优 良品种有一 场主积极引进欧洲 良种羊 , 良当地羊 , 改 发展优质肉 全面的认识 , 更加科学合理的推广这一世界级 的优 羊 产 业 。 良肉绵羊品种 , 本文结合该品种在 国外的表现和 国 12 生态 抉择 . 内引种及改 良实践 , 对杜泊 肉绵羊 良 种培育 的沿革、
试验 , 发现用有角 陶赛特和南 非的黑头波斯母羊杂 2 7 繁 殖性 好 . 交效果最好 , 经过横交固定 , 14 年培育出杜泊 于 92
杜泊羊全年发情 , 月龄性成熟 , 月龄母羊可 3 6
肉绵羊。对南非 的肉羊业产生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配种 , 公羊不到 1 月龄可配种 , 2 且性欲强 , 良好的 在
南非环境优美 , 资源丰富, 独特的干旱和半干旱
喜的是近几年国内有好几家企业先后从澳大利亚 引 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灌木草场资源, 具备 了培育世界
进了杜泊 肉绵羊获得成功 , 并取得杂交改 良的显著 级 肉羊得天独厚的条件。南非在 2 世纪 3 年代, O O
成效 。可见 , 积极推广杜泊肉羊这一 良种 , 对发展舍 盛产的大量羊肉销往欧洲, 由于 肉色浅, 肌纤维粗 , 饲肉羊产业,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和肉羊产业协调发 优质 肉块 比例低 , 香味淡等原 因, 遭到整个欧洲市场 展有重大的生态效益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利用效果的观察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利用效果的观察
E m i : y n b o n c 1 6 c m - a a g a j a g @ 2 . o 1 i
黑龙江动物繁殖
第1卷 9
第6 期
2 1 年 01
补饲 后 自由采 食 少量 青贮 玉 米 。随 着年 龄 尾寒 羊 。每 只羊 日增重 为 :4 . 7g 4 . 7g 3 8 6 >3 3 6
01 r ,比小尾寒 羊 大25 m,也 就是说 杂 1 的 肉用特 点 比小尾寒 羊 明显 ,载 肉量增 多 .3c n .7c 代
了。另外 ,通过对3 个品种 的初产母 羊 ,第1 胎产 羔情 况的统计 比较 ,杂1 代初 产母 羊的产羔 率比杜 泊羊提 高 了4 . %。根据 屠宰 率的测定 结果也 可以发现 ,杂1 的屠宰 率比小尾寒羊 99 2 代 提 高 了1 7 . %,净 肉率提 高 了3 8 2 . %。 7 关键词 :杜 泊绵羊 ;小尾 寒羊 ;杂1 ;测定 代 中图分类 号 :¥ 2 . 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 79 (0 1 6 0 1 4 0 5 2 3 2 1 )0 — 0 卜0

是 以杜泊绵羊作为父本 ,小尾寒羊作为 母本进行 1 2 饲养管理 . 观 察 。为 了找 出杜 泊羊 、小尾寒 羊 、杜寒 杂 1 代 母羊将羔羊背毛 舔干后 ,逐只称重 ,测其体重 、 之 间生产性 能的不 同之 处 。为此 ,我们 在本场 同 体尺 ,然 后羔羊 随母羊 自由吃乳 。2 后与母 羊 0 d

营养水 平和 饲养 管理条件 下 ,在3 品种 的群 隔离饲养 ,并补饲颗 粒料 ,其颗粒料 的饲料配方 个
体 中选 择 了部分个体 、年龄 、出生 时间基 本相 同 详见表1 。 的羊 只 ,进行 了饲养试 验 。并进行不 同品种生长

圈养杜泊羊经济效益

圈养杜泊羊经济效益

圈养杜泊羊经济效益
杜泊羊是来自南非的肉羊品种,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采食能力强、适应性强、肉用特征明显等特征,颇受养殖户的青睐,那到底圈养100头杜泊羊一年有多少利润呢?
饲草料成本
①杜泊杂交羔羊1-4月龄平均每天饲喂0.35公斤羔羊料(4个月合计40公斤羔羊料),30公斤饲草(花生秧等较优质干饲草),羔羊4个月合计饲草料成本120元/羔羊。

②成年母羊每年成本400元。

③一头母羊每年产3头杂交羔羊的饲喂成本为:400元+ 120元*3头=760元。

毛利和净利
①用杜泊公羊杂交后每头寒羊毛利:杜泊杂交羔羊09年8月时的活重价格为8元/斤,80斤出栏杂交羔羊可售640元/头,一头寒羊每年可产3头杜泊杂交羔羊,毛利为1920元。

②用杜泊公羊杂交后每头寒羊净利=1920元—760元=1160元。

③1头杜泊公羊杂交30头寒羊母羊,总净利为=1160元*30头=34800元。

“品种+营养+防疫”的综合优势
①杜泊杂交后代可提前4-5个月出栏,可节省劳动力。

②每头杜泊杂交后代销售时可多卖160元,1头杜泊公羊配30头寒羊,年产90头羔羊时,可增加收入14400元。

③基础母羊掉膘少,可利用年限长。

④记住:品种+营养+防疫==效益。

杜泊绵羊各地杂交效果介绍

杜泊绵羊各地杂交效果介绍

图片:杜泊绵羊*呼伦贝尔羊杂交一代(5月龄)杜泊羊与呼伦贝尔羊经济杂交效果初探东营市超群畜牧有限责任公司陈华鄂温克旗畜牧工作站杜泊羊原产地南非,该品种羊具有产肉率高、繁殖性能强、增重速度快、胴体品质好等优良的肉用生产性能,还具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食草性广等特性。

该品种和无角多赛特都是由有角多赛特与其他品种杂交育成,培育的方向不同,杜泊羊是纯肉用型绵羊,而无角多赛特是毛肉兼用型绵羊品种。

尽管杜泊羊比无角多赛特早培育出来,但由于南非1994年之前与大多数国家没有外交关系,因而杜泊羊直到1996年才开始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关注,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为了促进呼盟肉羊产业的发展, 我们东营市超群畜牧有限责任公司与鄂温克旗畜牧工作站合作,引进杜泊肉用绵羊与呼伦贝尔羊进行经济杂交, 观察杂交后代在内蒙放牧的生产条件下,其适应性和肉用生产性能是否高于当地以往利用毛肉兼用型绵羊品种进行杂交的杂交后代。

2001年10月末至11月中旬(一个情期),利用杜泊公羊鲜精,采取母羊同步发情的方法,我们分别对20家牧户的2000头呼伦贝尔羊进行人工授精。

授精后的呼伦贝尔羊仍为完全放牧的饲养方式,没有补饲, 2002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产羔(当时的温度为零下十几度)。

经过对40头杂交羔羊进行测定显示,杂交公羔平均初生重4.6公斤, 杂交母羔初生重4.24公斤,杜泊杂羔羊与呼伦贝尔羊比较,初生重提高0.45公斤左右;1月龄体重,杂交公羔平均重10.72公斤,杂交母羔平均重9.98公斤,月龄日增重公羔220克,母羔180克; 4月龄断奶重,杂交公羔平均断奶重37.5公斤,杂交母羔平均重34公斤,比呼伦贝尔羊断奶重提高9-11公斤,断奶日增重公羔274克,母羔248克,日增重比呼伦贝尔羊高110克左右。

试验所用的杂交羊与当地羊的饲养条件完全相同,为全放牧、不补饲的饲养方式。

为了探讨分析杜泊杂羔羊的产肉性能,2002年9月28日,我们对10头5月龄杜蒙杂羔羊进行了屠宰试验,试验严格按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绵羊屠宰试验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杜泊羊改良本地小尾寒羊的效果分析

杜泊羊改良本地小尾寒羊的效果分析

杜泊羊改良本地小尾寒羊的效果分析作者:刘峰魏宝莹赵春铁马彬康耀宗宗明李广爱赵志姜永存赵春雷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第14期[摘要] 用杜泊羊为父本,以本地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

试验表明杂交仔一代表现出了较好的改良效果,生产性能指标显著提高。

[关键词] 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综合分析[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269-01吉林省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全市幅员面积5103平方公里,肉羊存栏达到了88.7万只,净肉率为35%左右,为了提高羊肉品质、产量,2011年在吉林省畜牧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利用优质杜泊羊和地方品种小尾寒羊杂交试验项目,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杂交模式的选择在我市的蛟流河乡、万宝乡选择了2个养殖场,每个场设立两组小尾寒羊对照组,每组50只以上,采用杜泊种公羊、小尾寒羊种公羊分别与小尾寒羊母羊分别进行杂交,杂交一代羔羊出生后,对出生,四月龄,六月龄进行生产性能测定,然后进行对比,比较出各阶段生产性能优劣。

2 测量方法及工具使用软尺、测杖进行体尺测量,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屠宰测定,屠宰率,胴体净肉率进行多次测量。

3 生产性能测定3.1 实验组:实验一组,分别选择两个养殖场,使用适应性强、抗病力高、胴体质量好的杜泊羊种公羊作为父本,与50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进行杂交。

实验二组,选择小尾寒羊杂交模式测定。

小尾寒羊公羊作为父本,选择50只小尾寒羊作为基础母羊进行杂交。

3.2 产羔后进行初生期、断奶期(4月龄)体尺测量此表测量结果表明,出生期检测:出生的羔羊腹围,体斜长均无显著差异;胸围测定杜寒一代优于寒寒一代;寒寒一代羔羊的出生重显著优于杜寒一代;4月龄断奶后检测,经过4月时间,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各项指标的试验数据比较,杜泊羊后代每天平均增长0.124公斤,小尾寒羊后代每天平均增长体重为0.101公斤,杜寒一代优于寒寒一代;杜泊羊后代每天平均体高增长0.141厘米,小尾寒羊后代每天平均体高增长为0.192厘米,寒寒一代优于杜寒一代;杜泊羊后代每天平均体斜长增长0.22厘米,小尾寒羊后每天平均体斜长增长0.18厘米,体斜长差异不显著。

杜泊羊在伊吾县羊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杜泊羊在伊吾县羊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杜泊羊在伊吾县羊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作者:许斌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6期最近几年,新疆伊吾县大力推进牛羊品种改良工作,组建牛羊核心群。

同时,结合2015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对盐池镇、淖毛湖镇施行整乡推进,前山乡、苇子峡乡、淖毛湖开发区施行整村推进。

计划通过品种改良工作完成完成羊人工授精5000只,胚胎移植500只,组建核心群17个,利用杜泊种羊改良当地生产母羊5万只,新增良种母羊31881只,力争全县羊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

1?伊吾县羊品种改良工作存在问题分析1.1?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地区畜牧兽医站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乡镇地区羊品种改良相对比较落后,先进的品种改良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

设备和器材落后,是制约先进改良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1]。

在某些乡镇,甚至没有专门的品种改良场所,在使用杜泊羊应对本地区母羊的品种改良过程中,很多改良人员都是在自家开展工作。

在这种落后的条件下进行品种改良,既不利于品种改良工作高效开展,也不利于提高品种改良质量。

1.2?农牧民依赖性较强,对品种改良不积极,不主动为了加速羊品种改良进程,伊吾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再改良前期甚至会免费给养殖户提供冻精进行配种,目的就是为了前期做好宣传引导和鼓励。

但基层地区很多农牧民群众对开展多年的人工授精技术认识不足,对利用冻精开展人工授精来进行品种改良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

在参与品种改良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疑虑,导致了冷配人工授精技术难以在基层地区有效推广,无法发挥该项技术在品种改良的重要作用,严重制约了羊品种改良进程。

1.3?基层品种改良人员专业素质低下由于现阶段基层地区品种改良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较低,多数受教育程度为初高中学历,这部分品种改良人员不具备专业品种改良知识,不能紧跟时代发展进程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

在人工配种过程中,由于技术操作不当,导致羊受胎率低。

有时某些操作还会对羊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导致羊出现生殖系统疾病。

杜泊绵羊可以东北养?

杜泊绵羊可以东北养?

杜泊绵羊可以东北养?
先说结论,杜泊绵羊适合在东北地区养殖。

杜泊绵羊适应性较强,可以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而且采食性较广、不挑食,可以很好的利用低品质牧草,在干旱及半热带地区生长健壮,抗病能力较强,适应的降水量为100-760毫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养殖。

在东北地区同样可以养殖,在较差的放牧条件下,许多品种羊不能生存,但杜泊绵羊却可以存活,其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非同一般,即便在东北严寒的天气条件下,养殖杜泊绵羊也是没有问题的。

在东北地区养殖杜泊绵羊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搭建好羊舍: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必须搭建好羊舍,不在能放牧的季节,进行圈养。

2、搭配好饲料:搭配好粗饲料与精饲料的比例,杜泊绵羊虽然对草料的适应性较强,但合理的饲料配比是育肥的关键,必须多加注
意。

3、加强放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加强放养,让羊群多活动,采外出采食,对于提高羊肉的品质,也是有帮助的。

杜泊绵羊和小尾寒羊有什么区别
有关杜泊绵羊的知识,杜泊绵羊是一种优质的绵羊品种,非常适合进行规模化养殖,那么杜泊绵羊和小尾寒羊有什么区别,其区别主要体现在哪几点,下面具体来看下。

杜泊绵羊的主要产地
杜泊绵羊的产地在哪,其原产地在南非,由角陶赛特羊与波斯黑头羊杂交育成,是一种优质的肉用绵羊品种。

杜泊绵羊因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发育快、胴体质量好而闻名世界,下面具体来看下。

杜泊羊的特性与推广利用

杜泊羊的特性与推广利用

胖 , 肉外 突 , 圆桶 型 体躯 。体 长 、 短 、 细 , 肌 为 腿 骨 中等 体
高 。母 羊 乳 房发 育 良好 , 宽 球 形 . 一浅 中沟 。 头 整 呈 有 乳
齐 . 羊 睾丸 宽长 , 公 发育 良好 。多 数羊 的 体侧 和腹 部 被 毛 在初 春 后有 自然 脱 毛现象 。头部 、 腿部 和全 身被 毛底部被 刺毛 覆盖
杜? 羊适 应性极 强 , 内陆性气 候 、 自 对 亚热 带灌 木丛 、 干
旱地 区等各 气候类 型 . 都表 现出 良好 பைடு நூலகம்适 应性 . 热抗 寒 , 耐
耐粗 饲 。 逆性 较 强 。但 因其 体 宽腿 短 。 牧爬 坡 能 力稍 抗 放 差。 适宜在 较平 坦的丘 陵地 区放牧 采食 和游走 。
特 别 强 。 部 脂 肪 呈 乳 白色 , 间 脂 肪 呈 雪 花 状 , 背 肌 眼肌 面 积
杜泊羊是纯肉用型绵羊 .该 品种羊不仅具有产 肉率高 、 繁殖性能强 、 增重速度快 、 胴体 品质好等优 良的 肉用 生产性 能, 还具有适应性好 、 抗逆性 强、 食草性广等特性 。
1 起 源
杂 交试验 后发现 . 有角 陶塞特 公羊和 南非 的黑 头波斯 母 用 羊 杂交效 果最好 。 过横交 固定 . 14 经 于 9 2年培育 出杜泊 肉 绵 羊 后经 不断 选育 . 形成 了 目前的优 良杜 泊 肉用 绵羊 品
杜泊 羊 5 6月 龄性 成熟 .O 1 1 ~ 4月龄 体 成熟 。公 羊适 宜 的配种年 龄为 1 ~ 6月龄 。 重 为 9 51 体 0千克 左右 . 羊适 母
杜泊 羊被 毛 多为 同质 细 毛 .毛短 而 细 .春 毛 61 .3厘 米。 秋毛 49 .2厘米 。 羊毛 主体细度 为 6 4支 , 少数 达 7 0支 以 上, 净毛率 平均 5 %~ 5 0 5 %。年剪 毛 1 2次 。 ~ 剪毛量 : 年公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杜泊羊的利用状况分析研究进展贾超;李佳蓉;姜怀志【摘要】杜泊羊是原产于南非的世界性著名肉用种羊,是优良的肉羊杂交生产终端父本,自引入中国以后,已分布于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推动中国商品肉羊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杜泊羊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等种质特征的介绍,以及对中国不同地区引入杜泊羊后,分别与本地品种绵羊杂交后的F1代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杜泊羊作为父本与本地绵羊杂交后的F1代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可以作为中国培育肉羊新品种及杂交改良的优异父本品种.%Dorper sheep is native to South Africa,it is one of the world famous mutton sheep breeds,it is a good terminal male parent of mutton sheep hybrid production,after be introduced into China,it has been distributed in many provinces (municipality,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e the commercial mutton sheep production in China.In this paper,through introducing the rap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Dorper sheep,good meat performance of 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and by introducing Dorper sheep at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the first filial generation of hybrid with local sheep varietie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local sheep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meat performance,we found that the first filial generation of Dorper sheep as male parent hybrid with local sheep all showed strong heterosis,and could be used as excellent male parent varieties of cultivate the new mutton sheep varieties and hybridiz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China.【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7(044)011【总页数】7页(P3257-3263)【关键词】杜泊羊;杂交利用;生长发育;产肉性能【作者】贾超;李佳蓉;姜怀志【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 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6.9+2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养羊业生产方向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由以“毛用、毛肉兼用”转向“肉毛兼用、肉用”。

虽然中国拥有丰富的绵羊品种(遗传资源),其中不乏肉脂型绵羊品种(遗传资源),但没有专门化的以产肉为主要生产方向的优质肉用绵羊品种。

由于品种资源的匮乏,伴随着肉羊热潮的兴起,地方品种被广泛开发为肉羊。

由于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的自身肉用性能缺陷,不仅没有提高中国肉羊产业的发展进程,反而出现了地方品种“倒改”细毛羊的现象,致使肉羊生产出现混乱局面。

为了改进肉羊产业发展缺乏良种的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从国外引进多个优良肉用绵羊品种,开展与本地绵羊进行经济杂交及杂交育种工作。

杜泊羊就是引入的诸多肉用绵羊品种之一,因此,作者调查了近20年国内的杜泊羊与本地绵羊品种杂交改良效果,总结了杜泊羊在中国肉羊杂交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指导杜泊羊在肉羊产业发展中利用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1.1 外貌特征杜泊羊(Dorper sheep)原产于南非,是当地在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利用有角陶赛特羊和波斯黑头羊杂交育成的专门化肉用绵羊品种。

该羊肉用体型明显,母羊头轻且清秀,稍窄而较长,公羊头稍宽;公羊鼻梁微隆,母羊多平直;公、母羊均无角,耳较小,向前侧下方倾斜;颈较粗短,肩宽厚,肩颈结合良好而丰满,前胸宽深,髻甲稍隆而宽,肋骨拱圆,中驱长而深,母羊腹部圆大,公羊腹线略平,背腰宽平而直,尻宽较平,后躯发达而丰满,整个体躯为长的圆桶形;四肢较细短,坚强端正,蹄质坚实;母羊乳房发育良好,呈宽球形,有一浅的中沟,乳头中等长而整齐;公羊睾丸宽长,发育良好;全身被毛按颜色分为白头白驱和黑头、黑颈及黑蹄白驱两个类型,两个类型羊在外形特征、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等方面均无较大差异,被毛均短而稀,腹部有明显的干死毛,大部分羊的体侧和腹部毛在初春后有自然脱落现象,而黑头比白头类型脱毛现象较轻[1-3]。

1.2 品种特性杜泊羊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胴体瘦肉率高、肉质细嫩、鲜香多汁等优点。

杜泊羊公羊的初生重及3、6、12、18、24月龄体重分别为5.20、33.40、59.40、82.10、106.20和120.00 kg;杜泊羊母羊的初生重及3、6、12、18、24月龄体重分别为4.40、29.30、51.40、71.30、80.20和85.00 kg。

公、母羔羊初生至1月龄日增重分别为350、330 g/d,1~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300、250 g/d,3~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90和250 g/d。

杜泊羊公羊在4~5月龄达到性成熟,母羊初情期一般为5月龄,公羊在15~16月龄即可配种,母羊在8~10月龄即可配种;母羊可全年发情,但主要集中于秋季和初冬,即9~12月份,发情周期平均为17 d (14~19 d),发情持续期为29~32 h,母羊妊娠期平均为148.6 d (145~152 d),青年羊产羔率为132%。

二胎羊平均产羔率可达167%,三胎羊平均产羔率可达220%,总体平均产羔率可达177%。

中国自2001年起开始引入杜泊羊,目前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天津、陕西、河南、辽宁、北京、山西、宁夏、云南、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省(直辖市、自治区)。

各地在引入杜泊羊后利用其生物学特性与当地的地方绵羊品种进行了杂交利用,其目的是生产优质高品肉羊。

2.1 杜泊羊与中国小尾寒羊的杂交效果小尾寒羊是中国优异的地方绵羊品种,是各地广泛利用的肉羊杂交生产母体品种。

因此,对以杜泊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1代(杜寒F1代杂交羊)的增重情况进行统计(表1),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张永东等[4]在甘肃地区开展了杜泊羊与本地小尾寒羊的杂交试验(杜寒杂交羊),从增重情况来看,杜寒杂交羔羊与纯繁小尾寒羊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3月龄断奶到6月龄出栏,杜寒F1代杂交羊体重极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1),杜寒F1代杂交羊出生到6月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1)。

郭志明等[5]同样在甘肃省进行了杜泊羊与当地小尾寒羊杂交试验,增重情况表明,杜寒F1代杂交羊3月龄末和5月龄末体重均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5)。

白慧等[6]在内蒙古地区进行了杜泊羊与当地小尾寒羊杂交试验,从后代增重情况可以看出,杜寒杂交羔羊的平均初生重略高于小尾寒羊羔羊(P>0.05),杜寒杂交羔羊的平均断奶重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羔羊(P<0.05),杜寒F1代杂交羊5月龄末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5),杜寒F1代杂交羊5个月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纯繁组(P<0.05)。

杨宝江[7]在河北省进行了杜泊羊与当地小尾寒羊杂交利用效果的观察,从增重情况来看,杜寒F1代杂交羊与小尾寒羊的初生重平均相差1.31 kg,组间差异显著(P<0.05),杜寒F1代杂交羊在2月龄内的生长速度较纯繁小尾寒羊有显著差异(P<0.05),而杜寒F1代杂交羊与小尾寒羊的平均日增重相差116.67g/d,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王金文等[8-9]在山东省进行了杜泊羊与当地小尾寒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从增重情况来看,杜寒F1代杂交羊平均初生重与小尾寒羊纯繁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杜寒F1代杂交羊断奶前的平均日增重达到318 g/d,比小尾寒羊极显著提高43.89%(P<0.01),杜寒F1代杂交羊在育肥阶段平均日增重比小尾寒羊极显著提高40.99%(P<0.01)。

王公金等[10]从山东省购进小尾寒羊与杜泊羊进行杂交试验,从生长情况来看,杜寒F1代杂交羊3月龄开始生长速度极快,与纯繁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杜寒杂交羊后代日增重明显,在2月龄就可达到生长高峰值。

徐小波等[11-12]在江苏省展开杜泊羊与当地小尾寒羊杂交试验,从增重情况来看,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1、2、3、6月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

柴君秀等[13]在宁夏展开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从F1代育肥增重结果看,其增重效果与饲料报酬较好,育肥期的120 d内,平均日增重254.17 g/d,每千克增重消耗全日混合粮3.05 kg。

由以上试验分析可以看出,引入国外优秀品种杜泊羊与中国各地区的小尾寒羊杂交所得的F1代大多数出生个体大,日增重明显,说明F1代杂交羊遗传了父本优良基因,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

对以杜泊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1代(杜寒F1代杂交羊)的屠宰性能进行统计(表2),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张勇等[14]在辽宁省开展了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其产肉性能数据表明,杜寒F1代杂交羊的平均屠宰率、平均净肉率、肉骨比分别为53.02%、40.39%、3.20,与纯繁小尾寒羊相比,肉骨比差异不显著(P>0.05),杜寒F1代杂交羊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小尾寒羊显著提高了10.62%和22.32%(P<0.05);郭志明等[5]在甘肃省进行了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其产肉性能数据表明,杜寒F1代杂交羊的屠宰率比小尾寒羊提高了4.8%,眼肌面积比小尾寒羊提高3.72 cm2,肉骨比为4.06,说明杜寒杂交羊的产肉性能明显较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