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国家标准分析

合集下载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测试要遵循以下标准:
1. ISO 6469-3: 该标准规定了电动道路车辆用电控制系统的安全规范,包括电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测试要求。

2. GB/T 18384.3: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动驱动系统的测试,包括电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测试。

3. GB/T 2900.47: 此标准规定了电动驱动系统中使用的电机和驱动器的通用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

4. IEC 61800-9: 该标准适用于电机控制器和变频器的测试,包括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评估。

5. GB/T 18384.4: 此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控制系统的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测试。

这些标准涵盖了电机控制器的安全性、性能、可靠性、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要求,可以确保新能源电机控制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试验标准汇总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试验标准汇总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试验标准大全 本文详细归纳了我国目前已经颁布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器、电池以及驱动系统进行检测需要的国家标准,详细列举如下。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测试试验涉及的相关测试标准如下所示: GB/T 18385-2016 《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GB/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GB/T 18386-2017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 GB/T 19752-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GB/T 755-2008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试验方法》 GB/T 1032-201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T 29307-2012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 电力馈能满足 IEEE159 国家相关的供电标准的要求,回馈电网谐波≤4%。

GB/T 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其中为了保证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的性能,国家发布实施了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专项检测标准,即 (1)GB/T 18488. 1-2012《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2)GB/T 18488. 2-2012《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

两项标准分别规定了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的工作制、工作条件、技术要求、需要检验的项目以及相关的试验方法。

标准从机械、电安全性能、环境试验、电机性能以及电磁兼容等方面对产品提出了要求。

电机性能测试是电机及控制器试验中最重要的,电机的性能主要考核电机在额定负载和峰值负载下的转速-转矩特性及效率、电机的再生能量回馈能力、最高工作转速和超速能力、工况运行的温升及噪声的大小。

其中在标准GB/T 18488. 2-2012中第7.2节,对转矩-转速特性及效率的测量进行了详细说明。

iso 电机控制器标准

iso 电机控制器标准

iso 电机控制器标准
电机控制器是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的设备,其性能和设计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ISO 是一个国际标准组织,致力于制定各种类型的标准,包括电机控制器的标准。

在 ISO 标准中,与电机控制器相关的标准包括 ISO 12100、ISO 13499 和 ISO 25486 等。

这些标准分别涉及电机控制器的安全要求、能效要求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1.ISO 12100:这是关于电机控制器安全要求的国际标准,它旨在确保电机控制器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符合安全要求,以避免任何可能的事故或伤害。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电机控制器的设计和结构要求,以及测试和验证的要求。

2.ISO 13499:这是关于电机控制器能效要求的国际标准,它旨在确保电机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能效,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电机控制器的能效测试方法和能效等级评估方法。

3.ISO 25486:这是关于电机控制器性能评估的国际标准,它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估方法,以便对电机控制器的性能进行比较和评估。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电机控制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包括启动性能、调速性能、制动性能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标准只是 ISO 标准中与电机控制器相关的部分标准,它们只是电机控制器标准的一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机类型、应用场景、使用环境等,以选择合适的电机控制器标准和设计要求。

混动汽车 电机控制器 obd国六标准

混动汽车 电机控制器 obd国六标准

混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obd国六标准标题:未来汽车科技:探索混动汽车与电机控制器在OBD国六标准下的发展摘要:混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发展受到了电机控制器和OBD国六标准的影响。

本文将从混动汽车的技术原理和发展现状出发,探讨电机控制器在混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OBD国六标准对混动汽车发展的影响,最后展望未来混动汽车与电机控制器在OBD国六标准下的发展趋势。

一、混动汽车的发展1.1 混动汽车的定义在混动汽车中,内燃机和电动机可以分别或同时驱动汽车,实现燃油与电力混合驱动,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和降低尾气排放。

1.2 混动汽车的技术原理混动汽车的技术原理是基于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动力的优化配置和调配。

1.3 混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当前,混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宠,各大车企纷纷推出自己的混动车型,包括插电式混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二、电机控制器在混动汽车中的作用2.1 电机控制器的功能电机控制器是混动汽车中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负责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功能,同时保证电动机运行的高效、稳定和安全。

2.2 电机控制器的发展趋势随着混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电机控制器也在不断迭代升级,包括提高控制精度、增加智能化功能等,以适应混动汽车的发展需求。

三、OBD国六标准对混动汽车的影响3.1 OBD国六标准的背景和意义OBD国六标准是针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监测和诊断的标准,旨在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和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公共健康。

3.2 OBD国六标准对混动汽车的影响OBD国六标准的实施对混动汽车提出了更高的尾气排放要求和监测标准,要求电机控制器能够更精准地监测和控制混动汽车的尾气排放,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四、未来混动汽车与电机控制器在OBD国六标准下的发展趋势4.1 智能化电机控制器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混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动力控制和效率优化。

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

附件一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拟制单位:电动汽车专项总体办公室北京理工大学二○○四年五月1 总则1.1电动汽车是一种道路车辆,工作条件恶劣,工作负荷与转速变化范围大,且变化剧烈。

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对电机及控制器的比功率和性能要求严格,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同时,为实现电机及其控制器的最佳匹配与整合,将两者作为一个系统来考核、检验和评价是必要的。

电机及其控制器除了遵守和满足现有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外,提出以下技术规范,便于科学、准确、全面地对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进行评价和性能对比。

本技术规范作为电机及其控制器的产品型式试验和验收的依据。

1.2 本规范适用于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

其它电动道路车辆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也可参考使用。

1.3辅助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用于驱动空气压缩机、转向液压泵、雨刷等辅助机械,本规范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GB/T 18488.1-2001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GB/T 2423.17-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TB/T 3001-2000铁路机车车辆用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GB/T 4942.1-1985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T 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 12665-1999电机在一般环境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GB/T 12668-1990变流电动机半导体变频调速装置总技术条件GB/T 14023-2000车辆、机动船和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GB/T 18387-2001电动汽车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kHz GB/T 18488.2-2001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试验方法JT/T 325-2002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GB 10068-200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机械振动-振动测量、评定与限值GB/T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0069.1-19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工程测定方法GB/T 10069.2-19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简易测定方法GB 10069.3-198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限值3 技术文件3.1电机及其控制器研制产品应按照审批的技术文件及相应的图样制造,出厂时应出具研制产品合格证。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国家标准分析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国家标准分析

7、电机控制器应具备的保护功能
标准规定了电机控制器的基本保护功能,即短路保护、过流保护、 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热保护。
长安汽车电机控制器保护功能见下表:
高压短路保护 母线电压过压保护 母线电压欠压保护 电机控制器输出过流保护 电机过问保护功能 控制器过温保护功能 功率模块故障保护
通讯故障保护
标准同时规定保护功能的测试按GB/T 3859.1—6.4.13的要求进行。
以上两个标准规定了动力电机及控制器的工作制、工作 条件、技术要求、需要检验的项目以及相关的试验方法。
标准从机械、电安全性能、环境试验、电机性能以及电 磁兼容等方面对产品提出了要求。
电机控制器相关技术要求
1. 定额及整车动力电池的电压等级 2. 控制器工作环境要求 3. 振动及机械强度要求 4. 防护等级 5. 温升要求 6. 电气安全特性 7. 电压波动 8. 电机控制器保护功能 9. EMC要求
a)调整负载电流等于额定电流,在控制器温度达到平衡后增加 负载电流到规定的过载值; b)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将负载降到额定值; c)如为周期性过载,则按规定的时间周期重复a),b)步骤; d)试验停止,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2、电机控制器相关试验测试方法
电机控制器环境试验:
8、电机控制器EMC要求
标准只对电机及控制器的电磁辐射以及电磁辐射抗扰度进行了要求, 目前长安相关电机控制器的EMC均需满足长安的EMC测试的规范(规范 名),电机控制器需要进行的EMC测试项目如下表所示。
额定绝缘电压V
试验电压
<60
500
>60~125 >125~250
1000 1500
>250~500
2000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试验标准详解-精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试验标准详解-精

电动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
(1)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引领和指导产业协调一 致发展,在减少浪费和重复建设等方面起的作用还很有限。
(2)相关企业标准化力量薄弱,技术积累未能及时转化为标准,已发 布的标准中许多未得到有效的实施。
(3)电动汽车产业标准化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标准的宣贯、实施过程 中的监管和跟踪反馈等工作有待加强,标准化组织及其相关运作模式亟待 创新。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试验标准`
我国从“八五”开始,正式把电动汽车列入国家科技攻 关项目。2001年,中国启动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863”计 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涉及的电动汽车包括3类: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并以这3类电动汽车为“三 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池 及其管理系统为“三横”,建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格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已初步成形,且 有40多款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 很多地方已开始多种车型的示范运行。
一、国外电动汽车测试评价现状
①美国电动汽车测试评价
美国先进车辆测试项目在美国,为了建立起电动汽车等先进车辆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桥梁,在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以下 简称DOE)自由车辆技术项目(Freedom CAR and Vehicle Technologies Program)的支持下。开展了先进车辆测试项目(Advanced Vehicle Testing Activity, AVTA),旨在提供国家级综合性公正的先进车辆技术测试评价 服务,该项目是美国国内最主要的由国家主导的测试评价活动,包括进 行轻型车、先进动力总成、蓄电池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测试评价,AVTA 建立了电动汽车比较完整的测试评价体系与规程,包括基准测试 (baseline performance Testing)、快速可靠性测试(accelerated reliability Testing )及车队运行测试(fleet testing)。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标准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标准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标准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标准是指针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控系统制定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电控系统硬件规范: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器、DC-DC变换器、充电器等的设计和制造要求,如电路设计、
接口标准、材料要求等。

2. 电控系统软件规范:包括电控系统的软件架构、功能要求、通信协议、故障诊断和安全控制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兼容性。

3. 电控系统测试标准:包括对电控系统进行各种功能和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如电流、电压、温度、振动等参数的测试,以确保电控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正常运行。

4. 安全标准:包括对电控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如防火、过电流保护、碰撞安全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不会对车辆和乘员造成威胁。

5. 兼容性标准:包括与其他电动车辆或充电设备的互操作性要求,以便新能源汽车能够与不同的充电设备和通信系统进行良好的兼容和交互。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质量和性能,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舱 (混合动力)
发动机舱 (纯电动) 后备箱及其他
储存温度范围
表1 长安对相关器件的温度要求
3、电机控制器抗振及壳体强度要求
定频振动和扫频振动: 针对控制器的抗振性能,标准中规定需满足QC/T 413-2002中的要求。(该标 准是针对普通汽车制定的通用技术条件,对于电动汽车,由于没有发动机, 振动环境已发生变化,直接引用普通汽车的振动要求来考核电动汽车不一定 能准确反映实际运行情况) 振动曲线要求如图1所示。
7、电机控制器应具备的保护功能
标准规定了电机控制器的基本保护功能,即短路保护、过流保护、 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热保护。
长安汽车电机控制器保护功能见下表:
高压短路保护 母线电压过压保护 母线电压欠压保护 电机控制器输出过流保护 电机过问保护功能 控制器过温保护功能 功率模块故障保护
通讯故障保护
标准同时规定保护功能的测试按GB/T 3859.1—6.4.13的要求进行。
8、电机控制器EMC要求
标准只对电机及控制器的电磁辐射以及电磁辐射抗扰度进行了要求, 目前长安相关电机控制器的EMC均需满足长安的EMC测试的规范(规范 名),电机控制器需要进行的EMC测试项目如下表所示。
电机控制器相关试验方法
1. 试验准备 2. 一般性试验项目 3. 环境试验 4. 温升试验 5. 效率测试 6. 再生能量回馈试验 7. EMC要求
控制器壳体强度要求: 控制器壳体30X30cm的面积上应能承受100kg质量的物体产生的重力,壳体不 发生塑性变形。
4、电机控制器防护等级要求
防护等级要求
标准规定控制器的防护等级可参考GB/T 4942.1-2001和GB/T4942.2-1993的要 求。针对该点,长安根据不同器件以及其不同布置位置情况,对器件的防 护等级进行了规范,详见表2。
额定绝缘电压V
试验电压
<60
500
>60~125 >125~250
1000 1500
>250~500
2000
>500
2V+1000
6、电机控制器耐电压及绝缘要求
绝缘强度: 长安汽车对电机及控制器的绝缘强度明确要求为大于20M。
接地电阻要求: 控制器中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外壳接触点处的电阻不应大于0.1 Ω,接 地点应有明显标志。
以上两个标准规定了动力电机及控制器的工作制、工作 条件、技术要求、需要检验的项目以及相关的试验方法。
标准从机械、电安全性能、环境试验、电机性能以及电 磁兼容等方面对产品提出了要求。
电机控制器相关技术要求
1. 定额及整车动力电池的电压等级 2. 控制器工作环境要求 3. 振动及机械强度要求 4. 防护等级 5. 温升要求 6. 电气安全特性 7. 电压波动 8. 电机控制器保护功能 9. EMC要求
1、电机控制器相关试验准备
仪器: 标准规定实验室采用的电气测量仪器、仪表准确度不低于0.5级(兆欧表 除外),直流分流器准确度应不低于0.2级。 数字式转速测量仪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1±1个字;转矩测量仪及测功机 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直测效率时应不低于0.5%);温度计的误差在 ±1°C以内。 被测值应位于仪表量程20%~95%的范围内。
盐雾: 标准规定控制器的抗盐雾能力应满足GB/T 2423.17-1993中的相关规定。
温度: 标准规定环境温度在-20~40摄氏度时,控制器能按规定的额定工况工作。 针对该点,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针对电机控制器的布置位置进行了 更为严格的要求,具体见表1
2、电机控制器工作环境要求
控制器布置位置 工作温度范围
电源: 标准规定所直流电源应符合车辆用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特性,电源输
出阻抗要与规定的电池组抗尽可能相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布线及冷却装置: 测试中的布线与冷却条件应模拟车辆中具体使用条件。
2、电机控制器相关试验测试方法
电机控制器耐电压试验: 试验时,所有店里半导体元器件的端子应短接,印刷电路板可以拨除, 对有些因绝缘损坏会导致高压进入低压电路的部件(如变压器,互感器 等),应在试验前承受相应的试验电压,对绝缘材料的外壳,应在其相 应部位附上金属膜。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国家标准分析
北京中心技术二部
目录
一、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适用标准介绍 二、标准对电机控制器相关技术要求 三、标准对电机控制器相关试验要求
一、电机控制器适用标准介绍
目前针对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的设计及试验主要由以 下两个标准来规范: • GB18488.1—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 技术条件》 • GB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 试验方法》
1、电机控制器容量等级
标准中对单台电动及与电机控制器输出容
量匹配关系进行了规范,下表中所列为我司 项目中采用最多的等级。
电机额定功率/kW 控制器输出容量/kVA
22
50
30
60
37
60
45
100
55
100
2、电机控制器工作环境要求
海拔(主要规范控制器的工作气压): 海拔不超过1000M, 在海拔超过1000M时,应按GB755-2000的有关规定。 湿度: 控制器在相对温度不超过100%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控制器在其表面温度低 于露点的情况下,即控制器表面产生冷凝也能安全工作。
密封状态检查: 标准要求采用液冷的控制器需进行密封状态检查;方法为:在冷却水道 中施加(40±5)kPa的水压,保持三分钟应无任何渗漏现象。
器件布置位置 发动机仓 后备箱 底盘 成员仓内
IP等级要求
5、电机控制器温升要求
根据标准要求,电机控制器中各部件的温升应不超过下表规定
部件与器件 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其他
电器元件
连接于一般低压电器的 母线连接处的母线
连接于电力半导体器件 的母线连接处的母线
材料与被覆层
/
紫铜、无被覆层 紫铜、搪锡 紫铜、镀银
铝、超声波搪锡 紫铜、无被覆层
紫铜、搪锡 紫铜、镀银 铝、超声波搪锡
温升/K
不超过相应标准的规定 (器件的规格规定适用
温度)
60 65 70 55
45 55 70 35
与半导体器件相接的塑
料绝缘导线或橡皮绝缘
45
导线
6、电机控制器电气安全要求
耐电压性能:
标准规定电机控制器的各带电电路对地(外壳和彼此无电连 接的电路之间节电强度,应能耐受表3所规定的试验电压,持续 时间1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