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阳光康养旅游气候适宜性指数评价分析
康养旅游的分类与特点分析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15期No.15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康养旅游是通过饮食调理、娱乐、旅游、学习、休闲、修心等活动,达到长寿、身体健康、精神愉悦、身心天人合一的活动。
康养旅游没有性别、年龄、职业的区分,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康养旅游。
据统计,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康养旅游就会迎来发展期,2008年中国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因此2009年就产生了康养旅游的市场需求。
随着康养旅游的快速发展,康养旅游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
对康养旅游进行特点和分类研究,有助于理清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康养产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康养旅游产业的特点(一)准公共产品特性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由于投入大,见效慢,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康养旅游是个社会性产业,不仅是养老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又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所以康养产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需要政府和市场主体互相协作,一同规划开发。
准公共产品要求康养产业的发展要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经济利益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权衡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是今后康养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发源于中国西南康养旅游最早的产业实践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由于传统产业发展萎缩,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西南的自然气候符合康养的基本要求,因为东部气候过于潮湿,海拔太低,北方又太冷,而西南地区由于纬度低、海拔高,不仅具有北方的日照和湿度,而且具有南方的温度和森林覆盖率,康养旅游发源于西南就自然而然了。
正因如此,康养旅游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康养旅游的发展还在探索之中前进。
(三)自然气候是基础条件康养旅游发展的基础是自然条件。
2015年李后强、廖祖君[1]提出“六度理论”的生态康养衡量指标,即高度、温度、湿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其中自然条件方面就有五个方面。
攀枝花市文旅康养业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文旅康养升级版

提升文旅康养服务质量(第二部分)2
PPT模板生成标准:提升文旅康养服务质量(第二部分2)
第一部分:现状与问题
1.当前攀枝花市文旅康养业发展现状2. 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03
Hale Waihona Puke PPT模板生成标准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具有发展文旅康养业的良好基础。近年来,攀枝花市积极推进文旅康养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攀枝花市文旅康养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开发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够、产业链不完善等。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文旅康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攀枝花市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部分: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
攀枝花市将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加快文旅康养业的转型升级,具体措施如下:
4.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5.打造精品线路:结合攀枝花市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攀枝花打造文旅康养升级版
3. 独特的生态文化:攀枝花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包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3. 旅游资源独特:攀枝花市拥有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如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4. 地方特色鲜明:攀枝花市的地方特色文化鲜明,如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中国企业发展战略:提升服务水平》PPT模板生成标准
第一部分:概述
7. 企业服务水平的现状和挑战
8. 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制定文旅康养升级版的发展规划
康养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以普达阳光小镇为例

康养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以普达阳光小镇为例孙悦文; 吕振华【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3页(P135-137)【关键词】康养旅游; 适宜性; 层次分析法; 旅游资源【作者】孙悦文; 吕振华【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前言康养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观光、采摘等需求,还满足了健康养生的需求,已逐渐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潮流,与此同时,也受到了政策、基地条件、市场需求的支持或制约。
1 政策支持2014年6月,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提交《关于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的建议》,提议打造攀枝花、秦皇岛“一南一北”两个国家级康养产业试验区[1];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2];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3];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4]。
近些年出台的有关政策,让康养旅游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无疑对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持、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2 基地条件2.1 区位优势项目基地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攀枝花作为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交通便利,周边有香格里拉、大理等著名旅游胜地环绕,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随着京昆高速、攀大高速、丽攀高速等交通的陆续建成,完美融入攀枝花—成都—昆明3小时经济圈,攀枝花将成为四川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使之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发展和联动发展的格局。
2.2 气候资源攀枝花地处北纬26度,位于西南川滇地区交界处,年温差较小、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19℃~21℃。
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特色解析

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特色解析作者:乔亚俊江婷婷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康养产业和养老旅游市场的空间也日益增大。
攀枝花作为一个新兴的阳光康养旅游城市,以其充沛的阳光、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空气资源、丰富优质的果蔬产品、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等为特色,吸引了大批旅游养老爱好者,也使这座城市成为一个新时期成功转型康养产业的典范。
关键词:康养产业旅游特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对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重视,这也加速催生出对健康市场的需求,因而,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的康养产业应运而生,养老旅游市场空间也不断增大。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处。
凭借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以运动、健身、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功能为核心,辅之以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配套设施,逐步发展成为经济新常态和产业转型中一座创新型和康养型旅游城市。
一、攀枝花市发展阳光康养产业情况作为一座新兴的康养旅游城市,近年来,攀枝花市政府坚持把发展阳光康养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的重要突破口,将打造阳光康养城市品牌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以“中国阳光康养试验区”为战略定位,制订了以养老、养生、医疗、体育和旅游五大核心领域为切入点的发展规划,同时,大力推进高端康养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复合型阳光康养产业体系,形成阳光康养多产业统合发展的大格局。
这一做法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使攀枝花“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城市品牌形象逐步彰显。
攀枝花市阳光康养产业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加快国家级景区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规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建设。
旅游设施不断健全。
积极开发旅游特色商品。
苴却砚、国胜茶、钒钛旅游纪念品、攀西阳光葡萄酒以及特色水果、土特产品享有盛名。
攀枝花阳光康养论文

关于攀枝花阳光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摘要;攀枝花,这座中国西南部的重要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幸苦建设,已经从当年的不毛之地,发展成为今天的“钒钛之都”,“阳光花城”,成为了中国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基地和南向开放门户。
今天的攀枝花正在寻求经济宏观大环境下的转型,通过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来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真正的实现由“钢城”到“花城”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康养体系形成,产业布局完好目前,攀枝花市政府正在进一步的扶持与推动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阳光康养产业来将攀枝花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结构多元,发展模式多样,增长效率高效,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型健康城市。
一、中国社会的养老现状及攀枝花阳光康养现状(一)·目前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快、高龄老人比例高。
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趋势,我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家庭日趋小型化、空巢化的冲击,变得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养老市场需求,使得数量巨大的老人们不能老有所养,而养老模式的演变,也成为未来老龄社会的社会矛盾“润滑剂”。
因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冲击和社会矛盾的加剧,需要加快我国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进程,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老人们可以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晚年,真正的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二)·近年来,攀枝花着力创建以运动、健康、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截止2013 年攀枝花旅游收入占全市GDP 总收入的13.75% ,旅游收入增幅比同期增长52.9% ,比成都高出36.5% ,居四川省第二位,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也从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的发展。
攀枝花市养老产业发展较早,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老服务业基础,发展前景广阔,是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核心领域之一。
目前攀枝花市开办了29所国办养老服务机构,28 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民营托老机构和休闲度假机构300 余个,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1 个,养老床位5855 张,每年约有3 万多老年人自发到攀枝花过冬。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现状分析——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现状分析——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摘要:康养产业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新兴产业,对于四川攀枝花市的发展更具有从传统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利用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该市康养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和促进该市康养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康养产业;经济普查;产业现状;前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于2030年超过16万亿元,而康养产业作为健康产业的最大产业,正处在风口期,发展迅猛、潜力巨大,加快发展康养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在国内率先创新发展阳光康养产业按照“养身、养心、养智,避寒、避暑、避霾”理念,围绕“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积极打造“冬日暖阳、夏季清凉”康养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虽然当前对康养产业的研究不少,但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均缺乏较为统一的衡量标准以及相应的指标与数据,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了解和分析,无法对康养产业现状进行准确的把握。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四经普)从2018年开始在全国进行,该项调查是我国标准最为统一的统计调查活动,其数据具有普遍性,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因此本文将以四经普数据为依据,结合攀枝花市统计局发布的各类标准体系,尤其是《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统计分类(2020)》,力图对该市康养产业的现状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和把握,以期帮助和促进该市康养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康养产业相关数据康养产业缺乏规范且完整的产业发展标准和行业监管机制,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等行业规则尚不完善。
本文参考《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全国首个康养产业地方标准《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基础术语DB510400/T162-2017》,康养产业主要包含了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涉及健康农产品和保健食品、医疗康复装备器械和保健工业产品、医疗卫生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信息、健康旅游和文化、康养地产、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等内容。
四川省攀枝花市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分析

四川省攀枝花市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分析
李佳恩;刘永吉;刘园园
【期刊名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47)9
【摘要】舒适的气候既是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又是山地休闲度假区域重要的旅游资源.以2000—2020年攀枝花市4个主要站点的气象数据为基础数据,结合GPS的定位资料和攀枝花市1∶10000数字高程模型对气温作了空间推算.在此基础上,结合温湿指数(I_(TH))、风效指数(K)和着衣指数(I_(CL)),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构建了综合舒适指数(I_(CC))的模型,完成了攀枝花市的气候舒适度时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再结合DEM高程模型数据及地貌分级资料,绘制了以1,4,7,10月为代表的气候舒适区域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其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分布上,攀枝花地区全年的旅游气候综合舒适指数区间为5.0~7.8,表明全年的气候都适合旅游,其中最适宜旅游的月份为1,2,11和12月;②在空间分布上,1月旅游气候舒适区域的面积分布最大,发展冬季旅游的优势明显.根据按高程分级统计的山地旅游区气候舒适度空间分布,以10月为例,舒适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地形类型为中山和次高山的区域.【总页数】8页(P91-98)
【作者】李佳恩;刘永吉;刘园园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3
【相关文献】
1.丽水市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分析
2.丽水市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分析
3.宁夏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分析
4.阿拉善盟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新疆巴州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分析与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攀枝花地区冬季阳光度假的气候认证-精品文档资料

攀枝花地区冬季阳光度假的气候认证引言攀枝花属南方亚热带气候类型,全年无冬,旱、雨季分明,气候干燥,降雨量集中,是四川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
当地旅游业较为发达,冬季气候温暖宜人,研究冬季阳光指数,合理开发冬季度假旅游资源,不仅为人们生活提供更舒适的好去处,也能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
1 数据处理及方法利用1988~2007年攀枝花、成都、昆明、海口、北海等地各月各旬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统计分析并描绘出攀枝花地区各气象要素及相关变量的季节、年内变化曲线,描述当地季节性气候概况;侧重分析冬季气候气象要素变化并对比其余4个城市,利用温室指数公式计算得出当地的温湿指数;再对照人体舒适指数值,判断当地冬季气候是否适合人们度假旅游,得到初步的系统的认证和理论支持。
2 攀枝花地区气候特征分析2.1 气温的年内变化规律攀枝花地区气温年变化为单峰型,当地气温全年较暖,全年平均气温为19.5℃,温度适宜。
极热天气(高于30.0℃)和极冷天气(低于0℃)概率几乎为零。
夏季温度最高,最热月出现在6月。
冬季温度最低,最冷月出现在1月和12月。
全年气温维持在10~25℃,温度适宜。
2.2 降水的年内变化规律攀枝花地区月平均降水总值在7月最高,为268.8mm,在12月最少,仅有2.3mm。
从图1可知,攀枝花地区1、2月份降水较少,少于5mm/月。
从3月开始降水量逐渐上升,到了7月,降水量达到最高。
下半年开始,降水量又逐渐下降,12月达到最低值。
全年平均冬季降水量最低。
图1 攀枝花地区各月平均降水量年变化2.3 日照的变化规律攀枝花地区季节性日照时数变化明显。
春季日照全年最多,秋季日照全年最低,达到了487h,比春季少259h。
2者相差数值较大,表明攀枝花地区日照时数随季节性变化大,冬季日照长短适中。
2.4 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攀枝花地区相对湿度变化比较规律,9月最高,3月最低。
春季(3~5月)平均相对湿度都低于60.0%,冬季的2月相对湿度接近50.0%,其余月份相对湿度都高于60.0%,年数占20a的8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市阳光康养旅游气候适宜性指数评价分析
首先,我们将探讨攀枝花市的气候特点。
攀枝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地势高低不平,气候呈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
根据长期的气象资料,攀枝花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9摄氏度,
极端最低气温在冬季为零下3摄氏度左右。
年降水量较多,约为12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攀枝花的气候温
和湿润,四季分明,夏季凉爽,冬季较暖,适合各类人群进行康养旅游活动。
其次,我们将对攀枝花市的气候适宜性进行评价。
气候适宜性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气候条件是否适宜人们居住和生活的一个综合指标,包括温度、湿度、日照时数等要素。
通过对攀枝花市的气候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攀枝花市的气温适宜性较高。
攀枝花的年平均气温在19摄氏度左右,多数时间保持在宜人的范围内。
夏季的平
均气温约为24摄氏度,温暖而不过热,非常适合进行户外活动。
而冬季的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虽然较凉爽,但仍
然相对温暖,冬季旅游也不会受到严寒的影响。
其次,攀枝花市的湿度适宜性较高。
攀枝花的年降水量较多,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这种湿润的气候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对呼吸道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康养效果。
此外,湿润的气候还有助于皮肤的保湿,对于肌肤干燥和敏感的人群来说,攀枝花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
最后,攀枝花市的日照时数适宜性较高。
攀枝花的年日照时数较长,年平均约为1700小时左右。
日照充足的条件有助
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
此外,阳光还有助于调
节人体内的生物钟,提高人的精神状态和免疫力。
总的来说,通过评价和分析攀枝花市的气候适宜性指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攀枝花市的气候条件温和湿润,适宜各类人群进行康养旅游活动。
攀枝花的气温适宜、湿度适宜、日照充足,这些都是进行康养的优势条件。
因此,攀枝花市作为一个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值得旅游者的关注和选择。
在最后,我们还要提醒旅游者,在进行康养旅游时,除了关注气候适宜性之外,还需要注意防晒、合理安排行程、合理饮食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旅途愉快、健康安全。
希望本文对想要前往攀枝花市进行阳光康养旅游的朋友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综上所述,攀枝花市具有温和的气温、适宜的湿度和充足的日照时数,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攀枝花市的气候条件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湿肌肤,同时促进骨骼健康、调节人体生物钟,提高精神状态和免疫力。
然而,在进行康养旅游时,旅游者还需注意防晒、合理安排行程和饮食,以确保旅途愉快、健康安全。
攀枝花市作为一个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值得旅游者的关注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